《冬夜的灯光》教学设计
课题 《冬夜的灯光》 授课人
授课年级 六年级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冬夜的灯光》出自九年制义务教材(语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六年级第一学期的第二单元,它是一篇带*号的自读课文。从字面的理解层面而言,全文篇幅短小,词义简单,的确适合学生自己自学。但它又是一篇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挚情感的文章,从朴实无华的文字里,读者可以感受到医生和农家的平凡和真情。如何让学生学会在朴实的词句中挖掘出情感的力量,领悟出主旨的深刻,这就是学生自主阅读的难点,也是教师利用本文教授学生阅读方法的重点所在。
学情分析 六(2)班共9名学生,为低视力班级,学生借 ( http: / / www.21cnjy.com )助助视器等工具可独立完成对文字的阅读,但阅读速度稍慢。班级学生年龄在14至16周岁之间,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语感。对于九年级的学生,从语文阅读的技巧上,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朗读、圈划关键词句的阅读方法,那么,这堂课旨在进一步巩固学生在朗读、圈划关键词句的基础上,教会学生注重阅读的细节,从小的切入点,词语、词组甚至标点入手,提炼出有效信息,配合语言分析和自身经验的情感体悟,挖掘文字的情感力量和文章主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比较字词的语序及标点的不同,所造成表达效果的不同。2、过程和方法:通过关键词句的朗读、圈划,以及重点词语的分析、品读,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笔下所表现出的美好情感:温暖、友谊和爱。
教学重点 学会在朴实的词句中挖掘情感的力量,领悟主旨的内涵。
教学难点 通过揣摩作者朴实的语言,挖掘作者深藏的情感。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明眼大字材料、PPT等多媒体材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出示词:“哦”、“冬夜”、“灯光”、“的”,标点:“,”、“。”、“!”,利用以上素材,组织同学完成连词成句的小游戏。2、请同学读一读连词成句后出现的不同语序、不同标点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的的不同。 1、按列分组完成游戏。交流游戏结果。3、回答教师提问。 游戏导入法,用于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获得“做中学”的乐趣。通过不同语序、不同标点句子的比较,让学生对其不同的表达效果有一个初步认识,进而关注到课题。
二、新授 哪一句跟本文的课题是一样的?范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哦!冬夜的灯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来品味一下这冬夜的灯光究竟是怎样一种灯光?这个“哦”字又蕴藏了哪些情感?
(一)一读课文,理解“冬夜的灯光”。 1、教师稍慢且有感情地范读全文。2、提问:①课文中的“灯光”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作者对它特别使用“哦!”来感叹一番呢?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通过追问、提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相关语句。 学生听范读,标注小节号,并圈划描写灯光的相关句子。结合所圈划的语句,自读课文,思考并回答教师提问。 教师适度放慢范读速度是基于学生的视力缺陷,帮助他们更有效阅读课文。圈划则是巩固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再读课文,体会“哦!”的情感 原来冬夜的灯光是如此的温暖,如此的珍贵。我们一起再来读一下课题,注意要把我们的感受放进去。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边听边圈划有关“我”的感受的语句。提问:②根据所圈划的句子,说说你认为课题中的“哦!”字究竟包含了哪些不同的情感?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通过追问、提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分析、体会情感。 1、学生齐读课题。2、学生代表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圈划表示“我”感受的相关句子。学生朗读文中自己找到的语句,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
(三)三读课文,探索主旨 谢谢同学们的解读,原来一个简简单单的“哦”字包含了那么复杂的情感。提问:③请同学散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想表达对谁的情感?提问并组织小组活动:④你能用一张简图来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吗?⑤如果老师要大家填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这种关系,你们会填什么呢? 学生自读课文,回答教师提问。按行分组,合作完成画图任务,小组代表展示本组图示,其余小组成员解释交流图示的成因和组员的理解。3、小组代表填空,并简单阐述理由。 通过小组成员动手作图,其实是学生把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外化的过程。同时对此进行阐释和交流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小结 正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的人,加拿大西部的小镇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再偏僻荒凉,冬夜的天气即使再恶劣恐怖,也阻挡不住灯的温暖,爱的步伐。温暖和友谊,终会覆盖在这篇辽阔无垠的土地上,因为“爱在人间”。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尾的诗句。(机动)
四、布置作业 1、请以《哦!__________》为题,完成本周的随笔。文章写作的重点是:在字里行间务必体现“哦”字所含的情感。 回家完成此作业。 以所学为范本,趁热打铁练习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