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07 19:0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宁南中学高2025届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
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48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4个小题48分)
中新网酒泉九月二十五日电,北京时间二十五日晚九时十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北纬39度、东经98度)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七号发射时,酒泉的地方时是( )
A.7时42分 B.8时42分 C.19时42分 D.18时42分
2.神舟七号发射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在图中的( )
A.①点附近 B.②点附近 C.③点附近 D.④点附近
3.我国准备在海南省建设文昌卫星发射基地,该基地与西昌、酒泉、太原卫星发射基地相比较,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
A.纬度低 B.海拔高 C.多晴天 D.地势平坦
4.神舟七号发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的白昼比西昌长 B.文昌的正午太阳高度比酒泉大
C.此时,北京经常受台风影响 D.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在缩小
5.神舟七号发射时,地球是以____经线和180°经线,把全球分为二天(从地方时来看)( )
A.0° B.120°E C.162.5°E D.47.5°W
2020年10月23日上午10时,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球均可同步观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在下列观看纪念大会的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成都(30°35′N,平均海拔500m) B.拉萨(29°36′N,平均海拔3658m)
C.武汉(30°42′N,平均海拔23.3m) D.上海(30°36′N,平均海拔4m)
7.当日前后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是( )
A.逐渐变快 B.逐渐变慢 C.先变快再变慢 D.先变慢再变快
8.位于伦敦(零时区)的某留学生同步观看抗美援朝纪念大会开幕式的当地时间是( )
A.10月22日2时 B.10月23日2时
C.10月23日4时 D.10月22日4时
9.当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其移动方向是( )
A.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
C.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 D.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10.当日宁南县的昼夜长短及变化趋势是( )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11.当日前后宁南中学的学校旗杆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特点(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再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
我校一位学生在家做了一个小实验,他用一根细绳绑住家中洗脸池的活塞,用活塞塞住洗脸池的漏水口,然后往洗脸池中放满水。过了几分钟,他看到池中的水平静了,抓住绳子迅速向上把活塞拔出,他看见水在下渗的过程中形成了漩涡。回答以下问题。
12.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活动 B.地球自转
C.地球公转 D.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
13.俯视池中水流形成的漩涡与下图相符的是:( )
北京时间2023年7月28日20时,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大运会) 在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左图)主体育场开幕。右图示意某摄影爱好者8月13日拍摄的大运会主火炬塔和落日同框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4座城市大学生收看大运会开幕式直播时,正值旭日东升的是( )
A.巴黎(48°52'N,2°25'E) B.布宜诺斯艾利斯(34°2'S,58°3'W)
C.悉尼(33°51'S,151°12'E) D.亚的斯亚贝巴(38°42'N,9°03'E)
15.此次大运会开幕式开始时刻,和成都处于同一天的区域在全球的占比约为( )
A.1/4 B.1/3 C.1/2 D.1
16.该摄影爱好者拍摄照片所在位置最有可能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8.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A. B.
C. D.
因受地物影响,不同位置的太阳辐射存在差异。家住某城市(118°E,30°N) 的王先生为减少汽车夏季暴晒的时间,会在小区内选择合适的停车位。下图为王先生小区地上停车位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王先生在夏季12:00~14:00选择停车位合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楼房日影年内最短时,北京时间约为( )
A.6月22日11:52 B.6月22日12:08
C.12月22日11:52 D.12月22日12:08
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昼长最小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甲 乙 丙 丁
昼长差 0 5小时 24小时 14小时
21.四地所处的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丁丙 B.甲乙丙丁 C.丁丙甲乙 D.丁丙乙甲
22.乙地的最短昼长值是( )
A.9小时30分 B.10小时 C.10小时30分 D.14小时30分
30°纬线穿越图所示地区,a为经线,某大陆L地的观测者于当地3月21日15时看到太阳从山顶M落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关于点M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M位于北半球②M位于南半球③M位于L的西北方向④M位于L的西南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若观察者从L地沿图上虚线步行到M,那么观察者步行的距离约为( )
A.2410米 B.1860米 C.1720米 D.1560米
第II卷(非选择题52分)
25.下图中,左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下右图是“二分二至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一分,共13分)
(1)左图表示的是 日(节气名称)的光照情况。此节气在右图的位置是 (填甲乙丙丁)。此时 (纬度范围)出现极夜现象;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2)左图中弧EDC为晨昏圈的一部分,其中弧ED表示 (晨、昏)线。
(3)左图中A、C、D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B点的昼长是 小时。A点在B点
的 方位。
(4)左图中E点地方时为 ;D点的地方时为 时。
(5)该日期下,A、C、D三点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左图中A、B、C、D线速度、角速度的大小关系:线速度 ,角速度 。
26.读图“某日某半球不同纬度昼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一分,共10分。)
(1)图示半球是 半球,判断理由 。
(2)图示半球的昼夜状况是 ,推测南极圈以南出现 现象;该日是
北半球 (二分二至)日前后,此后太阳直射点向 (南、北)移动。
(3)这一天,重庆(30°N)的昼长约为 ,日出 方向,重庆正午时刻物体影子达到一年中最 (长、短)。
(4)该日赤道的日出时间是 。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3分)
2020年5月27日上午11时,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正式登顶珠穆朗玛峰(28°N,87°E)。北京某学校(39°54'N,116°23'E)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围绕该地理事件深入研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兴趣小组经过查询得知,5月27日学校所在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70°24',小明同学在老师指导下绘制了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如下图)。
(1)在图中弧线上用箭头标注地球的公转方向。在公转轨道上用“●”标注登顶珠峰当日的地球位置,并描述该日之后一周内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特点。(4分)
(2)计算登顶珠峰时刻该学校的地方时,并描述当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3分)
(3)兴趣小组经过查询得知,5月27日珠峰顶部的昼长与北京仅差几分钟。试分析其原因。(6分)
28.读下面四幅图回答问题。(每空一分,共16分)
四图中,属于晨线的是 (选填字母),判断依据是 。(4分)
(2)四图中,昼夜时间等长的是 (选填字母)。描述A图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特点 。(4分)
(3)与某年12月5日太阳照射情况最接近的是图 (选填字母);C图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4)12月5日时地球所处的位置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选填:“①”“②”“③”“④”)位置。此后,地球公转的速度会 ;
(5)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并且正在向 (填“南”或“北”)移动,未来四周内宁南县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趋势是 ;宁南县的昼长变化趋势是 。
高二地理第一月考参考答案:
1.神舟七号发射时是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10分,酒泉位于(北纬39度、东经98度),位于120°E以西,经度相差22°,比东八区晚88分钟,因此此时是19时42分,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神舟七号发射时是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10分,刚过秋分日,介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图中①是夏至日,②是秋分日,③是冬至日,④是春分日,因此神舟七号发射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在图中的②点附近,B正确。故选B。
3.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和节省能源;与西昌、酒泉、太原卫星发射基地相比较,海拔不高、晴天少,地势平坦不是突出优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神舟七号发射时是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10分,此时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南昼越长,北京的白昼比西昌短,A错误。文昌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比酒泉大,B正确。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不会影响到北京,C错误。9月25日21时10分,此时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之后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在扩大,D错误。故选B。
5.地球是以0时经线和180°经线,把全球分为二天。神舟七号发射时是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10分,此时0时经线是162.5°E,C正确。故选C。
【点睛】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纬度低,地球的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能源。位于沿海地区,有利于运输大型火箭。海域面积广,人口稀少,安全性高,有利于火箭残骸安全坠落。
6.地球自转线速度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没有线速度,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四地中拉萨的纬度最低,平均海拔最高,线速度最大,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7.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1月初最大,远日点7月初最小,当日为10月23日,所以当日后地球向近日点靠近,所以公转速度逐渐变快,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8.抗美援朝纪念大会开幕式开始时间为2020年10月23日上午10时,为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伦敦为零时区,两地相关八个时区,区时相差8个小时,且位置更西,减8小时,所以此时伦敦(零时区)时间为10月23日2时,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9.当日为10月23日,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当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10.根据上题分析,当日(10月23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内江市的纬度为30°N左右,所以内江市当日昼短夜长,且昼渐短,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11.当日(10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内江市(约30°N)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小,所以学校旗杆正午影子将逐渐变长,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点睛】地球自转线速度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没有线速度,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12.拔掉活塞后,漏水口周围的水向漏水口流动,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水流的方向发生偏转而形成漩涡。地转偏向力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故选B。
13.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向右,水流从四周向中间漏水口流动过程中,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逆时针的漩涡。故选A。
14.由选项中的经度可知,巴黎位于中时区,与东八区相差8小时,则北京时间20时,巴黎所在区时为12:00,因此大运会开幕式直播时巴黎为正午,A错误;布宜诺斯艾利斯所在的58°W位于西四区,与东八区相差12个小时,则北京时间20时,布宜诺斯艾利斯区时为8:00,布宜诺斯艾利斯位于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可能正在日出,B正确;悉尼所在的151°E位于东十区,与东八区相差2小时,则北京时间20时,悉尼区时为22:00,不可能出现旭日东升,C错误;亚的斯亚贝巴所在的9°E位于东一区,与东八区相差7小时,则北京时间20时,亚的斯亚贝巴区时约为13:00,不可能出现旭日东升,D错误。故选B。
15.当北京时间2023年7月28日20:00时,零时经线位于180°经线处,两条日界线重合,全球只有一个日期,所以与我国成都处于同一天的区域在全球的占比为100%,即1,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8月1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成都昼长夜短,日落方位为西北。根据照片中落日、火炬塔的位置,可判断摄影爱好者应位于火炬塔的东南方。结合图中甲乙丙丁与火炬塔相对方向可知,只有丙位于火炬塔的东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17.读图分析可知,图甲纬度向北递增,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南岸②侵蚀,北岸①堆积,故最终与小岛连接的堤岸是①;图乙纬度向南递增,位于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西岸③侵蚀,东岸④堆积,故最终与小岛连接的堤岸是④,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所以选C。
18.根据上题判断可知,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②为侵蚀岸,坡度较陡;①为堆积岸,坡度较缓,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所以选A。
【点睛】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表面运动物体受到与其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地转偏向力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力,而是一种惯性力。
19.由于题中某城市(118°E,30°N)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近,根据所学知识,夏季12:00-14:00太阳由南向西南方向运动,丙车位首先位于楼房的阴影区,因此王先生选择丙停车位合理,C正确,排除ABD。故选C。
20.根据所学知识,一年内当地地方时为夏至日12:00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该地((118°E)地方时为12:00时,北京时间(120°E)为6月22日12:08,故排除ACD,选B。
【点睛】太阳视运动轨迹变化规律与太阳直射点有关,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范围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全球除极昼极夜范围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21.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从小到大排序是甲乙丁丙,所以四地所处的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甲乙丁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年中昼长最大值加最小值等于24小时,根据昼长差,可计算一年中昼长最大值=12小时+昼长差÷2,一年中昼长最小值=12小时-昼长差÷2,乙地的昼长差为5小时,因此乙地最短昼长值=12小时-5小时÷2=9小时30分,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昼长差为0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23.a为经线,呈南北走向,则纬线呈东西走向与a垂直,则M地位于L地的西北方或者东南方。根据材料可知,3月21日15点L地观测到太阳从山顶M落下,15点太阳在偏西方位,不可能在东南方。而3月21日为春分日,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该地纬度为30°,结合太阳视运动的相关知识可推测,该地应为30°S ,该日当地太阳的视运动轨迹规律如下:日出正东,之后太阳向当地东北方天空运动,正午太阳到达当地上中天偏北侧天空,之后太阳向西北方天空运动,由于地形的影响,下午15点太阳从西北侧的M山顶日落(注意如果为30°N,则15点太阳应在当地西南方天空,结合经纬度可知,M地不可能位于L地的西南方)。综上分析可知,M位于南半球,且M位于L的西北方向,②③正确,①④错,故选C 。
24.3月21日,当地日出正东(6点日出),日出时太阳高度角为0°,该地纬度位于30°S,该日太阳直射赤道,所以可求得该地该日的正午(12点)太阳高度角为60°,所以太阳高度在天空中平均每一小时变化10°。15点太阳从M山顶日落,15点与正午12点相差3小时,所以当太阳从M日落时的太阳高度为30°。根据图中等高线信息可知,L与M垂直高差为860m,由此可建立直角三角形如下图:
图中从L地沿虚线步行至M的距离,即为图中三角形的斜边。根据直角三角形相关知识可知,30°所对的直角边长为斜边的一半,所以步行的距离约为 1720米。故选C。
25.(1) 夏至 丁 南极圈及其以内 (23°26′N,45°W)
(2)昏
(3) D 18 西南
(4) 18点 24点或0点
(5) A>C>D C>A>B>D 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内容为: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的阅读和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的解读。
(1)阅读图1,由地球呈逆时针旋转可知该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是极昼,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对于图2的分析,连接地心和日心,发现左侧地球,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为北半球冬至日;右侧同理,发现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为北半球夏至日,所以为丁,此时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纬度范围为66.5°S-90°S;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5N,直射点所在经线的经度的地方时为12时,根据图中有一条已知的180°经线,推测该条经线为45°W,所以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5N,45°W)
(2)阅读图1,ED上的地点将随地球自转进入黑夜,可知ED表示昏线。
(3)阅读图1,A、C、D三点中,D点位于北极圈上,有极昼现象,昼长24小时,白昼最长。C点位于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A在北回归线上,昼弧长于夜弧,昼长大于12小时,所以D最长;B的昼长用昼弧/夜弧*24=6/8*24=18小时;看A在B的哪里,先判断南北,A更南;东西看地球自转的方向的劣弧,做地球的自转方向,在箭头为东,箭尾为西,故A在箭尾,为西,组合即为A在B的西南方。
(4)根据光照图的判断:DE为昏线,E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D点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时/24时。
(5)该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CAD分别为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的点,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H=90°-|某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可知A>C>D;根据地球的自转线速度规律: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极点为0),故C>A>B>D;角速度的规律:地球上各点相等(极点为0),故A=B=C=D
26.(1) 南 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2) 昼长夜短 极昼 冬至 北
(3) 10时04分 东南 长
(4)6时
【解析】本题以“某日某半球不同纬度昼长示意图”为试题背景,涉及了半球位置判读及地球公转的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1)读图可知,图中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可判断为南半球。
(2)读图可知,该半球昼长大于12小时,所以该半球昼长夜短,此时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该日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运动。
(3)由所学知识可知,同纬度地区,南半球的昼长等于北半球的夜长,此时30°S的昼长是13时56分,所以重庆(30°N)的昼长24-13时56分=10时04分;由于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日出东南方向;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所以正午时刻物体影子达到一年中的最长。
(4)由所学知识可知,赤道上永远是6点日出,18点日落。
27.(1)如图所示:
昼长夜短 昼渐长,夜渐短。
(2)10∶56(10时56分) 大约从17°N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北京较珠峰顶部的纬度高,但珠峰顶部较北京的地势高,所以两地昼长接近。
【详解】(1)考查地球公转的方向判断,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公转呈逆时针方向,所以画逆时针箭头。左图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6月22日,上图太阳直射赤道为3月21日,地球逆时针公转,登顶珠峰在5月27日,地球位置在上图和左图之间,且靠近左图(如下图)。北京位于北半球,春分到夏至之间,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白昼不断变长,黑夜不断变短。因此,该日后一周内(5月28日-6月3日),北京昼长夜短,白昼不断变长,黑夜不断变短。
(2)考查时间的计算,登顶的时间上午11时是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也是东经120度经线的地方时,该学校位于东经119度,比北京靠西一个纬度,计算地方时时,一个纬度差4分钟,东早西晚,所以学校的地方时为上午10时56分。5月27日当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由于学校所在的北纬36度36分正午太阳高度为70度24分,所以学校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相差90度- 70度24分=19度36分,太阳直射点纬度为36度36分- 19度36分=17度。当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为从北纬17度向南北两极递减
(3)白昼的长短与所在地的纬度和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的地方先看到日出,而日落比同纬度更迟,白昼更长。虽然北京较珠峰顶部的纬度高,但是珠峰海拔远高于北京,更早看到日出,日落更晚,所以两地昼长接近。
28.(1) A、B、D 顺地球自转方向,线上的各点即将进入白昼
(2) B、D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3) C 大致自南向北减小。
(4) ③ 加快
(5) 南 南 越来越小 昼渐短,夜渐长
【详解】(1)根据晨昏线定义(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为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为晨线)判定,A、B、D为晨线。
(2)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此时晨昏线与过两极点的经线圈重合,故昼夜等长的为B、D。A图表示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3)12月5日靠近12月22日(冬至日),此时太阳照射情况最接近的是图C。C图表示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致自南向北减小。
(4)12月5日靠近12月22日(冬至日),图中③表示冬至日,12月5日时地球所处的位置可能位于图中的③。此后,地球向近日点靠近,公转的速度会加快。
(5)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未来四周内,太阳直射点距离宁南县越来越远,宁南县与太阳直射点两地纬度差越来越大,则宁南县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宁南县的昼长变化趋势是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