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地理学科试卷
一、单选题(80分)
下图示意地球局部,图中字母均位于地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地点是( )
A.A点 B.B点 C.E点 D.北极点
2.与C点相比,E点( )
A.线速度大 B.角速度相同 C.角速度大 D.角速度小
2022年2月4日到2月20日,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和河北张家口举行。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季奥运会中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下图是“二分二至日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本届冬奥会期间,太阳直射点(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4.本届奥运会期间,地球位置位于( )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
读下面经纬网格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C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地位于东半球 B.自转线速度大于A地
C.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D.该地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
6.若一架飞机从A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B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东北再西南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该地所处半球及a点所处地形判断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山地 B.北半球谷地 C.南半球谷地 D.南半球山地
8.关于图中四点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自转线速度最小,纬度较高 B.b地自转线速度最小,海拔较低
C.c地自转线速度最大,海拔最高 D.d地自转线速度最大,海拔最低
我国西部某摄影师在晴朗的夜晚,把照相机固定好,对淮北极星附近的夜空,长时间曝光得到一张照片(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照片中每颗星的运动轨迹均呈一段弧线,这是因为( )
A.北极星位置在变 B.地球在公转
C.地球在自转 D.恒星在运动
10.该摄影师拍摄从甲到乙的恒星视运动轨迹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
A.3小时B.4小时C.6小时D.8小时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0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当日18时22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打开“家门”,欢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时,与北京同日期的经度范围约占全球范围的( )
A.18% B.30% C.56% D.80%
12.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欢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时至6月22日期间,沈阳市( )
A.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B.正午建筑物影长变长
C.夜渐长,昼渐短 D.街道路灯开启时间逐渐推迟
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3.晨昏线(圈)是( )
A.正午与子夜的分界线 B.0°经线和180°经线
C.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14.与②地相比,⑤地(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B.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D.角速度相等,线速度更小
家住海口市(20°N,110°E)的张华随父母去看房,选中面积为120m2的一个方正户型。小张对楼间距和楼层都比较满意。下图为“平面户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张华想在次卧室沐浴落日的余晖,应该选择在(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6.某日北京时间6:30,张华打开客厅窗户时刚好看到日出,则当天日落时刻北京时间约为( )
A.17:02 B.17:31 C.18:31 D.18:51
某年的9月24日,北京雨过天晴,一位摄影师记录下了天坛祈年殿“头顶悬日”的美妙时刻(见图),让此刻的黄昏多了一抹沉静感,这一美妙的时刻一年只有两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一年内,这一美妙的时刻还会出现在( )
A.12月22日 B.3月21日前后 C.6月22日 D.10月1日前后
18.一周过后,该摄影师计划再次拍摄祈年殿“头顶悬日”景观,其摄影镜头应指向( )
A.正西方向 B.正东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023年4月,苏丹首都喀土穆爆发激烈的武装冲突,党中央十分牵挂在苏丹的中国公民安全,迅速组织撤侨行动。当地时间(东三区)27日上午10时许,中国海军军舰载着678名从苏丹撒离人员穿越红海抵达沙特西部吉达港(21°28′N)。北京时间4月29日10时03分,从苏丹撤离中国公民搭乘临时航班自沙特抵达首都国际机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李先生是首批返回祖国的中国公民,落地北京后,他怀着激动自豪的心情在朋友圈发文:此生无悔入华夏。李先生自抵达沙特再到落地北京,经历了大约( )
A.44小时 B.43小时 C.45小时 D.46小时
20.我国政府包机抵达北京的这一天( )
A.是南极地区科考的最佳时间 B.北京日出时太阳在东南方向
C.北半球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D.吉达港比北京的白昼时间短
2023年4月5日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的日子,下图示意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与清明节期间我国各地昼夜长短状况最相似的节气是( )
A.立春 B.惊蛰 C.霜降 D.白露
22.清明时节,以下说法最准确的是( )
A.华南梅雨纷纷 B.西北沙尘严重 C.东北春耕繁忙 D.西南道路结冰
23.每逢清明,民间有踏青郊游的习俗,重庆市民在野外可能见到的是( )
A.丹桂飘香 B.荷叶满塘 C.银杏金黄 D.黄葛换叶
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因杂兴·其一”中描述了农民劳作的场景: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诗中描写的劳动场景与下列哪种地理现象密切相关( )
A.昼夜交替 B.昼夜长短变化C.地方时差异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5.该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C.黄赤交角的存在D.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某节假日,高二年级张铭同学绘制了M地一天内太阳视运动示意图(如图),其中H=31°,h=11°。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该节假日最可能是( )
A.端午 B.中秋 C.国庆 D.元旦
27.M地的纬度大约是( )
A.70°S B.70°N C.80°S D.80°N
28.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 )
A.20°N,30°E B.25°N,25°E C.23°26'S,60°W D.40°S,120°W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赤交角变小则太阳直射范围扩大 B.地轴的南端始终指向某一恒星
C.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相同 D.夏至日时地球公转的速度较快
30.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1.9月1日晚8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织女星,若保持望远镜的方向不变,则9月2日晚望远镜再次对准织女星的时间应是( )
A.19时56分4秒 B.19时3分56秒 C.20时56分4秒 D.20时3分56秒
32.北京时间2023年7月28日20时,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顺利在成都(30°N,103°E)东安湖体育场举行。成都当地观众观看比赛开幕式的地方时是( )
A.18:52 B.18:08 C.19:12 D.19:52
33.2023年4月20日发生了罕见的日全食与日环食混合的日全环食天象,最佳观测地位于印度尼西亚的比亚克岛(136°E,1°S)。本次日食开始于9时34分(北京时间),食甚时刻为12时16分,结束于14时59分。在比亚克岛观测食甚现象的地方时为( )
A.11时12分 B.12时16分 C.13时16分 D.13时20分
34.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弧AB是昏线 B.弧BC是昏线 C.弧ABC是昏线 D.弧ABC是晨线
35.下面四幅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的①②③④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36.如果你爸爸今天(7月5日)要到南非出差(南半球),你将会建议带( )
A.春装 B.夏装 C.秋装 D.冬装
37.读“最有爱心的地球日照图”(投影方法:彭纳投影),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昼。
图中表现的北半球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38.地球上同一经线上的地区( )
A.季节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地方时相同
39.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采用东八区的区时 B.采用120°E的地方时
C.采用北京的地方时 D.采用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40.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
A.北方平原多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长
C.北方气候更寒冷干燥 D.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更小
二、综合题(20分)
41.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在 (纬度)上,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其判断依据为 。
(2)图中晨昏线EF线属于 (晨线或昏线)。
(3)这一天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白昼最长的是 ,D点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4)此时,C点的地方时是 时。这一天,D点的日出地方时是 时,C点的昼长是 小时。
参考答案:
1.A 2.B
【解析】1.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是自赤道向两极递减,A点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2.与C点相比,E点纬度较高,线速度较小,A错误;除极点外,地球各地自转角速度都相同,因此C、E两点角速度是相同的,B正确,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赤道最大,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小,两极为零;纬度值为φ的纬线上,其线速度为v=1670·cosφkm/h;除南北极点外,地球上各点自转角速度均为15°/小时。
3.B 4.D
【解析】3.本届奥运会为2月4日至2月20日,此时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读图可知,b为夏至日,c为秋分日,d为冬至日,a为春分日。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即位于d、a之间,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在公转轨道图上判断二分二至日的方法:在高中阶段对公转轨道图进行了一定的简化,基本上左右两个被固定为夏至日和冬至日这两天;上下两个被固定为春分日和秋分日这两天。因此判断的时候可根据此特点进行判读。
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
第二步:在图中过球心作地轴的垂线,即赤道。
第三步:作一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
第四步: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
第五步: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依次判定春秋分日。
5.C 6.B
【解析】5.C地位于170°W,位于西半球,A错误;AC两地纬度相等,自转线速度相等,B错误;C地纬度为10°S,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属于热带,C正确D错误。故选C。
6.AB两点位于10°N,过AB的大圆的劣弧凸向北极点,所以由A到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位于回归线之间的部分属于热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部分为温带;极圈以内的属于寒带。
7.A 8.B
【解析】7.从图中可看出,该地等地球自转线速度线由南向北整体递减,故北部纬度较高,该地为北半球,CD错误;因a处自转线速度线较同纬度地区偏大,故可判断其海拔较高,为山地地形,A正确B错误。故选A。
8.图中四地从自转线速度线可以判断出b地自转线速度线数值最低,A错误;图中a地自转线速度最大,CD错误;ab大致处于同一纬度,且b的自转线速度较同纬度地区偏小,为山谷地形海拔较低,B正确。故选B。
【点睛】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规律: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而不同的。这是由于地点纬度高度不同,其绕地轴旋转的半径不同所致。 同一高度,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同一地点,高度越高,线速度越大。
9.C 10.A
【解析】9.因为地球在自转,所以在长时间曝光下,恒星的运动轨迹为一段弧线,C正确;北极星属于恒星,恒星位置不变,A、D错误;每颗星的运动轨迹均呈一段弧线与地球公转无关,B错误。故选C。
10.若以地球为参照物,把地球看成是不动的,则恒星(如太阳)每小时围绕地球大约转15°(地球公转可以忽略不计)。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甲到乙恒星的视运动角度大约为45°,因此拍摄时间应该是3小时左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即“北逆南顺”。自转角速度:除两极外处处相同,均为15°/小时,1°/4分,两极为0。线速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赤道最大,两极最小为0, 南北纬60°约为赤道的一半 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11.C 12.D
【解析】11.据材料分析可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时为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0分,即120°E地方时为9时30分,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故0时经线与120°E相差15°/h×9.5h=142.5°;可知0时经线位于120°E经线以西142.5°E,即22.5°W。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30日这一天,即180°+22.5°=202.5°,约占360°的56%。因此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时,与北京同日期的经度范围约占全球范围的56%,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欢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时为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至6月22日(为夏至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沈阳市日出东北、日落西北,A错误;沈阳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直射点北移期间,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正午建筑物影长变短,B错误;沈阳市位于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北移期间,沈阳市昼渐长、夜渐短,街道路灯开启时间逐渐推迟,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往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的昼渐长。
13.D 14.D
【解析】13.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为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为黑夜。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圈),D正确。晨昏线(圈)不是正午与子夜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线;除二分日外,晨昏线(圈)不与经线圈重合,ABC错误。故选D。
14.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极点为0;除极点以外,全球角速度处处相等。读图可知,②地位于0°纬线上,⑤地位于30°S纬线上,因此,②地与⑤地角速度相等,但⑤地线速度小于②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晨昏线(圈)特点:①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②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③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④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⑤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⑥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15.B 16.D
【解析】15.海口位于北半球,为了充分接受光照,方正户型一般是坐北朝南,即客厅窗户和主卧室窗户一般朝向正南方。读图可知,次卧室位于房屋西北侧,窗户朝向正北,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可以沐浴落日余晖,B正确;春、秋分日正东日出、正西日落,冬至日东南日出、西南日落,日落时阳光无法照进次卧室,ACD错误。故选B。
16.由材料可知,海口市的经度为110°E,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比海口早40分钟(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经的经度数越大地方时越早),海口日出的北京时间为6:30,可求得此时海口的地方时为5:50,则海口日落的地方时=12:00+(12:00-5:50)=18:10,转换为北京时间为18:50。D选项最接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未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地区,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赤道时,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越高,日出日落方位向南或向北偏转越大;当地纬度越高,日出日落方位向南或向北偏转越大。
17.B 18.C
【解析】17.由材料“某年的9月24日”可知,秋分日前后的日落时分能拍摄到天坛祈年殿“头顶悬日”的景观。秋分日前后,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春分日前后也符合这一条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祈年殿“头顶悬日”景观出现在9月24日(秋分日前后)日落时分,一周后,太阳直射点南移至南半球,北京日落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故摄影镜头应指向西南方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未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地区,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赤道时,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越高,日出日落方位向南或向北偏转越大;当地纬度越高,日出日落方位向南或向北偏转越大。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常年从正南方照射而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常年从正北方照射而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方位要根据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南北关系进行确定。
19.B 20.D
【解析】19.由材料可知,李先生抵达沙特西部吉达港的时间是当地时间(东三区)4月27日上午10时许,此时北京时间(东八区)是4月27日15时许。李先生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时间是北京时间(东八区)4月29日10时03分,可知李先生自抵达沙特再到落地北京,经历了大约43小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我国政府包机抵达北京是在北京时间(东八区)2023年4月29日。南极地区科考的最佳时间是12月至次年1月,A错误;4月29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京日出东北,B错误;4月29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极点附近(极圈内高纬区域)出现极昼现象,靠近极圈的部分区域昼长夜短,C错误;4月29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由材料可知,位于北半球的吉达港纬度低于北京,白昼时间更短,D正确。故选D。
【点睛】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往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的昼渐长。
21.D 22.B 23.D
【解析】21.昼夜长短状况最相似,说明两个日期的太阳直射点纬度大致相同,由所学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知识可知,关于夏至日6月22日或冬至日12月22日对称的两个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大致相同。四个选项中,只有白露节气与清明节气关于夏至对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2.清明节是4月5日前后,梅雨是江淮地区6、7月份的天气现象,A不符合题意;春季气温回升快,表土解冻,地表疏松物质多,降水少,风力强劲,沙尘严重,B符合题意;东北纬度高,气温回升慢,春耕更晚于清明节(4月5日前后),C不符合题意;西南地区大部分地区清明节4月5日气温高于0℃,只要不是在特别高的山区,道路不会结冰,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3.丹桂飘香、银杏金黄主要在秋季,AC错误;荷叶满塘主要在夏季,B错误;重庆市黄葛树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春季叶黄掉落换新叶,D正确。故选D。
【点睛】理论上,关于6月22日或12月22日对称的两个日期,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相同,故昼长相同,日出日落方位相同,日出日落时刻相同。关于3月21日或9月23日对称的两个日期,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关于赤道对称,故昼夜长短对称分布,日出方位关于正东对称,日落方位关于正西对称,日出时刻关于地方时6时对称,日落时刻关于地方时18时对称。
24.A 25.B
【解析】24.依据诗中描述的劳动场景为白天耘田、夜晚搓麻绳,推断与昼夜交替现象有关,A正确;没有体现出昼夜长短变化、地方时差异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BCD错误。故选A。
25.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B正确;地球的公转运动使得黄赤交角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地球的公转运动导致了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26.D 27.C
【解析】26.图中H为该日最大太阳高度,h为最小太阳高度。根据极昼区最大太阳高度与最小太阳高度和为直射点纬度数的二倍,计算出直射点纬度为(31°+11°)÷2=21°。该日的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所以可判断出该地位于南半球极昼区,所以直射点为21°S,直射点距离南回归线较近,所以时间在冬至日前后,判断出节假日为元旦。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7.直射点在21°S,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1°,所以该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相差90°-31°=59°,根据第1题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极昼区,为21°+59°=80°S。故A、B、D错误,C选项正确。
【点睛】出现极昼的地区(除极点)一天内太阳不落,正午太阳高度最大,0点(24点)太阳高度最小,若位于北半球,太阳升落方位均为正北;若位于南半球,太阳升落方位均位于正南。
28.A
【详解】地球公转过程中,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纬度约为23°26')之间移动,因此一年之中,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回归线每年一次受到太阳直射,其余地区没有直射现象。(22°N、30°E)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因此每年有两次受到太阳直射,A符合题意;23°26'S纬上各地每年有一次直射,25°N、40°S纬线上各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外,一年中没有直射现象,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9.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黄赤交角变小则太阳直射范围缩小,A错; 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某一恒星,B错;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相同(太阳直射赤道),C对; 夏至日时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D错。故选C。
30.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读图可知,①以南极点为中心,应是呈顺时针,A错误;②为侧视图,应该是自西向东,B错误;90°W经线在0°经线在的西侧,所以地球自转方向为90°W至0°经线,③错误、④正确,即C错误,D正确。故选D。
31.A
【详解】用天文望远镜对准织女星,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连续两次在同一方向对准织女星,期间正好经历了一个恒星日(地球正好自转了360度),经历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所以从9月1日晚8时(20时)开始,再经过23时56分4秒,时间应为9月2日19时56分4秒。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32.A
【详解】由材料可知,此次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时间2023年7月28日20时。北京时间是东八区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成都位于103°E,位于120°E经线以西17°,时刻晚68分;可计算得知,成都当地观众观看开幕式的地方时是2023年7月28日18时52分,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3.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食甚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16分,北京时间是东八区区时,即120°E经线的地方时。比亚克岛位于136°E,位于120°E经线以东16°,时刻比北京时间早64分,可计算得知,此时比亚克岛的地方时是13时20分,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4.B
【详解】读图可知,因为图中阴影表示黑夜,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穿过晨昏线,从黑夜进入白昼的是晨线,反之,从白昼进入黑夜的是昏线。可以判断图中弧BC为昏线,弧AB是晨线。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晨线与昏线的区分判断方法有:①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昏线上的各点为日落;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晨线上的各点为日出。
35.B
【详解】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是昏线。①位于晨线上,不处于黄昏,A错误;②所在的图是南半球俯视图,②点在昏线上,是黄昏时,B正确;③点在晨线上,不处于黄昏,C错误;④所在的图是北半球俯视图,④点在晨线上,不处于黄昏,D错误。故选B。
36.D
【详解】今天(7月5日)处于北半球的夏季,此时主要位于南半球中纬度的南非处于冬季,因此出差到此地应带冬装,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37.B
【详解】由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均位于昼半球(白昼)中,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节气中的夏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8.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线相同,地方时相同,所以地球上同一经线上的地区地方时相同,D正确;纬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相同,B、C错误;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地球上同一经线上的地区可能跨南北半球,季节不一定相同,A错误。故选D。
39.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其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而不是北京当地116°E的地方时,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40.D
【详解】楼间距主要考虑前楼的影长,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影响,由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南方,故北方地区前楼的影长较南方地区长,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比南方更宽,D正确。楼间距与地形、昼长和温度无关系,ABC错误,故选D。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前楼影长越长,考虑采光问题,楼间距应越长。
41.(1) 23°26′S 冬至日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
(2)晨线
(3) C/C点 B/B点 昼夜等长/昼夜平分
(4) 10 6 4
【分析】本大题以太阳光照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晨昏线的判读、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昼夜长短的计算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图可知,该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S)上,该日是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日。
(2)由图可知,顺着地球自转方向,EF线表现为由夜入昼,说明EF线属于晨线。
(3)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S,A、B、C、D四点中,C点离南回归线最远,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该日太阳直射南半球,A、B、C、D四点中,B点位于南半球且纬度最高,白昼最长。D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昼夜等长)。
(4)图中每两条经线的经度差是30°。读图可知,C所在经线位于晨线EF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是6时)以东60°,地方时早4小时,可知C点的地方时是10时,可计算出C点当天的夜长是20小时,昼长是4小时。D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日出地方时是6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