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8 03:0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海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
语文
【友情提示: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 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论语》)
(2)崔颢《黄鹤楼》一诗中,对仗最工整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文意,将《醉翁亭记》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________________’,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________________’,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
2.下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中,不是上海的一项是( )(1 分)
A.王安忆《长恨歌》 B.金宇澄《繁花》
C.格非《江南三部曲》 D.孙甘露《千里江山图》
3.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辩论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交流形式。参加辩论,首先________,其次________,再次________,此外________。
①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洁、生动、连贯
②要广泛搜集与辩题有关的资料,找好论据
③要认真研究辩题,从正反两个方面把握辩题的内涵
④要深入分析对方观点,推测对方所持的理由和依据,制定辩论的策略
A.③②④①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
4.下面文段存在三处逻辑问题,其中判断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冬季流感流行,就是因为大家都在室内活动,也不经常开窗换气。这样会导致病毒快速传播,何况北方使用暖气,室内空气干燥,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呼吸道黏膜比较脆弱,必定被病菌入侵。因此,经常开窗通风并使用加湿器,能够有效预防流感。另外,要少熬夜,“夜猫子”是流感病毒最喜欢的对象之一。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早睡早起,就能避免得流感。
A.“冬季流感流行,就是因为大家都在室内活动,也不经常开窗换气”过于绝对,其实导致流感的原因很多,不止不经常开窗换气这一种。
B.“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呼吸道黏膜比较脆弱,必定被病菌入侵”太过武断,因为不是所有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一定会被病菌入侵。
C.“经常开窗通风并使用加湿器,能够有效预防流感”模棱两可,只要经常开窗通风并使用加湿器,一定能够有效预防流感。
D.“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早睡早起,就能避免得流感”条件关系不当,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不一定就能避免得流感。
二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9题(16分)
“无用”的知识
罗素
①在开始谋生之前,人们没有时间什么都去学习,无疑“有用的”知识是最有用的。没有它,我们就没有机器、铁路、飞机。现代知识已带来人们普遍健康状况的大大改善,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如何使用毒气去毁灭大城市的方法。同以往比起来,我们今日世界最明显的特点在于“有用的”知识,而教育也会不断增进它。
②同样必须承认许多传统文化教育是愚蠢的。儿童花很多年的功夫去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法,而终究既不能也不想(除了小部分之外)去读希腊文或拉丁文著作。从各方面考察,现代语言比拉丁文和希腊文更可取。它们不仅更有用,而且能在更少的时间内给予更多的文化知识。
③□□,教育除了直接的实用目的外,还应有其他目的。
④现代城市居民的娱乐方式愈来愈趋向于被动,趋于懒散地观看他人的技艺和表演。这些人的娱乐方式虽然无可厚非,但总比不上那些受过教育而且具有与工作无关的广泛的智力兴趣的人。由于技术进步,机器代替了人类劳动,人们的闲暇增多了,那些有充分的智力活动和兴趣的人,自然能沉浸在高尚的快乐中。所以,普通人必须去接受提高自己心灵涵养的,当然也包括实用技术知识的教育。
⑤在探求知识中,文化素养若被融化而获得成效,必能构成人们思想和欲望的特性,并使它们至少有一部分同广阔的非个人的事情相连。而不是仅仅同个人直接的重要事情关联。当人们凭借知识而获得某种能力时,他会以有益于社会的方式运用这种能力。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忽视了人的理想训练与技术训练的同等必要性。未经训练的人性中存在着许多野蛮因素,它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或轻或重地表现出来。当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时也是残忍野蛮的,但他们比起那些心灵未经开化的人,较少如此。
⑥也许“无用的”知识最重要的优点是能促进心灵沉思的习惯。现在世界上有许多人遇事过分轻率,不仅行动之前没有经过周密考虑,而且对有的行动从智谋上加以考虑也难以进行。柏格森之类的教授极力贬低哲学,说什么生命至少就像一队骑兵冲锋,就我看来,我认为当行动是出于对宇宙和人类命运的深刻了解,而不是出于野蛮的浪漫冲动而失衡的自我肯定时,它是最好的。在思想上而不是在行动上去寻求愉快的习惯,是对抗愚昧无知和过度权力欲的一种保护措施,是在不幸中保持镇定、在忧虑中保持平静的一种方法。
⑦心灵的沉思习惯具有遍及从最浅薄到最高深之处的优点。例如从挨跳蚤咬、火车误点等这些小苦恼开始。这样的烦事似乎很不值得做出英雄主义行为的反应,然而它们对人的影响却破坏了许多人的善良习性和生活乐趣。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从一些奇特的知识中找到不少安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现今世界充斥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愤怒群体,没有一个能具备全人类的整体眼光,每个群体都宁可文明毁灭,不愿作丝毫的让步。对于这种偏狭,任何专门教育都不能提供解救的办法。解毒良方应求之于历史学、天文学以及一切能让个人以合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那些学科,需要的不是这样或那样的特殊的片段知识,而是足以激发整体人生目的概念之知识:艺术与历史,对英雄人物生活之了解,以及对人类在宇宙中极其偶然而短暂的地位的了解。从广阔的认知能力和无私的感情结合中最易产生出智慧来。
⑨人生充满着苦痛,个人与公众的不幸只能靠意志与智力的交互作用来控制:在意志方面是拒绝回避不幸,在智力方面是认识它,如果能补救则寻求补救的办法;如果不能补救则根据对它的关系的看法,将它视为不可避免的而接受它,并且记住那些存在于它之外的其他地区、其他时代和星空的深远之处,使得它变得可以忍受。
(本文有删节)
5.第③段开头空格处填入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因此 B.而且 C.诚然 D.但是
6.根据文意,下列选项属于第①段所言“有用的”知识的一项是( )(2分)
A.荷马史诗 B.欧几里德几何 C.二十四画品 D.希腊波斯战争史
7.填入第⑦段横线处的例证,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当我们受到气得脸色发白的人攻击时,想想笛卡尔《论情感》中题为“为何那些气得脸发白的人比那些脸发红的人更为可怕”的一章,就会感到欣慰。
B.当一个人对于寻求国际合作之困难感到不耐烦时,如果他正好想起已故的路易九世在参与十字军圣战前,与《天方夜谭》中作为世界半数邪恶的黑暗源泉“山岳老人”结成同盟时,这种情绪就会消失。
C.当我喜爱挑杏时,知道它们早在汉朝时就首先在中国培育起来了,后经卡尼斯边王扣押的中国人质传入印度、波斯的历史,会使得这种水果品尝起来益为甘美。
D.当资本家的贪婪成为压制时,人们可能从对布鲁特斯的追忆里得到突然的安慰。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②段以拉丁文学习为例,“承认许多传统文化教育是愚蠢的”,使得论证更全面。
B.第⑤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强调受高等教育的人必然比心灵未经开化更为优秀。
C.第⑥段将生命比作一队骑兵冲锋,形象地阐释了积极行动比犹豫不决的思考更好。
D.第⑧段运用比喻论证,以“解毒良方”喻指各种专门的教育,如历史学天文学等。
9.请在空格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6分)
作者首先承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从教育角度提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论题,接着分析无用的知识有(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等种作用,最后得出(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结论。
(二) 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5分)
秦琼卖马
谈歌
①民国二十二年立秋这天下午,保定城淹没在一片知了的鸣叫声中。一辆人力三轮停在了古董店艺园斋门前。一个身着灰布大褂的中年汉子下了三轮,提个柳条箱进了店门。伙计杨三忙迎上来,给汉子让座沏茶。
②“我找韩定宝先生。”杨三怔了一下,低声答道:“韩老板已经去世三年了。”汉子惊了脸,手里的茶碗险些跌落。杨三又道:“现在的老板是杨成岳先生。”汉子呆了片刻,缓声道:“我想见一见杨老板。”说着取出一张名片。杨三接过看了一眼,惊讶道:“您就是王超杰先生啊。您稍等。”
③王超杰,人称北方铁嗓,专攻老生。平生喜好收藏官窑彩瓷。几年前一场中风,愈后左腿不利落,便不再登台。
④不一刻,一壮年男人出来,拱手道:“王先生,幸会。我是杨成岳。早年曾听过王先生的大戏,今日竟是有缘在此相见。”王超杰笑笑:“这么说杨老板也是门里人了?”杨成岳笑道:“不瞒王先生,杨某也曾是票友,只是不敢与王先生坐论其道。——不知王先生到保定有何贵干?”王超杰笑道:“有几件古瓷,想让杨先生鉴赏。”便打开柳条箱,取出一摞盘子,放在桌案上,共是六件。
⑤杨成岳凑近细看,看了半刻,便向王超杰点头微笑。王超杰笑道:“这是我多年前从一个落魄商家手里收购而来。地道上品,还请杨老板说个价钱。”杨成岳问:“此乃王先生心爱之物,何故出手呢?”王超杰长叹一声:“生计所迫,还望杨老板成全。”杨成岳点头笑笑:“本店小本生意,实在不好言价了。还请王先生体谅。”王超杰脸上滑过一丝失望,杨成岳道:“买卖不成仁义在,先不说价钱,容我再想想。”王超杰起身告辞,杨成岳却一定留他吃饭。吃过饭,又给王超杰找了一家上等客栈,店钱饭钱都由艺园斋开支。
⑥王超杰来到保定的消息很快传开。这一天,名琴师张小武请王超杰和杨成岳吃酒。吃过几杯酒,话便多了起来。杨成岳道:“王先生,当年听您一出戏可真是不易,一张票要卖到十五块大洋。”王超杰摆手笑道:“好汉不提当年啊。”张小武笑道:“今日何不乘兴唱上几段,一饱我二人的耳福呢。”王超杰笑道:“二位想听,那我就干唱几句吧。”张小武忙摆手:“不行不行。取我的胡琴来。”
⑦胡琴响起,王超杰就唱起来:“店主东拉过了黄骠马,不由得秦叔宝珠泪洒下……”一曲唱罢,杨成岳击掌叫好。“王先生唱得字正腔圆,只是悲凉了些,壮气不足。秦琼秦叔宝盖世英雄,一时落魄,壮志不减才对。”王超杰笑道:“秦叔宝到了那时,壮志不减也得减了。毕竟不知道单雄信能够出来啊。”三人都笑了。
⑧说笑了几句,王超杰笑道:“超杰此次来保定不是卖马,而是卖瓷器。只是杨老板不肯成交啊。”杨成岳沉吟了一下:“王先生一定要卖,就请说一句落底的话吧。”王超杰笑道:“这几只雍正官窑粉彩过枝碧桃大盘,我当年得来也的确不易。一只盘子五百块大洋总是值的吧。”杨成岳想了想,笑道:“那好,明天你到我店里去,我们当面钱货两讫。”
⑨第二天,王超杰带着箱子去了艺园斋。进了店门,见张小武和杨成岳已经等在那里。
⑩王超杰笑道:“二位摆好功架,是否还要我再唱上一段助兴?”杨成岳击掌大笑:“正是此意。”王超杰想了想,就说:“今日就唱一段《奇冤报》吧。”胡琴响起,王超杰唱起:“未曾开言两泪汪,尊一声太爷听端详……”
杨成岳击掌叫好。张小武叹道:“今日真是大大地过了一场瘾。”王超杰笑道:“也唱过了,就请成岳先生过目吧。”杨成岳让账房取过一箱大洋,笑道:“超杰先生,清点一下。”王超杰摆手道:“不必不必。”
王超杰告辞,杨成岳和张小武送出门外,直到看不见了,二人才转回店里。杨成岳盯着那六件瓷盘发呆。
张小武笑道:“成岳,不知道你能赚多少。”杨成岳一笑:“你说呢?”猛一挥手,那六件瓷盘竟被掸落,摔在地上,碎了。张小武大吃一惊:“你……”杨成岳道:“请随我来。”进了里屋,只见货架上有几只盘子。杨成岳叹道:“这才是真的。”张小武结舌道:“你是说,超杰先生带来的,是赝品……”杨成岳道:“正是,那东西顶多值上几吊钱。我看出王先生心爱此物,不好说破,也只好装痴作呆了。”说罢长叹一声。
张小武皱眉道:“那三千大洋……”杨成岳一笑:“我们一共听了超杰先生两出戏,也就值了。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送与王先生,也便是用在了去处。”
张小武默默无语,转身要走。杨成岳喊住他:“小武兄,何不操琴,我今天真是嗓子作痒了。”张小武怔了一下,就坐下,操起了琴。杨成岳唱起,苍凉的唱段就灌了满店:“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
门外已经是秋风一片。
(有删改)
10.第①段中写人物出场,很有镜头推拉(摄像机在前后运动中的拍摄方式)之感,请加以赏析。(4分)
11.本小说结尾情节出人意料,细加品味又合情合理,这与诸多细节的成功刻画密不可分,请从这一角度对第⑤段画线部分的细节描写加以赏析。(4 分)
12.请赏析小说以“秦琼卖马”为题的妙处。(4 分)
1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物言行会受到其身份的影响,第④段王超杰和杨成岳的对话,用语文雅,有舞台戏文的味道,符合京剧名家与票友的身份。
B.王超杰说话多是“笑道”,唱戏词则是“珠泪洒下”“两泪汪”,这种细节写出了他当时的保持名角身份的心态与落魄处境。
C.第 段杨成岳当着张小武的面把重金买到的六件瓷盘掸落地上摔碎,这一转折将故事推向高潮,也使主角形象更为饱满。
D.小说从立秋这天知了鸣叫写起,以“门外已经是秋风一片”收尾,环境描写前后照应,借秋意加深来传达人世的苍凉之感。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宣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革。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14.对诗题中的“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读作hè,指唱和,用诗歌应答
B.和诗应由两首以上的诗歌组成
C.和诗多按照原诗的韵脚和顺序
D.和诗与原诗内容上要保持一致
15.对诗歌中间两联写景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拟人手法 B.托物言志 C.视听结合 D.视角变化
16.本诗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4题(21分)
①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②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久之,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殷王反楚,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项王拜平为都尉,赐企二十镒。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仗剑亡。
③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于是汉王与语,而说之。是日乃拜平为都尉。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味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④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谥为献侯。
⑤太史公曰: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老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倾侧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史记·陈丞相世家》(有删节)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久之,汉王患之 (2)见楚使,佯惊曰
18.结合文意,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分)
而平身间行仗剑亡
A.间或,断断续续 B.一会儿,顷刻 C.挑拨使人不和 D.从小路
19.结合文意,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分)
因魏无知求见汉王
A.因为 B.顺应 C.通过 D.趁着
20.下列对文章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里是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里中社”指村里祭祀土地神。
B.孺子指小孩子,有时作为称呼用;文中“陈孺子”意思是“陈家的年轻人”。
C.骨鲠,比喻个性正直、刚健。骨鲠之臣指犯颜谏诤,敢进忠言的刚直官员。
D.太牢,古代祭祀时牛、羊、冢三牲全备为太牢。文中指最高礼数的待客饭食。
E.黄老之术,中国古代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
F.谥,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其专立的称号,仅有权势者才能获得。
21.第②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两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两处标识出来。(2分)
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
22.把第③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
23.第⑤段中的“太史公”是________,他评价陈平“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其“远意”是“□□□”(用文中的话回答);说陈平“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是指在末战乱中,他先后追随________和项羽,最终归附________(请写人名)。(4分)
24.陈平用反间计帮助汉王从荣阳城突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从项王、汉王和陈平三个角度简要分析。(4分)
项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25—28题(10分)
桐叶封弟辨
【唐】柳宗元
①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②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①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②,亦将举而从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
③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③,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文夫缺缺④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④或曰:封唐叔,史佚成之。
【注释】①苟:轻率,随便。②妇寺:宫中的妃嫔和太监。③从容:此指举止言行。优乐:嬉戏,娱乐。 ④缺缺:耍小聪明的样子。
25.第①段概述了□□□□的故事,对此作者的态度是□□□□。(2 分)
26.“是周公教王遂过也”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周公教导成王成就自己的功业。
B.这样做是周公引导成王就这样过吧。
C.这是周公教导成王能够如意的生活。
D.这样做是周公在引导成王铸成过错。
27.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归谬论证,即为了反驳某论题(或某论据),首先假定它为真,然后由它推出荒谬的结论,从而确定论题为假。请根据提示,写出其推论过程。(4分)
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为真,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而这种情况是荒谬的,所以论题错误。
28.本文先破后立,指出重臣辅佐君王的方法,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应辅之以正道 C.严肃不开玩笑 B.不能急于求成 D.不当管束太紧
三 写作(70分)
29.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对记忆移植也进行了研究: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筑码储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从而让人获得另种意义上的重生。
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你会有哪些联想?又会有哪些思考?
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 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