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华师大版七上科学全效提优第0-3章综合复习卷A(原卷+解析卷+答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华师大版七上科学全效提优第0-3章综合复习卷A(原卷+解析卷+答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08 07:47:0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华师大版七上科学全效提优第0-3章综合复习卷A
一、单选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度是37℃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8℃
C.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为6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解析] 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符合实际;B、水的凝固点是0℃,冰箱冷冻室中的水是结冰状态,所以温度不高于0℃.故B不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故C不符合实际;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加冰的橙汁饮料接近冰水混合物状态,所以温度不低于0℃.故D不符合实际。
[答案]A
2、下列对一些常见的科学长度的估测最恰当的是(  )
A.科学课本的长度约为25cm B.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0dm
C.硬币的直径约为2mm D.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μm
[解析] A、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物理课本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25cm左右。故A符合实际;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5cm;一支铅笔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7cm=1.7d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大拇指宽度约2cm,硬币直径与此差不多,在2cm=20m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人的头发的直径在75μm左右,一张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00μ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答案]A
3、比较马(哺乳纲、奇蹄目、马科)、犀牛(哺乳纲、奇蹄目、犀科)和牛(哺乳纲、偶蹄目、洞角科)三者,具有较近亲缘关系的两种生物是(  )
A. 马和犀牛 B. 马和牛 C. 犀牛和牛 D. 无法确定
[解析] 分析生物体的分类单位有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点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点越多,亲缘关系越近。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4、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不能避免但可以减小 B.测量产生误差是因为未遵守操作规则
C.实验中的错误就是误差 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就能避免误差
[解析] AB、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是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故A正确,B错误;C、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故C错误;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D错误。
[答案]A
5、测量球形物体直径时,下列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解析] A、刻度尺未从零刻度开始,所测长度会偏大;故A错误;B、此方法不能确保所测位置是圆柱体的直径,即不能确保刻度尺的边缘通过圆心;故B错误;C、此方法中的三角板和地面均与刻度尺垂直,这就确保了刻度尺所测长度就是圆柱体的直径,且刻度尺是从零刻度开始的;故C正确;D、此方法既不能保证刻度尺边缘过圆心,又没有从刻度尺的零刻度开始;故D错误。
[答案]C
6、东北地区,在寒冷的冬季,用手接触在室外的铁门和木门,感觉铁门更冰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冬季,室外铁门的温度比木门低
B.冬季,室外铁门的温度跟木门一样低
C.铁门更薄,所以感觉温度更低
D.用湿手接触室外的铁门,除了感觉较冰手,没有其他后果
[解析] ABC、冬天室外的物体温度应相同,但由于铁的导热性比木头强,手摸铁门时,铁很快将手上热量导走,使人感觉铁门更冰,故B正确,AC错误;D、用湿手接触室外的铁门,手上的水由于温度降低会凝固成冰,使手粘在铁门上,故D错误。
[答案]B
7、有人将企鹅、猴子、青蛙、鱼进行分类,制成检索表。丁处的动物应该是(   )
A. 企鹅 B. 猴子 C. 青蛙 D. 鱼
[解析] 根据检索可知:1a体内有脊柱,体温恒定2 (有企鹅、猴子) 1b体内有脊柱,体温不恒定3(青蛙、鱼);2a卵生甲 (企鹅) ,2b胎生乙(猴子); 3a有鳍丙(鱼),3b无鳍丁(青蛙)。
[答案]C
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的品种繁多,五彩纷呈,形态各异,不同品种的荷花,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A. 物种多样性 B. 遗传多样性 C.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数量多样性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荷花品种资源丰富,传统品种就达200多个,且不断有新品种涌现。荷花有不同品种,体现了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答案]B
9、地球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而古代曾有人“预言”:若干万年后,地球将诞生第五大洋,新的大洋将出现在非洲大陆内部,会将完整大陆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对此“预言”,你认为是( )
A. 科学探究中提出的问题 B. 科学探究中建立的假设
C. 科学探究中得出的结论 D. 没有根据的胡说八道
[解析] 当今地球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而古代曾有人“预言”:若干万年后,地球将诞生第五大洋,新的大洋将出现在非洲大陆内部,会将完整大陆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这是根据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的假设。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10、2021 年 10 月 11 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 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举办。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就地保护
C.生物自然衰老和死亡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建立濒危物种的基因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解析] A .生物多样性是指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正确;B .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不属于就地保护,不正确;C .生物自然衰老和死亡不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主要栖息地丧失等原因,不正确;D .建立濒危物种的基因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正确。
[答案]D
11、加拿大一枝黄花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开花时串串黄花、色泽亮丽,结果率很高,繁殖能力很强,严重威胁入侵地的生物生存。根据描述,你认为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解析]加拿大一枝黄花会开花结果,说明属于被子植物,因此属于种子植物,D符合题意。
[答案]D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2、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气温升高,液体膨胀,液体上升 B.若气温升高,气体膨胀,液体上升
C.若气温下降,气体缩小,液体下降 D.A和B两点的值,B点的温度值要大点
[解析] (1)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球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液体降低;反之,玻璃管中的液体就会上升,故ABC错误;(2)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球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并且外界温度越高,液柱越向下,因此温度的最大值应该显示在管的下端,故D正确。
[答案]D
13、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冰块的质量,此时天平平衡.若水的蒸发忽略不计,过一段时间后,部分冰熔化成水,在这个过程中(  )
A. 天平左端下沉 B. 天平右端下沉 C. 天平仍然平衡 D. 当冰熔化完后,右端下沉
[解析] 冰熔化成水后,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水的多少没有变,故质量不变,因此部分冰熔化成水,在这个过程中天平仍然平衡。
[答案]C
14、体温计水银面指在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依次测量三位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第二次为38.5℃,第三次为38.5℃.则(  )
A.第一、二次正确,第三次错误 B.第二次正确,第一、二次错误
C.第一、三次正确,第二次错误 D.第二次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
[解析] 如果待测人的体的温度高于温度计原来的示数37.5℃,体温计中液面就会上升,如果要待测人的体温度低于温度计原来的示数37.5℃,温度计示数显示37.5℃,如果待测人的体的温度等于温度计原来的示数37.5℃,温度计显示37.5℃.所以在使用温度计测量体温之前要用力向下甩。所以用读数为37.5℃的体温计依次测量第一次为37.5℃,第一次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7.5℃,第二次为38.5℃,测完第二次后未甩示数为38.5℃,若第三次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5℃,体温计的示数都为38.5℃,故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次和第三次也可能正确,故ABC错误,D正确。
[答案]D
15、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肯定大于15mL B.肯定小于15mL
C.肯定等于15mL D.可能大于也有可能小于15mL
[解析]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该学生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实际体积等于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那么实际体积应大于5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15mL。
[答案]B
16、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既“无影无踪”, 又“无处不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肠道内有多种多样的细菌,都对健康有危害性
B. 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利用乳酸菌的发酵来制作泡菜
C.食物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的大量繁殖引起的
D.我们合理利用自然界的某些细菌、真菌和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
[解析] A.人体肠道内有多种多样的细菌,大部分都对健康没有危害性,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能合成多种调节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维生素,不正确,故A符合题意;B.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利用乳酸菌的发酵来制作泡菜,正确;C.食物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的大量繁殖引起的,正确;D.我们合理利用自然界的某些细菌、真菌和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正确。
[答案]A
17、观察发现,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针对这一现象,某同学在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早上,将牵牛花分为 A 和 B 两组; ②A 组放 在阳光下,B 组进行遮光处理,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中午,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A 组为紫色, B 组为红色。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同学提出的问题可能为“牵牛花花瓣的颜色变化与光照有关”
B.实验前,A 、B 两组牵牛花要保证长势相同且均为红花
C.该实验的变量为光照时间,实验组为 A 组
D.由该实验可知“植物花瓣的颜色都受光照影响”
[解析] A.由题意可知,牵牛花早晨和太阳出来后颜色不同,故该同学提出的问题可能为“牵牛花花瓣的颜色变化与光照有关”,这是问题,而不是假设,A不正确;B.实验前,A 、B 两组牵牛花要保证长势相同且均为红花,以保护变量唯一,正确;C.该实验的变量为有无光照不是光照时间,实验组为 A 组,不正确;D.由该实验可知“植物花瓣的颜色变化与光照有关”,不正确。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18、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手拿试管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 用托盘天平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可以用手直接拿砝码
D.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解析] A. 不能手拿试管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而应该使用试管夹,A不正确;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以免液体过多,沸腾时溢出出现事故,B正确;C. 任何时候都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砝码,故用托盘天平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时,也不可以用手直接拿砝码,C不正确;D. 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D不正确。
[答案]B
19、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种脊椎动物:大白鹅、鲸鱼、鳄鱼、娃娃鱼。根据如表提供的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受精方式 生殖方式 甲 甲
体内受精 体外受精 卵生 胎生 变温 恒温
甲 √ √ √
乙 √ √ √
丙 √ √
丁 √ √ √
A. 甲为鲸鱼 B. 乙为大白鹅 C. 丙为娃娃鱼 D. 丁为鳄鱼
[解析]大白鹅是鸟类,体内受精,卵生、恒温动物,所以为丙;鲸鱼属于哺乳类,体内受精、胎生哺乳、体温恒定,所以属于乙;鳄鱼是爬行类,体内受精、卵生、变温动物,所以属于丁;娃娃鱼属于两栖类动物,体外受精、卵生、变温动物,所以为甲。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20、一只自制温度计有81根均匀刻线,若把它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下降到第11根刻线,当把它插入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升高到第61根刻线。现选用摄氏温标,这个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
A.-5℃~110℃ B.-18℃~138℃ C.-20℃~140℃ D.-22℃~142℃
[解析] 因为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则该温度计每一格表示的温度为:(100℃-0℃)/(61-11)2℃;由于该温度计第11根刻线下面有10根刻线,故则该温度计最下面的刻度对应的温度是:-(2℃×10)=-20℃;同理,第61根刻线上面还有20根线,即最上面的刻度对应的温度是:100℃+2℃×20=140℃,所以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20℃~140℃。
[答案]C
21、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生物的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物种就越少
B. 生物的分类等级越高,不同物种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多
C. 罗汉松属于植物界裸子植物门的植物,企鹅属于脊椎动物门中的鸟类
D. 生物分类一般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作为依据
[解析] A. 生物的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物种就越少,A正确;B. 生物的分类等级越高,不同物种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少;B不正确;C. 罗汉松属于植物界裸子植物门的植物,企鹅属于脊椎动物门中的鸟类,C正确;D. 生物分类一般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作为依据,正确。
[答案]B
22、2022年5月,科学家宣称在马达加斯加北部雨林中发现新的变色龙物种,将其命名为“纳米变色龙”:其身体仅有葵花籽大小,可能是全球最小的爬行动物。请利用下面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纳米变色龙”属于表中的( )
A. P B. Q C. R D. S
[解析]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鱼类用鳃呼吸鳍游泳,两栖类幼体鳃呼吸,成体肺和皮肤呼吸,爬行类体表有鳞,陆地产卵、体温不恒定,鸟类体表被羽毛、体温恒定;哺乳类胎生哺乳。纳米变色龙是爬行类动物,身体分为头、颈、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陆地产卵,体温不恒定。因此纳米变色龙的体外没有皮毛、卵生;体外没有羽毛、体温不恒定,表皮干燥、陆地产卵,即纳米变色龙属于表中的Q。B符合题意。
[答案]B
23、嗜热四膜虫和草履虫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都很相似,以下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四膜虫需要从外界摄食 B. 四膜虫通过神经系统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
C. 四膜虫通过纤毛的摆动进行运动 D. 四膜虫属于单细胞动物,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解析] A. 四膜虫是动物,不能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需要从外界摄食,正确;B. 四膜虫与草履虫一样都属于单细胞动物,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等生理活动全部由一个细胞完成,不正确;C. 四膜虫通过纤毛的摆动进行运动,正确;D. 四膜虫属于单细胞动物,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正确。
[答案]B
24、鹅掌楸是我国有一种名贵的植物, 因叶片形似马褂,所以又称“马褂木”。鹅掌楸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的一些地区, 属于被子植物。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鹅掌楸的种子裸露, 有利于种子萌发
B .鹅掌楸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C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D .桔树、油菜、樟树、玉兰等都是常见的被子植物
[解析] A . 根据题意,鹅掌楸是被子植物,所以其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有利于种子萌发,A不正确;B .鹅掌楸是最高等的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B正确;C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C正确;D .桔树、油菜、樟树、玉兰等都是绿色开花植物,都是常见的被子植物,D正确。
[答案]A
25、为研究用基因重组方法所生产的干扰素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有人计划进行如下的实验:
第一第一步:从癌症患者身上取得癌细胞,并培养此种细胞。第二第二步:给培养中的癌细胞添加干扰素。第三第三步:观察干扰素是否对癌细胞的生长带来变化。
上述的实验计划存在着一些不足。下列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法中,你认为其中正确的( )
①观①观察在培养时没有添加干扰素的癌细胞生长情况。②直②直接给癌症患者注射干扰素,进行临床实验。③把③把不同浓度的干扰素添加给培养中的癌细胞。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解析] ①实验步骤中只设置了一组实验,应增加一组不添加干扰素的作为空白对照,A正确;②在未确定药物疗效之前应进行病理实验,即用动物细胞培养的技术研究其疗效,不能直接给患者注射,B错误;③每种药物都有适宜的剂量,为确定干扰素适宜的剂量,可设置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干扰素制剂,分别添加给培养中的癌细胞,观察生长情况,C正确,故D符合题意
[答案]C
二、填空题(10题,每空1分;共32分))
26、“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宋朝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中蕴含了很多的科学知识,请你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是生物 (选填:“影响”或“适应”)环境的表现;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
(3)红杏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从这个意义上讲,生物具有 的特征;
(4)“红杏出墙”争取阳光是红杏世代相传的性状,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
(5)从杏树反应的以上各个特征来看,杏树应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选填:“生物”或“非生物”)部分。
[解析] (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繁殖的特征;(3)红杏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从这个意义上讲,生物具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的特征;(4)“红杏出墙”争取阳光是红杏世代相传的性状,这反映了生物具有遗传的特征;(5)从杏树反应的以上各个特征来看,杏树应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
[答案] (1)适应 (2)繁殖 (3)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4) 遗传 (5) 生物
27、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实验后将放回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
(1)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部,会有凹凸不平的感觉。为更仔细地观察它,应借助以下工具中的( )
A. 显微镜 B. 放大镜 C. 望远镜 D. 天文望远镜
(2)在实验过程中,应该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 呼吸的。
(3)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 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 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 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解析](1)(1)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用手指来回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有些粗糙不平的小突起,凹凸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它们是刚毛,协助蚯蚓运动。因此,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部,会有凹凸不平的感觉。为更仔细地观察它,应借助B放大镜。(2)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该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的。(3)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其它实验条件相同,并且是适宜的。实验应有对照组和实验组,并且重复实验几次。实验的问题、假设、结论最好一致。尤其在做假设时最好是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或生活经验做正面的假设,这样才能和实验的结果保持一致。如果做反面假设,如本题的假设,就会与实验的结果相反,这时我们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做出正面的假设。
[答案] (1) B (2) 湿润的体表 (3) B
28、小华学习了“生物类群”后,对生物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制了一张植物分类检索表(如图),请回答:
(1)a和b处应分别填上 、 。
(2)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分类单位是 ;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3)小华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甲、乙、丙3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在检索表中的位置(见图)。这3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 。
[解析]( 1)根据题意,a、b处应该是无茎叶分化;有茎叶经分化(2)生物种类最多的分类单位是界,最基本的是种;(3)分类等级越低,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所以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乙和丙。
[答案](1)无茎叶分化;有茎叶经分化 (2) 界;种; (3)乙和丙
29、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刑侦队警察往往用这个方法估测罪犯身高。图是作案嫌疑人在现场留下的脚印,警察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cm,作案嫌疑人脚掌的长度是________cm,作案嫌疑人的身高约________m。
[解析] 刻度尺最小分度为1mm=0.1cm,由图知脚印长度为25.10cm,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故作案嫌疑人的身高约25.10cm×7=175.70cm=1.7570m。
[答案] 0.1;25.10;1.7570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30、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 “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天平调节水平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请你帮助改正(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
[解析](1)甲图所示,指针偏左,此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2)两处错误:一是用手抓砝码,二是砝码和物体放错了盘。
[答案](1)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应该用镊子取砝码;应该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其中一个即可)
31、有一支刻度不正确但刻度均匀的温度计甲,将它与一支标准温度计乙比较后发现,当乙的示数为20℃时,甲为14℃,当乙的示数为80℃时,甲为78℃,则:
(1)当乙的示数为5℃时,甲的示数为 ;
(2)小明通过计算发现甲与乙的示数可以相等,此示数为 。
[解析]根据题意,若乙实际温度为t乙,显示温度为t甲;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是:(1)当乙的示数为5℃时,根据有得t甲=-2℃;(2)当甲和乙示数相等时,设该温度为t,根据,有得t=110℃。
[答案] (1)-2℃ (2)110℃
32、使用天平时不允许出错误,但如果发生,有时不重测也能获得正确的结果,对于下述的两种错误,你能算出被测物体的正确质量吗?
(1)甲同学误将砝码放在左盘,被测物体 A 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甲和乙所示,则物体 A 的质量为 。
(2)乙同学用一架横梁平衡的天平来测量物体 B 的质量,当在右盘中放入 100 g、50 g 的砝码各一个时天平即将平衡。当要移动游码时发现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而将游码移到零刻度时,天平正好平衡,则物体 B 的质量为 。
[解析](1)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添加砝码,所以当砝码与物体放反时,应该是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质量,所以A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50g+20g-1.4g=68.4g;(2)乙同学测量时,总质量=砝码质量150g,但是天平没有平衡,而游码归零相当于减去砝码质量,恰好平衡时,B体的质量应砝码质量减去游码的质量1.4g,应该是148.6g。
[答案] (1) 68.6 g (2) 148.6 g
33、小科对常见的四种脊椎动物P、Q、R、S编制了一张检索表。
(1)将检索表中的1b后面应该填 。
(2)这些动物中有一种是蟒蛇,它是 。(选填“P”、“Q”、“R”或“S”)
[解析](1)根据检索表安排对生物分类,首先是按照生殖方式是胎生或卵生分成两大类,哺乳类是胎生的,其余为卵生,即1b为卵生;卵生动物又按有无羽毛及体温是否恒定又分为两类,体温不恒定的卵生动物又按表皮是否湿润在哪里产卵又分成两类,其中皮肤干燥陆地产卵的是蟒蛇,即蟒蛇应该是Q位置。
[答案] (1) 卵生 (2) Q
34、小萌家有一台天平。
(1)小萌用这台天平测量一个鸡蛋的质量,砝码与游码的示数如图,该鸡蛋的质量是 g。
(2)小萌发现砝码盒里5g砝码生锈不能使用了。她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来代替,现有以下几种物品,你认为最适合用来自制砝码的是( )
A. 铜块 B. 木块 C. 铜丝 D. 铁丝
(3)小萌制作砝码的过程:把选好的用来制作砝码的物品放在天平 盘上,游码移至 g的位置,通过改变 直到天平平衡。
[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质量为50g+10g+2.2g=62.2g ;(2)普通砝码的制作材料是铜,由于砝码盒里少了一个5g的砝码,质量较小,因此用铜丝来替代砝码比较合适,铁丝易生锈,不合适,铜块不易改变质量,也不合适,木块制成的砝码,体积太大也不合适,故铜丝易改变质量用来制作砝码最合适;(3)制作砝码的过程:把选好的物品放在天平左盘上,游码移至5g的位置,通过改变铜丝质量(或铜丝长度、物品质量)直到天平平衡。
[答案](1)62.2 (2)铜丝 (3) 左; 5; 铜丝的质量(或长度)
35、根据材料回答:
材料: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但目前人为的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物种的消失将造成农业、医药卫生保健、工业方面的根本危机,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
(1)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B. 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C. 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
D. 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2)如图图表一定区域中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其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    。
(3)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明确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下列关于我国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水葫芦原产南美,引入我国江南种植后,出现疯长,属于生物入侵,有利于生物多样性
B. 麋鹿原产我国,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江苏大丰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
C. 小龙虾原产美洲,引入我国后迅速扩散,对农田造成了危害,说明小龙虾既能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 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解析] (1)A.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正确;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使栖息地减少严重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对维持生物多样性明显不利,不正确;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正确;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正确。故B符合题意;(2)由图表可知,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B;(3)A.水葫芦原产南美,引入我国江南种植后,出现疯长,属于生物入侵,由于少有天敌,泛滥成灾,严重影响当地生物多样性,符合题意;B.麋鹿原产我国,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江苏大丰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正确;C.小龙虾原产美洲,引入我国后迅速扩散,对农田造成了危害,说明小龙虾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正确。
[答案] (1)B  (2)B  (3)A
三、实验探究题(3题,每空2分;共24分))
36、白蚁主要以木纤维为食,对树木、房屋建筑等的危害极大。有人为了研究温度对白蚁生存的影响,将白蚁分成五组,在不同温度下饲养,记录各组白蚁全部死亡所需的天数,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培养温度(℃) 白蚁数(只) 全部死亡所需时间(天)
第一组 9 20 30天内没有出现死亡现象
第二组 4 20 28
第三组 1 20 14
第四组 ﹣1 20 9
第五组 ﹣3 20 7
(1)本探究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
(2)实验中,给白蚁提供的食物种类、食物量等条件必须相同,这体现了实验设计的________原则。
(3)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________,越有利于白蚁的生存。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测有________(填序号)。
① 赤道地区的白蚁比两极地区的多 ② 在我国北方地区,夏天的白蚁比冬天的多
③ 60℃条件下白蚁会大量死亡  ④ 9℃是白蚁生存的最适温度
[解析] (1)本探究实验中的变量是温度。(2)实验过程中,饲养白蚁的食物种类、食物量等其他条件必须相同,这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3)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白蚁的生存,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越不利于白蚁的生存。(4)根据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白蚁的生存,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测有:①赤道地区的白蚁比两极地区的多 ②在我国北方地区,夏天的白蚁比冬天的多。故①②合理。
[答案] (1)温度;(2)单一变量;(3)高;(4)①②。
37、某些媒体报道“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不利”,也有专家说“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到底是否安全呢?语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器材:普通玉米,转基因玉米,小白鼠若干,两个规格一样且空间足够大的铁笼等。
(1)提出的问题: 。
并由此作出假设是: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有影响。
(2)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有影响实验过程:①将两个铁笼分别贴上甲组和乙组标签,选取两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性别相同的小白鼠,分别置于甲、乙铁笼中。②甲组饲喂适量普通玉米,乙组饲喂________(填“等量”或“过量”)转基因玉米。③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
(3)预测的实验结果和结论: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4)本实验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处不合理,应如何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提出的问题: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是否有影响?(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甲组饲喂适量普通玉米,乙组饲喂等量的转基因玉米。确保变量具有唯一性。(3)①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有影响。②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无影响。(4)该实验选取小白鼠的数目过少,会增大实验的偶然性,导致实验结论可信度不高。可改为每组10只。
[答案] (1)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有影响;(2)等量;(3)有;(4)可改为每组10只
38、“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共享环保低碳生活” 。《宁波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规定本市生活垃圾以厨 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为基本分类标准。研究表明,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从电 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和水源,会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对人的神经、消化、泌尿、运动等 多个系统也会造成严重损害。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废旧电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 大蒜、废旧电池等
【实验步骤】 ①取一节废旧电池,将外壳锯开露出内容物;②在 A 、B 两个培养皿中放入等量大蒜,加入等量清水没过大蒜底部;③在 A 培养皿中放入锯开的废旧电池,B 培养皿不放电池;④将 A、B 培养皿放置在光照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地方培养一周,观察蒜苗的生长情况。
培养皿 有无电池 生长情况
A 有废旧电池 根部生长受到抑制,大蒜及蒜根腐烂、长势差
B 无废旧电池 生长正常
(1)两组装置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 目的是 。
(2)比较 A 、B 两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3) 为了完成本次实验探究主题,你认为兴趣小组接下来的操作是: 。
(4)根据该实验结果,你认为废旧电池应该投放到下图所示四个垃圾箱中的 。
[解析] (1)两组装置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使变量唯一。(2)比较 A 、B 两组实验,变量是有无废旧电池,从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废旧电池浸出液会影响大蒜的生长; (3)接下来的操作是换用其他植物重复实验,以寻找理更普遍规律,得出更科学结论。(4)根据该实验结果,废旧电池对植物生长有害,所以废旧电池应该投放到有害垃圾箱中。
[答案] (1)控制(单一)变量 (2)废旧电池浸出液会影响大蒜的生长
(3)再用其他植物进行多次实验 (4)丙
四、简答题(2题,共14分)
39、(6分)某科技人员想探究海拔高度对柑橘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①选择90株柑橘苗,把它们平均分成三组。
②定时进行科学的施肥、灌水、修剪等日常管理,几年后柑橘开始结果。
③对收获的果实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如下:
种植环境 产量 个体大小 甜度分析
A组30株 150米朝南坡地 84千克 小 不甜,酸味重
B组30株 300米朝南坡地 102千克 最大 甜
C组30株 450米朝南坡地 91千克 大 甜,略带酸
(1)选取每组30株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2)从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得知,柑橘适宜种植在 。
(3)由此实验可得出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解析](1)实验植株30株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具普遍性;(2)由表格中实验数据可知,B组最适合柑橘生长,所以柑橘最适宜种植在300米朝南坡地位置;(3)由实验可知,生物生长在不同环境中时,性状也有所不同,即环境影响生物。
[答案](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2)海拔高度300米朝南坡地
(3)环境影响生物
40、(8分)学习温度计之后,小科同学想自己制作一个温度计。他在家中找出如下材料,一个玻璃药瓶,一支吸管,红色颜料。
(1)小科在水中加入红色颜料的目的是: 。
(2)制作过程中小科发现无论他把自制温度计放在冷水还是热水中,吸管内的液面高度都没有变化,原因可能是: 。
(3)问题解决之后,他先把自制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标记为A点。然后把温度计放在沸水中(当天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标记为B点(B点在A点之上),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5厘米。小科将AB间的距离分成50等份标记刻度,则他标定的温度计最小刻度是 。
(4)最后他用温度计来测一杯水的温度,若水温为60℃ ,则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 厘米。
[解析](1)(1)小科在水中加入红色颜料的目的是:红色液柱在无色透明吸管中上升或下降时,颜色明显便于观察。(2)制作过程中小科发现无论他把自制温度计放在冷水还是热水中,吸管内的液面高度都没有变化,原因可能是瓶塞气密性不好,造成漏气等原因。(3)冰水混合物中,标记为A点,在沸水中(当天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标记为B点(B点在A点之上),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5厘米。AB间分成50等分,则他的温度计的最小刻度100℃/50=2℃;(4)若水温为60℃,根据t/100℃=L/5cm有 60℃/100℃=L/5cm得L=3cm,即液柱上升到离A点3cm处。
[答案] (1)便于观察 (2)瓶塞气密性不好(答案合理即可)(3) 2℃ (4)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华师大版七上科学全效提优第0-3章综合复习卷A
答 题 卷
一、单选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填空题(10题,每空1分;共32分))
26、(1) ;(2) ;(3) ;
(4) ;(5) ;
27、(1) ;(2) ;(3) ;
28、(1) ; ;
(2) ; ;(3) ;
29、 ; ; ;
30、(1) ;
(2) ;
31、(1) ;(2) ;
32、(1) ;(2) ;
33、(1) ;(2) ;
34、(1) ;(2) ;
(3) ; ; ;
35、(1) ;(2) ;(3) 。
三、实验探究题(3题,每空2分;共24分))
36、(1) ;(2) ;
(3) ;(4) 。
37、(1) ;
(2) ;(3) ;
(4) ;
38、(1) ;
(2) ;
(3) ;(4) 。
四、简答题(2题,共14分)
39、(1) ;
(2) ;
(3) ;
40、(1) ;(2) ;
(3) ;(4)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华师大版七上科学全效提优第0-3章综合复习卷A
一、单选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度是37℃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8℃
C.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为6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2、下列对一些常见的科学长度的估测最恰当的是(  )
A.科学课本的长度约为25cm B.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0dm
C.硬币的直径约为2mm D.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μm
3、比较马(哺乳纲、奇蹄目、马科)、犀牛(哺乳纲、奇蹄目、犀科)和牛(哺乳纲、偶蹄目、洞角科)三者,具有较近亲缘关系的两种生物是(  )
A. 马和犀牛 B. 马和牛 C. 犀牛和牛 D. 无法确定
4、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不能避免但可以减小 B.测量产生误差是因为未遵守操作规则
C.实验中的错误就是误差 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就能避免误差
5、测量球形物体直径时,下列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6、东北地区,在寒冷的冬季,用手接触在室外的铁门和木门,感觉铁门更冰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冬季,室外铁门的温度比木门低
B.冬季,室外铁门的温度跟木门一样低
C.铁门更薄,所以感觉温度更低
D.用湿手接触室外的铁门,除了感觉较冰手,没有其他后果
7、有人将企鹅、猴子、青蛙、鱼进行分类,制成检索表。丁处的动物应该是(   )
A. 企鹅 B. 猴子 C. 青蛙 D. 鱼
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的品种繁多,五彩纷呈,形态各异,不同品种的荷花,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A. 物种多样性 B. 遗传多样性 C.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数量多样性
9、地球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而古代曾有人“预言”:若干万年后,地球将诞生第五大洋,新的大洋将出现在非洲大陆内部,会将完整大陆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对此“预言”,你认为是( )
A. 科学探究中提出的问题 B. 科学探究中建立的假设
C. 科学探究中得出的结论 D. 没有根据的胡说八道
10、2021 年 10 月 11 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 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举办。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就地保护
C.生物自然衰老和死亡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建立濒危物种的基因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11、加拿大一枝黄花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开花时串串黄花、色泽亮丽,结果率很高,繁殖能力很强,严重威胁入侵地的生物生存。根据描述,你认为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2、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气温升高,液体膨胀,液体上升 B.若气温升高,气体膨胀,液体上升
C.若气温下降,气体缩小,液体下降 D.A和B两点的值,B点的温度值要大点
13、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冰块的质量,此时天平平衡.若水的蒸发忽略不计,过一段时间后,部分冰熔化成水,在这个过程中(  )
A. 天平左端下沉 B. 天平右端下沉 C. 天平仍然平衡 D. 当冰熔化完后,右端下沉
14、体温计水银面指在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依次测量三位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第二次为38.5℃,第三次为38.5℃.则(  )
A.第一、二次正确,第三次错误 B.第二次正确,第一、二次错误
C.第一、三次正确,第二次错误 D.第二次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
15、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肯定大于15mL B.肯定小于15mL
C.肯定等于15mL D.可能大于也有可能小于15mL
16、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既“无影无踪”, 又“无处不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肠道内有多种多样的细菌,都对健康有危害性
B. 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利用乳酸菌的发酵来制作泡菜
C.食物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的大量繁殖引起的
D.我们合理利用自然界的某些细菌、真菌和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
17、观察发现,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针对这一现象,某同学在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早上,将牵牛花分为 A 和 B 两组; ②A 组放 在阳光下,B 组进行遮光处理,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中午,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A 组为紫色, B 组为红色。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同学提出的问题可能为“牵牛花花瓣的颜色变化与光照有关”
B.实验前,A 、B 两组牵牛花要保证长势相同且均为红花
C.该实验的变量为光照时间,实验组为 A 组
D.由该实验可知“植物花瓣的颜色都受光照影响”
18、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手拿试管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 用托盘天平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可以用手直接拿砝码
D.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19、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种脊椎动物:大白鹅、鲸鱼、鳄鱼、娃娃鱼。根据如表提供的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受精方式 生殖方式 甲 甲
体内受精 体外受精 卵生 胎生 变温 恒温
甲 √ √ √
乙 √ √ √
丙 √ √
丁 √ √ √
A. 甲为鲸鱼 B. 乙为大白鹅 C. 丙为娃娃鱼 D. 丁为鳄鱼
20、一只自制温度计有81根均匀刻线,若把它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下降到第11根刻线,当把它插入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升高到第61根刻线。现选用摄氏温标,这个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
A.-5℃~110℃ B.-18℃~138℃ C.-20℃~140℃ D.-22℃~142℃
21、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生物的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物种就越少
B. 生物的分类等级越高,不同物种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多
C. 罗汉松属于植物界裸子植物门的植物,企鹅属于脊椎动物门中的鸟类
D. 生物分类一般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作为依据
22、2022年5月,科学家宣称在马达加斯加北部雨林中发现新的变色龙物种,将其命名为“纳米变色龙”:其身体仅有葵花籽大小,可能是全球最小的爬行动物。请利用下面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纳米变色龙”属于表中的( )
A. P B. Q C. R D. S
23、嗜热四膜虫和草履虫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都很相似,以下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四膜虫需要从外界摄食 B. 四膜虫通过神经系统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
C. 四膜虫通过纤毛的摆动进行运动 D. 四膜虫属于单细胞动物,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4、鹅掌楸是我国有一种名贵的植物, 因叶片形似马褂,所以又称“马褂木”。鹅掌楸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的一些地区, 属于被子植物。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鹅掌楸的种子裸露, 有利于种子萌发
B .鹅掌楸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C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D .桔树、油菜、樟树、玉兰等都是常见的被子植物
25、为研究用基因重组方法所生产的干扰素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有人计划进行如下的实验:
第一第一步:从癌症患者身上取得癌细胞,并培养此种细胞。第二第二步:给培养中的癌细胞添加干扰素。第三第三步:观察干扰素是否对癌细胞的生长带来变化。
上述的实验计划存在着一些不足。下列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法中,你认为其中正确的( )
①观①观察在培养时没有添加干扰素的癌细胞生长情况。②直②直接给癌症患者注射干扰素,进行临床实验。③把③把不同浓度的干扰素添加给培养中的癌细胞。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二、填空题(10题,每空1分;共32分))
26、“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宋朝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中蕴含了很多的科学知识,请你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是生物 (选填:“影响”或“适应”)环境的表现;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
(3)红杏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从这个意义上讲,生物具有 的特征;
(4)“红杏出墙”争取阳光是红杏世代相传的性状,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
(5)从杏树反应的以上各个特征来看,杏树应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选填:“生物”或“非生物”)部分。
27、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实验后将放回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
(1)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部,会有凹凸不平的感觉。为更仔细地观察它,应借助以下工具中的( )
A. 显微镜 B. 放大镜 C. 望远镜 D. 天文望远镜
(2)在实验过程中,应该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 呼吸的。
(3)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 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 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 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28、小华学习了“生物类群”后,对生物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制了一张植物分类检索表(如图),请回答:
(1)a和b处应分别填上 、 。
(2)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分类单位是 ;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3)小华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甲、乙、丙3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在检索表中的位置(见图)。这3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 。
29、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刑侦队警察往往用这个方法估测罪犯身高。图是作案嫌疑人在现场留下的脚印,警察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cm,作案嫌疑人脚掌的长度是________cm,作案嫌疑人的身高约________m。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30、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 “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天平调节水平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请你帮助改正(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
31、有一支刻度不正确但刻度均匀的温度计甲,将它与一支标准温度计乙比较后发现,当乙的示数为20℃时,甲为14℃,当乙的示数为80℃时,甲为78℃,则:
(1)当乙的示数为5℃时,甲的示数为 ;
(2)小明通过计算发现甲与乙的示数可以相等,此示数为 。
32、使用天平时不允许出错误,但如果发生,有时不重测也能获得正确的结果,对于下述的两种错误,你能算出被测物体的正确质量吗?
(1)甲同学误将砝码放在左盘,被测物体 A 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甲和乙所示,则物体 A 的质量为 。
(2)乙同学用一架横梁平衡的天平来测量物体 B 的质量,当在右盘中放入 100 g、50 g 的砝码各一个时天平即将平衡。当要移动游码时发现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而将游码移到零刻度时,天平正好平衡,则物体 B 的质量为 。
33、小科对常见的四种脊椎动物P、Q、R、S编制了一张检索表。
(1)将检索表中的1b后面应该填 。
(2)这些动物中有一种是蟒蛇,它是 。(选填“P”、“Q”、“R”或“S”)
34、小萌家有一台天平。
(1)小萌用这台天平测量一个鸡蛋的质量,砝码与游码的示数如图,该鸡蛋的质量是 g。
(2)小萌发现砝码盒里5g砝码生锈不能使用了。她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来代替,现有以下几种物品,你认为最适合用来自制砝码的是( )
A. 铜块 B. 木块 C. 铜丝 D. 铁丝
(3)小萌制作砝码的过程:把选好的用来制作砝码的物品放在天平 盘上,游码移至 g的位置,通过改变 直到天平平衡。
35、根据材料回答:
材料: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但目前人为的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物种的消失将造成农业、医药卫生保健、工业方面的根本危机,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
(1)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B. 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C. 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
D. 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2)如图图表一定区域中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其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    。
(3)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明确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下列关于我国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水葫芦原产南美,引入我国江南种植后,出现疯长,属于生物入侵,有利于生物多样性
B. 麋鹿原产我国,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江苏大丰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
C. 小龙虾原产美洲,引入我国后迅速扩散,对农田造成了危害,说明小龙虾既能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 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三、实验探究题(3题,每空2分;共24分))
36、白蚁主要以木纤维为食,对树木、房屋建筑等的危害极大。有人为了研究温度对白蚁生存的影响,将白蚁分成五组,在不同温度下饲养,记录各组白蚁全部死亡所需的天数,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培养温度(℃) 白蚁数(只) 全部死亡所需时间(天)
第一组 9 20 30天内没有出现死亡现象
第二组 4 20 28
第三组 1 20 14
第四组 ﹣1 20 9
第五组 ﹣3 20 7
(1)本探究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
(2)实验中,给白蚁提供的食物种类、食物量等条件必须相同,这体现了实验设计的________原则。
(3)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________,越有利于白蚁的生存。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测有________(填序号)。
① 赤道地区的白蚁比两极地区的多 ② 在我国北方地区,夏天的白蚁比冬天的多
③ 60℃条件下白蚁会大量死亡  ④ 9℃是白蚁生存的最适温度
37、某些媒体报道“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不利”,也有专家说“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到底是否安全呢?语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器材:普通玉米,转基因玉米,小白鼠若干,两个规格一样且空间足够大的铁笼等。
(1)提出的问题: 。
并由此作出假设是: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有影响。
(2)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有影响实验过程:①将两个铁笼分别贴上甲组和乙组标签,选取两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性别相同的小白鼠,分别置于甲、乙铁笼中。②甲组饲喂适量普通玉米,乙组饲喂________(填“等量”或“过量”)转基因玉米。③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
(3)预测的实验结果和结论: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4)本实验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处不合理,应如何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共享环保低碳生活” 。《宁波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规定本市生活垃圾以厨 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为基本分类标准。研究表明,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从电 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和水源,会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对人的神经、消化、泌尿、运动等 多个系统也会造成严重损害。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废旧电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 大蒜、废旧电池等
【实验步骤】 ①取一节废旧电池,将外壳锯开露出内容物;②在 A 、B 两个培养皿中放入等量大蒜,加入等量清水没过大蒜底部;③在 A 培养皿中放入锯开的废旧电池,B 培养皿不放电池;④将 A、B 培养皿放置在光照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地方培养一周,观察蒜苗的生长情况。
培养皿 有无电池 生长情况
A 有废旧电池 根部生长受到抑制,大蒜及蒜根腐烂、长势差
B 无废旧电池 生长正常
(1)两组装置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 目的是 。
(2)比较 A 、B 两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3) 为了完成本次实验探究主题,你认为兴趣小组接下来的操作是: 。
(4)根据该实验结果,你认为废旧电池应该投放到下图所示四个垃圾箱中的 。
四、简答题(2题,共14分)
39、(6分)某科技人员想探究海拔高度对柑橘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①选择90株柑橘苗,把它们平均分成三组。
②定时进行科学的施肥、灌水、修剪等日常管理,几年后柑橘开始结果。
③对收获的果实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如下:
种植环境 产量 个体大小 甜度分析
A组30株 150米朝南坡地 84千克 小 不甜,酸味重
B组30株 300米朝南坡地 102千克 最大 甜
C组30株 450米朝南坡地 91千克 大 甜,略带酸
(1)选取每组30株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2)从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得知,柑橘适宜种植在 。
(3)由此实验可得出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40、(8分)学习温度计之后,小科同学想自己制作一个温度计。他在家中找出如下材料,一个玻璃药瓶,一支吸管,红色颜料。
(1)小科在水中加入红色颜料的目的是: 。
(2)制作过程中小科发现无论他把自制温度计放在冷水还是热水中,吸管内的液面高度都没有变化,原因可能是: 。
(3)问题解决之后,他先把自制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标记为A点。然后把温度计放在沸水中(当天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标记为B点(B点在A点之上),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5厘米。小科将AB间的距离分成50等份标记刻度,则他标定的温度计最小刻度是 。
(4)最后他用温度计来测一杯水的温度,若水温为60℃ ,则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 厘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