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知识点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范围: “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奴隶制国家出现: 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
3.初步统一: 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4.陷入分裂混乱: 此后两河流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
知识点二.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完成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强盛: 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知识点三.《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 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1)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2)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 (3)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3.意义或价值: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古巴比伦文明象征①楔形文字;②《汉谟拉比法典》
【真题】(2023 西藏 中考真题)古巴比伦文明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该文明的重要标志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青铜器 D.太阳历
【变式】
1.(2022秋 光山县 期中)某同学学习完《古代两河流域》一课后,整理笔记如下,请你判断他的笔记中表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两河流域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B.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C.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D.第六代国王胡夫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2.(2022秋 长丰县 期中)下列关于古代两河流域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B.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C.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
D.摩亨佐 达罗遗址反映了两河流域早期的文明成就
3.(2022秋 中山市 期末)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早期,各城邦国家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城邦统治者则是这些神任命的人间代理人;后来古巴比伦信仰的马尔杜克神逐渐成为超越于众神之上的至高神、宇宙神,他拥有50个以上的头衔,汇聚了古代两河流域主要神祗的宗教属性。这反映出( )
A.两河流域出现统一趋势 B.奴隶主与奴隶矛盾尖锐
C.君权神授观念受到挑战 D.外来文明影响宗教形态
【真题】(2023 江苏省镇江市 中考真题)现代西方各国的法律都可以从中找到它的影子,许多法律原则都起源于这部法典,它也对以后人们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法律与制度提供了重要文献。这部“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变式】
1.(2022春 龙口市期中)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中记载:“建筑房屋偷工减料,致使房屋倒塌,压死屋主,建筑工人必须以命赔偿。结婚是一件严肃的行为,必须依赖契约才有效。妻子久病在床,丈夫不得借故休妻,必须让她待在夫家。”通过材料可以了解哪一地区的社会状况(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雅典
2.(2023春 中江县期末)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据此,下列史料用于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证据力最强的是( )
A.《巴比伦古文化探研》 B.《汉谟拉比法典》
C.《世界文明古国述略》 D.《查士丁尼法典》
3.(2022秋 佛山期末)如图。据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 )
第一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 第二十二条: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第二十五条: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将它占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
A.宣扬君主专制统治 B.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C.是最早的成文法典 D.具有社会规范功能
1.(2022 无锡 中考真题)古巴比伦王国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如图所示),内容涉及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这一文化遗产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2.(2023 齐齐哈尔 中考真题)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中,古巴比伦王国创造的是( )
A.金字塔 B.《荷马史诗》
C.帕特农神庙 D.《汉谟拉比法典》
3.(2023 宜昌 中考真题)在古巴比伦王国,一个奴隶因为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而被处以割耳之刑。此判罚的依据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拿破仑法典》
4.(2023 椒江区校级开学)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果展”。下列与这一主题有关的文明成果是( )
①种姓制度
②释迦牟尼塑像
③楔形文字
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 六安开学)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属于西亚地区人们创造的古代文明成果是( )
A.释迦牟尼像 B.楔形文字 C.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 D.金字塔
6.(2023 兰州 中考真题)刻写《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该情景表达的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B.专制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7.(2023 湖北 中考真题)如表是对《汉谟拉比法典》中法律条文的不完全统计( )
《汉谟拉比法典》中的法律条文 涉及内容归类
第44﹣47条、第78﹣88条、第268﹣272条、第276﹣277条 租赁
第273条、第274条、第275条 雇佣
第35﹣41条、第71条、第278条、第279条、第281条 购买、交换
第89﹣96条、第117﹣﹣119条 借贷
这表明古巴比伦( )
A.法律体系完善 B.商品经济活跃
C.民主政治发达 D.社会等级森严
8.(2022 重庆十一中教育集团 开学考)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我校九年级同学开展历史学习活动,设计了下列探究任务,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应任务。
【任务一 探文明高峰】
材料一:
(1)在图中方框内写出该图例的含义。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河流域文明与古巴伦文明的关系。
【任务二 寻文明成果】
材料二: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内容涉及经济法、婚姻法、民法和刑法等多个领域。其严格保护私有财产,竭力维护奴隶主等剥削阶级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资料。法典以“能被普遍接受”和“具有永久性”为原则,这些原则成为后来诸多法律的基本出发点。
(2)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二中得出的,请填“√”;违背了材料二所表述的意思,请填“×”;是材料二没有涉及的,请填“〇”。
A.该法典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 √
B.国王汉谟拉比制定法典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18世纪。 〇
C.法典充分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原则,维护了各个阶级的利益。 ×
(3)根据材料二,为什么说该法典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资料”?该法典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任务三 探文明共性】
材料三:作为至高无上的君主,埃及法老特别借重宗教力量来强化专制统治。至古王国时期,鹰神荷鲁斯一直是王权的主要保护神,自古王国第五朝开始,法老又被奉为“太阳神拉的子孙。”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4)综合材料二、三,指出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在政治统治上有何共性。结合所学,归纳这一时期亚非文明在经济方面的特点。
(5)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对文明的看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知识点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范围: “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奴隶制国家出现: 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
3.初步统一: 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4.陷入分裂混乱: 此后两河流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
知识点二.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完成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强盛: 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知识点三.《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 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1)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2)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 (3)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3.意义或价值: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古巴比伦文明象征①楔形文字;②《汉谟拉比法典》
【真题】(2023 西藏 中考真题)古巴比伦文明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该文明的重要标志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青铜器 D.太阳历
【答案】B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解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A.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成就,排除A。
B.《汉谟拉比法典》,两河流域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B正确。
C.青铜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就,排除C。
D.太阳历属于古埃及的历法成就,排除D。故选:B。
【变式】
1.(2022秋 光山县 期中)某同学学习完《古代两河流域》一课后,整理笔记如下,请你判断他的笔记中表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两河流域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B.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C.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D.第六代国王胡夫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答案】D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是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任国王,他在位时,古巴比伦是最强盛的时期,胡夫是古代埃及的法老,故选项D说法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选项ABC三项的内容是正确的,都与史实相符,不符合题意。故选:D。
2.(2022秋 长丰县 期中)下列关于古代两河流域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B.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C.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
D.摩亨佐 达罗遗址反映了两河流域早期的文明成就
【答案】D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两河流域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相关知识。
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在印度和流域发现的哈拉帕和摩亨佐 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摩亨佐 达罗遗址反映的是印度河的文明,而不是反映了两河流域早期的文明成就。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此后,两河流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A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B表述正确,排除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王国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C表述正确,排除C。故选:D。
3.(2022秋 中山市 期末)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早期,各城邦国家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城邦统治者则是这些神任命的人间代理人;后来古巴比伦信仰的马尔杜克神逐渐成为超越于众神之上的至高神、宇宙神,他拥有50个以上的头衔,汇聚了古代两河流域主要神祗的宗教属性。这反映出( )
A.两河流域出现统一趋势 B.奴隶主与奴隶矛盾尖锐
C.君权神授观念受到挑战 D.外来文明影响宗教形态
【答案】A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解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早期,各城邦国家都有自己的保护神”说明各城邦国家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国家没有统一;“后来古巴比伦信仰的马尔杜克神逐渐成为超越于众神之上的至高神、宇宙神,他拥有50个以上的头衔,汇聚了古代两河流域主要神祗的宗教属性”可知,说明两河流域出现统一趋势。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奴隶主与奴隶矛盾尖锐,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君权神授观念受到挑战,排除C;材料不能说明外来文明影响宗教形态,排除D。故选:A。
【真题】(2023 江苏省镇江市 中考真题)现代西方各国的法律都可以从中找到它的影子,许多法律原则都起源于这部法典,它也对以后人们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法律与制度提供了重要文献。这部“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答案】A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对以后人们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法律与制度提供了重要文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据题干“对以后人们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法律与制度提供了重要文献”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这部“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文献,排除B项;《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时期的法律文献,排除C项;《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帝国时期的法律文献,排除D项。故选:A。
【变式】
1.(2022春 龙口市期中)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中记载:“建筑房屋偷工减料,致使房屋倒塌,压死屋主,建筑工人必须以命赔偿。结婚是一件严肃的行为,必须依赖契约才有效。妻子久病在床,丈夫不得借故休妻,必须让她待在夫家。”通过材料可以了解哪一地区的社会状况(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雅典
【答案】B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解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B项正确;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雅典均与“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
2.(2023春 中江县期末)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据此,下列史料用于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证据力最强的是( )
A.《巴比伦古文化探研》 B.《汉谟拉比法典》
C.《世界文明古国述略》 D.《查士丁尼法典》
【答案】B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解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汉谟拉比法典》是第一手史料。故B符合题意;AC都是第二手史料,排除;《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制定的,与两河流域无关,排除D。故选:B。
3.(2022秋 佛山期末)如图。据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 )
第一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 第二十二条: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第二十五条: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将它占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
A.宣扬君主专制统治 B.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C.是最早的成文法典 D.具有社会规范功能
【答案】D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解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图片内容说明《汉谟拉比法典》具有社会规范功能,约束民众的行为。故D符合题意;图片内容没有宣传君主专制,排除A;图片内容不能说明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排除B;《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排除C。故选:D。
1.(2022 无锡 中考真题)古巴比伦王国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如图所示),内容涉及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这一文化遗产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古巴比伦王国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排除B项;东罗马帝国的《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被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排除C、D项。故选:A。
2.(2023 齐齐哈尔 中考真题)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中,古巴比伦王国创造的是( )
A.金字塔 B.《荷马史诗》
C.帕特农神庙 D.《汉谟拉比法典》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分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故D符合题意;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文明成果,排除A;《荷马史诗》、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的文明成果,排除BC。故选:D。
3.(2023 宜昌 中考真题)在古巴比伦王国,一个奴隶因为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而被处以割耳之刑。此判罚的依据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拿破仑法典》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需要考生掌握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成就。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律,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C项正确;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编纂的《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当今世界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编纂于罗马共和国时期,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排除B项;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拿破仑加冕称帝。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部法典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排除D项。故选:C。
4.(2023 椒江区校级开学)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果展”。下列与这一主题有关的文明成果是( )
①种姓制度
②释迦牟尼塑像
③楔形文字
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古老神秘的文字
【分析】本题考查两河流域文明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所可知,种姓制度和释迦牟尼塑像是古印度文明的成果,排除①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使用楔形文字,③正确;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④正确。故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故选:D。
5.(2023 六安开学)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属于西亚地区人们创造的古代文明成果是( )
A.释迦牟尼像 B.楔形文字 C.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 D.金字塔
【考点】古老神秘的文字
【分析】本题考查古老神秘的文字,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西亚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故B符合题意;释迦牟尼像是南亚的古印度的文明成果,排除A;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是欧洲古希腊的文明成果,排除C;金字塔是非洲埃及的文明成果,排除D。故选:B。
6.(2023 兰州 中考真题)刻写《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该情景表达的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B.专制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需要考生掌握古巴比伦的政治特点。
【解答】根据材料“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可知,该情景表达的思想是君权神授。君权神授说是古代以宗教来主导政治时期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而提倡的一种做法。即指君主是天命派遣,于凡间管治世人,它是天神在人间的代表,作为人民只可遵从君主的指示去做,不能反抗,A项正确;专制主义、人文主义、理性主义,都不是材料所表达的思想,排除BCD项。故选:A。
7.(2023 湖北 中考真题)如表是对《汉谟拉比法典》中法律条文的不完全统计( )
《汉谟拉比法典》中的法律条文 涉及内容归类
第44﹣47条、第78﹣88条、第268﹣272条、第276﹣277条 租赁
第273条、第274条、第275条 雇佣
第35﹣41条、第71条、第278条、第279条、第281条 购买、交换
第89﹣96条、第117﹣﹣119条 借贷
这表明古巴比伦( )
A.法律体系完善 B.商品经济活跃
C.民主政治发达 D.社会等级森严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分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解答】A.材料体现不出古巴比伦法律体系完善的结论,不符合主旨,排除A。
B.据材料“租赁、雇佣、购买、交换、借贷”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涉及商业贸易的法律内容较多,说明当时古巴比伦王国的商品经济较为活跃,法律内容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B正确。
C.《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根本利益,当时的古巴比伦不存在民主政治,排除C。
D.材料未涉及古巴比伦社会等级森严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B。
8.(2022 重庆十一中教育集团 开学考)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我校九年级同学开展历史学习活动,设计了下列探究任务,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应任务。
【任务一 探文明高峰】
材料一:
(1)在图中方框内写出该图例的含义。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河流域文明与古巴伦文明的关系。
【任务二 寻文明成果】
材料二: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内容涉及经济法、婚姻法、民法和刑法等多个领域。其严格保护私有财产,竭力维护奴隶主等剥削阶级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资料。法典以“能被普遍接受”和“具有永久性”为原则,这些原则成为后来诸多法律的基本出发点。
(2)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二中得出的,请填“√”;违背了材料二所表述的意思,请填“×”;是材料二没有涉及的,请填“〇”。
A.该法典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 √
B.国王汉谟拉比制定法典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18世纪。 〇
C.法典充分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原则,维护了各个阶级的利益。 ×
(3)根据材料二,为什么说该法典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资料”?该法典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任务三 探文明共性】
材料三:作为至高无上的君主,埃及法老特别借重宗教力量来强化专制统治。至古王国时期,鹰神荷鲁斯一直是王权的主要保护神,自古王国第五朝开始,法老又被奉为“太阳神拉的子孙。”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4)综合材料二、三,指出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在政治统治上有何共性。结合所学,归纳这一时期亚非文明在经济方面的特点。
(5)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对文明的看法。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金字塔和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
(1)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王国;古巴伦文明继承并发展了两河流域文明。
(2)A.√。B.〇。C.×。
(3)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农业发达。
(5)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应尊重文明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在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同时,要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要用宽容的心态尊重人类社会的不同文明等。
【解析】本题考查金字塔和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1)图中方框内该图例的含义是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王国。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文明与古巴伦文明的关系是古巴伦文明继承并发展了两河流域文明。
(2)A.据材料“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内容涉及经济法、婚姻法、民法和刑法等多个领域”可知,“该法典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的表述是从材料得出的。
B.“国王汉谟拉比制定法典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18世纪”的表述材料没有涉及。
C.据材料“法典……竭力维护奴隶主等剥削阶级的利益”可知,“法典充分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原则,维护了各个阶级的利益”的表述违背了材料表述的意思。
(3)根据材料二“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可知,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因而说该法典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资料”。该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综合材料二、三可知,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在政治统治上的共性是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亚非文明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农业发达。
(5)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我对文明的看法是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应尊重文明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在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同时,要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要用宽容的心态尊重人类社会的不同文明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