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古代印度
知识点一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2.文明的发源地 印度河流域(最早的古印度文明出现)。
3.早期文明遗址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4.外族入侵 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5.强盛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知识点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产生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内容与特点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等级名称社会阶层职责与义务1.婆罗门祭司、贵族掌管祭司、掌握神权2.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3.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4.首陀罗被征服居民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其他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特点: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知识点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时间 公元前6世纪
2.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3.教义 (1)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2)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佛教的传播 (1)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2)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5.重点提示 ※古印度文明象征①阿拉伯数字;②种姓制度——严格的等级制度;③佛教
【易混警示】国王虽然在印度把持着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但在种姓制度上属于第二等级。
【知识整合】四大文明古国及认识
文明古国 文明发源地 文明成果 文明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
古代埃及 非洲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象形文字等 气候温和,适宜人居,在大河流域,利于灌溉,而且每年河水泛滥,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利于农业发展
古巴比伦王国 西亚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
古代印度 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等
古代中国 东亚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甲骨文、青铜器等
认识 (1)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不同的文明,人类文明自产生就有多元化的特点 (2)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多元性的,都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成果,且都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因此要尊重不同的文明 (3)合理吸收不同文明的积极成分 (4)提倡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平等交流,融合互补,共同发展
【真题】(2023 山东省济宁市 中考真题)某古代国家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如图所示),该古代国家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答案】C
【考点】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据题干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中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可知,这与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关,C项正确;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希腊均与种姓制度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
【变式】
1.(2023 杜尔伯特县三模)有一则笑话说,一个婆罗门贵族因为没有带水罐,又不愿降低身份去使用随从吠舍和首陀罗们的水罐,最后竟然活活渴死了。上述故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
A.古印度 B.古埃及 C.古希腊 D.古罗马
【答案】A
【考点】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解析】本题以一则笑话为切入点,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由材料中的“婆罗门”可知,上述故事最有可能发生古印度。在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故选:A。
2.(2022秋 东莞市期中)2022年6月加拿大广播公司网站近日刊文称印度一古老的制度随印度人来到了加拿大。奥沙瓦杜伦大学的一名学生古普瑞特 辛格去年秋天从印度祖国抵达加拿大安大略省后,他因为“低种姓”的身份受到来自印度裔同胞的歧视,且比在印度时还要严重。辛格被歧视的根源来自于印度古老的( )
A.封君与封臣制 B.种姓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民主共和制
【答案】B
【考点】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A.封君与封臣制是古代君主管理制度,封君对土地拥有所有权,而封臣只有使用权,而且在死后必须归还。和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项。
B.根据材料“印度一古老的制度随印度人来到了加拿大”“他因为“低种姓”的身份受到来自印度裔同胞的歧视”结合所学可知,辛格被歧视的根源来自于印度古老的种姓制度。这一制度中把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种姓制度下的各种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故B符合题意。
C.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和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
D.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体形式,和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
3.(2023 龙凤区校级模拟)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史实的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与国王商讨国家大事
【答案】B
【考点】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印度种姓制度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印度的古代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
据所学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中,第一等级的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的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B项正确,排除A项;第三等级的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不可能在法庭上审判犯人,排除C项;第四等级的首陀罗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不可能与国王商讨国家大事,排除D项。故选:B。
【真题】(2023 江苏省苏州市 中考真题)“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同时,……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据此可知( )
A.人类文明最初诞生于两河流域
B.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明的发展
C.文明成长呈现地域性与世界性
D.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答案】D
【考点】古代大河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大河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解题的关键是识读题干材料。
根据材料“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可知,人类文明起源的基础都是农耕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很多共同点;根据材料“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可知,文明的起源地域不同,因而又具有鲜明的区域文明的特点,具有多样性,可见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D项正确;材料未提到人类最初的文明,排除A项;材料未强调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文明成长具有世界性,排除C项。故选:D。
【变式】
1.(2022秋 郑州期末)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世界古代文明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如图图片,其学习主题应该是( )
A.雕塑见证下的大河文明 B.文字记录下的农业文明
C.遗址挖掘出的海洋文明 D.神话传说下的商业文明
【答案】A
【考点】古代大河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古代文明的相关知识,注意联系基础知识作答。
根据材料“摩亨佐 达洛人雕像”“乘着马拉战车的埃及人浮雕”“巴比伦古城遗址内出土的巴比伦石狮雕像”可知,这些都属于古代文明的雕塑,A项正确;
题干图片与文字记录无关,排除B项;
图片中的文明不是海洋文明,排除C项;
图片不属于神话传说,排除D项。故选:A。
2.(2022 海口模拟)古代东西方文明各放异彩,主要源自于( )
A.山川河海阻碍了文明之间的交流
B.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
C.各文明都受制于小国寡民状态
D.自然环境与历史条件的不同
【答案】D
【考点】古代大河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东西方文明各放异彩的原因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造成古代东西方文明不同的原因的相关史实。
世界上各地区的文明丰富多彩,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条件的不同孕育了不同性质的文明。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亚非文明。如尼罗河流域古埃及的金字塔、象形文字;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印度河流域的佛教;黄河、长江流域古代中国的甲骨文、青铜器等。海洋孕育了古代欧洲文明。如爱琴海畔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荷马史诗》;地中海之滨古罗马的大竞技场、《十二铜表法》等。各地区各民族的日渐频繁交往,各种文明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各地区丰富的文明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健康发展。古代东西方文明各放异彩,主要源自于自然环境与历史条件的不同,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3.(2022春 郓城县期中)如图图片内容不属于大河文明的是哪一项( )
A. B.
C. D.
【答案】C
【考点】古代大河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的建立。掌握罗马共和国的起源。
根据所学可知,C项体现了罗马城的建城传说,罗马逐渐发展成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它是海洋文明,C项符合题意;A项是两河流域的文明,B项是黄河流域文明,D项尼罗河流域文明,均是大河文明,排除ABD三项。故选:C。
1.(2023 烟台 中考真题)如表是古代亚非地区代表性文明成果一览表。
大河流域 文明成果
尼罗河流域 象形文字、金字塔
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 梵文、佛教
黄可流域和长江流域 甲骨文、青铜器
据此可知,人类早期文明具有( )
A.多样性 B.开放性 C.交融性 D.全球性
【答案】A
【考点】甲骨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亚非早期的文明成就以及特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根据题干表格内容可知,表格反映的是亚非不同地区的古代文明成就,不同地区文明成就要不尽相同,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A项正确;不同地区的文明不能说明人类文明的开放性,排除B项;题干只是列举的不同地区的文明成就,交融性未体现,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亚非文明,无法体现全球性,排除D项。故选:A。
2.(2021 海南 中考真题)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究其原因,大河流域( )
A.自然资源匮乏 B.文明成果丰硕
C.文化积淀厚重 D.适合农业耕作
【答案】D
【考点】金字塔和埃及文明
【解析】本题考查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根据题干材料“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主要是由于大河流域土地肥沃,适合农业耕种,农业的发展为亚非地区的古代文明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D符合题意;自然资源匮乏错误,正是因为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提供了自然物质基础,才能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所以A不符合题意;先有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才能有文明成果,因此此项不是成为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的原因,所以B不符合题意;先有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才能有文化积淀,因此此项不是成为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的原因,所以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2020 菏泽 中考真题)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大河流域产生的。与“种姓制度、创立佛教”相关的古代文明发祥地是( )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答案】D
【考点】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和古印度文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河流域文明与文明成就。注意掌握古代亚非文明成就。
发祥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产生了种姓制度、佛教等古代文明。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诞生了。故选:D。
4.(2023 六安开学)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属于西亚地区人们创造的古代文明成果是( )
A.释迦牟尼像 B.楔形文字 C.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 D.金字塔
【答案】B
【考点】古老神秘的文字
【解析】本题考查古老神秘的文字,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西亚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故B符合题意;释迦牟尼像是南亚的古印度的文明成果,排除A;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是欧洲古希腊的文明成果,排除C;金字塔是非洲埃及的文明成果,排除D。故选:B。
5.(2023 株洲 中考真题)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代埃及的是( )
A.金字塔 B.楔形文字
C.《汉谟拉比法典》 D.司母戊鼎
【答案】A
【考点】金字塔和埃及文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埃及文明。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呈锥体状,下底为正方形,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的“金”字,故被中国人称为“金字塔”。金字塔建筑的科学性和高超的技术,表现出古埃及人令人惊叹的智慧。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A符合题意;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排除BC;司母戊鼎是中国的古代文明成就,排除D。故选:A。
6.(2023 宁波 中考真题)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古代中国——甲骨文和青铜器
②古代印度——阿拉伯数字
③古代巴比伦王国——狮身人面像
④古代埃及——《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亚非文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甲骨文和青铜器是我国商周时期的文明成果,古代印度人发明了0到9的计数法,后来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故A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文明成果,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的文明成果,③④对应错误,排除含有③④的BCD。故选:A。
7.(2023 泸州 中考真题)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
A.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答案】D
【考点】金字塔和埃及文明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亚非文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题干材料表明不同地区出现不同文明,不同文明产生了不同的文明成果,即反映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故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古典文化的再复兴、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文明进程的延续性,排除ABC。故选:D。
8.(2022秋 湟中区校级期末)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文明古国与文明成果搭配正确的是( )
A.古埃及——《十二铜表法》
B.古印度——帕特农神庙
C.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D.中国——种姓制度
【答案】C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中国的文明成就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文明古国与文明成果的相关史实。
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法律文献,A项文明古国与文明成果搭配不正确,排除;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的建筑成就,B项文明古国与文明成果搭配不正确,排除;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C项文明古国与文明成果搭配正确,符合题意;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D项文明古国与文明成果搭配不正确,排除。故选:C。
9.(2022秋 顺义区期末)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可为这一结论提供证据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考点】金字塔和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成就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结合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文明成就,属于非洲文明;《汉漠拉比法典》石柱是古巴比伦文明,属于亚洲文明。因此,故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罗马大竞技场遗址、希腊雅典娜神庙遗址都属于古代罗马和古代希腊的文明成就,属于欧洲文明,故③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③④的BCD项。故选:A。
10.(2023 奉贤区二模)(1)同学们依据《古代区域文明示意图》,从地理环境的视角将展览规划为两个板块,请将板块内容补充完整。
板块一 A:中华文明 B: C: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F: 板块二 D:古希腊文明 E:
第二步:撰写板块导语
(2)同学们为板块一撰写了以下导语。请结合所学,将它补充完整。
板块一 人类最早的文明在大河流域产生。大河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灌溉便利,适合 (生产方式),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受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等因素影响,这些地区大多以 (政治制度)建立起了早期国家。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三步:设计板块内容
(3)同学们收集到了如图文明成果的图片,请将它们与《古代区域文明示意图》中的古代文明进行匹配。(填写序号)
① ;② D;③ ;④ 。
第四步:撰写展览结语
(4)请你谈谈对古代区域文明“多元”特征的认识,作为本次展览的结语。
【考点】古代大河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古代著名雕塑与建筑;金字塔和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佛教和古印度文明
【答案】
(1)B:古印度文明;F:古埃及文明;E:古罗马文明。
(2)农业耕作生产;奴隶社会制度。
(3)①:A; ③:C;④:F。
(4)认识:古代文明之间因为地理地缘关系,相对独立,没有交流;古代文明分布表明人类文明起源是多元的,并非一元化、单一化;古代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古代文明的相关内容,准确识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古印度的文明成果,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1)根据《古代区域文明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地理环境的视角将展览规划为两个板块即大河文明、海洋文明。A反映的中华文明、B反映的古印度文明、C反映的古两河流域文明、F反映的古埃及文明都属于大河文明。D反映的古希腊文明、E反映的古罗马文明都属于海洋文明。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河流域都处在北纬25到30度之间,气候温和,地势平坦,适宜人类居住,大河流域利于灌溉,河水泛滥带来肥沃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这些地区产生了早期文明。受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等因素影响,这些地区大多以奴隶制建立起了早期国家。
(3)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反映的是古中国的青铜器四羊方尊,对应A;②反映的是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对应D;③反映的是古巴比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对应C;④反映的是古埃及文明金字塔,对应F。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围绕地理位置特点、起源、文明等方面回答,古如:代文明从地理环境的视角可分为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没有交流;古代文明分布表明人类文明起源是多元的,并非一元化、单一化;古代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特征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古代印度
知识点一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2.文明的发源地 印度河流域(最早的古印度文明出现)。
3.早期文明遗址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4.外族入侵 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5.强盛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知识点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产生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内容与特点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等级名称社会阶层职责与义务1.婆罗门祭司、贵族掌管祭司、掌握神权2.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3.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4.首陀罗被征服居民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其他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特点: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知识点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时间 公元前6世纪
2.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3.教义 (1)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2)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佛教的传播 (1)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2)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5.重点提示 ※古印度文明象征①阿拉伯数字;②种姓制度——严格的等级制度;③佛教
【易混警示】国王虽然在印度把持着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但在种姓制度上属于第二等级。
【知识整合】四大文明古国及认识
文明古国 文明发源地 文明成果 文明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
古代埃及 非洲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象形文字等 气候温和,适宜人居,在大河流域,利于灌溉,而且每年河水泛滥,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利于农业发展
古巴比伦王国 西亚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
古代印度 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等
古代中国 东亚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甲骨文、青铜器等
认识 (1)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不同的文明,人类文明自产生就有多元化的特点 (2)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多元性的,都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成果,且都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因此要尊重不同的文明 (3)合理吸收不同文明的积极成分 (4)提倡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平等交流,融合互补,共同发展
【真题】(2023 山东省济宁市 中考真题)某古代国家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如图所示),该古代国家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变式】
1.(2023 杜尔伯特县三模)有一则笑话说,一个婆罗门贵族因为没有带水罐,又不愿降低身份去使用随从吠舍和首陀罗们的水罐,最后竟然活活渴死了。上述故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
A.古印度 B.古埃及 C.古希腊 D.古罗马
2.(2022秋 东莞市期中)2022年6月加拿大广播公司网站近日刊文称印度一古老的制度随印度人来到了加拿大。奥沙瓦杜伦大学的一名学生古普瑞特 辛格去年秋天从印度祖国抵达加拿大安大略省后,他因为“低种姓”的身份受到来自印度裔同胞的歧视,且比在印度时还要严重。辛格被歧视的根源来自于印度古老的( )
A.封君与封臣制 B.种姓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民主共和制
3.(2023 龙凤区校级模拟)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史实的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与国王商讨国家大事
【真题】(2023 江苏省苏州市 中考真题)“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同时,……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据此可知( )
A.人类文明最初诞生于两河流域
B.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明的发展
C.文明成长呈现地域性与世界性
D.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变式】
1.(2022秋 郑州期末)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世界古代文明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如图图片,其学习主题应该是( )
A.雕塑见证下的大河文明 B.文字记录下的农业文明
C.遗址挖掘出的海洋文明 D.神话传说下的商业文明
2.(2022 海口模拟)古代东西方文明各放异彩,主要源自于( )
A.山川河海阻碍了文明之间的交流
B.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
C.各文明都受制于小国寡民状态
D.自然环境与历史条件的不同
3.(2022春 郓城县期中)如图图片内容不属于大河文明的是哪一项( )
A. B.
C. D.
1.(2023 烟台 中考真题)如表是古代亚非地区代表性文明成果一览表。
大河流域 文明成果
尼罗河流域 象形文字、金字塔
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 梵文、佛教
黄可流域和长江流域 甲骨文、青铜器
据此可知,人类早期文明具有( )
A.多样性 B.开放性 C.交融性 D.全球性
2.(2021 海南 中考真题)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究其原因,大河流域( )
A.自然资源匮乏 B.文明成果丰硕
C.文化积淀厚重 D.适合农业耕作
3.(2020 菏泽 中考真题)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大河流域产生的。与“种姓制度、创立佛教”相关的古代文明发祥地是( )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4.(2023 六安开学)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属于西亚地区人们创造的古代文明成果是( )
A.释迦牟尼像 B.楔形文字 C.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 D.金字塔
5.(2023 株洲 中考真题)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代埃及的是( )
A.金字塔 B.楔形文字
C.《汉谟拉比法典》 D.司母戊鼎
6.(2023 宁波 中考真题)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古代中国——甲骨文和青铜器
②古代印度——阿拉伯数字
③古代巴比伦王国——狮身人面像
④古代埃及——《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3 泸州 中考真题)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
A.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8.(2022秋 湟中区校级期末)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文明古国与文明成果搭配正确的是( )
A.古埃及——《十二铜表法》
B.古印度——帕特农神庙
C.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D.中国——种姓制度
9.(2022秋 顺义区期末)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可为这一结论提供证据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2023 奉贤区二模)(1)同学们依据《古代区域文明示意图》,从地理环境的视角将展览规划为两个板块,请将板块内容补充完整。
板块一 A:中华文明 B: C: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F: 板块二 D:古希腊文明 E:
第二步:撰写板块导语
(2)同学们为板块一撰写了以下导语。请结合所学,将它补充完整。
板块一 人类最早的文明在大河流域产生。大河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灌溉便利,适合 (生产方式),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受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等因素影响,这些地区大多以 (政治制度)建立起了早期国家。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三步:设计板块内容
(3)同学们收集到了如图文明成果的图片,请将它们与《古代区域文明示意图》中的古代文明进行匹配。(填写序号)
① ;② D;③ ;④ 。
第四步:撰写展览结语
(4)请你谈谈对古代区域文明“多元”特征的认识,作为本次展览的结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