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目标 一、课标要求: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
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
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
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二、知识与技能: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三、过程与方法:
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尝试小组合作进
行资料、图像查找。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
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五、教学重点: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荒漠化的危
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
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
移运用。
六、教学难点:
1. 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思路,积累
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具:多媒体课件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植被遭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
水土流失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
力下降荒漠景观1、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一、荒漠化的过程和概念 土地退化2、荒漠化的概念(分布、成因、表现)一、荒漠化的过程和概念 3、全球及我国荒漠化的分布阿尔金山二、区域特征 思考讨论:请大家从位置、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来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注意每一方面的总体特征及东西方向上的差异?原因?与其它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范围(地形区界线、包括的省级行政区)西北地区的内部差异贺兰山以东,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以西,在200毫米以下,塔里木盆地,不足50毫米。以贺兰山为界,东部为坦荡的高原,西部为“三山夹两盆”由东到西距海越来越远由东到西,由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二、区域特征 干旱干旱的气候为荒漠化提供了一个大的自然背景二、区域特征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有哪些?讨论 关键词:
干旱 物理风化 风力作用 为什么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4、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1)干旱的自然背景干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强盛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干旱季节基本条件物质基础动力因素包含着漠荒化的潜在威胁 有关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温度的显著升高。 据研究,1951-1999年中国北方地区最低气温显著升高,暖冬年份连续出现,近50~100年有明显的干旱化趋势;20世纪70年代开始干旱化趋势加快。 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加剧了西北地区气候和土壤的干旱化。这使得该区的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壤结构变的更加松散,加速了土地的荒漠化。另外气候增暖,大范围气候持续干旱,给各种水资源(冰川、湖泊、河流等)带来严重的影响,使冰川退缩、河流水量减少或断流、湖泊萎缩或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大面积的植被因缺水而死亡,失去了保护地表土壤功能,加速了河道及其两侧 沙化土地的扩展及沙漠边缘沙丘的活动, 使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2)气候异常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降水变率大多雨年持续干旱抑制风沙活动加剧荒漠化进程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小结: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气候变异等自然条件发展创造条件过
程分散土地退化最终连接 荒漠般景观过
程加剧加速发展人类活动请根据下列框图,分析归纳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什么。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在缺乏能源的地区,樵采天然植被是燃料的主要来源。在鄂尔多斯沙区,每年每户大约要挖67平方米沙蒿作为烧柴。在内蒙古东部库伦旗北部的额勒顺乡,1000多户居民每年需要的薪柴相当于破坏近100平方千米的灌木林。
过度樵采为了增
加收入无节制采掘药材发菜严重破坏草场人口激增过度樵采加速荒漠化燃料需求多樵采天然植被破坏固沙植物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读图观察:
现代绿洲和废弃绿洲分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能源缺乏,樵采天然植被超载、掘井,破坏草场,影响牧草人为因素开垦草场,加快风蚀生态用水缺乏、次生盐渍化破坏植被,加速了水分和养分的流失,土地丧失了生产力。荒漠化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地理位置荒漠化物质基础平地沙质沉积物覆盖深厚大风日数较多且集中,风力作用强海洋水汽来源少。气候异常干旱深居内陆气候条件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破坏防风沙的植被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使沙化土 地连片发展使植被生长衰退,导致荒漠化荒漠化的概念和基本过程小结1 2 3 4 5 课堂练习1、下列不能用以指示荒漠化的迹象的是( )
A.土壤有机质增加 B.沙尘暴频率增加
C.生物生产力下降 D.牲畜数量或者品质下降A2、下列有关我国的荒漠与世界荒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都是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都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C.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现代荒漠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D课堂练习3、下列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新疆高原面积坦荡
B.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内
C.灌溉农业为本区的特色,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
D.内蒙古高原西部的草原为我国最好的草原之一, 我国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就生长在这里C课堂练习4、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主要特征及产生的原因是( )
A.异常干旱,因地处内陆,又有高原对水汽阻碍
B.大风,地处背风坡
C.沙漠广布,地处副热带高压带
D.风力很大,畜牧业为主A课堂练习思考 讨论: 判断天山中部降水量最多的位置在南坡还是北坡?大约海拔在多少米?为什么会在天山的这一侧降水偏多?思考 讨论: 判断天山中部降水量最多的位置在南坡还是北坡?大约海拔在多少米?为什么会在天山的这一侧降水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