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青蛙卖泥塘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1青蛙卖泥塘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7 22:5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青蛙卖泥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卖、烂”等15个生字,会写“蛙、卖”等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喝”。
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4.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了解故事内容。
2.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猜谜语导入2.齐读课题,思考并提出问题。(板书课题,讲解“卖”)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
2.教师检查读生字。(1)个别读(2)齐读生字词。
3.读课文,标自然段,读通顺词句。(1)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他卖出去没有?原因是什么?(2)学生自由读。读完的同学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4.青蛙为什么要卖自己的泥塘呢?(他觉得自己住的烂泥塘不怎么样,想把它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
5.青蛙是怎样卖自己的泥塘的?(1)结合图片。①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②青蛙大声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2)启发学生回忆平时在哪儿、什么时候听过吆喝。(指导读好青蛙的吆喝)
三、研读课文,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3-9自然段,想一想,谁来看了青蛙的泥塘?他们买了没有?为什么?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1)老牛来看过,但是没有买,因为老牛希望周围有些草。(2)野鸭来看过,但也没有买,他觉得池塘里的水太少了。
3.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老牛、野鸭不满意的语气读出来。(1)指名读老牛说的话。(老牛遗憾的语气)(2)指名读野鸭说的话。(野鸭嫌弃的语气)(3)指名读青蛙的三次吆喝,比较三次吆喝有什么不同。(一次比一次有自信了,声音更大了。)
4.听了老牛和野鸭的建议,青蛙是怎么想、怎么做的?(1)想:①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②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2)做:①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②砍竹子,引山泉水。
5.经过改造后的泥塘有什么变化?(泥塘周围长出绿茵茵的小草,灌足了水)
6.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7.自由读一读第10自然段,边读边想,有哪些小动物从泥塘边经过?他们说了些什么?
8.教师指导做想象说话的训练。出示:(1)一只小鸟飞来了,他说:“。”(2)来了,他说:“。”(3)来了,他说:“。”9.“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旁吆喝起来”,谁来读读青蛙这次是怎么吆喝的?(指名读青蛙的话)
10.青蛙说:“多好的地方!”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儿好?把这些句子画出来,自己读一读。(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勾画。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体会。)11.谁能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12.听了青蛙的吆喝,你会怎么想呢?(鼓励学生大胆表达)13.难怪青蛙愣住了!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
三、回归整体,拓展思维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组织讨论:青蛙为什么没有卖掉泥塘?你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
3.同学们说得真好,青蛙用他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美丽、舒适的环境。我建议,同学们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起来改造我们身边的环境,好吗?
四、分角色表演故事
1.学生在小组内把故事讲一讲。
2.试着把课文分小组演一演,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板书
21青蛙卖泥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