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爬山虎的脚》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爬山虎的脚》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7 21:5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四年级语文
爬 山 虎 的 脚
猜一猜谜语
是虎不是虎
有脚只会爬
紧贴墙上绿
离墙便枯死
一种攀援在墙壁上的供观赏的植物。也叫巴山虎、地锦、常春藤。卷须前端有吸盘,夏季开花,花很小,黄绿色。产于我国各地,茎和根可以入药。
初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
①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
生字词过关
爬山虎 嫩红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叶柄 触角 弯曲 痕迹
牢固 休想 瞧不起 枯萎 嫩茎
jūn
bǐng
wěi

nèn
dié

qiáo
hén
jīnɡ
词语解释
均匀:指分布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
重叠:(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漾起:原指水面微微动荡。本文指爬山虎的叶子被风一吹,上下起伏的样子。
痕迹:物体留下的印儿;残存的迹象。
牢固:结实;坚固。
休想:别想;不要妄想
1.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想一想,课文大致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叶子
生长的位置
脚的变化
怎么爬
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数量、颜色
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生长的特殊环境(生长的位置):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长大了的叶子
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
2、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长大了的叶子
引人注意
1自己读读第三小节,用直线划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
2谁来读读划出的句子?其他同学思考:这几句话写出了爬山虎的脚哪些方面的特点?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位置
形状
颜色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同学们,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觉得这篇文章当中有没有比较难读的句子?
自由读第4自然段
1、画出描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
2、体会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用得好吗?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
爬山虎的脚
形状
结局一:没触着墙,萎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结局二:触着墙,牢固
作者为什么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这样生动具体?
1.作者首先进行了长时间的连续观察。
2.作者再次(对爬山虎的叶子和脚)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体会或收获?
同桌拍手读一读儿歌,注意拍手和朗读的节奏。
观察方法
细致观察
连续观察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
成嫩绿的。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
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
没有了。
表示的时间的词语,说明作者进行了连续观察。
不几天
以前
今年
不几天
后来
板书设计
墙上、房顶上
爬山虎的脚
生长位置
叶子

怎么爬
脚的变化
嫩红—嫩绿
没触着—萎
触着墙—牢固
位置:茎上长叶柄处的反面
样子:枝状细丝,蜗牛触角
数量:六七根
颜色:嫩红
观察细致
表达准确
仔细观察,写好植物的样子
【观察写话】请抓住这种植物最与众不同的1~2个特点,把它写准确、写具体。
植物名:红掌
花瓣上有清晰的脉络,花瓣上竖起一小条肉穗(suì)。
植物名:蝴蝶兰
植株从叶腋(yè)中抽出长长的花梗(gěng)。
植物名:绣球花
茎从根部发出多数放射枝而形成一圆形灌(guàn)丛。
亲自试试:
  请同学们回家以后,自己亲手种几颗大蒜,并且学习叶老爷爷的写作方法,把大蒜的生长过程记下来,写成一篇观察日记。 
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