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等16个词语。
2.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知道称他为“军神”的原因,感悟刘伯承将军的坚强意志。
4.能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
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主人公的内心变化,知道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体会他坚强的意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认为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去认识一个人——刘伯承,我们去看看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从中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留给我们怎样的印象。
二、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说说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事情的发展顺序
1~11问诊
12~15手术前
16~17手术中
18~26手术后
三、精读课文
1、第9段“你是军人!”沃克医生是如何看出来他是军人的?
齐读“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刘伯承当时的伤势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
材料补充:1916年3月中旬,为支持云南护国军在川南战斗,24岁的刘伯承率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攻克了丰都城,截断长江交通,阻止北洋军对四川的增援。攻打城门时,刘伯承看到一战士暴露在掩体外很危险,便提醒战士注意隐蔽头部,不幸被流弹击中。一颗擦过颅顶,一颗从右侧太阳穴打入,从右眼穿出,从此刘伯承失去了右眼。刘伯承因为失血过多昏死过去,几位士兵从乱尸中找到刘伯承,抬进城里的邮局内休息,又请来一草药店老板用草药施治。
假如是你或一般人受如此重伤会怎样?
从1~11问诊部分找一找,看哪里能体现刘伯承重伤时的镇定。
所以沃克医生说,齐读“你是军人!”(把一针见血的感觉读出来)
“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如果你见到一个受如此重伤却又镇定的人,会对他说什么?
2、沃克医生后来又称他为“军神”,他比普通军人突出在哪里?
自读课文12~17自然段,手术前和手术中这两个部分找出他的那些地方是一般军人做不到的。
师总结:不用麻药 一刀不漏 一声不吭
3、出示课文16~17自然段,问:他不痛吗?文中没有一个“痛”字,我们从哪里能知道他痛?
抓住关键词:居然、紧紧、汗如雨下(指导朗读)
4、出示18~21自然段,你还能发现刘伯承很痛但坚持忍受的地方?
脸色苍白、勉力一笑
读出沃克医生面对这样一位病人所说的话(22段)
此处两个感叹号表达出了沃克医生怎样的情感?(敬佩)
刘伯承哪些地方像一块钢板?(意志如钢,是普通军人做不到的)
5、出示23~26自然段,面对医生的夸赞,刘伯承有没有骄傲?他表现出的是一种怎样的态度?(谦虚、镇定)
补充刘伯承的显赫战绩。资料袋:他领导晋冀鲁豫野战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千里跃进大别山,令蒋介石惊慌失措,心惊胆寒;与华东野战军合作,导演了百万雄狮下江南的一幕;之后,主动请缨,席卷大西南。他创办的国防大学是中国的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
所以他是当之无愧的“军神”。
齐诵:赞军神
英雄壮举泣鬼神,
铁骨钢筋铸军魂。
七十二刀生死痛,
胜似昔日刮骨人。
刮骨人:《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说,关羽在水淹七军后,再取樊城时被曹仁毒箭所伤,神医华佗自荐为他刮骨疗毒。关羽一面与马良下棋,一面坦然伸臂接受治疗。其间还举杯畅饮,谈笑风生。
同学们,让我们牢牢地记住中国十大帅之一,这样一个光辉而灿烂的名字,他叫-----刘伯承。
《军神》教学反思
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的原则,我在本堂课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只设计了一个主干问题: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提出这个质疑后,由教师将这个疑问进一步内化为可操作性更强的具体问题: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 “军神”?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引领学生走进课文。本堂课的教学就此展开,最终以这个问题的解决而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是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刘伯承忍受剧痛却一声也不吭,把床单都抓破了的句子,让他们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朗读中,使学生和文本产生共鸣。
在注重朗读的同时,我也设计了引领学生通过想象情景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指导学生想象如果自己亲眼目睹了这次手术可能会看到什么,可能会听到什么,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人物的内心。通过入情入境的感悟和朗读,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步步深入,课前预设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学生在感悟文章的时候,难以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只能在教师的步步引领中"挤牙膏”式的说出一个个孤立的词语,难以形成完整的语言。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将是为一段时间中日常教学中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