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目标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四单元 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目标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四单元 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1-22 14:2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松棚营中学 七年级生物 导学案
主备人:裴海友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号:
【课前预习案】
课题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学习
目标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是森林古猿
2、从猿到人的进化
学习重点
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2、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学习难点
1、采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四中现代类人猿
2、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
3、总结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实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 小组协作学习 精讲点拨 师生共同研讨等




学习目标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结合已有知识和阅读P2第3段完成
(1)请举例说明人类起源的说法。
(2)被现代人广泛接受的是什么观点?是谁提出来的?
2、阅读P3“观察与思考“完成
(1)完成P3“观察与思考”讨论1-3
(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什么?它们过着什么样生活方式?
3、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提出这一观点的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______________。
4、现代类人猿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二:从猿到人的进化
阅读P4-5“从猿到人的进化”完成
1、1千到2千万前,东非地区的热带雨林变成稀树草原对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2、什么是化石?“露西”骨骼化石有什么特点,由此可推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什么?这种运动方式对人类进化有何重要意义?
【图形分析】
分析图4-4“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 完成
1、从运动方式、制造和使用工具能力、着衣等方面分析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构成是怎样的?
2、人是生物圈的中的重要一员,如何处理好人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三:区分观点和事实
阅读P6“技能训练”
1、什么是观点?什么是事实?
2、完成短文中的问题。
预习随笔
在预习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疑惑?
【课堂导学案】
预习
反馈
我们小组认为第?题的答案应该是_____,……。讨论后存在的疑惑是____。
合作
探究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哪些相同点?
2、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为人吗?
1、森林古猿能够进化成人的原因是什么?
2、森林古猿能够进化成人的证据是什么?
3、从石器来看,他们已经具备哪些能力?
4、现代 类人猿能进化成人类?为什么?
1、对于同一个事实,因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同,会不会形成不同的观点?
2、如何区分事实与观点?
系统总结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然条件: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身的变化:
创造和使用 。
当堂
反思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还存在哪些疑问?
教学
反思
【课堂达标检测案】
一、选择题
1、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现代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
A.人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来的
B.人比现代类人猿高等
C.人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D.现代现代类人猿将来可以进化成人
2、留在森林里的古猿进化形成了( )
A、黑猩猩 B、大猩猩 C、猴 D、类人猿
3、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的祖先是( )
A、黑猩猩 B、长臂猿 C、森林古猿 D、大猩猩
4、下列关于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为树栖,而人在陆地上生活
B.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主要是在攀援,而人的运动方式为直立行走
C.人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现代类人猿不会制造工具
D.人和现代类人猿都能直立行走
5、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 )
A.将果实从树上摘下来
B.保护环境,减小对环境的依赖
C.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D.扩大活动范围,利于生存
6、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 )
A.生活环境的改变 B.降雨量的加大 C.气温的变化 D.身体结构的变化
二、读图题
下图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请回答
(1)由图可知,人类的体型一代一代地向着_________的方向发展,这样___肢得到解放,促进了________的发育,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_______的工具越来越复杂;__________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__________。
(2)黑猩猩能利用树枝取食洞穴内的蚂蚁,与人类使用工具的不同是_______
(3)A--G中大脑的重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 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