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章 运动的描述》2023年单元测试卷(培优)
一、选择题
1.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老师说:“明天早上8点钟上课,上课时间45分钟。”其中“8点钟”指的是时间间隔,“45分钟”指的是时刻
B.王晓明迟到了,李老师对他说:“为什么你现在才来?你早该到校了。”其中“早”指的是时间间隔
C.王晓明说:“我早已从家里出来了,因为今天公共汽车晚点了。”其中“早”指的是时间间隔
D.李老师说:“希望你下次一定要在上课前半小时内到校。”其中“半小时”指的是时间间隔
2.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朝着建设空间站迈出了重要一步。下列有关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的姿态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
B.研究飞船飞往太空的运行轨迹时,不能将其看成质点
C.飞船绕地球球心运动一周,通过的位移为零
D.以地球为参考系,飞船在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后是静止的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如果将“总确诊病例人数的增加”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总确诊病例人数的减少”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将增加和减少的快慢类比成“加速度”,据此,“确诊人数增加出现减慢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
A.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4.为庆祝2023年元旦,许多地方举办了烟花秀,百万烟花齐放,闪耀迎接新年。有关焰火腾空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焰火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焰火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C.焰火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某时刻焰火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5.一质点沿Ox方向做直线运动,它离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则该质点在t=1s到t=3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分别为( )
A.52m/s,24m/s2 B.52m/s,48m/s2
C.26m/s,24m/s2 D.26m/s,48m/s2
6.2022年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某学校举行了以“航天点亮梦想”为主题的航天日科普活动,活动中,一枚自制的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在Oa段的加速度大于在ab段的加速度
B.火箭在bc段上升
C.tb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tc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二、填空题
7.一个篮球从高处落下,以速度v1=10m/s竖直落到水平地面上,碰撞后以速度v2=6m/s反弹,碰撞时间为0.2s,那么,球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m/s2。
8.如图所示,在气垫导轨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A、B,A、B间距离为L=60cm。为了测量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一宽度为d=1cm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以某一加速度通过光电门A、B。现记录了遮光条通过两光电门A、B的时间分别为5ms、2.5ms,滑块从光电门A到B的时间为0.200s。则滑块经过A的速度为 m/s,经过B的速度为 m/s,加速度为 m/s2,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 m/s。
三、多选题
(多选)9.如图所示是一棱长为1d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一只昆虫从A点爬到G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昆虫的运动轨迹有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最短的长度为(1+)dm
B.该昆虫的运动轨迹有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最短的长度为dm
C.该昆虫的位移大小为dm
D.该昆虫的位移大小为dm
(多选)10.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我国一田径运动员在男子100m半决赛中跑出了9.83s的好成绩,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在半决赛中,有一站在跑道终点旁边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刺动作,假设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快门(曝光时间)是s,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的高度为1.72×10﹣2m,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2×10﹣3m,已知该运动员的身高为172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照相机拍摄冲刺动作时,以照相机为参考系,运动员是静止的
B.运动员在男子100m半决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9.8m/s
C.运动员冲刺时,s内的位移大小为0.2m
D.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2m/s
(多选)11.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两车位移相同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多选)12.为了整改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超速违法问题,高速公路旁边安装了很多测速仪,如图1所示。超声波测速仪可以定向发出脉冲超声波,也可以接收从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分析超声波信号,可以计算出汽车的速度大小。如图2所示,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p3、p4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测汽车正在驶向测速仪
B.被测汽车正在驶离测速仪
C.被测汽车的速度大小约为33m/s
D.被测汽车的速度大小约为31m/s
四、计算题
13.一物体做变速单向直线运动,在第1s内位移是1m,第2s内位移是2m,第3s内位移是3m,第4s内位移是4m。求:
(1)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
(2)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14.如图所示为一平直的轨道,t1=0时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A点以2m/s的速度出发向右运动,t2=2s时到达B点,速度刚好为0,然后滑块立即由B点向左运动,t3=4s时到达C点,此时滑块的速度大小为4m/s,已知CA=AB=8m,取向右为正方向。求:
(1)t1~t3时间内滑块的加速度;
(2)t1~t3时间内滑块的平均速度与t2~t3时间内滑块的平均速度。
五、解答题
15.如图所示,一条水平长直轨道上有两辆小车,甲车向左速度大小为v1,乙车向右速度大小为v2。甲车上装有一只枪,每隔Δt0时间水平射出一颗子弹,都能击中装在乙车上的靶子。不计子弹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每颗子弹对地速度保持v0不变,每颗子弹击中靶时,下一颗子弹已经射出,设两车速度不受子弹射击影响求:
(1)空中相邻两颗子弹间距离s;
(2)相邻两颗子弹击中靶的间隔时间Δt1的大小。
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章 运动的描述》2023年单元测试卷(培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解:A、“8点钟上课”对应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指的是时刻,“上课45分钟”是上课所经历的时间长度,可以用时间轴上的一段距离表示,指的是时间间隔,故A错误;
B、“你早该到校了”指的是到校的时刻,对应时间轴上的点,不是时间间隔,故B错误;
C、“我早已从家里出来了”是指从家里出来的时刻,可以用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是时刻,不是时间间隔,故C错误;
D、“在上课前半小时内到校”,其中“半小时”指的是时间间隔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长度,是时间间隔,故D正确。
故选:D。
2.【解答】解:A、研究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的姿态时,要研究对接时的动作、姿势,故飞船的大小和形状不可以忽略不计,不可以将其看成质点,故A错误;
B、研究“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的轨迹时,其大小与形状可以忽略,可以将探测器看成质点,故B错误;
C、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初末位置处于同一位置,则位移为零,故C正确;
D、飞船在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后环绕地球运动,其运动轨道并不是地球的同步轨道,以地球为参考系,相对地球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3.【解答】解:总确诊病例人数的变化类比成速度,则总确诊病例人数的变化快慢类比成加速度,在“确诊人数增加出现减慢趋势”中可以看到“确诊人数增加”即速度增大;而“增加出现减慢趋势”即速度的增大减慢,可知为加速度减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解答】解:A、根据a=可知速度越大,速度变化不一定越快,加速度不一定越大,故A错误;
B、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的越快,加速度越大,故B正确;
C、根据a=可知速度变化量大,若时间长,则加速度不一定大,故C错误;
D、速度为零,速度的变化率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故D错误。
故选:B。
5.【解答】解:根据质点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得到:
t=1时,x0=7m;
t=3s时,x2=59m
则质点在t=1s到t=3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m/s=26m/s;
根据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可知:
t=1s时,v=6m/s
t=3s时,v'=54m/s
则质点在t=1s到t=3s间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a==m/s2=24m/s2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解答】解:A、v﹣t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由图象可知Oa段斜率小于ab段的斜率,因此Oa段的加速度小于ab段的加速度,故A错误;
BCD、从图象可知整个过程火箭都在上升,而且在tc时刻到达最高点,即tc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7.【解答】解:篮球下落过程做自由落体运动,则球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5m/s
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为a==m/s2=80m/s2
故答案为:5,80。
8.【解答】解:根据短时间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可知,m/s=2m/s;
m/s=4m/s;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a=m/s2=10m/s2,
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式m/s=3m/s;
故答案为:2,4,10,3
三、多选题
9.【解答】解:AB、其最短路程分析可知:应该从相邻的两个面到达G才可能最短,我们可以把面AEFD和面CDFG展开,如图
连接A与G,AIG的长度就是最短路程
故A错误,B正确;
CD、昆虫只能沿木块表面从A点到G点,其运动轨迹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情况,但是,其起点和终点是相同的,即位移相同,其大小为立方体对角线的长度x=dm=dm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0.【解答】解:A.以照相机为参考系,该运动员是运动的,故A错误;
B.该运动员在男子100m半决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其中x=100m,t=9.83s
代入数据得:=10.2m/s,故B错误;
CD.根据比例关系,运动员冲刺时秒内的位移为:
x′=
代入数据得:x′=0.2m。
冲刺时的速度大小为:
v=
其中t′=
代入数据得:v=12m/s,故CD正确。
故选:CD。
11.【解答】解:A、0﹣t1时间内甲、乙的初末位置都相同,则经过时间t1位移相等,故A正确;
B、它们在同一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1位移又相等,则在t1时刻乙车刚好从后面追上甲车,两车相遇,故B错误;
C、在t1时刻两车的位移相等,但图线斜率不相等,故速度不等,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C错误;
D、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位移相等,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知,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选:AD。
12.【解答】解:测试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和接收信号的时间是t1=0.55s﹣0.05s=0.5s
测试仪第二次发出信号和接收信号的时间是t2=0.67s﹣0.15s=0.52s
由此可知,被测汽车正在驶离测速仪,汽车在两次接收信号的过程中运动的时间为t=(0.15+)s﹣(0.05+)s=0.11s
则汽车的行驶位移为x=v﹣v
代入数据解得:x=3.4m
则汽车的行驶速度为v=
代入数据解得:v=31m/s
故AC错误,BD正确。
故选:BD。
四、计算题
13.【解答】解:(1)第1s内位移是1m,第2s内位移是2m,所以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s1=1m+2m=3m
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2)全部4s时间内的位移s2=1m+2m+3m+4m=10m
全部4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答:(1)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与运动方向相同;
(2)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与运动方向相同。
14.【解答】解:(1)滑块在t1~t3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Δv=v3﹣v1=﹣4m/s﹣2m/s=﹣6m/s,该段时间内的加速度
(2)t1~t3时间内滑块从A点运动到C点,该过程中滑块的位移为x1=xAC=﹣8m,则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t2~t3时间内滑块从B点运动到C点,则过程中滑块的位移x2=xBC=﹣16m,则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答:
(1)t1~t3时间内滑块的加速度为﹣1.5m/s2;
(2)t1~t3时间内滑块的平均速度为﹣2m/s,t2~t3时间内滑块的平均速度为﹣8m/s。
五、解答题
15.【解答】解:(1)对于出射子弹在时间Δt0内:
s1=v0Δt0,
对于小车甲在时间Δt0内:s2=v1Δt0
所以相邻两颗子弹间距为:
s=s1+s2=(v0+v1)Δt0
(2)当一颗子弹击中靶后,下一颗子弹
s3=v0Δt1,
这一段时间小车乙的运动为:s4=v2Δt1,
下一颗子弹击中靶时:
s=s3﹣s4=(v0﹣v2)Δt1,
所以有:Δt1=
答:(1)空中相邻两颗子弹间距离s为(v0+v1)Δt0;
(2)相邻两颗子弹击中靶的间隔时间Δt1的大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