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泰姬陵全称为“泰姬·玛哈拉”,是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其妃子于1631年至1653年而建的。位于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的阿格拉城内。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的经典杰作之一,被誉为“完美建筑”,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誉。泰姬陵因爱情而生,这段爱情的生命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被续写,光阴轮回,生生不息。
古代印度文化
古代印度早期文化的代表是哈拉帕文化,存在于4000多年前,考古学家在其遗址中发现了刻在印章上的“印章文字”。
古代印度包括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
雅利安人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西北部。他们往南驱逐古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吠陀文化和建立了种姓制度,把雅利安的语言带到了印度。最终古雅利安人和古达罗毗荼人融合成了今天体征独特的南亚次大陆人。
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种姓制度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吠舍是普通劳动者和商人,首陀罗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首陀罗以下,还有贱民
特点:①严格的社会等级区分,种姓世袭;②职业世代相传;③实行种姓内婚制;④不同种姓的法律、宗教地位不平等
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
佛教的创立者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摩尼),宣扬“众生平等”、“因果缘由”、“消灭欲望,刻苦修行”等。佛教创建之后,并不排斥低种姓成员加入佛教,力图在宗教领域打破各种姓间的严格界限,因此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传播迅速,信徒激增。佛教的产生和传播,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公元前3世纪,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印度教起源于婆罗门教,保留强化了种姓制度,但是减少了婆罗门教的许多烦琐仪式,打破婆罗门在宗教中的垄断特权,适当提高了首陀罗的地位,既减少了下层百姓的反抗,又迎合了上层的需要,受到印度社会各个阶层的欢迎,迅速崛起。时至今日,印度教仍然是印度的主要宗教。
4世纪,在古代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印度教开始兴起
文学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古代印度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源自民间口头创作,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
艺术 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
数学 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在很早的时代,在史诗、戏剧、抒情诗和叙事诗方面,印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吠陀时代最久远,其中最早出现的是《梨俱吠陀》,文学价值也最高,这是一部诗歌总集,有点像中国的《诗经》。吠陀以后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它们不但在印度本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还影响了印度许多邻国的文艺创作。
——摘编自季羡林《古代印度的文化》
古代印度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
①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影响
②佛教文化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③南传佛教的经典主要用古代印度的巴利文书写,其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印度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是很突出的,它的影响很大……中国的佛教就是从印度传来的,然后又通过朝鲜传到了日本,影响了日本文化。印度文化的影响向南,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挝。所有的东南亚,泰国、缅甸不言而喻,受影响的还有印度尼西亚。我说的影响,不仅是指宗教的影响,还包括印度文学、艺术和哲学。
——张光璘、李铮编《季羡林论印度文化》
位于柬埔寨西北的吴哥窟
拓展:印度文化的特点
以宗教为中心:多种宗教在印度的长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浓郁的宗教性。宗教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也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宗教也融入印度的文化之中,其民族语言、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雕刻等更是以宗教为中心
多样性:印度文化是在不断吸收异族文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包容性:印度对外来文化均采取兼收并蓄的方式,所以印度所有的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语言文化和宗教文化里,既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各种不同的外来文化成分,又与外来文化融为一体
以诗代史:印度最为著名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就是以诗代史的代表作,这两部文学巨著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
佛教文化在印度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佛教的兴盛和发展,受佛教影响的文化也很繁荣
古代朝鲜文化
技术 公元前5世纪前后,朝鲜出现了青铜器,稍后有了铁器
科学 7世纪,修建了观测天象的瞻星台
史学 12世纪完成的《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
艺术 音乐、舞蹈源远流长,特色鲜明
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广为传播。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
朝鲜三国时代是指在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间占据辽东和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高句丽、百济、新罗。7世纪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开启统一新罗时代。
古代朝鲜和中国的文化交流
①佛教、道教和儒学从中国传入朝鲜,朝鲜的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受到中国的影响
②汉字长期在朝鲜半岛使用,在学习汉字的基础上,创制了本民族文字
③朝鲜半岛的古代文化也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如朝鲜乐舞
据史料记载,儒学最先传入的国家是朝鲜。儒学传入朝鲜后,经过朝鲜学者的理解消化,已深深融进朝鲜的传统文化中,影响着朝鲜的社会发展,并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朝鲜儒学。朝鲜文化在与儒学的融合中逐渐形成本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百济、新罗对峙时期为朝鲜儒学的萌芽期,统一新罗时期为朝鲜儒学发展期,高丽前期为朝鲜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期。在每个时期,儒学对于朝鲜的政治、教育及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儒学相近又有所差异的朝鲜儒学,成为朝鲜思想文化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深层动力。
——摘编自陈放《论朝鲜文化与儒学的关联》
古代日本文化
思想 神道逐渐发展起来,并于12世纪以后,融合了佛教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武士道:
日本武士,起源于地主豪强为保护庄园的安全而建立的私人武装。为了加强武士的战斗力,武士集团的首领们经常制定出一些“家规家法”来管教武士,在幕府成立后,全国封建武士的领袖将军又进一步制定出各种法规条款,这样,逐渐形成了武士道德规范,也就是“武士道”。
武士道精神融合了儒学、佛教禅宗和神道的思想。在武士集团内部,上尊下卑,等级森严,为了维护这种上下关系,武士道精神强调“君道”和“臣道”。主君要庇护家臣,家臣对主君要保持忠节。家臣对主君必须做到绝对地、盲目地服从。
文学 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享誉世界文坛
建筑 法隆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
艺术 大和绘和浮世绘都是极具特色的日本绘画艺术公元前5世纪前后,朝鲜出现了青铜器,稍后有了铁器
《源氏物语》是由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物语”是日本的文学体裁。作品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描写了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全书共五十四回,近百万字。反映了平安时代的文化生活和社会背景,在贯彻写实的“真实”美学思想的同时,也创造了日本式浪漫的“物哀”思想。
日本古代文化也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
①根据日本语言的发音,借用汉字的楷体笔画和草体,分别创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②来自中国的制度、儒学、佛教等深刻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
——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美洲印第文化
①3—10世纪,玛雅文明达到高度繁荣
②12世纪以后,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走向繁荣
③16世纪以后,由于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印第安人遭到了大肆屠杀,印第安文化几乎毁灭殆尽
宗教信仰——多神崇拜
①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在宗教上是多神崇拜。玛雅人崇拜的大多是与其物质利益紧密相关的自然神。创造之神伊查姆·纳是最重要的神,他兼有其他神的本领。在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的信仰中,太阳神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②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作为神庙的塔基或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
位于尤卡坦半岛上的奇琴·伊察的羽蛇神金字塔,在设计数据具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它的底座呈正方形,它的阶梯朝着正北、正南、正东和正西,四周各有91层台阶,4座楼梯加上最上面1阶共365(91x4+1=365),正好是一年的天数。除阶梯数目外,金字塔四面各有52个四角浮雕,象征着玛雅日历中52年为一轮回年
玛雅文化成就
①文字:玛雅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字。
②历法:发明了“玛雅历”(玛雅历为太阳历,以365天为一年,一年18个月,每个月20天,剩下的5天是“禁忌日”)。
③数学:玛雅人知道“零”的概念,创造出20进制。
印加文化成就 ①建设:印加人长达数千千米的驿道和宏大的太阳庙
②医学: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
③历法:还制定了太阳历(一年365天)和太阴历(一年354天)
④记事:结绳记事
阿兹特克文化成就 ①锻造铜器:阿兹特克人采用天然铜锻造铜器
②图画文字:使用图画文字记录重要事件
③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都非常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