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学
(考试时间: 75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 .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 3 种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
B .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测交后代表型比为 1∶1
C .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测交
D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
2 .玉米第九号染色体上的糯性基因在花粉中表达,糯性淀粉遇碘呈棕红色,非糯性淀粉遇碘呈蓝色。 取一株玉米成熟的花粉, 用碘液进行检测, 结果约 50%的花粉显蓝色、约 50%的花粉显棕红色。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 .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 B .非糯性基因不在九号染色体上
C .该株玉米的基因型一定为杂合子 D .该检测结果可证明基因分离定律
3 .科学家将控制豌豆 7 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定位于特定的染色体上,如下表所示。若要验证自由组合定
律,最适宜选取的性状组合是( )
基因所在染色体编 号 1 号 4 号 5 号 7 号
基因控制的相对性 状 花的颜色子叶的颜 色 花的位置豆荚的形状植株的高 度 豆荚的颜 色 种子的形 状
A .花的颜色和子叶的颜色 B .豆荚的形状和植株的高度
C .花的位置和豆荚的形状 D .豆荚的颜色和种子的形状
4 .某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 42 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
色体和 DNA 分子数依次是( )
A .42 、84 、84 B .84 、42 、84
C .84 、42 、42 D .42 、42 、84
5 .基因型为 AaBb 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各 100 个,它们经过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基因组成相同的精子
和卵细胞的数量差值约为( )
A .25 个 B .50 个 C .75 个 D .100 个
6 .下图为玉米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①所处时期为减数分裂Ⅰ
B .细胞②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
C .细胞③与花粉粒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D .细胞④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7.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
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表示某一个体的基因组成, 若不考虑染色体互换,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图中 A 与 B 互为等位基因,A 与 D 互为非等位基因
B .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四种
C .控制翅长与翅形的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若该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 l:1:1:1
8 .实验表明,某些“21—三体综合征” 患者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
SOD)的活性为正常人的 1 .5 倍。该事实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
A .正常人不含有控制 SOD 的基因 B .SOD 合成基因位于第 21 号染色体
C .SOD 的活性与其基因数量无关 D .控制 SOD 合成的基因位于线粒体
9.人的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形态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Ⅱ)和
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位于Ⅰ片段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不可能有等位基因
B . 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患病率
C . 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
D .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第 1 页 共 6 页
(
C
.通过④形成的
DNA
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
的染色体
DNA
上
D
.
②、③过程分别在宿主细胞核内和病毒的核糖体上进行
15
.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其中①~④表示细胞结构或物质,
I
、Ⅱ表示过程。下
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进行
I
过程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B
.一种③可以识别并携带多种氨基酸
C
.
④上的一种氨基酸可以对应②上不同的密码子
D
.
①上的遗传信息经
I
、Ⅱ过程转变为④的氨基酸序列
16
.下列结构或物质的层次关系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
DNA
基因
脱氧核苷酸
B
.染色体
DNA
脱氧核苷酸
基因
C
.染色体
脱氧核苷酸
DNA
基因
D
.基因
→
染色体
→
脱氧核苷酸
→
DNA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第
2
页 共
6
页
)
10 .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 A~C 段
B .CD 段、GH 段的染色体与核 DNA 的数目之比为 1∶1
C .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 Ⅰ~M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
一个细胞周期
D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现象与 AG 、HI 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有关
11.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黄色和绿色的差异,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时个体不能存活。
如图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绿色对黄色为完全显性②绿色对黄色为不完全显性
③控制羽毛性状的等位基因只有两对④控制羽毛有条
纹、非条纹和黄色、绿色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3 .如图是人体细胞中某 DNA 片段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 .图中“1”代表磷酸基团,“A”代表腺苷
B .图中“2”代表的化学键是肽键
C .图中“3”连接的是磷酸基团与核糖
D .图中“4”代表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14 .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 RNA 在宿主细胞内不
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结合下图所示“ 中心法则”分析,下列相
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至少要
经过④、②、③过程
B .进行④、①、②、③过程的原料来
自于宿主细胞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
A R 型和 S 型肺 炎链球菌 在 S 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加入 DNA 水解酶,然后与 R 型活菌混 合 只生长 R 型菌,说明 DNA 被水解后,就失去 遗传效应。
B 噬菌体、大肠 杆菌 用含 35S 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 的大肠杆菌 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
C 烟草花叶病 毒、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 RNA 侵染烟草 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可能是遗传物质。
D 大肠杆菌 将已用 15N 标记 DNA 的大肠杆菌 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提取 DNA,离心,记录在离心管中的位 置 子一代只有 1 条带,位置居中;子二代有 2 条 带,其中一条带位置居中,另一条带位置靠上。 说明 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17.分别用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基因的片段与鸡的成红 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 RNA 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结果见下表(注:“+”表示能发生碱
基互补配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3 种细胞的总 RNA β-珠蛋白基因 卵清蛋白基因 丙酮酸激酶基因
成红细胞 + +
输卵管细胞 ― + +
胰岛细胞 ― ― +
A .在成红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B .输卵管细胞的 DNA 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β-珠蛋白基因
C .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
D .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18 .如图为人体内苯丙氨酸代谢途径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确定人体的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
B .某健康人的不同体细胞中都有基因①和②, 但不一定都有酶①和②
C . 白化病和老人生白发都是由于基因②异常,人体缺乏酶②导致的
D .苯丙酮尿症患儿要严格控制含苯丙氨酸和酪氨酸食物的摄入
19 .TGF-β1-Smads 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 TGF-β1 与靶细胞膜上的 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 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
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
B .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C .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间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D .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
20 .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 DNA 分子中 a 、b 、c 三个基因的分布
状况,图中 I、II 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 a 、b 、c 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B .I 、II 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
C .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间期时间较长
D .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基因 a 和基因 b 可发生互换
21 .半乳糖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不同个体酶活性范围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不同个体 患者 携带者(表现正常) 正常人
磷酸乳糖尿苷转移酶活性相对值 0~6 9~30 25~40
A .通过染色体分析无法确定胎儿是否患病
B .从有无症状来看,半乳糖血症的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C .通过对人群中患者数量的调查可推测该遗传病的发病率
D .通过测定磷酸乳糖尿苷转移酶活性可准确判断个体是否为携带者
22 .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两只性染色体正常的白眼果蝇产下的后代中, 出
现了一只性染色体异常的白眼雌果蝇(XrXrY),分析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雄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
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
B .雄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
C .雌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
D .雌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
23.科学研究发现,未经人工转基因操作的番薯含有农杆菌的部分基因,而这些基因的遗传效应促使番
薯根部发生膨大产生了可食用的部分,因此番薯被人类选育并种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可以在番薯细胞内复制
B .农杆菌和番薯的基因都是 4 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
C .农杆菌和番薯的基因都具有双螺旋结构
D .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可能在自然条件下转入了番薯细胞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第 3 页 共 6 页
我努力 我骄傲 我自豪
24 .在种子资源库中挑选某二倍体作物甲、乙两个高甜度纯合品系进行杂交,F1 均表现为甜,F1 自交的 得到的F2 出现甜∶不甜=13∶3 ,假设不甜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 ,下图中,能解释杂交实验结
果的代谢途径有( )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5.一科研单位研究发现某真核细胞中发生的某些相关生理和生化反应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
A .物质 c 是基因,是指导 rRNA 合成的直接模板,需要
RNA 聚合酶参与催化
B .结构 a 是核糖体,物质 b 是 mRNA ,过程①是转录过程
C .过程②在形成细胞中的某种结构,这种结构无生物膜
D .如果细胞中 r-蛋白含量增多,r-蛋白就与 b 结合,阻碍
b 与 a 结合
26.我国大面积栽培的水稻有粳稻(主要种植在北方)和籼稻(主要种植在南方)。研究发现粳稻的 bZP73 基因通过一系列作用,增强了粳稻对低温的耐受性。与粳稻相比,籼稻的 bZP73 基因中有 1 个脱氧核苷
酸不同,从而导致两种水稻的相应蛋白质存在 1 个氨基酸的差异。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bZP73 基因的 1 个核苷酸的差异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
B .bZP73 蛋白质的 1 个氨基酸的差异是由基因重组导致的
C .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一定会导致表达的蛋白质失去活性
D .粳稻和籼稻的两个 bZP73 基因在杂合子中可以发生重组
27 .大麻(2n=20)是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大麻纤维是优良的纺织原料,雄株 纤维优于雌株。研究发现,短日照处理会使雄性大麻植株雌性化,日间高温促进大麻雄花的发育。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麻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10+X 或 10+Y
B .短日照处理使大麻的性染色体由 XY 突变为 XX
C .长日照、日间高温处理有利于得到更多的雄株
D .雄株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后均为纯合雄株
28 .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内的同一条染色体上有基因 M 和基因 R,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前 3 个氨基酸的碱
基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 AUG。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 a 、b 链的分开而分离
B .需要四种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合成 a 、b 链的子链
C .基因 M 和基因 R 转录时都以 b 链为模板合成 mRNA
D .若箭头处碱基替换为 T,则对应密码子变为 AUC
29 .科学家发现如果 RNA 聚合酶运行过快会导致与 DNA 聚合酶相“撞车”而使 DNA 折断,引发细胞癌 变。研究发现,一种特殊酶类 RECQL5 可以吸附到 RNA 聚合酶上减缓其运行速度,扮演“刹车” 的角色,
从而抑制癌症发生。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均可以与 DNA 链结合分别催化不同过程
B .“撞车” 引发的 DNA 折断可能损伤 DNA 链上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
C .RECQL5 可以与 RNA 聚合酶结合进而减慢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速率
D .RECQL5 导致 RNA 聚合酶与 mRNA 结合受阻使基因不能正常表达
30 .下图所示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为 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
析不正确的是( )
A . ①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
B.植株 B 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25%
C .植株 C 为单倍体,由配子发育
而来
D .整个流程体现了体细胞与生殖
细胞均具有全能性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第 4 页 共 6 页
31 .(每空 1 分,共 6 分)人类 ABO 血型依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 A 、B 蛋白划分。红细胞表面有 A
蛋白为 A 型,有 B 蛋白为 B 型,两种蛋白均没有为 O 型。下图为某家族 ABO 血型遗传系谱。
(1)血型均为A 型的夫妇I1 和I2,所生的孩子出现了不同血型,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夫妇 II3 和 II4 ,所生的孩子中 III8 为 AB 型,其红细胞表面既有 A 蛋白又有 B 蛋白,表明分化形成
红细胞过程中,控制血型的显性基因有 2 个,且在该个体中 (填“ 同时”或“不同时”)表达。
(3)夫妇 II5 和 II6 所生孩子中,出现 III9 血型的现象极为罕见。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决定 A 蛋白和 B 蛋白表达的等位基因(IA 、IB 、i)位于 9 号染色体上,而 II6 的 19 号染色体上 h 基因纯合(hh)时,导 致 IA 和 IB 基因均无法表达,出现“伪 O 型”。据此分析,该家系中的“普通 O 型”III7 和“伪 O 型”II6 的基
因型分别为 和 。
(4)综上分析,IA、IB 和 i 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H(h)和 I(i)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
32 .(每空 1 分,共 6 分)图中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 3 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
下列问题。
(1)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
_________
(2)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
和占碱基总数的 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
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 29% 、19%,
则与α链对应的 DNA 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
碱基比例为 。
(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的肽链中第 8 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
AUU ,AUC ,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 ACU 、ACC ,ACA ,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
情况是 。
(4)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神经细胞、生发层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①②③的细胞是 (不考虑细
胞质基因的活动)。
(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 DNA 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 (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
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
33 .(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4 分)心肌细胞不能增殖,基因 ARC 在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抑制 其凋亡,以维持正常数量。细胞中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前体 RNA 经过加工过程会产生许多非编码 RNA,
如 miR-223(链状) ,HRCR(环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启动过程①时, (1 分)酶需识别并与基因上的启动部位结合。进行过程②的场所是
(1 分),该过程最终合成的 T1、T2、T3 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 (填“相同”或“不同”)。 (2)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会引起基因 miR-223 过度表达,所产生的 miR-223 可与 ARC 的 mRNA 特定 序列通过 原则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 1,使过程②因缺少 而被抑制,ARC 蛋白无法合
成。
(3)HRCR 可以吸附 miR-223 等链状的 miRNA,以达到清除它们的目的。与基因 ARC 相比,核酸杂交分
子 2 中特有的碱基对是 。HRCR (促进/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4)根据所学的知识及题中信息,判断下列关于 RNA 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序号)。
a.有的 RNA 可作为遗传物质 b.有的 RNA 是构成某些细胞器的成分
c.有的 RNA 具有催化功能 d.有的 RNA 可调控基因表达 e.有的 RNA 可运输氨基酸
f.有的 RNA 是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桥梁,直接决定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第 5 页 共 6 页
34 .(每空 2 分,共 14 分)利用卵细胞培育二倍体是目前鱼类育种的重要技术,其原理是经辐射处理的
精子入卵后不能与卵细胞核融合,只激活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后代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卵细胞。关
键步骤包括:①精子染色体的失活处理;②卵细胞染色体二倍体化等。请据图回答:
(1)经辐射处理可导致精子染色体断裂失活,这属于 变异。
(2)卵细胞的二倍体化有两种方法。用方法一获得的子代是纯合二倍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
; 用方法二获得的子代通常是杂合二倍体,这是因为 。
(3)用上述方法繁殖鱼类并统计子代性别比例,可判断其性别决定机制。若子代性别为 ,则其性
别决定为 XY 型(雌性为 XX,雄性为 XY);若子代性别为 ,则其性别决定为 ZW 型(雌性为
ZW,雄性为 ZZ ,WW 个体不能成活)。
(4)已知金鱼的正常眼(A)对龙眼( a )为显性,基因 B 能抑制龙眼基因表达,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
常染色体上。偶然发现一只有观赏价值的龙眼雌鱼,若用卵细胞二倍体化的方法进行大量繁殖,子代出
现龙眼个体的概率为 ;若用基因型为 AABB 的雄鱼与该雌鱼杂交,得到的子一代相互交配得到
子二代,则子二代出现龙眼个体的概率为 。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第 6 页 共 6 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学参考答案
1 .DA 、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由于雌配子有两种,雄配子也有两种,因此有 2×2=4
种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A 错误;
B 、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F1 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测交后代表现型为 1:1 是验证过程,
B 错误;
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C 错误;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从而可以推测个体的基因型,D 正确。
2 .BA、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A 正确;
B、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糯性基因位于第九号染色体上,所以非糯性基因也在九号染色体
上,B 错误;
C、该株玉米产生的配子比例为 1:1,所以其基因型一定为杂合子,C 正确;
D、配子比例为 1:1 可证明基因分离定律,D 正确。
3 .D 4 .B 5 .C 一个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最多能形成 4 种配子(分别是 AB 、Ab 、aB 、ab)各占 1/4 ,1 个基因型为 AaBb 的精原细胞能产生 4 个精子,100 个基因型为 AaBb 的精原细胞能产生 400 个 精子,1 个基因型为 AaBb 的卵原细胞能产生 1 种卵细胞,100 个基因型为 AaBb 的卵原细胞产生 100 个卵细胞,因此它们产生相同基因型配子的概率是 1/4,因此经过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基因组成相同的精
子和卵细胞的数量差值约为 400× 1/4-100 × 1/4=75 个,C 正确。
6 .BA、细胞①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 正确;
B、细胞②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C、细胞③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数目已经减半,与花
粉粒中染色体数目相同,C 正确;
D 、细胞④染色体着丝粒分裂,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 正确。
7 .D A、图中 A 与 B 没有在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不属于等位基因,A 错误;
B 、由于是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所以精细胞有 4 个,其基因型有二种,B 错误;
C、控制翅长与翅形的两对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C 错误;
D 、若该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由于该个体产生 4 种比例相等的配子,所以后代基因型比例为 l:1:1:
1 ,D 正确。
8 .B 9 .A A 、位于Ⅰ片段的致病基因,属于 X 染色体上的基因,女性体细胞中含有 2 条 X 染色体,
因此在体细胞总可能含有等位基因,A 错误;
B、Ⅱ片段是X 和Y 染色体的同源区,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如①XaXa ×XaYA 后代所有显性个体均为男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女性;②XaXa ×XAYa 后代所有显性个体均为女性,所有
隐性个体均为男性,B 正确;
C 、Ⅲ片段是男性特有的区域,其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所以Ⅲ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患者全为男性,C 正确;
D 、性染色体病是普遍存在于体细胞内的,因为个体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发育的前提是细胞分裂
和细胞分化,在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中其染色体组成是不变的,D 正确。
10 .B A、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分裂
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减半,故对应 A~C 段,A 正确;
B 、CD 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故染色体与核 DNA 的数目之比是 1:2 ,而 GH 段减数第二次分裂已结束,着丝点已分裂,故此时细胞中染色体与核 DNA 的数目之比 1:
1 ,B 错误;
C、结合分析可知,图示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且 I~M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B 正确;
D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现象的发生是减数分裂产生众多配子以及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即
与 AG 、HI 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有关,D 正确。
11.A ①F1 中绿色个体自交,后代有绿色和黄色,且比例为 2:1 ,由此可知绿色对黄色为完全显性,且
绿色纯合致死,①正确,
②绿色对黄色为完全显性,②错误;
③控制羽毛性状的等位基因本题中涉及的共有两对,但羽毛的性状不仅仅是有无条纹和颜色,还有其他
相对性状,③错误;
④F1 后代非条纹与条纹的比为 3:1, 由于绿色纯合致死,后代绿色与黄色的比例为 2:1,且 4 种性状
的比例为 6:3:2:1,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④正确。
12 .B A 、DNA 水解酶能够水解 DNA 分子,从而使其失去遗传效应,A 正确;
B 、由于 35S 标记的是蛋白质,用含有 35S 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离心获得
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该实验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只能说明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学答案 第 1 页 共 4 页
C、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 RNA 侵染烟草,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可能是
遗传物质,C 正确;
D、将已用 15N 标记 DNA 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 14N)培养基中,经两次分裂后,形成子代 4 个, 由于半保留复制,含 14N -15N 的 DNA 分子是 2 个,14N -14N 的 DNA 分子是 2 个,故一半的 DNA 位于
中带,一半 DNA 位于轻带,D 正确。
13 .DA、图中“1”代表磷酸基团,“A”代表腺嘌呤,A 错误;B、图中“2”代表的化学键是氢键,B 错误;
C、图中“3”连接的是磷酸基团与脱氧核糖,C 错误;D、图中“4”代表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 正确。
14 .D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TV)携带的 RNA 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因
此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至少要经过④逆转录、②转录、③翻译过程,A 正确;
B、病毒只提供了模板 RNA,因此在宿主细胞中发生的所有过程的原料都来自于宿主细胞,B 正确;
C、通过④逆转录形成的 DNA 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 DNA 上,C 正确;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没有核糖体,其翻译过程发生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D 错误。
15 .B A、分析图可知,I 表示转录过程,转录的原料是 4 种核糖核苷酸,A 正确;
B、分析图可知,③表示 tRNA ,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 tRNA 搬运,但一种 tRNA 只能搬运一种氨
基酸,B 错误;
C、分析图可知,②表示 mRNA,④表示多肽链,一种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
或几种密码子决定,C 正确;
D、分析图可知,①表示 DNA ,I 表示转录过程,II 表示翻译,DNA 上的遗传信息经转录和翻译过程
转变为多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D 正确。
16.A 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DNA 由多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则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所以它们的关系由大到小依次是染色体、DNA、基因、脱
氧核苷酸,A 正确,BCD 错误。
17.B A、分析表格可知,在成红细胞中,存在β-珠蛋白基因的 mRNA,不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的 mRNA,
说明β-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转录形成了 mRNA,而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A 正确;
B、生物体所有的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含有该生物体所有的基因,因此输卵管
细胞的基因组 DNA 中存在β-珠蛋白基因,B 错误;
C、每个细胞都有丙酮酸激酶,说明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
D、上述不同类型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其生理功能的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D 正确。
18 .B A、基因①和②能控制合成酶①和②的合成,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
但除此之外,人体基因也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A 错误;
B、某健康人的不同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都有基因①和②, 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
此不一定都有酶①和②, B 正确;
C、人体衰老,细胞内酶②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头发变白,不是缺乏酶②导致的
D、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体内苯丙氨酸代谢异常引起的,因此苯丙酮尿症患儿要严格控制含苯丙氨酸食物 的摄入,苯丙氨酸的摄入量受到限制,会导致体内酪氨酸缺乏,因此需要补充酪氨酸,增加酪氨酸食物
的摄入,D 错误。
19 .D A、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发生扩散和转移,A 正确;
B、靶基因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B 正确;
C、复合物进入细胞核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来改变细胞的代谢,C 正确;
D、由题目所给情景可知,该受体蛋白基因与与细胞癌变有关,不能断定与靶细胞的凋亡是否有关
20 .B A、基因突变的普遍性是指在自然界中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图中基因 a 、b 、c 均可能发生
基因突变,体现的是基因突变的随机性,A 错误;
B、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而 I 、II 是无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因此 I 、II 发生的碱基对
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属于基因突变,B 正确;
C、在细胞间期,会进行 DNA 的复制,双链会打开, 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合成新链,合成的过程中易
因复制错误而发生基因突变,C 错误;
D、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而 b 、c 位于同一条
染色体上,不能发生交叉互换,D 错误。
21 .D A、半乳糖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不能通过染色体分析来确定胎儿是否患病,A 正确;
B、携带者(表现正常),没有患病,所以患病为隐性性状,半乳糖血症的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B 正确;
C、发病率可以通过在人群中调查患者数量来推测,C 正确;
D、由于携带者的磷酸乳糖尿苷转移酶活性为 9~30,纯合子的磷酸乳糖尿苷转移酶活性为 25~40,所以
通过测定磷酸乳糖尿苷转移酶活性,不能准确判断个体是否为携带者,D 错误。
22 .B A、雄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会形成基因型为 XrY 的异常精子,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学答案 第 2 页 共 4 页
与正常卵细胞(Xr )结合产生白眼雌果蝇(XrXrY),A 正确;
B 、雄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会形成基因型为 XrXr 或 YY 的异常精子,与
正常卵细胞(Xr )结合产生后代为 XrXrXr 或 XrYY,不可能产生基因型为 XrXrY 的后代,B 错误;
C 、雌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会形成基因型为 XrXr 的异常卵细胞,与正常
精子 Y 结合会产生白眼雌果蝇(XrXrY),C 正确;
D 、雌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会形成基因型为 XrXr 的异常卵细胞,与正常
精子 Y 结合会产生白眼雌果蝇(XrXrY),D 正确。
23 .B A 、DNA 能够自我复制,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可以在番薯细胞内复制,A 正确;
B 、农杆菌和番薯的基因的化学本质都是 DNA ,都是由 4 种脱氧核苷酸(或碱基)组成的,但是有特定
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B 错误;
C、农杆菌和番薯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DNA 为双螺旋结构,C 正确;
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过程未经人工转基因操作,说明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可能在自然条件下转
入了番薯细胞,D 正确。
24 .A 根据 F1 自交得到的 F2 出现甜:不甜=13:3,是 9∶3∶3∶1 的变式,因此 F1 的基因型应该为 AaBb ,表型为甜;根据题意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 的植株表型为不甜,因此表型为甜的植株基因型有 A B 、aaB_和 aabb ,说明只有单独存在 A 基因,且无 B 基因时才会导致不甜,当 A 与 B 同时存在时,
表现为甜,从而得出结论 B 抑制 A 的表达,①③正确。
25 .B A 、C 是基因,是转录为 rRNA 的直接模板,转录过程中需要 RNA 聚合酶参与催化,A 正确。
B、看图可知:结构 a 是核糖体,物质 b 是 mRNA,过程①是翻译产生 r-蛋白过程,B 错误。
C、过程②是 r-蛋白和转录来的 rRNA 组装成核糖体的过程,核糖体无膜,C 正确;
D、如果细胞中 r-蛋白含量增多,r-蛋白可与 b 结合,这样阻碍 b 与 a 结合,影响翻译过程,D 正确。
26 .A A 、bZIP73 基因的一个核苷酸差异是碱基对替换的结果,属于基因突变,A 正确;
B 、bZIP73 蛋白质的氨基酸差异是基因突变导致,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 错误;
C、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不一定会导致表达的蛋白质活性改变,C 错误;
D、粳稻和籼稻的两个 bZP73 基因在杂合子中可以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 错误。
27 .C A、分析题意,大麻是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则其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
成是 9+X 或 9+Y ,A 错误;
B、分析题意可知,短日照处理可以影响大麻植株雌性化,即外界因素会影响植株表现,但无法推知其
可以改变大麻染色体组成,B 错误;
C、据题干信息“短日照处理会使雄性大麻植株雌性化, 日间高温促进大麻雄花的发育”可知,为得到更
多的雄株,应抑制雌性花的过程并促进雄花发育,故可采用长日照、日间高温处理方式,C 正确;
D、雄性大麻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18+XY,其花药可表示为 9+X 、9+Y,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基因型
为 18+XX 、18+YY,其中 18+XX 表现为雌株,D 错误。
28 .D A、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A 错误;
B、合成 a 、b 链的子链需要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B 错误;
C 、依题文可知,由于起始密码子均为 AUG ,所以基因 M 以 b 链为模板合成 mRNA ,基因 R 转录时以
a 链为模板合成 mRNA ,C 错误;
D、依题文可知,若箭头处碱基替换为 T,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对应密码子变为 AUC ,D 正确。 29.D A、DNA 聚合酶可以与 DNA 结合催化 DNA 复制过程,RNA 聚合酶可以与 DNA 结合催化转录
过程,A 正确;
B 、“撞车” 引发的 DNA 折断可能损伤 DNA 链上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导致分裂失控出现无限增殖 C、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RNA 聚合酶可以催化转录过程,RECQL5 可以与 RNA 聚合酶
结合,故可以减慢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速率,C 正确;
D 、RNA 聚合酶与 DNA 结合,不与 mRNA 结合,D 错误。
30 .B A 、①表示芽尖细胞组织培养,细胞分裂过程为有丝分裂,间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A 正确;
B、利用幼苗 2 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 B 纯合的概率为 100%,过程植株 A(基 因型 BbTt)→花粉(BT 、Bt 、bT 、bt)→单倍体(BT 、Bt 、bT 、bt)→纯合的二倍体(BBTT 、BBtt、
bbTT 、bbtt),B 错误;
C、植株 C 发育起点为配子,属于单倍体,C 正确;
D、植物组织培养和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体现了体细胞与生殖细胞均具有全能性,D 正确。
31 .性状分离 同时 HHii hhIBi 、hhIBIB 、hhIAIB 基因的分离 基因的自由组合
(1)血型均为 A 型的夫妇 I1 和 I2 ,所生的孩子出现了不同血型,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2)IA 、IB 这两个基因互不遮盖,各自发挥作用,表现为共显性,在控制性状中同时表达。
(3) 由图分析, Ⅱ3 、 Ⅱ4 、Ⅲ8 相关 A 蛋白、B 蛋白均表达,则Ⅲ7 个体 19 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HH。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学答案 第 3 页 共 4 页
根据 ABO 血型系统,Ⅲ7 为“普通 O 型” ,其 9 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ii ,故Ⅲ7 的基因型为 HHii 。因为 II6 为“伪 O 型” ,其 19 号染色体上 h 基因纯合(hh),又Ⅲ5 号为 O 型,其基因型为 ii ,Ⅲ9 为 B 型基因型
为 IBi,其 IB 基因来自 II6 ,故 II6 基因型为 hhIB_ ,即 hhIBi 、hhIBIB 、hhIAIB。
(4)IA 、IB 和 i 等位基因位于 9 号染色体上,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H(h)和 I(i)2 对等位基因
分别位于 19 号染色体和 9 号染色体,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2.(1)细胞核 (2)26% (3)A/T→G/C (4)生发层细胞 (5) 不完全相同 不同的细胞内进行基因的
选择性表达
(1)②为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2)α链是 mRNA,其中 G 占 29%,则 U 占 54%-29%=25%,则其模板链中 C 占 29% 、A 占 25%, 已 知模板链上 G 占 19%,故模板链上 T 占 27%,因(A+T) 占模板链的百分比等于双链 DNA 中(A+T)
占整个 DNA 分子的百分比,故α链对应的 DNA 双链区段中,A+T=25%+27%=52%,故 A=T=26%。
(3)若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合成的肽链中第 8 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 AUU、 AUC 、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 ACU 、ACC 、ACA 、ACG), 即密码子上碱基 U 替换成碱基 C,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可知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 T/A 替换为 C/G(A/T 替换为 G/C)。
(4)上述细胞中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及众多的细胞器,不能进行 DNA 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生 发层细胞可进行 DNA 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神经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只进行基因的表达不进行
DNA 的复制。故能发生过程①②③细胞是生发层细胞。
(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含有相同的 DNA,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转录时起始点不完全相同。
33 .(1) RNA 聚合(1 分) 核糖体(1 分) 相同 (2) 碱基互补配对 模板
(3) A-U 抑制 (4)abcdef
(1)图中①为转录过程,转录时 RNA 聚合酶需识别并与基因上的启动部位结合。②为翻译过程,场所 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分析图可知,控制合成的三条多肽链是同一个模板 mRNA ,所以最终合成的 T1、
T2 、T3 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相同。
(2)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会引起基因 miR-223 过度表达,表达产物 miR-223 可与 ARC 的 mRNA 特 定序列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 1,导致过程②即翻译过程因模板的缺少而受阻,
ARC 蛋白无法合成,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3)核酸杂交分子 2 是 RNA 和 RNA 之间形成杂交分子,所以与 ARC 基因相比,核酸杂交分子 2 中
特有的碱基对是 A-U。分析图可知,HRCR 与 miR-223 碱基互补配对后,可以清除 miR-223,使 ARC
基因的表达增加,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
(4)RNA 是核酸的一种,其功能有多种:a、有的 RNA 可作为遗传物质,如 HIV 病毒,a 正确;b 、 有的 RNA 是构成某些细胞器的成分,如核糖体是由 rRNA 和蛋白质组成,b 正确;C 、有的酶化学本质 是 RNA,故有些 RNA 具有催化功能,c 正确;d、分析图可知,miR-223 可以和 mRNA 结合,从而调 控基因表达,d 正确;e、有的 RNA 可运输氨基酸,如 tRNA , e 正确;f、有的 RNA 可作为翻译的直 接模板,直接决定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如 mRNA , f 正确。综上 abcdef 全都正确,故选 abcdef。
34 .(1)染色体结构
(2) 低温抑制(卵细胞)纺锤体形成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
(3) 全为雌性 全为雄性
(4) 100% 1/16(6.25%)
(1)染色体断裂失活,属于染色体结构的缺失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2)方法一,低温抑制第一次卵裂,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上的基因加倍,获 得纯合子。方法二,用低温抑制极体排出,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常发生交叉互换,此时极体和卵细胞
的相同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常存在等位基因,融合后通常是杂合二倍体。
(3)若性别决定是 XY 型,则极体和卵细胞的性染色体都是 X ,加倍后全部是 XX ,发育为雌性。若性 别决定是 ZW 型,则极体和卵细胞的性染色体是 Z 或 W,加倍后全部是 ZZ 或 WW,发育为雄性或不
能存活。
(4) 由题意可知,这只有观赏价值的龙眼雌鱼的基因型是 aabb,若用卵细胞二倍体化的方法进行繁殖 后代的基因型全是 aabb,全部表现为龙眼,若用基因型为 AABB 的雄鱼与该雌鱼杂交,子一代的基因
型是 AaBb,子二代基因型是 aabb 的概率是 1/16。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学答案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