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①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②建立者:禹;③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④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④影响:从此,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的制度)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夏朝重要遗址 二里头遗址。
4.夏朝兴衰 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由于夏王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
二、商汤灭夏
1.商朝建立 ①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②建立者:汤;③都城:亳。
2.盘庚迁都 受战乱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
3.商纣王 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三、武王伐纣
1.周朝建立 ①时间:公元前1046年;②建立者:周武王;③灭商战役:牧野之战(以少胜多);4.都城:镐京(史称西周)。
2,总结归纳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末代君主 都城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桀 阳城(今河南登封)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汤 纣王 亳(今河南郑州) 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周幽王 镐京(今陕西西安)
3.夏商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及启示 ①共同原因:统治者统治残暴,激起人民反抗。
②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四、西周分封制
1.周朝建立 项 目 内 容 作 用
分封对象 宗亲和功臣 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主要封国 燕、齐、吴、鲁、宋、晋
诸侯的权力和义务 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等级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统治阶级贵族 被统治阶级
2.国人暴动 ①原因:周厉王残暴;②时间:公元前841年。
3.西周灭亡 ①原因:周幽王昏庸;②时间:公元前771年;③灭之少数民族:犬戎族。
4.东周建立 ①时间:公元前770年;②国君:周平王;③都城:洛邑(史称东周)。
【真题】
(2023 湖北省荆州市 中考真题)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二里头遗址反映出( )
A.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
C.西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王朝
D.东周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答案】A
【考点】二里头遗址;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里头遗址,需要考生掌握二里头文明的特点。
结合所学可知,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出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A项正确;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都城,与商朝、西周和东周无关,排除BCD项。
故选:A。
【变式】
1.(2022秋 郾城区期末)二里头遗址揭开了夏文化的神秘面纱,在其遗址中分布着宫殿区和宫城、祭祀区和若干贵族聚居区等重要遗存,还有平民居住区,常见小型地面式和半地穴式房基以及随葬品以陶器为主的小型墓葬。这说明了当时的夏王朝( )
A.拥有最先进的政治制度
B.阶级分化与等级界限明显
C.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D.生活必需品的制作水平高
【答案】B
【考点】二里头遗址;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
【解析】考查夏朝的相关知识。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根据材料“在其遗址中分布着宫殿区和宫城、祭祀区和若干贵族聚居区等重要遗存,还有平民居住区,常见小型地面式和半地穴式房基以及随葬品以陶器为主的小型墓葬”并结合所学可知,禹当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就有了剩余产品,私有财产更多地的出现。私有制的出现,氏族首领利用职权占有较多的剩余产品,成为剥削阶级,为了镇压被剥削阶级,建立了国家机器,夏朝建立。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明显。B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夏朝拥有最先进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夏朝生活必需品的制作水平高,排除D项。
故选:B。
2.(2023秋 桐柏县校级月考)如图为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二里头遗址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黄河流域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有“华夏第一王都”之称。它可以佐证以下哪个朝代的历史( )
A.夏朝 B.秦朝 C.隋朝 D.唐朝
【答案】A
【考点】二里头遗址;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
【解析】本题考查了二里头遗址和夏朝的建立的知识,解题关键是联系所学、分析材料、结合要求、作出选择。
依据题干材料中的图示和“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二里头遗址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黄河流域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有‘华夏第一王都’之称”,结合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即二里头遗址,所以A项正确;B项所述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所述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所述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A。
3.(2023 尉氏县一模)观察二里头文化绿松石饰品的生产与流通示意图,可以得出关于二里头遗址推测合理的是( )
A.手工业生产高度发达
B.同周边地区存在密切的联系
C.建立了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D.贵族生活的腐化奢侈
【答案】B
【考点】二里头遗址;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里头遗址,需要考生掌握二里头遗址的文明成就及其特点分析作答。
从图示可知,二里头绿松石的石矿来源远达湖北、陕西,制成品的流传远达山东、陕西,说明以洛阳为中心的二里头遗址同周边地区存在密切的联系,B项正确;“手工业生产高度发达”反映的是生产技术水平,材料并不能说明,排除A项;礼乐制度开始于西周,排除C项;生产加工绿松石,并不能说明贵族生活的腐化奢侈,排除D项。
故选:B。
【真题】
(2023 呼和浩特 中考真题)“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两段话反映的是( )
A.夏朝的“家天下” B.西周的分封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西汉的“大一统”
【答案】B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不是夏朝的“家天下”、秦朝的郡县制、西汉的“大一统”,排除ACD。
故选:B。
【变式】
1.(2022秋 西宁期末)西周时期,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 )
A.割据称雄,争夺霸主 B.兼并战争,实现统一
C.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D.讨伐商纣,建立政权
【答案】C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故C符合题意;割据称雄,争夺霸主出现于春秋时期,排除A;兼并战争,实现统一的是秦始皇,排除B;讨伐商纣,建立政权的是周武王,排除D。
故选:C。
2.(2022秋 电白区期末)周分为西周和东周,王朝统治约800年。它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重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能够使周统治长久的原因是( )
A.将王权至上发挥到极致
B.形成了“家天下”的政治局面
C.依据了“天下共主”的理念
D.直接对地方进行了有效管辖
【答案】C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知道能够使周统治长久的原因是依据了“天下共主”的理念。
能够使周统治长久的原因是依据了“天下共主”的理念。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故选:C。
3.(2022秋 新都区期末)《唐律疏议》记载:“昔(周)武王克商,封夏后氏之后于杞,封殷氏之后于宋。”《吕氏春秋》记载:“此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上述材料共同反映的是( )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西周的分封制 D.春秋诸侯争霸
【答案】C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知道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
上述材料共同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故选:C。
1.(2023 大庆 中考真题)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其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这一王朝是( )
A.夏朝 B.西周 C.元朝 D.明朝
【答案】C
【考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本题考查了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A.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组成的国家,不符合题意,排除A。
B.西周是华夏族建立的,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B。
C.1260年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其版图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C正确。
D.明朝是汉族所建立的,不符合题意,排除D。
故选:C。
2.(2023 台州 中考真题)“夏传子,家天下。”古时《三字经》这样描述是因为夏朝创立了(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
【答案】C
【考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故C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世袭制,不是禅让制,排除A;西周实行分封制,题干反映的是世袭制,排除B;隋朝创立选拔官员的科举制,与题意不符,排除D。
故选:C。
3.(2021 绵阳 中考真题)下列材料都记载了武王伐纣的历史。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小说《封神演义》 B.司马迁《史记》
C.周初青铜器铭文 D.京剧《哪吒》
【答案】C
【考点】青铜器;甲骨文
【解析】本题考查青铜器,知道史料价值最高的是周初青铜器铭文。
A.小说《封神演义》经过了艺术加工,不具有太高的史料价值,排除。
B.司马迁的《史记》属于文献史料,会有一些个人主观判断,不是史料价值最高的,排除。
C.周初青铜器铭文属于第一手史料,是与武王伐纣时间最接近的实物史料,价值最高。
D.京剧《哪吒》经过了艺术加工,不具有太高的史料价值,排除。
故选:C。
4.(2022 昆明 中考真题)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统治格局。由此,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答案】B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统治格局。由此,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5.(2014秋 邹平县校级月考)当今社会认祖归宗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们在节日假日拜皇陵,少数的村庄甚至至今还有存家谱,代代儿女都根据家谱命名。前段时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华,到南京敬谒中山陵,并到西安祭拜祖母陵墓。这宗情结源自于(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答案】A
【考点】炎帝和黄帝
【解析】本题以当今社会认祖归宗的现象为依托,考查的是宗法制的内容。
西周时期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里表的宗法制。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当今社会认祖归宗的现象的情结源于宗法制。
故选:A。
6.(2023 广州 中考真题)西周时,周公曾对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如果诸侯不贡天子,人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周公旨在( )
A.废除奴隶制 B.强调分封制的重要性
C.建立郡县制 D.倡导“尊王攘夷”策略
【答案】B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分封制,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根据材料“如果诸侯不贡天子,人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及所学知识,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周公旨在强调分封制对维护周朝统治的重要性,B项正确;周朝是奴隶社会,不可能废除奴隶制,排除A项;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不是郡县制,排除C项;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与西周不符,排除D项。
故选:B。
7.(2023 菏泽 中考真题)有学者指出:“周王和周公建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 )
A.巩固了西周疆土 B.确立了等级制度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促进了民族交融
【答案】A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据题干“周王和周公建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可知,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巩固了西周疆土。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巩固了西周疆土,不是确立了等级制度、实现了富国强兵、促进了民族交融,排除BCD。
故选:A。
8.(2023 泰州 中考真题)范文澜《中国通史》:“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属于秦朝创建的制度有( )
A.分封制 B.皇帝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答案】B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需要考生掌握秦朝创建的制度的内容。
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其内容包括中央创立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地方上进一步推行郡县制,B项正确;在地方,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排除A项;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排除C项;行省制创立于元朝,排除D项。
故选:B。
9.(2023 眉山 中考真题)殷商卜辞中有赛马和比箭的相关记载。周代已经有完备的比箭礼仪,天子者称为“大射礼”,贵族比赛,则称为“乡射礼”。由此可知商周( )
A.祭祀活动很盛行 B.竞技体育已出现
C.军备竞赛已开始 D.分封制度已建立
【答案】B
【考点】商朝的建立与灭亡;西周的建立及疆域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和商朝的建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材料中“赛”和“比”侧重表示比较并较量本领、技术的高低,其适用范围较窄,对象多为文艺、体育、娱乐等对抗性活动,因此,材料表明商周时期竞技体育已出现,故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竞技体育的出现,没有涉及祭祀活动、军备竞赛和分封制的内容,排除ACD。
故选:B。
10.(2022秋 渌口区期中)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朝更替】
材料一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周武王建立了什么王朝?
【制度创新】
材料二
(2)材料二图一的方框A处和括号B处填上相对应的内容。依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有什么启示?
【答案】
(1)周朝。
(2)A启;B禅让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3)末代国王残暴昏庸;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
【考点】西周的建立及疆域;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夏朝的灭亡;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解析】本题考查夏商周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掉商朝,建立周朝。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许多部族。为了增强实力,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依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3)依据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可知,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末代国王残暴昏庸。夏、商、西周三朝的灭亡给后人留下的启示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
11.(2022秋 石狮市校级月考)分封制与西周王朝的兴衰关系密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初分封略表
主要封国 受封对象 分封目的
晋 姬姓贵族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卫 姬姓贵族
鲁 姬姓贵族
燕 姬姓贵族
齐 功臣
宋 先代贵族 武王灭商之后,分封了对周人比较温顺并在商朝人中有影响的徽子启,以此来统治商的遣民
材料二:“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大体就在黄河中下游的农耕文明区;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
——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
材料三:西周分封制地图
材料四:王(注: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朝觐)。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
——《左传 桓公 桓公五年》
(1)根据材料一,说明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对象有哪些?并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信息,说明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巩固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如果你是当时的诸侯,你对周王有什么义务?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时期政治上出现什么现象。
【答案】
(1)对象:宗亲、功臣。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作用:加强了对中原地区(或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控制;巩固了西周对边远地区的统治;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
(3)义务: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4)现象:诸侯争霸。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解析】本题以四则材料为背景依托,考查分封制、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1)对象:根据材料“姬姓贵族”“功臣”“先代贵族”,可知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对象有贵族、功臣。目的: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作用:结合材料二“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和材料三中的信息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将同姓贵族分封在地理位置重要的地区,加强了对中原地区(或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控制;巩固了西周对边远地区的统治;抵御了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
(3)义务:根据所学可知,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4)现象:根据材料“王(注: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朝觐)。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政治上出现诸侯争霸的现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①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②建立者:禹;③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④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④影响:从此,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的制度)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夏朝重要遗址 二里头遗址。
4.夏朝兴衰 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由于夏王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
二、商汤灭夏
1.商朝建立 ①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②建立者:汤;③都城:亳。
2.盘庚迁都 受战乱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
3.商纣王 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三、武王伐纣
1.周朝建立 ①时间:公元前1046年;②建立者:周武王;③灭商战役:牧野之战(以少胜多);4.都城:镐京(史称西周)。
2,总结归纳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末代君主 都城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桀 阳城(今河南登封)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汤 纣王 亳(今河南郑州) 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周幽王 镐京(今陕西西安)
3.夏商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及启示 ①共同原因:统治者统治残暴,激起人民反抗。
②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四、西周分封制
1.周朝建立 项 目 内 容 作 用
分封对象 宗亲和功臣 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主要封国 燕、齐、吴、鲁、宋、晋
诸侯的权力和义务 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等级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统治阶级贵族 被统治阶级
2.国人暴动 ①原因:周厉王残暴;②时间:公元前841年。
3.西周灭亡 ①原因:周幽王昏庸;②时间:公元前771年;③灭之少数民族:犬戎族。
4.东周建立 ①时间:公元前770年;②国君:周平王;③都城:洛邑(史称东周)。
【真题】
(2023 湖北省荆州市 中考真题)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二里头遗址反映出( )
A.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
C.西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王朝
D.东周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变式】
1.(2022秋 郾城区期末)二里头遗址揭开了夏文化的神秘面纱,在其遗址中分布着宫殿区和宫城、祭祀区和若干贵族聚居区等重要遗存,还有平民居住区,常见小型地面式和半地穴式房基以及随葬品以陶器为主的小型墓葬。这说明了当时的夏王朝( )
A.拥有最先进的政治制度
B.阶级分化与等级界限明显
C.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D.生活必需品的制作水平高
2.(2023秋 桐柏县校级月考)如图为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二里头遗址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黄河流域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有“华夏第一王都”之称。它可以佐证以下哪个朝代的历史( )
A.夏朝 B.秦朝 C.隋朝 D.唐朝
3.(2023 尉氏县一模)观察二里头文化绿松石饰品的生产与流通示意图,可以得出关于二里头遗址推测合理的是( )
A.手工业生产高度发达
B.同周边地区存在密切的联系
C.建立了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D.贵族生活的腐化奢侈
【真题】
(2023 呼和浩特 中考真题)“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两段话反映的是( )
A.夏朝的“家天下” B.西周的分封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西汉的“大一统”
【变式】
1.(2022秋 西宁期末)西周时期,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 )
A.割据称雄,争夺霸主 B.兼并战争,实现统一
C.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D.讨伐商纣,建立政权
2.(2022秋 电白区期末)周分为西周和东周,王朝统治约800年。它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重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能够使周统治长久的原因是( )
A.将王权至上发挥到极致
B.形成了“家天下”的政治局面
C.依据了“天下共主”的理念
D.直接对地方进行了有效管辖
3.(2022秋 新都区期末)《唐律疏议》记载:“昔(周)武王克商,封夏后氏之后于杞,封殷氏之后于宋。”《吕氏春秋》记载:“此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上述材料共同反映的是( )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西周的分封制 D.春秋诸侯争霸
1.(2023 大庆 中考真题)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其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这一王朝是( )
A.夏朝 B.西周 C.元朝 D.明朝
2.(2023 台州 中考真题)“夏传子,家天下。”古时《三字经》这样描述是因为夏朝创立了(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
3.(2021 绵阳 中考真题)下列材料都记载了武王伐纣的历史。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小说《封神演义》 B.司马迁《史记》
C.周初青铜器铭文 D.京剧《哪吒》
4.(2022 昆明 中考真题)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统治格局。由此,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5.(2014秋 邹平县校级月考)当今社会认祖归宗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们在节日假日拜皇陵,少数的村庄甚至至今还有存家谱,代代儿女都根据家谱命名。前段时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华,到南京敬谒中山陵,并到西安祭拜祖母陵墓。这宗情结源自于(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6.(2023 广州 中考真题)西周时,周公曾对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如果诸侯不贡天子,人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周公旨在( )
A.废除奴隶制 B.强调分封制的重要性
C.建立郡县制 D.倡导“尊王攘夷”策略
7.(2023 菏泽 中考真题)有学者指出:“周王和周公建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 )
A.巩固了西周疆土 B.确立了等级制度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促进了民族交融
8.(2023 泰州 中考真题)范文澜《中国通史》:“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属于秦朝创建的制度有( )
A.分封制 B.皇帝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9.(2023 眉山 中考真题)殷商卜辞中有赛马和比箭的相关记载。周代已经有完备的比箭礼仪,天子者称为“大射礼”,贵族比赛,则称为“乡射礼”。由此可知商周( )
A.祭祀活动很盛行 B.竞技体育已出现
C.军备竞赛已开始 D.分封制度已建立
10.(2022秋 渌口区期中)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朝更替】
材料一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伐纣,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周武王建立了什么王朝?
【制度创新】
材料二
(2)材料二图一的方框A处和括号B处填上相对应的内容。依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有什么启示?
11.(2022秋 石狮市校级月考)分封制与西周王朝的兴衰关系密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初分封略表
主要封国 受封对象 分封目的
晋 姬姓贵族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卫 姬姓贵族
鲁 姬姓贵族
燕 姬姓贵族
齐 功臣
宋 先代贵族 武王灭商之后,分封了对周人比较温顺并在商朝人中有影响的徽子启,以此来统治商的遣民
材料二:“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大体就在黄河中下游的农耕文明区;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
——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
材料三:西周分封制地图
材料四:王(注: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朝觐)。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
——《左传 桓公 桓公五年》
(1)根据材料一,说明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对象有哪些?并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信息,说明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巩固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如果你是当时的诸侯,你对周王有什么义务?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时期政治上出现什么现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