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1.社会背景:
①经过春秋300年纷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大诸侯国左右政局,周王室统治彻底崩溃。
②赵韩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2.巧记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齐楚秦燕赵魏韩,东西南北到中间(方位记法)
3.战国战争:①特点:诸侯国之间战争的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②著名的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其中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是长平之战(为秦灭六国奠定基础)。典故:长平之战(纸上谈兵)和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减灶计)。
二、商鞅变法
1.原因:①经济方面: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②政治方面: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掌握国家政权,这是改革的政治原因。③军事方面: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
3.时间、支持者: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4.内容及作用:
内容 作用
政治 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影响大
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损害旧贵族利益,商鞅被处死的原因
③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
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
经济 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实质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最能体现变法性质
②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富)
③统一度量衡 ——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提高军队战斗力(兵强)
5.意义: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6.成效最大的原因:除了适应经济、政治发展需要,顺应时代潮流,还有两大主观因素。一是秦国地处西陲,国家落后,因而改革决心最大,秦孝公鼎力支持商鞅变法。二是商鞅作为改革家的个人品质和措施得力。
7.商鞅变化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①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
②商鞅虽死,但因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时间: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
2.修建者:秦国蜀郡郡守李冰
3.地点:成都附近的岷江上
4.构成: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5.作用:防洪、灌溉、水运等
6.影响: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智慧。
【真题】
(2022 河南省株洲市 中考真题)观察《战国形势图》,今天的“制造名城 幸福株洲”属于当时哪一诸侯国的势力范围( )
A.齐国 B.楚国 C.韩国 D.秦国
【变式】
1.(2022秋 衡阳期末)如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在①②③④所示的诸侯国中,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一跃成为最强盛诸侯国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22秋 汝州市期末)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如图地图的名称应该是( )
A.《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
B.《春秋争霸形势图》
C.《战国形势图》
D.《三国鼎立形势图》
3.(2022秋 徐闻县期末)历史课上,李同学学习了“韩赵魏分晋”“长平之战”“地主阶级兴起”等,这些史实所处时代的主要特征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文明起源 B.国家建立 C.社会变革 D.皇权加强
【真题】
(2023 山东省东营市 中考真题)下面材料内容反映的是( )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变式】
1.(2023 福田区模拟)商鞅变法颁布《分户令》,通过析分大家庭,建立了以小家庭为基础的农业生产单位,为国家提供了更多的赋税、徭役和兵源。其目的是( )
A.实现富国强兵 B.废除贵族特权
C.改革户籍制度 D.加强中央集权
2.(2022秋 依安县期末)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商鞅变法的内容( )
A.建立分封制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3.(2022秋 两江新区期末)《史记》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战国策》说商鞅“决裂阡陌”。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统一度量衡 B.废除井田制
C.奖励军功 D.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1.(2021 眉山 中考真题)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仅六七万人。战国时期,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的兵力都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万。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人们踊跃参军作战 B.作战方式发生改变
C.战争破坏越来越大 D.统一已成必然趋势
2.(2022秋 新抚区月考)在江南大地上,有一座高大精美的石兽雕刻(如图),是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它就是驰名中外的南朝陵墓石刻。南朝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这四个朝代分别是( )
A.韩、燕、赵、魏 B.魏、蜀、吴、晋
C.宋、齐、梁、陈 D.秦、汉、西晋、东晋
3.(2022秋 临泉县校级期中)很多成语故事都与历史事件紧密相连,“纸上谈兵”就与一次战役有关,请问这一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D.牧野之战
4.(2022 深圳 中考真题)商鞅变法造就了以军工和才干上升的官僚功勋系统,使秦国社会的动力驱动系统焕然一新。推动这一驱动系统建立的变法措施是( )
A.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B.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C.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D.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5.(2023 锦州 中考真题)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够直接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是( )
A.鼓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确立县制 D.废除井田制
6.(2022 兰州 中考真题)《史记 商君列传》记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鼓励人民尽力发展农业,而对于从事商业或由于懒惰而贫穷的,全部把他们没为奴隶。这表明商鞅变法重视( )
A.商业贸易 B.手工业生产 C.农业生产 D.海外贸易
7.(2022 泰安 中考真题)下列材料探究的主题是( )
政局动荡不安 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农业继续发展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各国进行变法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A.夏商周的更替 B.分封制的实施
C.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D.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8.(2020 重庆 中考真题)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
A.战国时期大国争雄 B.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C.春秋时期诸侯称霸 D.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9.(2023 青岛 中考真题)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项工程,它的完工使国家南北的交通更加便利。人们可以从余杭乘船北行直达涿郡,西行直达洛阳。这项工程是( )
A.秦国都江堰 B.秦朝灵渠 C.隋朝大运河 D.明长城
10.(2023 广州 中考真题)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工程建成后,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这有利于( )
A.齐桓公成为霸主 B.商鞅推行新法
C.秦完成统一大业 D.夏朝巩固统治
11.(2023 宁夏 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目录中第三章的子目名称
第三章
第一节
1.王室衰微 大国争霸
2.铁犁牛耕的出现 井田制的逐渐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工商业的发展
3.老子孔子
第二节
1.李悝变法吴起变法 商鞅变法 封建集权制度的初步形成
2.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进步 商业的活跃 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
3.合纵连横的斗争 长平之战与赵的削弱
4.诸子百家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上)》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第三章”所述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变化。
(2)请你为“第三章”确定一个主题名称。
12.(2022秋 曲阜市期中)不同的社会因素对一定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2)参照上图,请任意选择工程中“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一处,说明它的“水利”功能。
材料三:《汉书 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同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同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3)材料记述了汉初怎样的社会局面?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加以改善?
(4)综上材料,谈谈对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认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1.社会背景:
①经过春秋300年纷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大诸侯国左右政局,周王室统治彻底崩溃。
②赵韩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2.巧记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齐楚秦燕赵魏韩,东西南北到中间(方位记法)
3.战国战争:①特点:诸侯国之间战争的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②著名的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其中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是长平之战(为秦灭六国奠定基础)。典故:长平之战(纸上谈兵)和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减灶计)。
二、商鞅变法
1.原因:①经济方面: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②政治方面: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掌握国家政权,这是改革的政治原因。③军事方面: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
3.时间、支持者: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4.内容及作用:
内容 作用
政治 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影响大
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损害旧贵族利益,商鞅被处死的原因
③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
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
经济 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实质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最能体现变法性质
②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富)
③统一度量衡 ——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提高军队战斗力(兵强)
5.意义: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6.成效最大的原因:除了适应经济、政治发展需要,顺应时代潮流,还有两大主观因素。一是秦国地处西陲,国家落后,因而改革决心最大,秦孝公鼎力支持商鞅变法。二是商鞅作为改革家的个人品质和措施得力。
7.商鞅变化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①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
②商鞅虽死,但因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时间: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
2.修建者:秦国蜀郡郡守李冰
3.地点:成都附近的岷江上
4.构成: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5.作用:防洪、灌溉、水运等
6.影响: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智慧。
【真题】
(2022 河南省株洲市 中考真题)观察《战国形势图》,今天的“制造名城 幸福株洲”属于当时哪一诸侯国的势力范围( )
A.齐国 B.楚国 C.韩国 D.秦国
【答案】B
【考点】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战国七雄的历史,应重点掌握战国七雄之一楚国的地理位置。
依据题干信息“株洲、战国七雄”判断,结合所学知识:株洲在今湖南省,战国七雄中的楚国统治着湖南、湖北等广大的南方地区。
故选:B。
【变式】
1.(2022秋 衡阳期末)如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在①②③④所示的诸侯国中,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一跃成为最强盛诸侯国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考点】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解析】本题考查战国七雄。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七个国家。
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图示中④为秦国。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不符。
故选:D。
2.(2022秋 汝州市期末)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如图地图的名称应该是( )
A.《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
B.《春秋争霸形势图》
C.《战国形势图》
D.《三国鼎立形势图》
【答案】C
【考点】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解析】本题考查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赵、魏、韩。最终形成了战国七雄,即齐、楚、燕、韩、赵、魏、秦,所以如图地图的名称应该是《战国形势图》,C是正确的选项。图片没有体现ABD的内容。
故选:C。
3.(2022秋 徐闻县期末)历史课上,李同学学习了“韩赵魏分晋”“长平之战”“地主阶级兴起”等,这些史实所处时代的主要特征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文明起源 B.国家建立 C.社会变革 D.皇权加强
【答案】C
【考点】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理解兼并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统治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发生桂陵之战、长平之战等战役,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兴起,C符合题意。
故选:C。
【真题】
(2023 山东省东营市 中考真题)下面材料内容反映的是( )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答案】B
【考点】商鞅变法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不是管仲改革、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排除ACD。
故选:B。
【变式】
1.(2023 福田区模拟)商鞅变法颁布《分户令》,通过析分大家庭,建立了以小家庭为基础的农业生产单位,为国家提供了更多的赋税、徭役和兵源。其目的是( )
A.实现富国强兵 B.废除贵族特权
C.改革户籍制度 D.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A
【考点】商鞅变法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商鞅变法……建立了以小家庭为基础的农业生产单位,为国家提供了更多的赋税、徭役和兵源”说明商鞅变法的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涉及废除贵族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CD。
故选:A。
2.(2022秋 依安县期末)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商鞅变法的内容( )
A.建立分封制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答案】A
【考点】商鞅变法
【解析】此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点。
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国推行商鞅变法,其主要措施包括: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等,没有建立分封制。
故选:A。
3.(2022秋 两江新区期末)《史记》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战国策》说商鞅“决裂阡陌”。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统一度量衡 B.废除井田制
C.奖励军功 D.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B
【考点】商鞅变法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它的意思是废除井田重新划分田塍的界线,鼓励开垦荒地,而使赋税平衡。联系所学可知,这个记载记录的是商鞅变法的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ACD的内容与土地制度无关,不能从材料得出,排除。
故选:B。
1.(2021 眉山 中考真题)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仅六七万人。战国时期,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的兵力都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万。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人们踊跃参军作战 B.作战方式发生改变
C.战争破坏越来越大 D.统一已成必然趋势
【答案】D
【考点】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争霸、战国纷争,知道题干现象反映了当时统一已成必然趋势。
据题干“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仅六七万人。战国时期,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可知,从春秋到战国,军队人数越来越多,战役规模越来越大,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统一已成必然趋势。
故选:D。
2.(2022秋 新抚区月考)在江南大地上,有一座高大精美的石兽雕刻(如图),是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它就是驰名中外的南朝陵墓石刻。南朝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这四个朝代分别是( )
A.韩、燕、赵、魏 B.魏、蜀、吴、晋
C.宋、齐、梁、陈 D.秦、汉、西晋、东晋
【答案】C
【考点】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解析】本题考查南朝的更替,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南朝(420﹣589年)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自420年东晋王朝灭亡之后,在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而它们存在的时间都相对较短。故C正确;ABD与南朝无关,排除。
故选:C。
3.(2022秋 临泉县校级期中)很多成语故事都与历史事件紧密相连,“纸上谈兵”就与一次战役有关,请问这一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D.牧野之战
【答案】A
【考点】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解析】本题考查长平之战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A.根据所学可知,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故A正确。
B.马陵之战是齐国,魏国,韩国之间的战争,排除B。
C.桂陵之战是齐国、赵国、魏国之间的战争,排除C。
D.牧野之战是周武王大败商纣王的战役,排除D。
故选:A。
4.(2022 深圳 中考真题)商鞅变法造就了以军工和才干上升的官僚功勋系统,使秦国社会的动力驱动系统焕然一新。推动这一驱动系统建立的变法措施是( )
A.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B.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C.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D.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答案】C
【考点】商鞅变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需要考生掌握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其影响。
根据材料“商鞅变法造就了以军功和才干上升的官僚功勋系统”可知,反映的是奖励军功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实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项正确;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排除A项;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是实行小家庭政策,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排除B项;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这样,就减少了私斗,有利于公战,排除D项。
故选:C。
5.(2023 锦州 中考真题)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够直接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是( )
A.鼓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确立县制 D.废除井田制
【答案】B
【考点】商鞅变法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授予官位爵位,提高了秦国将士的军队战斗力,故B正确;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鼓励耕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A;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C;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定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D。
故选:B。
6.(2022 兰州 中考真题)《史记 商君列传》记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鼓励人民尽力发展农业,而对于从事商业或由于懒惰而贫穷的,全部把他们没为奴隶。这表明商鞅变法重视( )
A.商业贸易 B.手工业生产 C.农业生产 D.海外贸易
【答案】C
【考点】商鞅变法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题干材料表明商鞅变法重视农业生产。商鞅变法规定,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A不符合史实,排除;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7.(2022 泰安 中考真题)下列材料探究的主题是( )
政局动荡不安 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农业继续发展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各国进行变法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A.夏商周的更替 B.分封制的实施
C.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D.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答案】C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故材料探究的主题是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8.(2020 重庆 中考真题)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
A.战国时期大国争雄 B.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C.春秋时期诸侯称霸 D.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答案】B
【考点】商鞅变法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为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意思是商鞅担任秦孝公的国相,为秦国开启了帝王之业,其含义商鞅变法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国力大增,为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影响深远。因此评价说明的是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故选:B。
9.(2023 青岛 中考真题)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项工程,它的完工使国家南北的交通更加便利。人们可以从余杭乘船北行直达涿郡,西行直达洛阳。这项工程是( )
A.秦国都江堰 B.秦朝灵渠 C.隋朝大运河 D.明长城
【答案】C
【考点】隋朝大运河
【解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故C符合题意;都江堰、灵渠与余杭、洛阳无关,排除AB;明长城是军事防御工程,与乘船北行无关,排除D。
故选:C。
10.(2023 广州 中考真题)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工程建成后,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这有利于( )
A.齐桓公成为霸主 B.商鞅推行新法
C.秦完成统一大业 D.夏朝巩固统治
【考点】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
【解析】本题考查都江堰工程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A.“齐桓公成为霸主”反映了诸侯争霸的兴起,排除A。
B.商鞅推行新法,使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不符合题意,排除B。
C.据材料“工程建成后,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可知,秦国时期修筑的都江堰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富国之路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秦的统一进程,故C正确。
D.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与题干无关,排除D。
故选:C。
11.(2023 宁夏 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目录中第三章的子目名称
第三章
第一节
1.王室衰微 大国争霸
2.铁犁牛耕的出现 井田制的逐渐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工商业的发展
3.老子孔子
第二节
1.李悝变法吴起变法 商鞅变法 封建集权制度的初步形成
2.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进步 商业的活跃 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
3.合纵连横的斗争 长平之战与赵的削弱
4.诸子百家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上)》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第三章”所述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变化。
(2)请你为“第三章”确定一个主题名称。
【答案】
(1)经济方面:生产力水平提高,封建生产关系出现并形成。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诸侯进行争霸兼并战争,各国变法,中央集权初步形成。思想文化方面:各种学说兴起,形成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考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商鞅变法;百家争鸣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争霸、战国纷争、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章”所述历史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变化有经济方面,生产力水平提高,封建生产关系出现并形成。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诸侯进行争霸兼并战争,各国变法,中央集权初步形成。思想文化方面,各种学说兴起,形成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2)可以为“第三章”确定主题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2.(2022秋 曲阜市期中)不同的社会因素对一定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2)参照上图,请任意选择工程中“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一处,说明它的“水利”功能。
材料三:《汉书 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同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同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3)材料记述了汉初怎样的社会局面?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加以改善?
(4)综上材料,谈谈对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认识。
【答案】
(1)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各国开始了适应政治经济变化的社会变革。
(2)选择“鱼嘴”:具有分水功能。选择“飞沙堰”:具有分洪功能,还可以减少泥沙淤积;选择“宝瓶口”:引水灌溉农田。
(3)汉朝初年,由于长年战乱,人民生活困苦艰难。休养生息政策。
(4)要注重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水利工程的修建、统治者实行适合的政策等。
【考点】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西汉的建立;文景之治;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解析】本题以三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现象、都江堰的修建、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对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认识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依据材料一可知。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伴随着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私田开垦越来越多,促进了农业上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性了条件。铁制农具的出现以及牛耕技术使用,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促进了生产发展,大力废弃土地被开荒,土地私有制也得到认可,导致新兴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出现,各个诸侯国开始了长期的土地掠夺纷争,经济实力各有悬殊,不同大国兼并小国或联谊同盟的混乱局面,同时也促进了历史上大面积分裂的版图,各国开始了适应政治经济变化的社会变革。
(2)由材料二“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鱼嘴”具有分水功能;“飞沙堰”具有分洪功能,还可以减少泥沙淤积;“宝瓶口”具有引水灌溉农田的功能。
(3)由材料三“汉兴,接秦之敝(同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同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人民生活困苦艰难。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修养生息的政策。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展开,生产工具的改进,铁制农具的出现以及牛耕技术使用,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注重兴修水利,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统治者认清当时的社会形势并作出了适合的政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