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张PPT)
海陆变迁
第三章 第二节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
晋教版
CONTENTS
目
录
一
沧海桑田
二
漂移的大陆
三
板块运动与火山、地震
晋教版
沧海桑田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一
01 沧海桑田
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吗?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变迁。可见,海陆的变迁早在古代就已经被人们所觉察和认识。
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为沧海,这种变化的实例有许多。
01 沧海桑田
①赭山的变迁
比较第一幅图(14世纪)与第二幅图(17世纪),赭山的位置由北岸变成水中岛屿,说明在这一段时间杭州湾北岸没入海中,_______变成了_______。
比较第二幅图(17世纪)与第三幅图(现在),赭山的位置由水中的岛屿到了南岸,说明这一段时间杭州湾南岸泥沙淤积,_______变成了_______。
陆地
海洋
海洋
陆地
01 沧海桑田
②黄河三角洲的变迁
1855
1934
1937
1954
1964
结论:地球上存在着___________的变化。
原因: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特别严重,使黄河的含沙量急剧增加。黄河挟带大量的泥沙注入渤海,泥沙在黄河入海口堆积下来形成了黄河三角洲。泥沙不断地淤积,三角洲就不断地向渤海方向延伸、扩大,从而使得华北平原面积也不断增加。
沧海桑田
01 沧海桑田
③长江口的变迁
2000-1000
300
从图中看出,崇明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说明了?
分析崇明岛面积不断增加的原因?
思考:如果你家住在太平洋中某小岛上,全球气候变暖时,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呢?
地球上存在着沧海桑田的变化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由长江的泥沙冲积而成的
当气候变暖时,海水上升,可能会淹没我家
02 海陆变迁的原因
①地壳运动
喜马拉雅山脉
鱼龙化石
鱼龙
陆地 海洋
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古代海洋生物化石,其实并不奇怪,因为在几千万年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__________,才成为了今天雄伟高峻的山脉。
地壳运动
02 海陆变迁的原因
①地壳运动
科学家在北美洲落基山脉上发现了大量的三叶虫化石。三叶虫大多生活在距今约2.4亿年~5.6亿年前的海洋中,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__________地面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
地壳运动
02 海陆变迁的原因
①地壳运动
在台湾海峡底部发现了森林的遗迹、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
海洋 陆地
02 海陆变迁的原因
②海平面升降:消失中的图瓦卢
图瓦卢是位于太平洋中的岛国,最高海拔仅5米,从1993年至2012年的19年间,图瓦卢的海平面总共上升了9.15厘米。目前,岛上许多低洼地带已遭海水灌入,可居住面积越来越小,一些居民已开始迁往新西兰等国。
02 海陆变迁的原因
③人类活动
日本是一个地窄人稠的岛国,多年来通过填海的方式扩大陆地面积。图片中整齐的沿海地带就是填海而建成的陆地。说明__________可以使海洋变成陆地
人类活动
③人类活动:荷兰围海造田
02 海陆变迁的原因
02 海陆变迁的原因
④小结
原因 实例
地壳的变动 自然原因 如喜马拉雅山脉在上升,大西洋面积在扩大
海平面的升降 如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
人类的活动 人为原因 如荷兰通过围海造陆来增加土地面积
晋教版
漂移的大陆
20 世纪初, 魏格纳首先对大陆漂移假说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二
01 演示
02 大陆漂移假说
一块大陆
几块大陆
七大洲、四大洋
未来
分裂
漂移分离
分裂漂移
02 大陆漂移假说
魏格纳认为,约三亿年以前,地球上大部分陆地是连在一起的(称作泛大陆),陆地被广袤的海洋包围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泛大陆开始破裂,破裂的大陆像冰块浮在水上缓慢漂移,逐渐演变成现在的七大洲和四大洋。
03 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①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轮廓可以拼接到一起。
03 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②南美大陆和非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03 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③南美大陆和非洲古生物的相似性。
03 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④小结
图片
解释 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同时代的古老地层竟然恰好能连接到一起 说明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后来才分开的
______的相似性 ____________的相似性 ______的相似性
轮廓
古老地层
动物
晋教版
板块运动与火山、地震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 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三
01 六大板块
板块运动的动力
熔融物质从大洋中部的裂缝中喷发出来,把较老的岩层向两边推移。
01 六大板块
分布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
01 六大板块
特殊板块
哪一个板块几乎是海洋?
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包含了哪些大洲?
北美洲、南美洲、
亚洲的东北部
01 六大板块
特殊板块
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在哪个版块?
印度洋板块
印度半岛
阿拉伯半岛
02 板块运动
特点
一般来说, 板块的内部, 地壳比较______;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__________, 有的____________, 地壳比较______。
稳定
张裂拉伸
碰撞挤压
活跃
02 板块运动
运动形式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海沟、弧形群岛
板块张裂拉伸:形成裂谷、海洋
碰撞挤压
张裂拉伸
02 板块运动
板块挤压
板块1
板块2
02 板块运动
①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板块与 板块 形成。
欧亚
印度洋
碰撞挤压
02 板块运动
②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
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板块与 板块 形成。
欧亚
非洲
碰撞挤压
阿尔卑斯山
02 板块运动
③落基山脉的形成
落
基
山
脉
落基山脉: 板块
与 板块 形成。
美洲
太平洋
碰撞挤压
02 板块运动
④安第斯山脉的形成
安第斯山
脉
安第斯山脉: 板块
与 板块 形成
南极洲
美洲
碰撞挤压
02 板块运动
⑤地中海在不断的缩小
地中海
地中海是由于 板块
与 板块 正在不断缩小,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变成陆地。
欧亚
非洲
碰撞挤压
02 板块运动
板块张裂拉伸
02 板块运动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板块与 板块 形成的
非洲
印度洋
张裂拉伸
02 板块运动
红海的形成: 板块与 板块 形成的
非洲
印度洋
张裂拉伸
02 板块运动
大西洋和太平洋
大西洋面积在扩大:地处板块的 地带,面积将不断 。
张裂
扩大
太平洋面积在缩小:地处板块的碰撞 地带,面积将不断 。
挤压
缩小
02 板块运动
小结
板块运动 形成地貌 举例
张裂拉伸 裂谷、海洋 红海、大西洋、东非大裂谷
碰撞挤压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亚欧大陆东部海沟、岛弧,美洲西部山脉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 巨大的褶皱山系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的地带,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在那里,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次),分布有500多座活火山。
数量
03 两大火山与地震带
03 两大火山与地震带
03 两大火山与地震带
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
①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②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③全球90%以上的火山和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03 两大火山与地震带
①为什么印尼多火山地震?
印度尼西亚
印尼多火山因为位于 板块、 板块、 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亚欧
印度洋
太平
03 两大火山与地震带
②为什么日本和台湾多火山地震?
日本
台湾
日本和我国台湾地震频繁: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地处 板块与 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环太平洋
亚欧
太平洋
03 两大火山与地震带
③为什么中国青海、四川多地震?
青海、四川
青海和四川地震频繁是因为: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地处 板块与 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地中海—喜马拉雅
亚欧
印度洋
04 防震措施
①地震时,要保持冷静,要因地、因时地做出瞬间避险抉择;
②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
③要选择空旷地带;
④不要盲目破窗跳楼;
⑤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
⑥地震发生时,如果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
真题特训
(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北京时间2023年4月14日17时55分,印度尼西亚的某岛屿附近发生7.1级地震。震中位于6.3°S,111.20°E。左图为该岛屿所在区域,右图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震中最接近( )
A.苏门答腊岛 B.爪哇岛 C.加里曼丹岛 D.苏拉威西岛
2.该地地震频发,是因为( )
A.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真题特训
(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500多年前麦哲伦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的形状为球体,下图为此次航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麦哲伦从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后到达的第一个大洲是( )
A.非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亚洲
4.能够充分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是( )
A.陆地面积 B.赤道周长 C.山峰高度 D.海沟深度
5.研究发现,大西洋的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原因可能是( )
A.板块张裂运动 B.板块挤压运动 C.入海河水增多 D.沧海桑田变化
真题特训
(2023·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2月,土耳其一日内发生两次7级以上地震,震中位于山区,震中附近城市、人口密集,地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读图“土耳其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土耳其地震多发,主要是因为该国位于板块交界处,它们是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及(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美洲板块 D.南极洲板块
7.此次地震造成的直接影响有( )
①基础设施受损②建筑物倒塌③农作物遭受冻害④人员伤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此次地震最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是( )
A.滑坡、寒潮 B.台风、洪涝 C.滑坡、泥石流 D.寒潮、泥石流
真题特训
(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自然灾害与防御主题】土耳其是地震多发的国家。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7.8级强烈地震,人员伤亡严重。图为六大板块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土耳其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该国位于( )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C.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10.地震发生时,通常正确的做法有( )
①在高楼,尽快乘坐电梯下楼
②在室外,迅速跑到空旷场地
③被困时,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④在室内,迅速躲到三角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真题特训
(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发生了两次7.8级地震。至2023年4月5日,强震已致该国50399人遇难,地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地震位于( )
A.亚欧板块内部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12.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当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震方法错误的是( )
A.在公共场所应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B.在家中可躲避到结实的家具附近
C.在高楼内可以迅速从窗户跳下楼
D.在户外时应及时撤离到空旷场所
真题特训
(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5月20日8时36分,四川省雅安市发生4.8级地震,震区提前14秒接到预警。学生第一时间躲在书桌下,随后有序撤到空旷地带,上演了“教科书式撤离”。读世界局部板块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雅安市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 )
A.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14.雅安市提前14秒接收到预警信息,主要得益于( )
A.北斗导航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震预警系统 D.气象雷达
15.学生上演了“教科书式撤离”,说明学校( )
A.交通安全教育到位 B.地震逃生应急演练到位
C.消防安全教育到位 D.疫情应急处置演练到位
真题特训
16.(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代表 板块。
(2)在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填序号)
(3)板块①与板块⑤碰撞挤压形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 山脉。
(4)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 处,此处地壳比较 (填“稳定”/“活跃”),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是 。
美洲
③
喜马拉雅
交界
活跃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本课结束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