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河流(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学与练(人教版)(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河流(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课件)-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学与练(人教版)(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08 17:1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3节 河流(第3课时)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河湖的特征。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干流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以及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2.运用具体案例,知道黄河各河段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3.了解黄河水利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感悟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河流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黄河河流概况
自主学习:结合地图完成以下问题。
1.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以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线,主要支流。
2.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省级行政区。
3.结合中国气候图,说出黄河流域的干湿状况。
渤海
巴颜喀拉山脉

黄河的发源和注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为什么黄河不能称为我国的第二大河?
黄河—中国第二长河
我国主要河流长度比较
黄河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为什么黄河年径流量只有长江的1/15?
读图说出黄河流经了哪些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黄河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水量较小。
主要流经暖温带、中温带,河流有结冰期
流经温度带:青藏高原区、暖温带、中温带
流经干湿地区: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干流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势落差大。
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青海省
四川省
甘肃省
宁夏
内蒙古
陕西省
山西省
河南省
山东省
黄河流经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
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
上游
中游
下游
上游:源头—内蒙古河口
中游:河口—河南桃花峪
下游:桃花峪—山东入海
图2.34 黄河流域水系
黄河干流河段划分





渭河,黄河最大支流
汾河
湟水
洮河
黄河的主要支流
上游有湟水、洮河等,中游有汾河、渭河(最大支流)等,下游无支流。
河口
上游:落差大, 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黄河上游水文特征
河口
桃花峪
中游:支流汇入,水量大增,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
黄河中游水文特征
泾渭分明
桃花峪
下游:水流变缓,泥沙沉积,多地上河。
黄河下游水文特征
黄河的贡献
文明起源
黄河的贡献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华北平原
塑造平原
黄河的贡献
灌溉水源
黄河的贡献
宁夏平原灌溉
东雷抽黄工程
引黄济青工程
打渔张引黄闸
水能资源
黄河的贡献
龙羊峡水电站
小浪底水电站
壶口瀑布
九曲第一湾
沙坡头
旅游资源
黄河的贡献
黄河的生态问题及治理
黄河生态环境问题—上游 土地荒漠化
自然原因:降水少,气候较干旱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
黄河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
上游泥沙较少
中游泥沙剧增
下游泥沙略减
黄河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在穿越黄土高原时,黄河把大量的泥沙带了下来,于是就有“一碗水半碗沙”的说法。据统计,黄河每年要从黄土高原带走约16亿吨泥沙。
黄河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
自然因素
陡坡开垦
过度开发
不合理开矿
土质疏松,容易冲刷
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
降水集中,多暴雨
提问:为什么流经黄土高原后含沙量大增?
人为因素
通过开展植树造林、修建梯田等水土保持措施,7300多公顷的水土流失面积初步得到治理,修成梯田、条田、坝田320多万公顷,造林近670万公顷,种草180多万公顷,从河口镇到三门峡之间的平均来沙减少2亿吨。
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水流变缓,河道变宽,挟带泥沙沉积,使河床不断抬高,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来约束洪水,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
黄河生态环境问题—地上河
开封附近悬河景观
开封地上河示意图
水面
河床面
地 面
中游水土流失
地上河
泥沙淤积
河床抬高
流速减慢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
地上河成因示意
据历史记载,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到新中国成立前2000多年中,黄河下游因洪水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平均3年2次。所涉及的地区有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五省。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江河横溢,人为鱼鳖”的凄惨景象。
知识拓展
治黄百难 唯沙为首
“河水一石,其泥六斗”,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
治黄的根本——治沙
1.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
2.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调水调沙,减少下游河道泥沙淤积
3.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黄河生态环境问题—凌汛
发生的条件:
1、有结冰期的河段;
2、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
发生的时间:
冬季的封河期
春季的开河期
炸冰疏水
上游
中游
下游
河口镇
桃花峪
知识梳理
上游:落差大, 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中游:多支流,水量大增,含沙量大。
下游:水流变缓,泥沙沉积,多地上河。
水文特征
贡献
孕育中华文明,塑造平原,提供灌溉水源,水力发电……
问题
治理
植树种草、合理放牧;
疏浚河道,炸毁冰坝。
土地荒漠化凌汛
水土保持治理、调水调沙、退耕还林还草
加固堤坝;
疏浚河道,炸毁冰坝
水土流失
地上河、凌汛
气候干旱,过度放牧;
由低纬流向高纬,结冰期。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人为破坏等。
下游水流缓慢、泥沙淤积;
成因
生态问题及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0月20日在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读图完成问题。
1.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注入东海
B.水能资源仅分布在上游
C.中游凌汛严重
D.桃花峪至利津段形成“地上河”
2.关于黄河流域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搭配正确的是( )
A.荒漠化一一加高、加固堤坝 B.黄河凌汛一一建立自然保护区
C.地上河—修筑梯田 D.水土流失一—退耕还林、还草
随堂检测
D
D
读“黄河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和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黄河下游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青海省、四川省 B.河南省、山东省 C.甘肃省、陕西省 D.山东省、山西省
4.黄河河段及其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上游——“地上河” B.中游——凌汛
C.中游——水土流失 D.下游——草地退化、荒漠化
随堂检测
B
C
黄河含沙量巨大,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形成了“黄龙入海”的景观。下图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及“黄龙入海”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随堂检测
5.黄河中游含沙量最大的季节一般出现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下列人类活动会对“黄龙入海”现象起到减弱作用的是( )
①黄河沿岸城市大量引水 ②中游植树种草 ③小浪底调水调沙 ④下游加固堤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B
A
随堂检测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