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跟踪练习附答案
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各组混合气体点燃后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H2和N2 B.CO和O2 C.CO2和O2 D.H2和He
2、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
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
C.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石灰石粉末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
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B.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C.物质发生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4、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6、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氢能 B.太阳能 C.生物质能 D.石油
7、世界能源组织提出: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到的氢气称为绿氢。下列方式不能制得绿氢的是( )
A.水力发电制氢 B.太阳能发电制氢
C.火力发电制氢 D.风力发电制氢
8、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温度高于240℃,红磷就一定能燃烧
B.常温下,红磷在空气中容易自燃
C.浸泡在热水(80℃)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与之接触,白磷也能燃烧
D.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白磷的着火点
9、“纸火锅”(如图所示)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没有与空气充足接触,不会燃烧
C.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纸张的着火点降低
D.锅里的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10、工厂储运白磷的容器上应贴的标识是( )
A. B.
C. D.
11、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煤 D.氢气
12、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13、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金属的锈蚀 B.食物的腐败
C.酒精的挥发 D.动植物的呼吸
14、“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液氢作为燃料,我国科研团队研制的低温合成催化剂STSO颗粒,大大降低了太阳能分解水的成本。对该制氢反应描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产生的氢气被压缩成液态后分子体积减小
C.STSO在反应的后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D.产生的氢气与氧气体积之比为1:2
15、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甲图可知,O2占空气质量的21%
B.由乙图可知,白磷燃烧需要和空气接触
C.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冒出白烟
D.点燃红磷后,要迅速放入集气瓶中
16、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二、填空题。
17、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如图7-1-9是某同学的改进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可燃性气体的洗气改进装置,若在导管a处通入可燃性气体,在导管b处连上尖嘴管并松开止水夹,点燃,即使气体不纯也不会爆炸,可见此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乙尖嘴管导出可燃性气体并点燃,也不会使管中气体爆炸,其原理是铜丝或水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国是全球海域可燃冰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已知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可燃冰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这种可燃冰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 (填最简整数比);
(3)这种可燃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9、如下图是对燃烧条件及过程的探究。
(1)A中蜡烛燃烧一会熄灭,B中蜡烛正常燃烧,A、B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是 。C实验应用的灭火原理是 。
(2)D实验中小碟底部有蜡烛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炭粒,石蜡和汽油都是石油的产品,为了减少汽车PM2.5颗粒物排放,你对燃油汽车企业的发展提出的建议是 。
20、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
(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________________的接触面积。
(2)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氢能源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以目前的技术,氢能源还不能得到广泛应用。请将下列四位同学对氢能源的描述填写完整。
三、实验题。
22、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1)仪器①的名称为_ __;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 __;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 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2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中,操作易引起的实验后果是 。
(2)B实验中,需在蒸馏烧杯中加几块沸石,其作用是 。
(3)C实验中,加热铜片一段时间,可观察到 先燃烧。
(4)D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液体倒流,正确的操作是 。
四、计算类综合题。
2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常作燃料,甲烷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8g甲烷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g氧气?
(2)某实验测得甲烷不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甲烷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
反应前质量/g 6.4 22.4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8.8 14.4 a
(1)表中a的值为 ;
(2)X的化学式为 。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跟踪练习附答案
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各组混合气体点燃后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H2和N2 B.CO和O2 C.CO2和O2 D.H2和He
【答案】B
2、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
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
C.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石灰石粉末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
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答案】B
3、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B.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C.物质发生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B
4、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答案】D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答案】C
6、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氢能 B.太阳能 C.生物质能 D.石油
【答案】D
7、世界能源组织提出: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到的氢气称为绿氢。下列方式不能制得绿氢的是( )
A.水力发电制氢 B.太阳能发电制氢
C.火力发电制氢 D.风力发电制氢
【答案】C
8、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温度高于240℃,红磷就一定能燃烧
B.常温下,红磷在空气中容易自燃
C.浸泡在热水(80℃)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与之接触,白磷也能燃烧
D.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白磷的着火点
【答案】C;
9、“纸火锅”(如图所示)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没有与空气充足接触,不会燃烧
C.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纸张的着火点降低
D.锅里的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答案】D。
10、工厂储运白磷的容器上应贴的标识是( )
A. B.
C. D.
【答案】C
11、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煤 D.氢气
【答案】D
12、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答案】C
13、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金属的锈蚀 B.食物的腐败
C.酒精的挥发 D.动植物的呼吸
【答案】C
14、“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液氢作为燃料,我国科研团队研制的低温合成催化剂STSO颗粒,大大降低了太阳能分解水的成本。对该制氢反应描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产生的氢气被压缩成液态后分子体积减小
C.STSO在反应的后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D.产生的氢气与氧气体积之比为1:2
【答案】A
15、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由甲图可知,O2占空气质量的21%
B.由乙图可知,白磷燃烧需要和空气接触
C.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冒出白烟
D.点燃红磷后,要迅速放入集气瓶中
【答案】A
16、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答案】A
二、填空题。
17、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如图7-1-9是某同学的改进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可燃性气体的洗气改进装置,若在导管a处通入可燃性气体,在导管b处连上尖嘴管并松开止水夹,点燃,即使气体不纯也不会爆炸,可见此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乙尖嘴管导出可燃性气体并点燃,也不会使管中气体爆炸,其原理是铜丝或水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阻断燃烧
(2)吸热,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合理即可)
18、我国是全球海域可燃冰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已知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可燃冰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这种可燃冰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 (填最简整数比);
(3)这种可燃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160 (2)3∶5∶32 (3)7.5%
19、如下图是对燃烧条件及过程的探究。
(1)A中蜡烛燃烧一会熄灭,B中蜡烛正常燃烧,A、B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是 。C实验应用的灭火原理是 。
(2)D实验中小碟底部有蜡烛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炭粒,石蜡和汽油都是石油的产品,为了减少汽车PM2.5颗粒物排放,你对燃油汽车企业的发展提出的建议是 。
【答案】(1)可燃物与氧气(空气)接触;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2)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燃料充分燃烧;
20、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
(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________________的接触面积。
(2)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面粉与空气 (2)氧气不足
21、氢能源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以目前的技术,氢能源还不能得到广泛应用。请将下列四位同学对氢能源的描述填写完整。
【答案】①高 ②污染 ③高 ④困难
三、实验题。
22、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1)仪器①的名称为_ __;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 __;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 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答案】(1)酒精灯; (2)燃烧需要可燃物;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D。
2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中,操作易引起的实验后果是 。
(2)B实验中,需在蒸馏烧杯中加几块沸石,其作用是 。
(3)C实验中,加热铜片一段时间,可观察到 先燃烧。
(4)D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液体倒流,正确的操作是 。
【答案】(1)打破试管底部; (2)防止暴沸;
(3)乒乓球碎片; (4)先撤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
四、计算类综合题。
2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常作燃料,甲烷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8g甲烷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g氧气?
(2)某实验测得甲烷不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甲烷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
反应前质量/g 6.4 22.4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8.8 14.4 a
(1)表中a的值为 ;
(2)X的化学式为 。
【解答】(1)设8g甲烷完全燃烧需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
x=32g
(2)①5.6; ②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