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北京的春节
旬 熬 蒜 醋 翡 拌
榛 栗 鞭 逛 腊八粥
生字学习
多音字:
铺:
看:
pù店铺 pū铺张
kàn看见 kān看守
新课导入
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蒜、醋、饺”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热情、自傲、饺子、万象更新”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能分清文章详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对比文中孩子们过春节的情景,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
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 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有《离婚》《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轻声:饺子 榛子 栗子 风筝
儿化:杂拌儿 零七八碎儿
多音:万象更新 正月 间断 分外
读了课文,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热闹 隆重 喜庆 团圆 祥和
作者是以什么为记叙线索的?
本文以时间(腊月——元宵节)为线索(或是以春节的过程为线索)。
本文中的重要日子有哪些?
本文的重要日子有:腊月初、腊八、二十三小年、除夕、大年初一、正月初六、正月十五、正月十九。重点写了高潮和开始即腊八、除夕、正月十五。
根据习俗你认为课文应该怎么来分段呢?
第一部分(1—7自然段):写人们从腊八开始准备过年的情形。
第二部分(8—13自然段):写除夕、正月初一及元宵节的盛况。
第三部分(14自然段):春节结束。
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农业展览会” 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腊八熬腊八粥这一民俗,也说明了腊八粥的材料极其丰富。
作者在描写腊八风俗的时候,抓住了哪些重点,如何写出特点的?
喝腊八粥
食材种类多
泡腊八蒜
色味双美
抓住重点
写出特点
元宵节美在何处呢?
美在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句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上文,揭示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流露出对元宵节的喜爱之情。
在外边做事的人, 万不得已, 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除非
必定
“除非……必定……”的句式,说明人们对除夕夜“吃团圆饭”非常重视,饱含着浓浓的亲情。
通过对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的描写,反映了北京市民生活与风尚,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显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的力量。
课文主题
1 家乡的春节有什么习俗?你是怎么过春节的?
课后作业
2 你知道其他地区或民族是怎么过春节的吗?互相交流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