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08 09:3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法国科学家萨迪·卡诺被称为蒸汽动力学(现在被称为热力学)的奠基人
“如果今天抢走英格兰的蒸汽机,这相当于剥夺它的铁矿和煤炭资源,切断它的财富来源,摧毁它实现繁荣的手段,削弱它的实力”。——1824年
导入新课
第一次
工业革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制作:黎燕琳
解放双手:纺织技术的革新

(英国)生产部门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的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为什么在英国?
哪些部门?
生产方式
生产组织方式
生产动力
影响?
定义?
“除了18世纪的英国,它不可能在其他地方诞生。工业革命意味着科技进步的解放,而科技进步的解放只有在一种海洋性存在的背景下才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只有在这一背景下,它在某种程度上才是有意义的。科技发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德〕卡尔·施密特
卡尔·施密特
原因?
三角贸易促进资本原始积累
“正是海外商业使他们发财并使他们怀有野心的;他们的势力正是从布里斯托尔、亚茅斯和赫尔等港口向内地推进,从而迅速地控制了全国。次于毛织品的一项最重要的输出品就是伯明翰的小五金、铁器和玩具。伯明翰正是行将实现工业技术最显著、最具有决定性的改革地点之一。”——〔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第79页。
海外殖民扩张,刺激了生产技术的提高,也推动了工业组织的进步
出口
进口
刺激
已有工业
新工业
引起
“这样,圈地以及大地主囤购土地的最后结果,就是把大批闲出来的人力交给工业去支配。正是这种生力军的涌到才使大工业的发展成为可能”。——〔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第142—143页。
圈地运动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原因?
“我们认为,由光荣革命所导致的英国政治体系的根本性变迁,是对英国经济发展有着关键性贡献的因素。”——[英]阿萨·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君主立宪政体提供制度保障
“在18世纪,英国的国内商业以较大的幅度增长,而海外商业活动增幅更大,促进本土工业生产产量急剧上升;为国内市场生产的工业产量从基数100增为150,为出口而生产的工业产量从基数100猛增为550。”——[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三卷)
国内、国外两股动力在一个方向形成合力,推动了工业革命
最根本
原因?
“当时欧洲人已经开始对消费棉布产生兴趣,棉布在欧洲以外的市场销售额更加可观,预期利润十分丰厚,这为棉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会。“——王斯德《世界通史》
然而,当时英国还是手工生产棉布,无法与印度等一些亚洲国家竞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出路在哪里?
棉布的市场空间大
原因?
英国机械师凯伊
英国兰开夏的一个自由农民的第12个孩子
几百年以来,纺织工人一直是用手纺机纺织,将带线的梭子缓慢而费力地从一只手抛到另一只手。
纺织业中心
原先制呢绒工→技工
缺点:费时费力
1733年发明飞梭织布机
飞梭结构
织机的两边各装一个击梭器,可沿金属杆在筘座上滑动,带有木把手的操纵绳把两个击梭器连接在一起。从一个方向急拉绳子,击梭器就会将梭子弹射过经纱(交错形成的梭口)。梭子被对面的击梭器挡住,再向相反方向急拉绳便将它弹射回来。梭子带有4个轮子,由走梭板引导。
优点:提高织布速度
获得英国专利号542(1733年颁布)
纺织革命
“这一发明产生了无可估量的效果。一个产业中的不同工艺构成了一个整体,相当于把那些相互依赖的若干运动构成了系统,这些运动都对应于相同的一个节奏。这一技术改进虽然只是加速了操作中的一个环节,却打破了通常的节奏。”——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打破了通常的节奏”造成了什么影响?
飞梭的推广应用,传统的手工纺纱已难以满足需求,棉纱供应出现短缺
纺织革命
詹姆士·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工人正在操作珍妮纺纱机
他学过木工,也修理织机,具备技术条件
1764年的一天,哈格里夫斯的妻子在家中纺纱,他进门一不小心把纺车打翻,本来水平的纱轮变成了直立,可是仍在转动。哈格里夫斯一下受到启发:把多个纱锭竖立排列,用一个轮子带动,就可以提高工效。
1765年,哈格里夫斯试制成新的纺纱机,并用女儿的名字“珍妮”命名。
纺纱效率大大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开创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
实质
纺织革命
1771年,建立大型水力纱厂,选址在克罗姆德福峡谷,靠奔腾的水流驱动水轮,带动多台纺纱机运转
阿克莱特
出生在兰开夏。长大后受家境所迫而当理发匠。
“如果我能活得相当久,那我就能富有到可以把国债还清。”
1769年发明水力纺纱机
获得“模范工厂”称号
动力来源
水力
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选择在哪里办厂?
靠近河流地区
水力纺纱机的应用,加快了纺织业从小作坊向工厂化的进程。
“近代工厂之父”
纺织革命
塞缪尔·克朗普顿
1779年走锭精纺机
优点 缺点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纱强度高、捻得好
纱细
纱线较粗,不适合做纬纱
捻度不够,纱线软而易断。
克朗普顿有心吸收两种机器的优点制造新的机器,以纺出更高质量的棉纱线。
因它是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杂交”的产物,又被后人戏称为“骡机”。
纺织革命
1785年完成了水力织布机的发明并申请了专利,提高织布功效四十倍
埃德蒙·卡特赖特
水力织布机的发明,又暂时缓和了织机落后的矛盾。就像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纺机与织机在相互作用中共同发展。
动力来源
水力
如果遇上天气干旱,河流枯竭,怎么办?
纺织革命
蒸汽动力:煤矿上的抽水机

英国人托马斯·纽卡门于1712年制造出了第一台可以实用的标压式蒸汽机
工作原理
水受热产生蒸汽,推动气缸内的活塞升起,随后阀门关闭,低温冷却水使得气缸内的蒸汽冷凝,气缸进入真空状态,活塞随后被大气压压下,带动机器作上下反复运动。
缺点
纽卡门蒸汽机的工作效率异常低,只能固定使用,而且需要经常维修;消耗大量的煤,提供的能量少。
燃料:煤
“这种机器起初只能在煤矿附近地区大规模使用,因为其使用的燃料都是些被煤矿视为次等品而丢弃的劣质煤炭,这些劣质煤炭即便不用来给蒸汽机充当燃料,恐怕也没有人会购买。”——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
蒸汽革命
瓦特观察蒸汽顶壶盖
詹姆斯·瓦特
1736年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附近的小镇格林诺克,父亲是造船工人,还是小镇的官员,母亲则出身贵族家庭并受过良好教育。
瓦特观察蒸汽在银匙上冷凝
1776年詹姆斯·瓦特改良蒸汽机,这种蒸汽机被称为“单动式蒸汽机”,具备了为工业大规模提供动力的条件。
“瓦特蒸汽机巨大的、不知疲倦的威力使生产方法以过去所不能想象的规模走上了机械化道路。”——罗尔特《詹姆斯·瓦特》
蒸汽革命
1819年8月25日,83岁的瓦特于英国斯塔福德郡的汉兹沃斯的家中去世。在瓦特的讣告中,对他发明的蒸汽机有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并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它使得工厂的选址不必再依赖于煤矿而可以建立在更经济更有效的地方,也不必依赖于水能从而能常年地运转,这进一步促进了规模化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率的同时也使得商业投资更有效率。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蒸汽革命
英国冶炼业
工业上广泛地使用蒸汽机,必然扩大了对金属的需要,从而推动了冶炼业和采煤业的发展。在苏格兰、兰开郡和约克郡开凿了许多新的煤井,使煤的产量猛烈地增长。煤铁产量的剧增促进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又推动了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
英国采矿业
纺织厂
从手工生产到机器化生产
蒸汽革命
“新生的工业能以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恩格斯
材料反映了什么内容?
手工
机器
家庭作坊
工厂
生产组织:工厂制度的确立
生产手段的变化
工业无产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
蒸汽革命
工业革命也相继在法国、德国和美国出现,为西方资产阶级工业文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根据前面工匠们的发明创造,总结工业革命的特点?
发明源于工匠和技师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首先并主要发生在英国,后扩展到美法德等国;
主要在轻工业部门




风驰电掣:便捷的交通方式

斯蒂芬森出生在英国,家境十分贫寒,14岁时跟着父亲在煤矿做工,主要工作是擦拭蒸汽机和给机器加油。由于长期接触机器及刻苦钻研,他逐渐搞清了蒸汽机的构造和原理。
1814年,经过斯蒂芬森改良的陆地蒸汽机车问世,因机车从烟囱向外喷火,被称为“火车”。
发明蒸汽铁路火车
乔治·斯蒂芬森
英国发明家
1781 - 1848
1825年9月27日,斯蒂芬森亲自驾驶着“旅行号”,以每小时20多公里的速度从达灵顿驶到斯托克。
标志铁路时代的来临
交通革命
富尔顿
1807年,美国的R·富尔顿建成第一艘往复式蒸汽机船“克莱蒙特”号,并试航成功。
到了1850年,英国已经建成了数千千米的铁路。
伦敦至格林尼治铁路长约4英里(6.4公里),是世界上第一条郊区铁路。该铁路线横跨851个支撑拱,它们如今仍然承载着英国一条重要的铁路。1836年,该铁路第一段开通。
“一路喷吐黑色烟雾的机车,满载着煤炭、钢铁、机器和谷物、肉类,驰骋于英伦三岛;旅行者以往靠双腿、马车经过数日乃至数月跋涉和颠簸才能到达的目的地,现在跨上火车几个小时就解决了问题。”——王斯德《世界通史》
运输速度大大提高
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加大生产与市场的联系
交通革命
“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和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影响
“19世纪缔造了第一个城市化社会,也带来严重的城市病,城市化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但也恶化了环境,从拥挤到疾病到犯罪猖獗,揭示了城市化这把历史大锤的正负效应。”——钱乘旦《英国通史》
城市化的出现带来城市病
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社会治安问题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