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鸦片战争
知识点1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背景 ①19世纪初,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为开辟市场和掠夺原料,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②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出口大于进口)地位。为了牟取暴利,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走私的危害 鸦片走私的危害:鸦片泛滥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削弱,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3、林则徐禁烟 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到25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全部鸦片。
4、虎门销烟意义 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着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知识点2 英国发动浸略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②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2.时间 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
3.经过 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攻虎门、广州→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进犯吴淞→占镇江→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
4.民族英雄 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
5.结果 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知识点3 《南京条约》的签订
1.《南京条约》签订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时间 1842年8月
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 ②赔款2100万元;(赔款)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通商)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税)
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影响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割地: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2)赔款: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3)通商: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方便于列强倾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原材料; (4)协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
2.《虎门条约》 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3.美法扩大侵略权益 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4.鸦片战争的影响 (1)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主要矛盾: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战后,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真题】(2023 广东省广州市 中考真题)继虎门销烟后,林则徐在广州城南靖海门东炮台又进行了三次大规模销烟,不仅烧毁鸦片,还烧毁吸食鸦片的烟具,使广州“公开的烟馆一个也没有了”。这表明,靖海门销烟( )
A.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局面
B.扭转了中国贸易顺差情况
C.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变式】
1.(2023春 云南省文山州 期末)林则徐在《逾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该史料反映的是( )
A.抗击倭寇 B.虎门销烟 C.定海之战 D.三元里抗英
2.(2022秋 北京市密云区 期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达了林则徐愿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下列事件与林则徐密切相关的是( )
A.抗击洋枪队 B.虎门销烟 C.收复新疆 D.洋务运动
3.(2022秋 四川省南充市 期末)为纪念林则徐的一大壮举,中国政府于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竖起了林则徐纪念碑。林则徐的这一“壮举”是指( )
A.决心变法 B.缉拿毒贩 C.整顿水师 D.虎门销烟
【真题】(2023 铜仁市 中考真题)观察如图战争形势图,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变式】
1.(2022秋 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 期末)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C.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2.(2022秋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 期末)“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 )
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C.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D.维护中外友好关系
3.(2023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一模)“清代乾隆以后,我国外贸出口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出口产品的主产地长期分离,直至1842年才被打破。”这是由于( )
A.开放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英法两国公使可进驻北京
C.开放沙市、重庆等为商埠
D.外商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2023 四川省雅安市 中考真题)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 )
A.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2.(2023 北京市 中考真题)某班举办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主题故事会,讲述了戚继光抗倭、义和团廊坊阻击战的故事,在这次活动中还可以讲述的故事有( )
①郑和下西洋
②李自成起义
③林则徐虎门销烟
④邓世昌英勇抗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023 湖北省武汉市 中考真题)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他雷厉风行,沿途拜访有经验的士绅,了解和掌握鸦片贩子的活动情况。到达广州后,他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研究和商讨有效的解决办法。这表明,林则徐禁烟时( )
A.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B.英勇善战,知难而进
C.办事干练,善于合作 D.清正廉洁,成效卓著
4.(2022 内蒙古呼伦贝尔 中考真题)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5.(2022 西藏 中考真题)1842年,清王朝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2022 江苏省常州市 中考真题)“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这一现象起因于(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7.(2023 贵州省贵阳 中考真题)“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变化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了,人民革命的任务变化了,因此,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材料中的“它”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2023 广东省 中考真题)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
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
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9.多选题关于鸦片战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
B.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C.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
10.(2023 山东省济南市 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历史解释”素养的要求。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什么?为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鸦片战争
知识点1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背景 ①19世纪初,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为开辟市场和掠夺原料,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②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出口大于进口)地位。为了牟取暴利,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走私的危害 鸦片走私的危害:鸦片泛滥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削弱,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3、林则徐禁烟 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到25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全部鸦片。
4、虎门销烟意义 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着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知识点2 英国发动浸略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②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2.时间 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
3.经过 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攻虎门、广州→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进犯吴淞→占镇江→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
4.民族英雄 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
5.结果 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知识点3 《南京条约》的签订
1.《南京条约》签订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时间 1842年8月
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 ②赔款2100万元;(赔款)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通商)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税)
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影响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割地: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2)赔款: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3)通商: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方便于列强倾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原材料; (4)协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
2.《虎门条约》 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3.美法扩大侵略权益 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4.鸦片战争的影响 (1)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主要矛盾: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战后,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真题】(2023 广东省广州市 中考真题)继虎门销烟后,林则徐在广州城南靖海门东炮台又进行了三次大规模销烟,不仅烧毁鸦片,还烧毁吸食鸦片的烟具,使广州“公开的烟馆一个也没有了”。这表明,靖海门销烟( )
A.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局面
B.扭转了中国贸易顺差情况
C.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考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靖海门销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据题干“继虎门销烟后,林则徐在广州城南靖海门东炮台又进行了三次大规模销烟,不仅烧毁鸦片,还烧毁吸食鸦片的烟具,使广州‘公开的烟馆一个也没有了’”可知,靖海门销烟标志着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故D符合题意;鸦片走私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局面,排除A;题干材料表明靖海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没有扭转中国贸易顺差情况,排除B;《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故选:D。
【变式】
1.(2023春 云南省文山州 期末)林则徐在《逾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该史料反映的是( )
A.抗击倭寇 B.虎门销烟 C.定海之战 D.三元里抗英
【答案】B
【考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解析】本题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
根据材料“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的是林则徐禁止鸦片的态度。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B项正确;抗击倭寇的说法指的是明朝中后期,戚继光抗倭,排除A项;定海之战是鸦片战争初期,英国远征军为攻打定海与清军发生的一场战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三元里抗英事件是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市郊外三元里发生的冲突事件。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
2.(2022秋 北京市密云区 期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达了林则徐愿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下列事件与林则徐密切相关的是( )
A.抗击洋枪队 B.虎门销烟 C.收复新疆 D.洋务运动
【答案】B
【考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解析】本题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故选:B。
3.(2022秋 四川省南充市 期末)为纪念林则徐的一大壮举,中国政府于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竖起了林则徐纪念碑。林则徐的这一“壮举”是指( )
A.决心变法 B.缉拿毒贩 C.整顿水师 D.虎门销烟
【答案】D
【考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林则徐虎门销烟,解答此题时,注意题干有效信息“销烟池”“林则徐”的解读。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销烟池”“林则徐”说明题干与1839年6月的林则徐虎门销烟有关;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故D项正确;“变法”是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排除A项;缉拿毒贩是林则徐的禁烟活动,与销烟无关,排除B项;整顿水师与销烟无关,排除C项。故选:D。
【真题】(2023 铜仁市 中考真题)观察如图战争形势图,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根据材料图中的“广州”“厦门”“1840年英军入侵路线”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炮轰广州城,挑起鸦片战争。到1842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与图示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
【变式】
1.(2022秋 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 期末)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C.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答案】D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并强迫中国在1842年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并强迫中国在1842年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D。
2.(2022秋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 期末)“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 )
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C.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D.维护中外友好关系
【答案】C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列强入侵的影响。考查《南京条约》附件中领事裁判权对中国主权的危害。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和影响。
由题干中的信息“广州等五港口”可知此项规定颁布于《南京条约》签订后,此时的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逐渐加深,故B、D两项的表述错误。
清政府之所以禁止英商深入内地,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故A项错误。
由题干中的信息“交英国管事官…处罪…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可知这应为“领事裁判权”的内容,该项内容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自主权。故C项正确。故选:C。
3.(2023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一模)“清代乾隆以后,我国外贸出口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出口产品的主产地长期分离,直至1842年才被打破。”这是由于( )
A.开放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英法两国公使可进驻北京
C.开放沙市、重庆等为商埠
D.外商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答案】A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综合,结合题干“清代乾隆以后,我国外贸出口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出口产品的主产地长期分离,直至1842年才被打破”进行分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在传统闭关锁国政策下,以广州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对外出口的重要区域,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开放,上海的外贸地位优势明显,广州外贸地位大大下降,故A项正确。B属于《天津条约》的内容;C属于《马关条约》的内容;D属于《马关条约》的内容,排除。故选:A。
1.(2023 四川省雅安市 中考真题)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 )
A.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答案】D
【考点】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林则徐、关天培、定海三总兵、陈化成都是清朝官员,三元里人民属于农民阶级,题干材料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故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不能反映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排除AC;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鸦片战争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还没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排除B。故选:D。
2.(2023 北京市 中考真题)某班举办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主题故事会,讲述了戚继光抗倭、义和团廊坊阻击战的故事,在这次活动中还可以讲述的故事有( )
①郑和下西洋
②李自成起义
③林则徐虎门销烟
④邓世昌英勇抗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考点】林则徐虎门销烟;甲午中日战争
【解析】本题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甲午中日战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戚继光抗倭、义和团廊坊阻击战”都属于抗击外来侵略,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英勇抗敌属于抗击外来侵略。故D符合题意;郑和下西洋、李自成起义与抗击外来侵略无关,排除含有①②的ABC。故选:D。
3.(2023 湖北省武汉市 中考真题)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他雷厉风行,沿途拜访有经验的士绅,了解和掌握鸦片贩子的活动情况。到达广州后,他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研究和商讨有效的解决办法。这表明,林则徐禁烟时( )
A.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B.英勇善战,知难而进
C.办事干练,善于合作 D.清正廉洁,成效卓著
【答案】C
【考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解析】本题考查虎门销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据题干可知,林则徐通过拜访有经验的士绅,了解和掌握鸦片贩子的活动情况。到达广州后,他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研究和商讨有效的解决办法,这说明林则徐禁烟时办事干练,善于合作。故C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明林则徐禁烟时办事干练,善于合作,不能说明林则徐禁烟时微服私访,体察民情、英勇善战,知难而进、清正廉洁,成效卓著,排除ABD。故选:C。
4.(2022 内蒙古呼伦贝尔 中考真题)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材料中的“全仗”是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故A符合题意;《北京条约》《天津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排除BC;《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排除D。故选:A。
5.(2022 西藏 中考真题)1842年,清王朝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
1842年,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北京条约》等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A。
6.(2022 江苏省常州市 中考真题)“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这一现象起因于(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答案】A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解析】考查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
根据材料“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是对《南京条约》的描述。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该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旋涡,,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
7.(2023 贵州省贵阳 中考真题)“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变化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了,人民革命的任务变化了,因此,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材料中的“它”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掌握基础知识。
A.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A正确。
B.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B。
C.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排除C。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故选:A。
8.(2023 广东省 中考真题)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
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
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答案】A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鸦片战争以及危害,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题。
据题干“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可知,鸦片战争前,统纺织业尚且能够养家糊口,但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受到破坏,中国的传统纺织业受到西方机器工业的冲击,发展日趋艰难,A项正确;自强求富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鸦片战争使民众的生活更加拮据,民众的生活没有得到改善,排除C项;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即19世纪末,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
9.多选题关于鸦片战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
B.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C.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
【答案】ACD
【考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鸦片战争的影响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殖民者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并不是传播“近代文明”,而是以武力强行打开中国市场,进而保护其肮脏的鸦片走私。这场战争完全是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B表述错误。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约中的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的损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获得的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选项AC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CD。
10.(2023 山东省济南市 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历史解释”素养的要求。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什么?为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答案】
(1)可以从虎门销烟的时间、概况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说明。示例:1839年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战争:鸦片战争。原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知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积极禁烟,将收缴的要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这就是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可知,这场战争爆发于1839年之后,是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对英国侵略者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关税协定,这不仅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更是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陈旭麓先生说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