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戊戌变法
知识点1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2、公车上书: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组织参加的举人,联合签名上书,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3、影响: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4、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知识点2 百日维新
1、背景: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2、开始: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变法历时103天,9月21日结束,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3、变法诏令: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经济方面 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
政治方面 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精简结构,裁撤冗员,沉清吏治
文教方面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创设京师大学堂;设立译书局
军事方面 整顿陆海军,裁减冗兵,采用新法练兵,增强海防实力
4、结果: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
5、性质: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6、失败的原因: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②封建顽固派势力太强大。
7、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8、影响:戊戌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社会进步。在思想文化业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真题】
(2023 广州 中考真题)1890年,已是举人的梁启超对康有为布衣上书、力倡变法的行为与见解十分钦佩,于是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拜还是秀才的康有为为师。从此,康有为和梁启超共同( )
A.走上维新变法之路 B.撰写《资政新篇》
C.创建了中国同盟会 D.提出“扶清灭洋”
【变式】
1.(2023 澧县三模)“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文中描述的“他”属于中国近代的( )
A.地主阶级抵抗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地主阶级洋务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2.(2023 株洲 中考真题)“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在狱中题写此诗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 )
A.谭嗣同 B.梁启超 C.严复 D.黄兴
3.(2022秋 胶州市期末)青岛市某中学正在组织近代名人展,这是其中一组人物。本组图片可以用来研究(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真题】
(2022秋 济南期末)某历史老师在讲戊戌变法时,举办“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展”,搜集到以下人物图。能够入选其中的有(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变式】
1.(2022秋 绵阳期中)“西人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 )
A.地主阶级保守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2.(2022秋 路南区期中)维新派的某些主张是对洋务派主张的继承和发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洋务官员的支持。“某些主张”不包括( )
A.翻译西方书籍 B.开办新式学堂
C.训练新式军队 D.改革政府机构
3.(2019秋 江津区期末)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根本区别是( )
A.改革教育制度 B.鼓励开设工厂
C.向西方学习 D.改革政治制度
1.(2023 青岛 中考真题)他既接受了儒学思想的教育,又在香港和上海对西方资本主义治理下的社会有了亲身感受。中外贯通的学识和思想构建了他的维新改良思想体系。他可能是(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康有为
2.(2023 济南 中考真题)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为此,他参与领导了(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护国战争
3.(2023 宁夏 中考真题)据《清实录》记载,1898年5月光绪帝将维新派人士的部分著作刊印,让京官对其可行不可行提出意见,以此测验官员对变法的态度,其中在体现地方改革的一篇文章中,有252条意见,认为不可行的有189条,认为可行的只有63条。这表明( )
A.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维新变法阻力很大
C.近代民用工业出现 D.“实业救国”成为共识
4.(2023 包头 中考真题)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唤醒了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意识,最终转化为一场社会变革运动。这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5.(2023 河北 中考真题)19世纪末,某女士在《女学报》上撰文提出:“方今瓜分之局已开,国势日危。前月明诏特下,谕各庶民,皆得上书,夫民也者,男谓之民,女亦谓之民也。凡我同辈亦可以联名上书,直陈所见。”“可以联名上书,直陈所见”这一情形的出现是由于( )
A.太平天国的建立 B.洋务运动的兴起
C.戊戌变法的实行 D.中华民国的创建
6.(2023 滨州 中考真题)清德宗(1875﹣1908年在位)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关于变法的时间,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18世纪末 B.庚子年
C.光绪二十四年 D.清朝中期
7.(2023 临沂 中考真题)图中殉难的历史人物所参加的运动( )
A.严厉禁止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颁布了废除科举制度的诏令
C.自始至终一共经历了一百天
D.在顽固派发动政变之后失败
8.(2017 资阳 中考真题)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百日维新 挽救了中国的民族危亡
B 公车上书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C 颁布变法法令 维新派控制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A.A B.B C.C D.D
9.(2023 自贡 中考真题)《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出现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以康、梁为首的新兴民族资产阶级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见表)。“新的高度”体现的是( )
人物 主要活动
康有为 发起“公车上书”,组织保国会
梁启超 《中外纪闻》《时务报》主笔
严复 翻译《天演论》,主持《国闻报》
A.宣传维新启蒙思想 B.推动民主共和传播
C.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D.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10.(2023 云南 中考真题)甲午战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传统知识分子开始思考民族前途,且将抵御外侮与改革内政合为一体。在他们的领导下掀起了(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11.(2022 青岛 中考真题)“甲午战争,我们被日本一举打败,这个刺激才真正刺痛了中国的士大夫,以高级官僚和士大夫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精英阶层,一边在应付来自外来的挑战,另一边也逐渐缓慢地开始反思。”19世纪末,这种“反思”演化成的实际行动是(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武昌起义 D.新文化运动
12.(2021 德阳 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康有为大事记
1858年 出生于广东南海官僚地主家庭,自幼熟读经史,饱受封建儒学教育
1879年 游历香港,始读西学之书
1882年 到北京参加乡试来中,南归途经上海,大购西书,精心研读,大讲西学
————————————————————
1884~1885年 中法战争期间,酝酿变法思想
1888年 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法改良主张,因受阻未上达
1891年 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著《新学伪经考》,宣传变法思想
1895年 甲午战争失败,发动公车上书;8月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
1896年 续成《孔子改制考》,宣传变法思想
1897年 德国强占胶州湾,第五次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
1898年 第六次上书光绪帝,成立保国会,参与百日维新
————————————————————
变法失败后 速往海外,组织保皇会,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后 担任孔教会会长。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1917年 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
﹣﹣摘编自《中国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推动康有为变法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归纳康有为为推动变法而进行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中的分隔线提示,概括康有为的三段人生经历。并据此谈谈你对个人发展与时代变化关系的认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戊戌变法
知识点1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2、公车上书: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组织参加的举人,联合签名上书,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3、影响: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4、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知识点2 百日维新
1、背景: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2、开始: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变法历时103天,9月21日结束,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3、变法诏令: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经济方面 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
政治方面 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精简结构,裁撤冗员,沉清吏治
文教方面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创设京师大学堂;设立译书局
军事方面 整顿陆海军,裁减冗兵,采用新法练兵,增强海防实力
4、结果: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
5、性质: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6、失败的原因: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②封建顽固派势力太强大。
7、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8、影响:戊戌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社会进步。在思想文化业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真题】
(2023 广州 中考真题)1890年,已是举人的梁启超对康有为布衣上书、力倡变法的行为与见解十分钦佩,于是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拜还是秀才的康有为为师。从此,康有为和梁启超共同( )
A.走上维新变法之路 B.撰写《资政新篇》
C.创建了中国同盟会 D.提出“扶清灭洋”
【答案】A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了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
A.依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二人共同走上了维新变法之路。A正确。
B.《资政新篇》洪仁玕所写,不符合题意,排除B。
C.孙中山创立了中国同盟会,不符合题意,排除C。
D.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不符合题意,排除D。
故选:A。
【变式】
1.(2023 澧县三模)“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文中描述的“他”属于中国近代的( )
A.地主阶级抵抗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地主阶级洋务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答案】B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题目材料的解读。
由材料“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可知,这段材料描述符合康有为托古改制的特点,所以“他”指的是康有为,他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故选:B。
2.(2023 株洲 中考真题)“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在狱中题写此诗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 )
A.谭嗣同 B.梁启超 C.严复 D.黄兴
【答案】A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A.据材料“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及所学可知,描述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后,革命志士谭嗣同被捕入狱的历史信息,故A正确。
B.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发起者之一,不符合题意,排除B。
C.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重要宣传者,不符合题意,排除C。
D.黄兴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不符合题意,排除D。
故选:A。
3.(2022秋 胶州市期末)青岛市某中学正在组织近代名人展,这是其中一组人物。本组图片可以用来研究(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答案】B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把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组图片可以用来研究百日维新。百日维新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的倡导学习西方,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严复与梁启超都是近代中国具有极大影响的宣传家,在百日维新时期,由梁启超担任主笔的《时务报》和由严复创办的《国闻报》南北呼应,共同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推动维新变法运动。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等六人被捕殉难,百日维新失败。B正确。ACD与本组图片人物无关,排除。
故选:B。
【真题】
(2022秋 济南期末)某历史老师在讲戊戌变法时,举办“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展”,搜集到以下人物图。能够入选其中的有(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考点】维新派和洋务派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展”并结合所学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都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李鸿章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排除ACD。
故选:B。
【变式】
1.(2022秋 绵阳期中)“西人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 )
A.地主阶级保守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答案】C
【考点】维新派和洋务派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思想,解答本题需抓住题干所给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并准确识记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主阶级保守派主张不设置议院,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
C.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符合君主立宪制特点,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朝统治,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
故选:C。
2.(2022秋 路南区期中)维新派的某些主张是对洋务派主张的继承和发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洋务官员的支持。“某些主张”不包括( )
A.翻译西方书籍 B.开办新式学堂
C.训练新式军队 D.改革政府机构
【答案】D
【考点】维新派和洋务派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洋务派的主张以及主要活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主阶级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改变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故D洋务派的主张一定不包括改革政府机构,D项符合题意;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洋务派还训练新式军队,组建新式洋枪队,筹建新式海军等,故ABC属于洋务派的活动,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故选:D。
3.(2019秋 江津区期末)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根本区别是( )
A.改革教育制度 B.鼓励开设工厂
C.向西方学习 D.改革政治制度
【答案】D
【考点】维新派和洋务派
【分析】本题以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根本区别为切入点,考查维新派和洋务派的相关知识点。
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君主立宪制,走资本主义道路;洋务派则只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以科技强国,维护清朝封建统治,这是洋务派和维新派最大的不同点。
故选:D。
1.(2023 青岛 中考真题)他既接受了儒学思想的教育,又在香港和上海对西方资本主义治理下的社会有了亲身感受。中外贯通的学识和思想构建了他的维新改良思想体系。他可能是(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康有为
【答案】D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需要考生掌握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
根据材料“构建了他的维新改良思想体系”可知,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D项正确;林则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曾国藩、李鸿章是地主阶级洋务派,排除ABC项。
故选:D。
2.(2023 济南 中考真题)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为此,他参与领导了(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护国战争
【答案】B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梁启超参与领导的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据题干“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可知,法律是治安天下的武器,变通,是天下不变的道理。为此,梁启超参与领导了戊戌变法,B项正确;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领导了洋务运动,排除A项;孙中山等领导了辛亥革命排除C项;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领导了护国战争,排除D项。
故选:B。
3.(2023 宁夏 中考真题)据《清实录》记载,1898年5月光绪帝将维新派人士的部分著作刊印,让京官对其可行不可行提出意见,以此测验官员对变法的态度,其中在体现地方改革的一篇文章中,有252条意见,认为不可行的有189条,认为可行的只有63条。这表明( )
A.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维新变法阻力很大
C.近代民用工业出现 D.“实业救国”成为共识
【答案】B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维新变法。了解维新变法的主要史实。
“在体现地方改革的一篇文章中,有252条意见,认为不可行的有189条,认为可行的只有63条”表明维新变法阻力很大,这是维新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B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社会性质的变化、民用工业的出现,AC排除;D与史实不符。
故选:B。
4.(2023 包头 中考真题)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唤醒了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意识,最终转化为一场社会变革运动。这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答案】B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掌握基础知识。
A.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排除A。
B.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兴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故B正确。
C.辛亥革命是暴力革命,不是社会变革运动,排除C。
D.19世纪末兴起的义和团运动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排除D。
故选:B。
5.(2023 河北 中考真题)19世纪末,某女士在《女学报》上撰文提出:“方今瓜分之局已开,国势日危。前月明诏特下,谕各庶民,皆得上书,夫民也者,男谓之民,女亦谓之民也。凡我同辈亦可以联名上书,直陈所见。”“可以联名上书,直陈所见”这一情形的出现是由于( )
A.太平天国的建立 B.洋务运动的兴起
C.戊戌变法的实行 D.中华民国的创建
【答案】C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A.太平天国建立于19世纪50年代,排除A。
B.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排除B。
C.根据材料“方今瓜分之局已开,国势日危”,结合所学知识,《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民族危机严重,1898年6月11日,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清政府实行戊戌变法,变法规定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故C正确。
D.中华民国创建于1912年,排除D。
故选:C。
6.(2023 滨州 中考真题)清德宗(1875﹣1908年在位)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关于变法的时间,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18世纪末 B.庚子年
C.光绪二十四年 D.清朝中期
【答案】C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根据“清德宗(1875﹣1908年在位)”和所学可知,1898年6月,清德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因为光绪帝在1875年继位,所以1898年正是光绪二十四年,C项正确;1898年是19世纪末,排除A项;1898年是戊戌年,庚子年是1900年,排除B项;1912年清朝灭亡,所以1898年属于清晚期,排除D项。
故选:C。
7.(2023 临沂 中考真题)图中殉难的历史人物所参加的运动( )
A.严厉禁止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颁布了废除科举制度的诏令
C.自始至终一共经历了一百天
D.在顽固派发动政变之后失败
【答案】D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A.戊戌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排除A。
B.1905年清王朝颁布了废除科举制度的诏令,排除B。
C.戊戌变法自始至终一共经历了一百零三天,排除C。
D.据图示“谭嗣同殉难图”可知,描述的戊戌变法失败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故D正确。
故选:D。
8.(2017 资阳 中考真题)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百日维新 挽救了中国的民族危亡
B 公车上书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C 颁布变法法令 维新派控制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A.A B.B C.C D.D
【答案】B
【考点】公车上书
【分析】本题以史实与推论的结合为依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填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故选:B。
9.(2023 自贡 中考真题)《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出现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以康、梁为首的新兴民族资产阶级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见表)。“新的高度”体现的是( )
人物 主要活动
康有为 发起“公车上书”,组织保国会
梁启超 《中外纪闻》《时务报》主笔
严复 翻译《天演论》,主持《国闻报》
A.宣传维新启蒙思想 B.推动民主共和传播
C.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D.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答案】A
【考点】戊戌变法;《时务报》
【分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影响,戊戌变法运动兴起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A.根据材料“《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出现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组织保国会”“《中外纪闻》《时务报》”及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展了维新思想的启蒙宣传,故A正确。
B.资产阶级革命派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排除B。
C.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进一步促进了国人思想的解放,排除C。
D.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排除D。
故选:A。
10.(2023 云南 中考真题)甲午战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传统知识分子开始思考民族前途,且将抵御外侮与改革内政合为一体。在他们的领导下掀起了(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C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重点掌握戊戌变法的背景及经过。
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中国在远东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为救亡图存,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这场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项正确;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是农民战争,与康有为、梁启超无关,排除B项;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排除D项。
故选:C。
11.(2022 青岛 中考真题)“甲午战争,我们被日本一举打败,这个刺激才真正刺痛了中国的士大夫,以高级官僚和士大夫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精英阶层,一边在应付来自外来的挑战,另一边也逐渐缓慢地开始反思。”19世纪末,这种“反思”演化成的实际行动是(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武昌起义 D.新文化运动
【答案】B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百日维新的时间和背景。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开始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根据“甲午战争,我们被日本一举打败,这个刺激才真正刺痛了中国的士大夫,……另一边也逐渐缓慢地开始反思。”可知,19世纪末,这种“反思”演化成的实际行动是百日维新,B符合题意。A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排除;C发生在20世纪初,排除;D开始于1915年,属于20世纪初,排除。
故选:B。
12.(2021 德阳 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康有为大事记
1858年 出生于广东南海官僚地主家庭,自幼熟读经史,饱受封建儒学教育
1879年 游历香港,始读西学之书
1882年 到北京参加乡试来中,南归途经上海,大购西书,精心研读,大讲西学————————————————————
1884~1885年 中法战争期间,酝酿变法思想
1888年 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法改良主张,因受阻未上达
1891年 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著《新学伪经考》,宣传变法思想
1895年 甲午战争失败,发动公车上书;8月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
1896年 续成《孔子改制考》,宣传变法思想
1897年 德国强占胶州湾,第五次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
1898年 第六次上书光绪帝,成立保国会,参与百日维新
————————————————————
变法失败后 速往海外,组织保皇会,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后 担任孔教会会长。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1917年 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
﹣﹣摘编自《中国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推动康有为变法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归纳康有为为推动变法而进行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中的分隔线提示,概括康有为的三段人生经历。并据此谈谈你对个人发展与时代变化关系的认识。
【答案】
(1)因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游学经历(西学传播、文化背景)。
(2)努力:宣传变法(著书立说;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兴办学堂);多次上书;参与百日维新。
(3)经历:第一阶段:从学习儒学到学习西学;第二阶段:宣传变法思想,参与变法活动;第三阶段:维护皇权和复辟帝制。关系:个人发展与时代变化紧密相连,时代变化深刻影响着个人发展,个人发展要顺应时代潮流。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以康有为大事记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推动康有为变法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康有为为推动变法而进行的努力、概括康有为的三段人生经历、对个人发展与时代变化关系的认识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根据材料“出生于广东南海官僚地主家庭,自幼熟读经史,饱受封建儒学教育;游历香港,始读西学之书;到北京参加乡试来中,南归途经上海,大购西书,精心研读,大讲西学;中法战争期间,酝酿变法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康有为变法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游学经历(西学传播、文化背景)。
(2)根据材料内容“1888年 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法改良主张,因受阻未上达;1891年,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著《新学伪经考》,宣传变法思想;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发动公车上书;8月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1896年,续成《孔子改制考》,宣传变法思想;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第五次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1898年,第六次上书光绪帝,成立保国会,参与百日维新”,归纳康有为为推动变法而进行的努力有:宣传变法(著书立说;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兴办学堂);多次上书;参与百日维新。
(3)根据材料中的分隔线提示,概括可知,康有为的三段人生经历为第一阶段:从学习儒学到学习西学;第二阶段:宣传变法思想,参与变法活动;第三阶段:维护皇权和复辟帝制。并据此可知,个人发展与时代变化紧密相连,时代变化深刻影响着个人发展,个人发展要顺应时代潮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