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思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
1.(2018·河南)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熔化 B.铁生锈 C.米酿酒 D.纸燃烧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铁生锈、米酿酒、纸燃烧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阿伏加德罗 C.拉瓦锡 D.道尔顿
【答案】A
【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解析】【解答】A. 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正确。
B. 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错误。
C. 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错误。
D. 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科学家的贡献分析。
3.(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铁用来制作炊具 B.汽油作燃料
C.铜作导线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铁用来制作炊具,利用了铁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B. 汽油作燃料,利用了汽油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正确;
C. 铜用作导线,利用了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D.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利用了石墨刻画时容易留下痕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4.(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人类生存需要清洁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工厂废气 B.汽车尾气 C.煤炭燃烧 D.光合作用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 工厂废气能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会污染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B. 汽车尾气能放出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气体,都属于有害气体,会污染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C. 煤炭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会污染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D.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水生成有机物和氧气,不污染环境,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空气的污染物是主要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等。
5.(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下列变化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高锰酸钾制氧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C.烧焊燃烧;铁丝燃烧
D.硫磺燃烧;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答案】B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类型不同,故错误;
B.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类型相同,故正确;
C. 烧焊燃烧是使用乙炔气体与氧气混合,点火后,焊接金属部件,乙炔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类型不相同,故错误;
D. 硫磺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化合反应,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反应类型不同,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分析。
6.(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能和所有的物质反应,氧气是一种很活泼的气体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
D.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
【答案】D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 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氧气能和许多物质(而不是所有物质)反应,故错误;
B.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故错误;
C. 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也能产生氧气,但是速率较慢,故错误;
D. 由于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压强差不明显,所以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操作分析。
7.(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实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观察反应现象
C.取用粉末状固体
D.称量固体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 液体药品取用时,图示中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故错误;
B. 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作反应的容器,故错误;
C. 取用粉末状药品时,将试管横放或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故正确;
D.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示中药品与砝码位置放反了,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B、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分析。
C、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应使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横、二送、三直立”。
D、根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的操作注意事项分析。
8.(2017九上·东台月考)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 错误,应该是体积,A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正确,B符合题意;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差,不是越好,C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做保护气,不是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用途由性质决定来分析。
9.(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下列图示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橾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 加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向下倾斜,试管口一个堵上棉花团,故正确;
B.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应该将导气管插到集气瓶底部,图中仅在瓶口,故错误;
C. 气体验满操作应该在集气瓶口部进行,而不是集气瓶内,故错误;
D. 铁丝燃烧实验应该在集气瓶底部预留水或者加上沙子,防止集气瓶炸裂,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氧气制取、收集、验满以及性质实验过程的操作注意事项分析。
10.(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将质量完全相等的氯酸钾固体分别装入、、三支试管中,向中再加入二氧化锰,向中再加入高锰酸钾,分别加热三支试管,产生氧气质量最多和产生氧气速率最慢的分别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由于a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因此氯酸钾反应速率较快,但不会增加产生氧气的质量;
b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加热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产生氧气,同时会生成二氧化锰作为氯酸钾反应的催化剂,所以B试管产生氧气的速率较快且产生的氧气较多;
c试管只有氯酸钾,所以反应速率较慢,产生氧气的质量和A试管的一样多。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能改变反应速度,但是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分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7.0分)
11.(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请按要求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或符号:
(1)H ;
(2)磷 。
【答案】(1)氢
(2)P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H 的元素名称是氢。
(2)磷的元素符号是P。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写法、元素符号的名称分析。
12.(2020九上·临颍期中)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做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的做法是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
【答案】氦气;湿抹布盖灭;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氦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且密度小,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做焊接金属保护气。
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的做法是用湿抹布盖灭,能隔绝氧气。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分析】根据氦气的性质,进行分析用途。
13.(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
A.冰水混合物
B.矿泉水
C.氧气和液氧的混合物
D.洁净的空气
【答案】AC;BD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水组成,属于纯净物;
B. 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C. 氧气和液氧的混合物,液氧是氧气的液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D. 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所以属于纯净物的是AC;属于混合物的是BD。
【分析】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14.(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有、、、、五种物质,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并生成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是黑色固体,在中燃烧生成气体。请根据以上所述回答下列问题,则:
是 ;是 填写物质名称;与发生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是: 。
【答案】二氧化硫;碳;硫氧气二氧化硫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根据有A、B、C、D、E五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硫在A氧气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并生成能造成空气污染的二氧化硫气体;
根据碳是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推断A为氧气,B为硫,C为二氧化硫,D为碳,E为二氧化碳,代入检验,推导正确。
所以C是二氧化硫;D是碳;硫在A氧气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并生成能造成空气污染的二氧化硫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符号表达式是:,
文字)表达式是:。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根据题中有特征的物质首先推出,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最后解答各个小题。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5.(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实验室制取氧气中,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仪器的名称: ; 。
(2)若用氯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 装置。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
(3)若用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与装置相比,装置的优点是 。
(4)实验室选择装置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后,应进行的操作是 ,再 。
(5)若用图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或“”口进入,理由 。
【答案】(1)酒精灯;长颈漏斗
(2)A;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或
(3)过氧化氢水氧气或;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
(4)把导管从水中移出;熄灭酒精灯
(5)a;密度比空气大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1)①是酒精灯;②是长颈漏斗。
(2)用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
(3)B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与B装置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因为通过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
(4)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实验室选择AD装置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后,应进行的操作是先把导管从水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5)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若用图G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a口进入,空气从b口排出。
【分析】(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写出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3)根据装置B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氧气,并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写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根据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4)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
(5)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
1 / 1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思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
1.(2018·河南)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熔化 B.铁生锈 C.米酿酒 D.纸燃烧
2.(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阿伏加德罗 C.拉瓦锡 D.道尔顿
3.(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铁用来制作炊具 B.汽油作燃料
C.铜作导线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4.(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人类生存需要清洁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工厂废气 B.汽车尾气 C.煤炭燃烧 D.光合作用
5.(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下列变化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高锰酸钾制氧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C.烧焊燃烧;铁丝燃烧
D.硫磺燃烧;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6.(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能和所有的物质反应,氧气是一种很活泼的气体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
D.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
7.(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实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观察反应现象
C.取用粉末状固体
D.称量固体
8.(2017九上·东台月考)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9.(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下列图示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橾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将质量完全相等的氯酸钾固体分别装入、、三支试管中,向中再加入二氧化锰,向中再加入高锰酸钾,分别加热三支试管,产生氧气质量最多和产生氧气速率最慢的分别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7.0分)
11.(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请按要求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或符号:
(1)H ;
(2)磷 。
12.(2020九上·临颍期中)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做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 。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的做法是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
13.(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
A.冰水混合物
B.矿泉水
C.氧气和液氧的混合物
D.洁净的空气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14.(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有、、、、五种物质,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并生成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是黑色固体,在中燃烧生成气体。请根据以上所述回答下列问题,则:
是 ;是 填写物质名称;与发生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是: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5.(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实验室制取氧气中,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仪器的名称: ; 。
(2)若用氯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 装置。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
(3)若用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与装置相比,装置的优点是 。
(4)实验室选择装置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后,应进行的操作是 ,再 。
(5)若用图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或“”口进入,理由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铁生锈、米酿酒、纸燃烧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A
【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解析】【解答】A. 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正确。
B. 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错误。
C. 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错误。
D. 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科学家的贡献分析。
3.【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铁用来制作炊具,利用了铁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B. 汽油作燃料,利用了汽油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正确;
C. 铜用作导线,利用了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D.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利用了石墨刻画时容易留下痕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4.【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 工厂废气能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会污染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B. 汽车尾气能放出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气体,都属于有害气体,会污染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C. 煤炭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会污染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D.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水生成有机物和氧气,不污染环境,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空气的污染物是主要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等。
5.【答案】B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类型不同,故错误;
B.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类型相同,故正确;
C. 烧焊燃烧是使用乙炔气体与氧气混合,点火后,焊接金属部件,乙炔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类型不相同,故错误;
D. 硫磺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化合反应,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反应类型不同,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分析。
6.【答案】D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 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氧气能和许多物质(而不是所有物质)反应,故错误;
B.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故错误;
C. 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也能产生氧气,但是速率较慢,故错误;
D. 由于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压强差不明显,所以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操作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 液体药品取用时,图示中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故错误;
B. 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作反应的容器,故错误;
C. 取用粉末状药品时,将试管横放或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故正确;
D.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示中药品与砝码位置放反了,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B、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分析。
C、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应使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横、二送、三直立”。
D、根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的操作注意事项分析。
8.【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 错误,应该是体积,A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正确,B符合题意;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差,不是越好,C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做保护气,不是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用途由性质决定来分析。
9.【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 加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向下倾斜,试管口一个堵上棉花团,故正确;
B.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应该将导气管插到集气瓶底部,图中仅在瓶口,故错误;
C. 气体验满操作应该在集气瓶口部进行,而不是集气瓶内,故错误;
D. 铁丝燃烧实验应该在集气瓶底部预留水或者加上沙子,防止集气瓶炸裂,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氧气制取、收集、验满以及性质实验过程的操作注意事项分析。
10.【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由于a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因此氯酸钾反应速率较快,但不会增加产生氧气的质量;
b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加热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产生氧气,同时会生成二氧化锰作为氯酸钾反应的催化剂,所以B试管产生氧气的速率较快且产生的氧气较多;
c试管只有氯酸钾,所以反应速率较慢,产生氧气的质量和A试管的一样多。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能改变反应速度,但是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分析。
11.【答案】(1)氢
(2)P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H 的元素名称是氢。
(2)磷的元素符号是P。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写法、元素符号的名称分析。
12.【答案】氦气;湿抹布盖灭;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氦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且密度小,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做焊接金属保护气。
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的做法是用湿抹布盖灭,能隔绝氧气。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分析】根据氦气的性质,进行分析用途。
13.【答案】AC;BD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水组成,属于纯净物;
B. 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C. 氧气和液氧的混合物,液氧是氧气的液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D. 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所以属于纯净物的是AC;属于混合物的是BD。
【分析】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
14.【答案】二氧化硫;碳;硫氧气二氧化硫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根据有A、B、C、D、E五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硫在A氧气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并生成能造成空气污染的二氧化硫气体;
根据碳是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推断A为氧气,B为硫,C为二氧化硫,D为碳,E为二氧化碳,代入检验,推导正确。
所以C是二氧化硫;D是碳;硫在A氧气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并生成能造成空气污染的二氧化硫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符号表达式是:,
文字)表达式是:。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根据题中有特征的物质首先推出,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最后解答各个小题。
15.【答案】(1)酒精灯;长颈漏斗
(2)A;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或
(3)过氧化氢水氧气或;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
(4)把导管从水中移出;熄灭酒精灯
(5)a;密度比空气大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1)①是酒精灯;②是长颈漏斗。
(2)用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
(3)B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与B装置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因为通过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
(4)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实验室选择AD装置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后,应进行的操作是先把导管从水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5)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若用图G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a口进入,空气从b口排出。
【分析】(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写出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3)根据装置B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氧气,并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写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根据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4)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
(5)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