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月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2张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城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中国式现代化主要是相对于西方现代化提出的,二者根本的区别就是各自所通
循的逐辑不同。西方是资本逻辑,以青本为中心: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的正样,坚持人民至
上。资本是西方现代化发展的轴心,也是各种矛盾危机的原因:与之相反,把维护好、发展
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最终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
化的本质特狂。国此,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刻的人学内洒。
何谓“人的泛辑”?简单说,就是人的发展规律,包括发展的起点和归宿、发展的拉进
方式、发展的尖现条件等。而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按照人的逻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现代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很多,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一个,
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人发展的逻辑主线。依
据这个逻样,现代化建设与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和全面贯侧新发展理念,就是委使经济发展
更适合人的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就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
正园如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把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作为社会主要矛盾,而现代化的推进就是要不断解决这一矛盾,当然,讲美好生活霄要,必
须注意需要的合理性。这里涉及内在、外在两个尺度,分别看的是需要的提出和满足是否种
合人的正常生存发展,并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是否从尖际出发,以现有条件为前
提,两大尺度的确立,事实上提出了需要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问题,以及二者的有机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规律,又突出人民至上,从而形成了一条新型的现代化道路。
人的发展逻辑是新进的,现代化的全面建设也需要稳健推进,那就又涉及到如何看待人
是目的还是手段的问题。应当肯定,人在现尖的生产、生活和各种关系中,北终是社会生活
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和目的,“人是目的”的价值指向和基本原则不能动摇。但是,坚持“人
是日的”,不能忘了“人是手段”。如果人人都把自己当作目的而不当作手段,那么规代化
的发展一定会落空。强调人是目的和手段的就一,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那就是社会主义现
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