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08 12:5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徙木立信》
新课导入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结合《战国形势图》,了解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著名的兼并战争及结果。
2.通过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国家强大的需要和动力。
3.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情况、构成系统、功能和意义,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学习目标
探究一 战国七雄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一、战国七雄
1.形成
(1)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2)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时期 人物 主要战役 交战国家 典故
战国 孙膑、庞涓 桂陵之战 赵、齐、魏 围魏救赵
孙膑、庞涓 马陵之战 齐、魏 减灶计
白起、赵括 长平之战 秦、赵
纸上谈兵
主要战役:
2.著名战役
战争特点:规模大、参战兵力多、区域广、时间长。
长平之战
3.兼并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
诸侯并立
七雄
一雄
战争结果: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影响:为加速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探究二 商鞅变法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1)背景: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2)目的: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时间:
(4)支持者:
公元前356年(战国时期)
秦孝公
1.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时间和支持者
二、商鞅变法
内容 作用 总体影响
政治 建立县制
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 编定户籍,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严重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掌权
加强对人民的管理,有利于社会安定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提高了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有利于经济交流与发展
军队战斗力增强;有利于新兴地主通过军功途径参政
国富
兵强
中央集权
制度变革:在秦国确立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封建制度)
2.商鞅变法的内容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行法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秦起襄公,章于文、穆、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冠带之伦。
——《史记》
政治
社会
经济
军事
3.商鞅变法的影响
说明了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探究:支持商鞅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知识拓展
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实施者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探究三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1.都江堰的修筑时间、地点和主持修建者
时间:
地点:
人物:
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
秦国 四川成都 岷江
李冰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2.都江堰的功能和影响
功能:防洪、灌溉、水运等。
影响:
(1)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变成天府之国。
(2)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都江堰建成之初,灌溉面积五六十万亩。后来逐渐伸展到13个县,支流和渠道有500多条,灌溉面积300多万亩。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不断维护和修整,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超过1000万亩。
——部编版《中国历史》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造福万代,惊动世界
不愧为闻名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都江堰的评价
兴修水利
变法运动
兼并战争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都江堰
秦完成统一
军事
政治
经济
课堂小结
1.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不仅兼并小国,而且大国之间也出现兼并现象。这突出反映了( )
A. 变法使各国实力增强 B. 统一趋势增强
C. 各国君主争霸野心强烈 D. 分封制彻底崩溃
B
课堂达标
2.“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商鞅说这句话的主要目的是( )
A.颂扬汤武功德 B.批评商朝暴政
C.强调以礼治国 D.宣扬变法图强
3.《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影响
D
D
4.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该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