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前★绝密
云南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
地理试卷
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2.开考前,请考生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写自己相关信息。
3.客观题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相应选项涂黑,主观题请黑色签字笔作答。
第I卷 选择题(45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30小题,共45分,所给出的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发射取得成功,在英国伦敦出差张先生通过抖音直播观看了发射过程。据此完成1~3题。
1.与甘肃酒泉发射场相比,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探测器的自然优势是( )
A.纬度低,初速度大 B.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C.人烟稀少,干扰少 D.距海近,风力小
2.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时,张先生在伦敦(中时区)观看发射直播的时间为( )
A.5月10日5时22分 B.5月11日5时22分 C.5月10日13时22分 D.5月11日13时22分
3.“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期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的昼渐短,夜渐长,昼长夜短
B.哈尔滨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C.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D.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大约15天一节气,用于指导农业耕种。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据此完成4~5题。
4.我国下列法定假日中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关的是( )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5.周朝时期周公曾在河南登封县“垒土为圭,立木为表,测日影,定四时”,可通过观测一年中每天正午投在地上的影子长度变化来测量二十四节气,其观测结果正确的是( )
A.一年中冬至日杆影最短
B.春分日杆影与杆高相等
C.每个节气影长跨度相等
D.杆影最长期间当地昼最短
十二使徒岩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坎贝尔港国家公园之中,屹立在海岸旁已有二千万年历史了。这是澳大利亚最为传奇的海岸,这里有陡峭的石灰岩悬崖,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有精巧的拱门,还有被悬崖包围的神秘沙滩。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现在只余下八个。读图,完成6~7题。
6.有关十二使徒岩类型及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
A.花岗岩-具有层理构造 B.流纹岩-有流纹气孔
C.沉积岩-层理构造及化石 D.大理岩-具有矿物结晶
7.关于图中十二使徒岩形成并坍塌的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海相沉积-地壳上升-海水侵蚀-重力崩塌 B.地壳上升-海水侵蚀-重力崩塌-海相沉积
C. 海相沉积-海水侵蚀-地壳上升-重力崩塌 D. 地壳上升-重力崩塌-海相沉积-海水侵蚀
某地地层经历多次地质作用,出露不同时期地层,下图为该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丙地河床的主要成因是( )
A.褶皱凹陷 B.流水溶蚀 C.差异侵蚀 D.地层断陷
9.甲~丁四地沉积岩地层抬升幅度最大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0.从第一次砂砾岩形成时期到第二次砂砾岩形成时期,该地地层
A.持续抬升 B.先抬升后下沉 C.持续下沉 D.先下沉后抬升
图为我国某高铁示意图,该地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中高铁最有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2.图示地区铁路多桥梁隧道是为了( )
A.避开断裂带 B.减轻洪水威胁 C.降低路面的坡度 D.避开泥石流
图为 2022 年某日东亚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此日我国西北多地某天气现象频发。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天气现象发生时,我国西北地区( )
狂风肆虐,暴雨倾盆 B.沙尘滚滚,遮天蔽日
C.烈日当空,地表冷干 D.天寒地冻,漫天飞雪
14.甲地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冷锋过境前,温度高,气压低,天晴
②暖锋过境时,连续降雨或雾
③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④冷锋过境后,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 )
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
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16.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A.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
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热带岛国,因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而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珍珠”。该国各地年降水量多在1000mm以上,按干湿程度可划分为三个地带:面积约占四分之三的干燥地带、约占四分之一的潮湿地带和面积较小的山地地带。甲图示意亭可马里位置,乙图为亭可马里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亭可马里应属于( )
①干燥地带 ②湿润地带 ③沿海地带 ④内陆地带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亭可马里冬季多雨主要是受( )
A.西南季风影响 B.东北季风影响 C.信风带影响 D.东南季风影响
苗族原分布于我国黄河流域,因战争迁徙至贵州等地区。黔东南邑沙苗寨依山而建、择险而居,为适应当地“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林一村—田—河”的空间格局及以吊脚楼为主的建筑特色(图1)。据此完成19~20题。
19.岜沙苗寨民居区最初选址主要考虑( )
A.气候适宜 B.防卫安全 C.地形平坦 D.聚居规模
20.民居以吊脚楼为主,主要是因为当地( )
A.地形崎岖,降水集中 B.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C.沟壑纵横,夏季干燥 D.山河相间,四季分明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贵州第一大河,干流全长1 037 km,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千米。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流经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导致乌江流域水位及水量有明显变化。2009年7月贵州省最大的水电站构皮滩水电站投产发电,2021年6月构皮滩通航工程正式投入试运行,中断了近20年的乌江水运全线畅通,为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提供水运黄金通道。图为乌江流域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对乌江流域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结冰期长 B.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集中夏季
C.流域内多处出现凌汛现象 D.含沙量大
22.乌江流域内大小水电站数十座,下列有关乌江水电开发的优势有( )
①降水丰富,流量大 ②经济发达,对水电需求大
③地处云贵高原,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④输电技术发达,输电成本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略,洛杉矶生产生活水源主要来源
地下水的开采。完成23~24题。
23.与旧金山比,洛杉矶水资源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较高,蒸发量大
B.山脉阻挡,降水量小
C.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D.河流短少,径流量小
24.从区域外调水对洛杉矶的影响有( )
A.减少城市水分蒸发 B.减轻城市地质灾害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增加城市内涝风险
洞庭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在范仲淹的笔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曾号称“八百里洞庭”。图为图示意洞庭湖及其附近地区。据此完成25~26题。
25.范仲淹的笔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处于( )
A.冬季,洞庭湖流入长江形成吞长江 B.夏季,长江水流入洞庭湖形成吞长江
C.春季,积雪融化流入长江形成吞长江 D.冬季,长江水流入洞庭湖形成吞长江
26.该区域对湖河补给贡献最大的水体是( )
A.大气降水 B.湿地地表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流域地下水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27~28题。
27.洋流( )
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
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28.受图示洋流影响( )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
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下图为印度洋局部大洋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
29.图示海域大洋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洋流等组成大洋环流方向冬顺夏逆 B.A洋流的性质为暖流
C.A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D.A洋流有利于渔场的形成
30.从图示信息可知( )
A.北半球为冬季 B.好望角气候炎热干燥
C.东亚吹东南季风 D.巴西高原草木葱绿
第II卷 综合题(55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任务。(9分)
材料一 海南省莺歌海盐场位于乐东县黄流镇金鸡岭,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海盐场,同时也是国家食盐定点生产单位,属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下辖子公司,国有中型一类企业,原盐年产量占海南省的80%以上。全场面积3793.33公顷,其中生产面积2980公顷。机械化作业50%,是纳潮、制卤、结晶、堆轮、运输集中式盐场。
材料二 海南岛地形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
(1)概括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3分)
(2)试比较图中②③两地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3分)
(3)图中①②③三地中为莺歌海盐场的是哪个,并分析盐场形成原因。(3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下左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及地貌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干旱型冲积扇(旱扇)和湿润型冲积扇(湿扇)示意图。
(1)说出图中甲、乙、丙三处地质构造的名称,并简述丙地貌的成因。(5分)
(2)指出左图中岩体①②的形成顺序及①②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4分)
(3)从物质来源、动力机制等角度简析冲积扇的形成条件。(4分)
33.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2008年5月25日至28日,亚洲部分地区发生大范围冷空气活动。下图为5月26日11时该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中甲、乙两线示意锋的位置。
(1)根据气压分布状况,比较乌兰巴托和北京风力的强弱,说明理由。(2分)
(2)判断甲、乙锋的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3分)
(3)描述P地在乙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4分)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梨果仙人掌耐热、耐旱,果实味美多汁,具有清肺止咳,凉血解毒之功效,其独有的胶质更是护肤品的上佳原料。西藏东南部的察瓦龙乡为梨果仙人掌的优势分布区,野生仙人掌大量分布于河谷低海拔处,其植株高度可达4-5米,虽花鲜果艳,密集成林,但却鲜为人知。图为察瓦龙乡周边位置示意图。
从气候角度,分析察瓦龙乡盛产梨果仙人掌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图中甲段河谷的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6分)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好望角是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最初称为“风暴角”。这里除风暴为害外,冬季还常常有前部犹如悬崖峭壁,后部则像缓缓山坡的“杀人浪”出现。再不时加上极地风引起的旋转浪,海况就更加恶劣,因此,好望角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航海地段。
材料二:下图为好望角附近区域图。Q海域是东南大西洋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著名渔场之一,可与秘鲁渔场相媲美。
根据图文信息,请分析好望角“杀人浪”常常在冬季出现的原因。(4分)
(2)Q海域鱼类资源丰富,请说明其原因。(4分)
(3)航行到好望角的船只进入Q海域后,除海上风暴外还有可能遇上哪种不利于航行的海上气象,请分析原因。(4分)云南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题,共45分,给出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D B D C A C C D A C C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B B A B A D B B A D B D C
综合题(共5道,共55分)
31.(共9分)
规律:由西南向东北递减。(1分)
原因: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增大,地面获得太阳辐射递减;热带季风气候,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西部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丰富(热带季风气候,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中东部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阴雨天气多,日照时数短,太阳辐射少)(2分)。
(原因:从东西部任选一个角度作答,其他答案可以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题满分)
差异:②地降水多于③(③地降水少于②/②降水多,③地降水少)(1分)
原因:热带季风气候,地势中间高、四周低,②位于东部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③地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2分)
(原因:其他答案可以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题满分)
③地(1分)
原因:地处夏季风背风地带,晴天多,日照时数长;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地形平坦,利于晒盐。(2分)
32.(共13分)
(1)甲:断层 乙:背斜 丙:向斜(3分)
丙部为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受到侵蚀,形成山岭。(丙部向斜槽部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2分)
(2)形成顺序:岩体①形成较岩体②晚(岩体②形成较岩体①早/岩体①晚,岩体②老)。(2分)地质作用:①岩浆侵入、冷却凝固(或内力作用);②沉积作用、固结成岩(或外力作用)。(2分)
(3)物质来源:河流在山区带来大量泥沙、碎石(2分);动力机制:在山口处地势降低,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2分)
33.(共13分)
(1)乌兰巴托风力强,北京风力弱(乌兰巴托的风力比北京风力强/北京风力比较乌兰巴托风力弱)(1分)(如果考生答案出现风力大小也正确)
理由:乌兰巴托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北京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1分)(从一个角度作答即可。)
(2)甲、乙锋的类型分别为暖锋和冷锋(1分)理由:根据气旋水平气流的运动方向可知,甲锋附近南侧暖气团势力强,主动向东北方向移动,为暖锋;乙锋附近北侧冷气团势力强,主动向东南方向移动,为冷锋。(2分)
(3)P地在乙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2分);P地在乙锋过境时,阴天、下雨、刮风、降温(1分);P地在乙锋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1分)。
34.(共12分)
(1)山高谷深,气流下沉增温,不易形成降水;谷地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散失,导致河
谷气温高;利于耐热、耐旱的仙人掌生长。(6分,每点2分,其他答案也可以酌情给分)
特点:山高谷深(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成”V”型。(2分)
形成原因:地处山区,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河流流速快,能量集中;河流以下蚀为主,不断侵蚀河谷底部,使河谷变深变窄,形成谷壁陡峭,深而窄的“V”的深谷。(4分)
35.(共12分)
(1)受盛行风带的影响,风力强,风浪大;自西向东的洋流突遇陆地阻挡,形成巨浪;同时受极地东风的影响,加剧海浪的形成。(任答两点即可)
(2)东南信风作用下,表层海水偏离海岸(2分);深层海水上泛(上涌),带来海底丰富的营养物质,饵料增多,形成渔场(2分)。
(3)海雾(1分)沿岸寒流流经,对海域有降温的作用;暖气流经过冷海面,水汽饱和容易凝结成雾。(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