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观沧海》课件(共17页)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观沧海》课件(共17页)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8 17:15: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17张PPT)
这位被主席予以高度评价的风流人物是何许人也?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让我们透过文字去走近这位名人
观沧海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准确朗读并默诗歌。
2.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4.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学习
目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初读
正音
jié
dàn
sǒng zhì
zāi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再读
知韵
节奏整齐
朗朗上口
慷慨豪迈
一、读标题,抓住“诗眼”
二、再读梳理诗歌大意(翻译)
三、带着问题细读探究:
1、作者看到了什么?
2、文中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3、“其”指什么?
4、“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的是真实的景象吗?
诗歌三读,读懂文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何】:多么
【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耸立。竦,通耸,高。
译文: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理解
诗意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丰茂】:指茂盛,茂密
译文: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译文: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理解
诗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若】:如同,好像是。
译文: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星汉】:银河,天河
译文: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幸】:庆幸
【甚】:非常
【至】:极点
译文: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理解
诗意
文体
介绍
乐府诗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汉族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作“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它是继《诗经》《楚辞》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
乐府诗精神特点:“感于哀乐(lè),缘事而发”(班固语)
有感于现实生活中的悲哀或者快乐,因为具体的事件而发出感慨。

背景
介绍
一、借助书下注释是最便捷、有效的读诗方式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补充:小字阿瞒,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碣石: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曾路经这里。
探寻作者人生经历,读懂背后之志
二、调动课外历史知识储备
据史料记载,曹操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打败四世三公的袁绍,但袁绍残部继续向北逃往乌桓(当时的北方游牧民族)。曹操在郭嘉的建议下,力排众议,率部开始了艰苦的北征,最终取得了打败乌桓蹋顿单于,剿灭袁绍残部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曹操归途路过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遂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借以抒怀。
1.开头交代了什么内容?
开篇点题,交代观海的地点。
“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皆由“观”字展开,写登山观海所见。

理解
诗意
2.诗人由“观”写了哪些内容?并划分层次。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①总写:地点、方位
②实景
④附文
③虚景

理解
诗意
观沧海
曹操
3.找出诗中的意象,体会景物特点。
波澜壮阔
欣欣向荣
波澜壮阔
博大宽阔
沧海、水、山岛
树木、百草
秋风、洪波
日月、星汉

理解
诗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第二句诗是诗人从哪一角度观看到的情形?
写出了大海怎样的状态?
是诗人从碣石山往下观看到的沧海的情形。
动静结合,海水动荡为动景,山岛耸立为静景,相互映衬。
在视觉上突出远观的景物,从大处落笔,着力渲染出大海那种雄浑辽阔的气势。
5.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的抱负?
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诗歌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以丰富奇特的想象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并以大海自比,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达了曹操的博大胸怀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理解
诗意
写法
探究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领悟
诗情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写景抒情诗
眼中景
胸中情
海天辽阔(所见之景)
雄奇浪漫(所想之景)
统一全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踌躇满志、信心百倍的乐观气度
情景交融:意境美
奋发昂扬、宽广豪迈的博大胸襟
诗 如 其 人
观沧海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