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习题(苏教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6.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习题(苏教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08 19:55:3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上3.6.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植物果实采收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呼吸高峰,这是果实成熟的标志。下图为不同温度条件下果实呼吸速率与贮存时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果实的呼吸作用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B.呼吸作用会消耗果实中的有机物,所以果实贮藏时间长,其品质会降低
C.从图中可以看出12℃条件下贮藏的果实最先成熟
D.从图中可以看出,在6℃条件下有利于果实贮藏
【答案】C
【解析】A.由分析可知,呼吸作用的场所是在线粒体,A不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可见呼吸作用会消耗果实中的有机物,B不符合题意。
C.据图中曲线图可见:20℃条件下贮藏的果实最先成熟,C符合题意。
D.6℃条件下,果实的呼吸作用弱,利于果实贮藏,D不符合题意。
2.蔬菜大棚能弥补一些蔬菜的季节性不足,在蔬菜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
列措施及其原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B.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减少对有机物的消耗
C.多通氧气勤灌溉,保证植物对氧气、水分的需求
D.白天适当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浓度,促进光合作用
【答案】C
【解析】A.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有效利用这片土地上的光能,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A不符合题意。
B.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弱呼吸作用,减少对有机物的消耗,B不符合题意。
CD. 为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多通氧气不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3.下列农业生产活动中,利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A.早春播种地膜覆盖
B.种植作物适时松土
C.移栽时给树根部插一根塑料管与外界相通
D.农作物合理密植
【答案】D
【解析】A.地膜覆盖可以保温和减少土壤内水分的散失,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无关,A错误。
B.及时松土利于植物根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无关,B错误。
C.移栽时给树根部插一根塑料管与外界相通,有利于根的呼吸,与光合作用无关,C错误。
D.合理密植既充分利用了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而避免造成浪费,又不至于让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利用了光合作用的原理,D正确。
4.在生活生产中会利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下列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夜晚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更新居室的空气
B.在生活中,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
C.移栽植物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团,是为了保护根毛
D.移栽的树苗常被减去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
【答案】A
【解析】A.结合分析可知:夜晚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不能更新居室的空气,A符合题意。B.储藏农作物产品时,应尽量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对有机物的消耗,因此采用降低环境温度、减少氧气含量的方法,可延长水果、蔬菜的储藏时间,B不符合题意。
C.移栽植物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团,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C不符合题意。
D.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D不符合题意。
5.下列农业生产常用的措施,有利于呼吸作用正常进行的是(  )
A.农田遇到涝害时排水 B.移栽树苗时剪去大量枝叶
C.种植玉米时进行合理密植 D.移栽黄瓜幼苗时根部带有土团
【答案】A
【解析】A.农田遇到涝害时排水,可以增加土壤中空气的含量,目的是保证根正常的呼吸作用,A符合题意。
B.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大量枝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播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因为合理密植可以让最多的叶面接受光的照射,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使用光能合成能量,也能减少因为过度密植使得一些叶片无法接受光照而浪费能量,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
D.移栽黄瓜幼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团,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损,防止秧苗出现萎蔫现象,且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D不符合题意。
6.下列生活操作中,与抑制细胞呼吸作用有关的是(  )
A.暴雨后及时给农田排涝 B.收获的稻谷及时晒干
C.养花的花盆下留有几个小孔 D.经常给农作物松土
【答案】B
【解析】A.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而农田被水淹后,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正常呼吸,所以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种子的储存时间,B符合题意。
C.养花的花盆下面留有几个小孔,是为了让根获得更多的氧气,促进根的呼吸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农田土壤板结后及时松土,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作用,D不符合题意。
7.浇花过勤,容易导致烂根,甚至植物死亡,其原因是(  )
A.水分过多,根毛无法吸收
B.水分过多,根无法呼吸
C.水分过多,使细胞分裂加速,导致烂根
D.根吸收的水分过多而死亡
【答案】B
【解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浇花过勤,氧气难溶于水,并且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烂根,使植物死亡。B符合题意。
8.给农作物松土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根的氧气供应 B.提高土壤肥力
C.减小根的生长阻力 D.增加土壤蓄水
【答案】A
【解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给作物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保证根的氧气供给,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适时松土可以促进根的呼吸
B.贮藏粮食时要保持低温和干燥
C.贮藏水果蔬菜可以降低温度和氧气浓度
D.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作物的叶片互相遮挡,对植物呼吸作用有好处
【答案】D
【解析】A.适时松土土壤中的空气增多,因此促进根的呼吸,A不符合题意。
B.贮藏粮食的地方应低温、干燥,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因而能抑制有机物的分解,延长保质期,B不符合题意。
C.如果温度高、氧气充足,细胞的呼吸作用强,贮存的有机养料将会通过呼吸作用而大量消耗,因此在贮藏水果蔬菜时,常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的方法,C不符合题意。
D.合理密植可以保证植物的叶片都能充分地接受光照,又不互相遮挡,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有利于光合作用,D符合题意。
10.生产生活中,下列采取的措施与目的不一致的是(  )
A.移栽植物时根部带土团——保护幼根和根毛
B.春季早播种要覆盖地膜——提高地表的温度
C.给新移栽的树打针输液——提供有机物
D.种庄稼时进行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
【答案】C
【解析】A.移栽植物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A正确。
B.早春播种往往因为温度低而影响出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来提高地温,促进出苗早而齐。所以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早出苗的主要原因是提高土壤地表的温度,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给新移栽的树打针输液是提供水和无机盐,C错误。
D.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D正确。
二、综合题
11.甲图是叶片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乙图是植物叶片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的光合作用简图,其中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   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同时要靠   细胞体积的增大。
(2)乙图图中叶片由表皮、   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3)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甲图的   (填序号),水分向上运输,通过乙图的④   散失到大气中。
(4)图丙中A和C两种气体也通过乙图的④进出,A为   。呼吸作用时,生物体利用C气体,分解   ,释放能量。
(5)在农业产上,   措施可以提高B的产量。
(6)“带走的花儿生命短暂,留下的美丽才是永远”,爱护花草树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你能想出一个更精彩的提示语吗?
【答案】(1)分生区;伸长区
(2)叶肉或②
(3)a;气孔
(4)二氧化碳;有机物
(5)合理密植
(6)让地球远离污染,让绿色走进家园
【解析】(1)幼根的生长,一方面依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靠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
(2)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
(3)甲图中根尖的b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水分向上运输,通过乙图的④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4)A二氧化碳和C氧气可以通过乙图中的④气孔进出。呼吸作用时,生物体利用C氧气,分解B有机物,释放能量。
(5)在农业产上,可以通过合理密植、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夜晚适当降低温度等措施提高B有机物的产量(符合题意即可)。
(6)轻轻抬起你的小脚,我在你的脚下微笑;它失去了保护,我们就失去了健康;让地球远离污染,让绿色走进家园;护绿色是责任,爱护绿色是美德等(符合题意即可)。
12.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蒸白馒头的面粉就是小麦种子磨成的.科研人员在保证水、肥充足的情况下,对小麦的播种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记载了“正其行,通其风”的种植方法,其含义是在种植农作物时,要根据当地的“风向”选好“行向”,注意行距,合理密植,以利于空气流通.从光合作用的原理分析,“通其风”能使农作物周围有充足的   ,从而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供足够的原料。
(2)分析曲线可知,当播种量为   千克/公顷时,小麦的产量最高。当播种量过低或过高时,都会导致小麦减产播种量过高也会导致小麦减产,其原因是过度密植会造成植物间相互遮挡,减少植株下部光照,使植物的   作用减弱
(3)刚收获的小麦,没有及时摊开晾晒,粮堆的内部会发热,原因是   
【答案】(1)二氧化碳
(2)120;光合
(3)小麦种子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解析】(1)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含水量以及矿质元素等。“正其行,通其风”可以确保通风透光,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光照和二氧化碳,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所以,从光合作用的原理分析,“通其风”能使农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二氧化碳,从而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供足够的原料。
(2)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所以,分析曲线可知,当播种量为120千克/公顷时,小麦的产量最高。而过度密植会造成植物间相互遮挡,减少植株下部光照,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 。
(3)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还有一些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所以,刚收获的小麦,没有及时摊开晾晒,粮堆的内部会发热,原因是小麦种子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农产品、田园风光,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业”性质的生态农业模式,也是一种新型园林形式一观光农业的形式。
(1)步入生态园区,会被塑料大棚中的反季节蔬菜所吸引。请你从有利于种子萌发、植株生长的角度考虑,冬天和早春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保温。大棚中施加有机肥,可适当提高棚内   的含量,此过程中在土壤中起关键作用的生物是   。从而提高了蔬菜的   作用的效率。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
(2)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可抑制蔬菜   作用,减少   的消耗。
(3)来到盆景花卉区,你会被这里的美景迷住。一位游客忍不住在栀子树下剪下一段带叶的枝条,先将其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再把装置放在阳光下照晒至叶脉微红。最后将枝条纵向切开,观察到红色部分像一根根长长的管子。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   来运输的。
【答案】(1)二氧化碳;细菌、真菌;光合
(2)呼吸;有机物
(3)导管
【解析】(1)冬天和早春气温较低,塑料大棚能很好地提升温度。施加有机肥后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其量增加使光合作用增强。
(2)低温情况下,呼吸作用会减弱,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3)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红墨水会通过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即导管向上运输,而导管位于木质部,所以木质部被染红,观察到红色部分像一根根长长的管子。
14.资料一:世界三大粮食作物—玉米是一年生雕雄同株异花受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是公认的黄金食品,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玉米称为人类膳食结构的平衡大使。
资料二:2020年12月23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上做了一项试验。它带有一个密封罐子,内装自身条件完好且没有在休眠的马铃薯、拟南芥、油菜、棉花4种植物的种子。罐内温度控制在1~30℃。约2天后,棉花种子开始发芽!同时。地球上也有内容相同的一个罐子在进行相同步骤的试验。
(1)收获玉米时果穗上往往有缺粒现象,这是由于   造成的。写出两条提高玉米产量的措施   、  。
(2)根据种子中子叶的类型划分,水稻和小麦属于   ,它们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   ;马铃薯、拟南芥、油菜、棉花4种植物属于   ,它们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   。
(3)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   、   、   的无机盐。
【答案】(1)传粉不足;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合理灌溉/合理密植/适当延长光照时间等
(2)单子叶植物;胚乳;双子叶植物;子叶
(3)氮;磷;钾
【解析】(1)玉米属于异花传粉中的风媒花,异花传粉的植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例如:如果传粉时期没有风或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传粉的能力就大大降低,从而降低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玉米的果穗常常有缺粒,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为了弥补自然下状态传粉不足,如果辅以人工辅助授粉,同样能提高结实率,提高玉米产量;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合理密植等措施提高玉米产量。
(2)根据子叶的数量,可以把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是指子叶只有一片,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如玉米、水稻和小麦等都属于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子叶具有两片,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如菜豆、马铃薯、拟南芥、油菜、棉花等。
(3)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15.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讲话指出,中国将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主要依赖绿色植物。图一中A、B分别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两种重要生理过程,图二表示有关植物生理作用的实验。请据图及相关知识回答:
(1)大力植树造林有助于实现“碳中和”,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图一中A所表示的   作用,请写出此生理过程的产物是有机物和   。
(2)绿色植物在夜晚也能向空气中排出“碳”,是因为其通过图一中B所表示的   作用释放二氧化碳。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中的   里。
(3)图二所示实验不够严谨,还应增设对照组。对照组钟罩中的烧杯里应放入   (选填“氢氧化钠溶液”或“清水”),其他保持不变。
(4)图二所示实验中,探究的变量是   。
(5)实验过程中,步骤①“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   。
(6)实验过程步骤③的装置中,小烧杯内盛有的溶液为   (选填“清水”或“酒精”)。
(7)实验过程步骤④中叶片的颜色变化是   (选填“变蓝”或“不变蓝”)。
(8)农业生产中如果想要通过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光合;氧气
(2)呼吸;线粒体
(3)清水
(4)二氧化碳或有无二氧化碳
(5)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
(6)酒精
(7)不变蓝
(8)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或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合理即可)
【解析】(1)图一中的A过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因此表示的是光合作用。其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2)图一中的B过程,植物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表示的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中的线粒体里。
(3)对照实验有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里放的氢氧化钠溶液,因此对照组里应放入清水,其他保持不变。
(4)图二所示实验中,实验组里放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实验组无二氧化碳;对照组里放入的是清水,因此对照组有二氧化碳,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探究的变量是二氧化碳。
(5)实验过程中,将植物“暗处理一昼夜”可以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以此来防止对本次实验的干扰。
(6)叶片中的叶绿素可以溶解在酒精中,但酒精只能隔水加热,否则有危险,因此大烧杯中放清水,小烧杯内为酒精。
(7)实验过程步骤④中叶片是实验组,无二氧化碳,因此植物缺少原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无有
机物产生,颜色变化是不变蓝。
(8)农业生产中想要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需要促进光合作用,抑制呼吸作用。因此可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适当延长光照时间等(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上3.6.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植物果实采收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呼吸高峰,这是果实成熟的标志。下图为不同温度条件下果实呼吸速率与贮存时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果实的呼吸作用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B.呼吸作用会消耗果实中的有机物,所以果实贮藏时间长,其品质会降低
C.从图中可以看出12℃条件下贮藏的果实最先成熟
D.从图中可以看出,在6℃条件下有利于果实贮藏
2.蔬菜大棚能弥补一些蔬菜的季节性不足,在蔬菜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
列措施及其原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B.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减少对有机物的消耗
C.多通氧气勤灌溉,保证植物对氧气、水分的需求
D.白天适当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浓度,促进光合作用
3.下列农业生产活动中,利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A.早春播种地膜覆盖
B.种植作物适时松土
C.移栽时给树根部插一根塑料管与外界相通
D.农作物合理密植
4.在生活生产中会利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下列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夜晚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更新居室的空气
B.在生活中,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
C.移栽植物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团,是为了保护根毛
D.移栽的树苗常被减去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
5.下列农业生产常用的措施,有利于呼吸作用正常进行的是(  )
A.农田遇到涝害时排水 B.移栽树苗时剪去大量枝叶
C.种植玉米时进行合理密植 D.移栽黄瓜幼苗时根部带有土团
6.下列生活操作中,与抑制细胞呼吸作用有关的是(  )
A.暴雨后及时给农田排涝 B.收获的稻谷及时晒干
C.养花的花盆下留有几个小孔 D.经常给农作物松土
7.浇花过勤,容易导致烂根,甚至植物死亡,其原因是(  )
A.水分过多,根毛无法吸收
B.水分过多,根无法呼吸
C.水分过多,使细胞分裂加速,导致烂根
D.根吸收的水分过多而死亡
8.给农作物松土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根的氧气供应 B.提高土壤肥力
C.减小根的生长阻力 D.增加土壤蓄水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适时松土可以促进根的呼吸
B.贮藏粮食时要保持低温和干燥
C.贮藏水果蔬菜可以降低温度和氧气浓度
D.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作物的叶片互相遮挡,对植物呼吸作用有好处
10.生产生活中,下列采取的措施与目的不一致的是(  )
A.移栽植物时根部带土团——保护幼根和根毛
B.春季早播种要覆盖地膜——提高地表的温度
C.给新移栽的树打针输液——提供有机物
D.种庄稼时进行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
二、综合题
11.甲图是叶片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乙图是植物叶片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的光合作用简图,其中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   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同时要靠   细胞体积的增大。
(2)乙图图中叶片由表皮、   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3)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甲图的   (填序号),水分向上运输,通过乙图的④   散失到大气中。
(4)图丙中A和C两种气体也通过乙图的④进出,A为   。呼吸作用时,生物体利用C气体,分解   ,释放能量。
(5)在农业产上,   措施可以提高B的产量。
(6)“带走的花儿生命短暂,留下的美丽才是永远”,爱护花草树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你能想出一个更精彩的提示语吗?
12.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蒸白馒头的面粉就是小麦种子磨成的.科研人员在保证水、肥充足的情况下,对小麦的播种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记载了“正其行,通其风”的种植方法,其含义是在种植农作物时,要根据当地的“风向”选好“行向”,注意行距,合理密植,以利于空气流通.从光合作用的原理分析,“通其风”能使农作物周围有充足的   ,从而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供足够的原料。
(2)分析曲线可知,当播种量为   千克/公顷时,小麦的产量最高。当播种量过低或过高时,都会导致小麦减产播种量过高也会导致小麦减产,其原因是过度密植会造成植物间相互遮挡,减少植株下部光照,使植物的   作用减弱
(3)刚收获的小麦,没有及时摊开晾晒,粮堆的内部会发热,原因是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农产品、田园风光,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业”性质的生态农业模式,也是一种新型园林形式一观光农业的形式。
(1)步入生态园区,会被塑料大棚中的反季节蔬菜所吸引。请你从有利于种子萌发、植株生长的角度考虑,冬天和早春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保温。大棚中施加有机肥,可适当提高棚内   的含量,此过程中在土壤中起关键作用的生物是   。从而提高了蔬菜的   作用的效率。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
(2)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可抑制蔬菜   作用,减少   的消耗。
(3)来到盆景花卉区,你会被这里的美景迷住。一位游客忍不住在栀子树下剪下一段带叶的枝条,先将其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再把装置放在阳光下照晒至叶脉微红。最后将枝条纵向切开,观察到红色部分像一根根长长的管子。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   来运输的。
14.资料一:世界三大粮食作物—玉米是一年生雕雄同株异花受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是公认的黄金食品,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玉米称为人类膳食结构的平衡大使。
资料二:2020年12月23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上做了一项试验。它带有一个密封罐子,内装自身条件完好且没有在休眠的马铃薯、拟南芥、油菜、棉花4种植物的种子。罐内温度控制在1~30℃。约2天后,棉花种子开始发芽!同时。地球上也有内容相同的一个罐子在进行相同步骤的试验。
(1)收获玉米时果穗上往往有缺粒现象,这是由于   造成的。写出两条提高玉米产量的措施   、  。
(2)根据种子中子叶的类型划分,水稻和小麦属于   ,它们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   ;马铃薯、拟南芥、油菜、棉花4种植物属于   ,它们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   。
(3)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   、   、   的无机盐。
15.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讲话指出,中国将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主要依赖绿色植物。图一中A、B分别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两种重要生理过程,图二表示有关植物生理作用的实验。请据图及相关知识回答:
(1)大力植树造林有助于实现“碳中和”,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图一中A所表示的   作用,请写出此生理过程的产物是有机物和   。
(2)绿色植物在夜晚也能向空气中排出“碳”,是因为其通过图一中B所表示的   作用释放二氧化碳。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中的   里。
(3)图二所示实验不够严谨,还应增设对照组。对照组钟罩中的烧杯里应放入   (选填“氢氧化钠溶液”或“清水”),其他保持不变。
(4)图二所示实验中,探究的变量是   。
(5)实验过程中,步骤①“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   。
(6)实验过程步骤③的装置中,小烧杯内盛有的溶液为   (选填“清水”或“酒精”)。
(7)实验过程步骤④中叶片的颜色变化是   (选填“变蓝”或“不变蓝”)。
(8)农业生产中如果想要通过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一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