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上3.7.1 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人类等动物的食物最终来自于( )
A.肉类 B.绿色植物 C.无机物 D.太阳光
【答案】B
【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人类和其它的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可见B符合题意。
2.下列四种生物中与其它三种生物营养方式不同的是( )
A.人 B.噬菌体 C.木耳 D.菊花
【答案】D
【解析】木耳属于真菌,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靠分解腐烂的物质为食,其营养方式为异养。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人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靠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菊花属于植物,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自养。四种生物中与其它三种生物营养方式不同的是菊花。
3.在我们生活的生物圈中,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是( )
A.土壤 B.动物 C.人 D.绿色植物
【答案】D
【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被植物体自身利用,一部分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人类和其它的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绿色植物被称为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
4.生物界的一切不竭动力来自于( )
A.光能 B.煤、石油
C.人们劳动产生的 D.植物储存的能量
【答案】A
【解析】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人类和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可见进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生物界的一切不竭动力来自于太阳光能。
5.生物圈的绿色植物共同的特征是( )
A.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B.用种子繁殖后代
C.一般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答案】C
【解析】A.低等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A错误。
B.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B错误。
C.绝大多数绿色植物都有叶绿体,含叶绿体的绿色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裸子植物没有果实,D错误。
6.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直接为各种动物提供食物来源
B.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中各种有害物质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碳—氧平衡
D.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参与水循环
【答案】C
【解析】A.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对净化空气有一定作用,但是不能净化各种有害物质,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不是呼吸作用,不符合题意。
7.被称为“生命之母”的是( )
A.细菌 B.病毒 C.绿色植物 D.微生物
【答案】C
【解析】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有三个:①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同时释放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呼吸利用。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由这三大意义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源泉。故绿色植物额被称为“生命之母”。
8.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合理密植是利用光合作用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
B.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C.光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D.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答案】B
【解析】A、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能,保证农作物叶片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利于增加农作物产物,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B错误,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用于构建植物体自身,也通过食物链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D正确,不符合题意。
9.有人说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母”,她为大多数生物提供( )
①有机物 ②能量 ③氧气 ④二氧化碳 ⑤水
A.①和④ B.③和⑤ C.①和② D.②和④
【答案】C
【解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有三个,①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同时释放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呼吸利用。
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 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由这三大意义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源泉。
结合题意①②③比较合适。
10.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对叶片进行如图处理:①处不遮光;②处用黑纸片两面遮光。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需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C.漂洗后滴加碘液,①处不变蓝
D.该实验能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A、 实验前需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是为了将叶片中的淀粉消耗掉,避免对实验造成影响;A正确;
B、 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酒精可以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这样可以方便观察实验结果。B正确;
C、对实验结果的观察, 漂洗后滴加碘液,不遮光的①处应该变蓝,因为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C错误;
D、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对叶片进行如图处理:①处不遮光;②处用黑纸片两面遮光。其中存在唯一的变量该实验能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D正确;
二、综合题
11.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一)).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1)以下哪一项可以作为该实验探究的问题 .
A.光合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B.油滴对植物吸水有影响吗?
C.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D.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
(3)实验现象: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连接).
(4)实验结论: .
(5)图(二)是观察该植物叶横切面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图中标注的 部位(填数字)散失的.
【答案】(1)C
(2)叶的数量
(3)A>B>C
(4)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5)4
【解析】(1)题中A、B、C的变量是叶片,其它条件都一样,因此是一组对照实验.A的叶片多,B的叶片少,C没有叶片,观察三个装置中液面的下降情况.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2)该实验中A枝条有叶片,B枝条没有叶片,C没有叶片,因此变量是叶的数量.(3)A、B、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叶的数量,A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快,B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慢、C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最慢.原因是,A枝条叶的数量多,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散失的水分是来自量筒中的水.(4)实验结论: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5)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6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因此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通过4气孔来完成的.
12.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野外发现了一棵不知名的植物.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
它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请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1)根据图甲,可以初步判断该植物很可能是 (填“单”或“双”)子叶植物.他们的判断依据主要有 .
(2)移栽这棵植物时,根部要带上一土坨,目的是保护植物的幼根和 .
(3)为了研究植物的生理活动,同学们在该植物体上选出生长状况、形态大小相似的两个叶片(A和B),分别套上同样大小的不透明黑色塑料袋和透明的塑料袋,袋口涂上凡士林并扎紧,确保不漏气;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3小时.
①用注射器把澄清石灰水注入塑料袋,轻轻振荡, 袋中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浑浊.
②取下A、B两个叶片,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 ,说明 .
③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透明塑料袋的内壁有小水珠出现,说明植物进行 作用.这些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主要从图乙中的 (填数字)中散放出来的.
【答案】(1)双;该植物的根系是直根系,叶脉是网状脉(花的基数是5)
(2)根毛
(3)A;A不变蓝,B变蓝;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蒸腾;④
【解析】(1)由图甲可见:该植物的根系是直根系,叶脉是网状脉,花的基数是5,所以属于双子叶植物.(2)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的根毛.移栽植物时,往往会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损,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所以移栽时,需要带大的土坨,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3)①A装置中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A、B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A无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合成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B有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点加碘液变蓝色.实验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③在实验过程中也能进行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④气孔散发出来,遇塑料袋壁凝结成水滴.
13.下面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各实验步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步骤②中,从叶片上下两面遮盖纸片的目的是设置一组对照实验,这组实验的变量是 .
(2)隔水加热一段时间后,叶片变成黄白色,是因为 被酒精溶解.
(3)在光下,绿叶通过 ,制造出有机物,并运输到植物体各部分,为植物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1)光照
(2)叶绿素
(3)叶绿体
【解析】(1)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
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2)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3)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其中它合成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的需要,如植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等.同时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其它生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有机物既是生物用来构建身体的重要物质,又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4.张明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看到的菠菜叶片横切面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1)张明在制作菠菜叶片的临时切片时,一是把叶片平展在载玻片上,二是用手 捏 紧 两 个 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三是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四是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展放在滴有 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吸去多余的水分.
(2)在观察菠菜叶片的临时切片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视野过暗,应调节图乙中的[4]遮光器和[ ] .若要使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 ] .
(3)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叶片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中属于保护组织的是 (填标号).
(4)植物体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是图甲中的[ ] ,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填“上”或“下”)表皮.
【答案】(1)并排;清水
(2)6;反光镜;8;细准焦螺旋
(3)①、④
(4)⑥;气孔;下
【解析】(1)徒手制作叶片的横切片,要把叶片平放在载玻片上,用两个并排的刀片沿横向迅速切割;每切割一次都要在清水中蘸一下,最后用毛笔选取最薄的一片,展放在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吸去多余的水分.(2)在显微镜的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过暗,应调节遮光器用较大的光圈和反光镜上的凹面镜.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要先用低倍的物镜找到物像,需要时再换高倍的物镜.寻找物像时,先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然后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调清晰.(3)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包括①上表皮和④下表皮,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表皮细胞的外壁上有一层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4)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主要位于下表皮中.
15.探究: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的关系。
阅读下面的资料,它会给你的探究活动提供一些启示.
韭菜与韭黄是我们常吃的蔬菜,它们都是通过韭菜的幼芽发育而来的.韭菜长在阳光下,是绿色的.如果用泥土或黑色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将要发芽的韭菜植株上,生长出来的就是浅黄色的韭黄了.如果给予生长中的韭黄以光照,过一段时间后,它又变成绿色的韭菜了.
(1)根据以上资料,你提出的问题是: .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
(3)实验设计:取一定量的韭菜种子分成两份,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保证种子的萌发条 件.然后将甲放到 下培养,将乙放到 处培养.几天后,甲容器中的幼苗是绿色的,乙容器中的幼苗是 色的.
(4)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
【答案】(1)光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光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
(3)光照;黑暗;黄白
(4)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解析】(1)从题干内容可以看出,生长在有光条件下的韭菜是绿色的,而韭黄是在遮光条件下生长的,它的叶片黄色.植物体的绿色是因为含有叶绿素.因此,提出的问题是:光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2)作出假设要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是对提出问题作出的回答,因此,作出的假设是:光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或光对叶绿素的产生没有影响);(3)实验设计:由于探究的变量是光,因此应将同样的两份韭菜种子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在保证其种子萌发的条件下,甲组放在光照的环境中培养,乙组放在黑暗(无光)的环境中培养.由于甲组韭菜能见光,叶绿素能够合成,叶片呈绿色;乙组韭菜不能见光,叶绿素不能够合成,叶片呈黄白色;(4)该实验证明: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上3.7.1 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人类等动物的食物最终来自于( )
A.肉类 B.绿色植物 C.无机物 D.太阳光
2.下列四种生物中与其它三种生物营养方式不同的是( )
A.人 B.噬菌体 C.木耳 D.菊花
3.在我们生活的生物圈中,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是( )
A.土壤 B.动物 C.人 D.绿色植物
4.生物界的一切不竭动力来自于( )
A.光能 B.煤、石油
C.人们劳动产生的 D.植物储存的能量
5.生物圈的绿色植物共同的特征是( )
A.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B.用种子繁殖后代
C.一般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6.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直接为各种动物提供食物来源
B.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中各种有害物质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碳—氧平衡
D.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参与水循环
7.被称为“生命之母”的是( )
A.细菌 B.病毒 C.绿色植物 D.微生物
8.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合理密植是利用光合作用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
B.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C.光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D.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9.有人说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母”,她为大多数生物提供( )
①有机物 ②能量 ③氧气 ④二氧化碳 ⑤水
A.①和④ B.③和⑤ C.①和② D.②和④
10.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对叶片进行如图处理:①处不遮光;②处用黑纸片两面遮光。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需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C.漂洗后滴加碘液,①处不变蓝
D.该实验能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二、综合题
11.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一)).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1)以下哪一项可以作为该实验探究的问题 .
A.光合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B.油滴对植物吸水有影响吗?
C.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D.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
(3)实验现象: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连接).
(4)实验结论: .
(5)图(二)是观察该植物叶横切面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图中标注的 部位(填数字)散失的.
12.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野外发现了一棵不知名的植物.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
它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请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1)根据图甲,可以初步判断该植物很可能是 (填“单”或“双”)子叶植物.他们的判断依据主要有 .
(2)移栽这棵植物时,根部要带上一土坨,目的是保护植物的幼根和 .
(3)为了研究植物的生理活动,同学们在该植物体上选出生长状况、形态大小相似的两个叶片(A和B),分别套上同样大小的不透明黑色塑料袋和透明的塑料袋,袋口涂上凡士林并扎紧,确保不漏气;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3小时.
①用注射器把澄清石灰水注入塑料袋,轻轻振荡, 袋中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浑浊.
②取下A、B两个叶片,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 ,说明 .
③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透明塑料袋的内壁有小水珠出现,说明植物进行 作用.这些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主要从图乙中的 (填数字)中散放出来的.
13.下面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各实验步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步骤②中,从叶片上下两面遮盖纸片的目的是设置一组对照实验,这组实验的变量是 .
(2)隔水加热一段时间后,叶片变成黄白色,是因为 被酒精溶解.
(3)在光下,绿叶通过 ,制造出有机物,并运输到植物体各部分,为植物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4.张明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看到的菠菜叶片横切面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
(1)张明在制作菠菜叶片的临时切片时,一是把叶片平展在载玻片上,二是用手 捏 紧 两 个 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三是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四是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展放在滴有 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吸去多余的水分.
(2)在观察菠菜叶片的临时切片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视野过暗,应调节图乙中的[4]遮光器和[ ] .若要使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 ] .
(3)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叶片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中属于保护组织的是 (填标号).
(4)植物体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是图甲中的[ ] ,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填“上”或“下”)表皮.
15.探究: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的关系。
阅读下面的资料,它会给你的探究活动提供一些启示.
韭菜与韭黄是我们常吃的蔬菜,它们都是通过韭菜的幼芽发育而来的.韭菜长在阳光下,是绿色的.如果用泥土或黑色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将要发芽的韭菜植株上,生长出来的就是浅黄色的韭黄了.如果给予生长中的韭黄以光照,过一段时间后,它又变成绿色的韭菜了.
(1)根据以上资料,你提出的问题是: .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
(3)实验设计:取一定量的韭菜种子分成两份,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保证种子的萌发条 件.然后将甲放到 下培养,将乙放到 处培养.几天后,甲容器中的幼苗是绿色的,乙容器中的幼苗是 色的.
(4)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