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上3.7.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肾蕨可以用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B.大气中70%的氧气都来自于藻类植物
C.葫芦藓可以用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D.侧柏能吸附灰尘、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答案】A
【解析】A.苔藓植物的叶片只有一层细胞,有害物质可以从背腹两面侵蚀细胞,可以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故A错误。
B.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大气中的70%以上的氧气来自它们的光合作用,故B正确。
C.苔藓植物的叶片只有一层细胞,有害物质可以从背腹两面侵蚀细胞,可以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故C正确。
D. 侧柏属于裸子植物,侧柏能吸附灰尘,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故D正确。
2.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插在小瓶中,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0克,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克。其重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蒸腾作用 B.运输作用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答案】A
【解析】植物放在阳光下,同时进行三种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重量变化不大;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了二氧化碳,重量变化也不大;植物的蒸腾作用在不停的进行,因为它要:1,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 2,促进根部对矿质离子的吸收; 3,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所以此装置的重量减轻主要是蒸腾作用造成的。
3.“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都体现了绿色植物的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绿色植物能够调节大气湿度,减少降雨量
C.绿色植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答案】B
【解析】A、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A正确。
B、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B错误。
C、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C 正确。
D、绿色植物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D正确。
4.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下列不属于蒸腾作用的意义的是( )
A.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
B.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C.蒸腾作用能够带动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和向上的运输
D.蒸腾作用促进了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答案】D
【解析】A、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A正确。B、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B正确。
C、蒸腾作用能够带动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和向上的运输,C正确。
D、蒸腾作用不能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只能促进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D错误。
5.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叶片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一段时间后,会发现( )
A.天平仍保持两端平衡 B.天平左边上升,右边降低
C.天平左边降低,右边上升 D.天平左边烧杯内水多于右边
【答案】B
【解析】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植物叶片面积越大,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就越多。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如图可知,左侧的叶片多,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多,右侧叶片少,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少,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天平的右边会下降,左侧上升。可见选项B正确。
6.丽丽的妈妈向邻居要了一棵小树苗,不合理的移栽方法是( )
A.选择阳光明媚的中午移栽 B.剪去部分枝叶
C.移栽时根部带一坨土 D.在阴天或傍晚移栽
【答案】A
【解析】树苗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在植树过程中,树苗的根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伤害。为了提高树苗的吸水能力,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可以采取移栽时根部带一坨土,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损伤,提高树苗的吸水能力。
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植树时去掉部分叶片移栽,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树苗的保水能力;同时阴天或傍晚移栽,阳光较弱,也能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在阳光明媚的中午移栽,植物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会丧失大量的水分,不利于树苗的成活。
7.在绿色植物各项生理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全部用于生命活动
C.光合作用转化光能并贮存在有机物里
D.呼吸作用是所有动植物的共同特征
【答案】B
【解析】植物吸收的水分95%以上主要用于蒸腾作用,故A正确;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命活动,还有一部分作为热能散失,故B错误;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故C正确;生物时时刻刻都在呼吸,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故D正确。故答案为:B。
8.移栽植物时为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以下措施不能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是( )
A.去掉部分枝叶 B.在阴天或傍晚移栽
C.带土移栽植物 D.移栽后对植物遮阴
【答案】C
【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的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A正确;
光照强度影响气孔的开闭,阴天或傍晚光照不强,不利于气孔的开启,影响水蒸气的外出,降低了蒸腾作用,使植物不会因大量失水而出现萎蔫现象,提高了移栽植物的成活率,B正确;
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但不能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C错误;
移栽后给植物遮阴也是降低蒸腾作用的,提高成活率,D正确。
9.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相对稳定,对这个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的各种生物都参与了调节
B.生物圈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C.大气的这种稳定状态能保持不变
D.植树造林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
【答案】C
【解析】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在呼吸过程中大多要吸收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燃烧各种燃料时也要产生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这种平衡不是绝对不变,也不是保持不变,而是相对、持续的稳定。据此分析,生物圈的各种生物都参与了碳-氧平衡的调节,生物圈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植树造林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C符合题意。
10.环境学者吴向荣,用十五年时间植树给沙漠“锁边”,让二十公里长的沙漠边缘成为了绿洲,减缓了沙漠化进程。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能够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B.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C.可以适应生物圈中各种环境 D.根系深入土壤,保持了水土
【答案】C
【解析】A、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促进水循环, A正确;
B、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B正确;
C、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种类多,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但它们都能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而不是适应生物圈中的各种环境,C错误;
D、绿色植物根深入土壤,有利于水土保持,D正确。
二、综合题
11.下图甲表示生长中的桃树,图乙为桃的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与动物细胞相比,桃树叶肉细胞中特有的结构有[1] 、[3] 和叶绿体。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决定这一现象的物质主要存在于乙图中的[4] 。(3)甲图中A(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B(释放水蒸气)、C(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表示桃树叶片发生的三种生理过程,[C] 过程只能在 条件下在[5] 中进行。
【答案】(1)细胞壁;液泡
(2)细胞核
(3)光合作用;有光;叶绿体
【解析】(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同的结构是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因此与动物细胞相比,桃树叶肉细胞中特有的结构有1细胞壁、3液泡和叶绿体。(2)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因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决定这一现象的物质主要存在于乙图的4细胞核中。(3)甲图中A(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B(释放水蒸气)、C(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据此可知:A是呼吸作用,B是蒸腾作用,C是光合作用。C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因此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场所是5叶绿体,条件是有光。
12.下图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据图回答。
(1)图中A过程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称为 作用,其过程是在细胞内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发生该作用的场所是 。
(2)图中C过程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进行该作用的场所是 , 写出该过程的表达式: 。
(3)图中B过程中水分由根吸收,经茎中的导管运输至地上部分,再由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此生理过程称为
作用。
【答案】(1)呼吸;线粒体
(2)光;叶绿体;二氧化碳+水-一------→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3)蒸腾
【解析】(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因此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A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这一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2)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所以C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光,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3)B表示蒸腾作用。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能够促进水分的运输,使水分由根部上升到叶,再由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13.如图是某种树叶的外形,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 ①、②、③、④ 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分别是:① ②
(3)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图中数字②所指物质是 。
(4)以上三种生理活动,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有 种,夜晚进行的有 种。
【答案】(1)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
(2)氧气;二氧化碳
(3)水(或者水蒸汽)
(4)3;2
【解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制造出有机物,释放氧气,因此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③是水,④是有机物;
(2)、呼吸作用则是吸收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能量,因此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
(3)、蒸腾作用是植物将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气孔散失的过程,因此②表示的是水蒸气;
(4)、植物在白天能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三种,夜晚则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两种。
14.下面图一是叶片结构,图二是叶片光合作用示意图,其中1~5表示结构,A~D表示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或物质的名称:[5] ; [A] ;
(2)图一中[4]是 ,它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和 的“门户”,它的开闭是受 的控制,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表皮(填“上”或“下”)。
(3)图二若表示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则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C]氧气外,还有[ ] ;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4)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答案】(1)叶脉;二氧化碳
(2)气孔;气体交换;保卫细胞;下
(3)D;有机物;光
(4)叶
【解析】(1)图一中,1是上表皮,2是叶肉,3是下表皮,4是气孔,5是叶脉;图二中,根据题干所述,图二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消耗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所以A是二氧化碳,C是氧气。
(2)图一中,4是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构成的,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叶片为了适应环境,气孔大都位于下表皮,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气孔不但是进行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3)光合作用是在光下,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在叶片中制造的有机物会通过叶脉中的筛管运输到茎和根等处,所以可以推断,图二中,C是水分,D是有机物。
(4)叶片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所以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叶片也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15.甲图是绿色植物叶片的横切面示意图,乙图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
(1)叶片呈绿色,主要是因为构成图甲中所示结构[⑧] 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其中含叶绿体最多[ ② ] ,所以叶片 (填“正面”或“背面”)的颜色较深。
(2)乙图中,植物进行的三项生理功能的气体都是从甲图中[⑥] 处进出叶内,[ ⑦ ] 控制它的开放。叶片所制造的有机物通过[⑤]叶脉中的 自上而下运输到根、花、果实等器官中。
(3)乙图中,分析气体变化可知,A生理过程表示 作用;B生理过程表示 作用;C生理过程表示 作用,其基本过程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
(4)D过程表示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沿着茎的木质部中的 向上运输。
(5)植物体内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填乙图中序号A,B,C)。(6)植物的根系保证了E过程的进行,它表示植物的根吸收水分。植物的根只有在根毛细胞内液浓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答案】(1)叶肉;栅栏层(栅栏组织);正面
(2)气孔;保卫细胞;筛管
(3)呼吸;蒸腾;光合;
(4)导管
(5)A
(6)大于
【解析】(1)⑧叶肉细胞中靠近上表皮的②栅栏组织呈圆柱形,排列整齐,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接近下表皮的③海绵组织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叶肉细胞含有的叶绿体里具有叶绿素,所以叶片呈绿色,正面比背面颜色深。(2)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由一对⑦保卫细胞组成,保卫细胞控制着气孔的开闭,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所需的及所产生的气体都是从⑥气孔处进出叶内的。⑤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到根、花、果实等器官中。(3)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因而A表示呼吸,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其基本过程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4)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不在树皮,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5)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只要有生命就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植物体内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A呼吸作用。(6)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因此植物的根只有在根毛细胞内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上3.7.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肾蕨可以用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B.大气中70%的氧气都来自于藻类植物
C.葫芦藓可以用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D.侧柏能吸附灰尘、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2.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插在小瓶中,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0克,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克。其重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蒸腾作用 B.运输作用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3.“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都体现了绿色植物的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绿色植物能够调节大气湿度,减少降雨量
C.绿色植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4.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下列不属于蒸腾作用的意义的是( )
A.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
B.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C.蒸腾作用能够带动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和向上的运输
D.蒸腾作用促进了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5.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叶片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一段时间后,会发现( )
A.天平仍保持两端平衡 B.天平左边上升,右边降低
C.天平左边降低,右边上升 D.天平左边烧杯内水多于右边
6.丽丽的妈妈向邻居要了一棵小树苗,不合理的移栽方法是( )
A.选择阳光明媚的中午移栽 B.剪去部分枝叶
C.移栽时根部带一坨土 D.在阴天或傍晚移栽
7.在绿色植物各项生理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全部用于生命活动
C.光合作用转化光能并贮存在有机物里
D.呼吸作用是所有动植物的共同特征
8.移栽植物时为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以下措施不能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是( )
A.去掉部分枝叶 B.在阴天或傍晚移栽
C.带土移栽植物 D.移栽后对植物遮阴
9.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相对稳定,对这个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的各种生物都参与了调节
B.生物圈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C.大气的这种稳定状态能保持不变
D.植树造林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
10.环境学者吴向荣,用十五年时间植树给沙漠“锁边”,让二十公里长的沙漠边缘成为了绿洲,减缓了沙漠化进程。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能够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B.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
C.可以适应生物圈中各种环境 D.根系深入土壤,保持了水土
二、综合题
11.下图甲表示生长中的桃树,图乙为桃的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与动物细胞相比,桃树叶肉细胞中特有的结构有[1] 、[3] 和叶绿体。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决定这一现象的物质主要存在于乙图中的[4] 。(3)甲图中A(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B(释放水蒸气)、C(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表示桃树叶片发生的三种生理过程,[C] 过程只能在 条件下在[5] 中进行。
12.下图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据图回答。
(1)图中A过程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称为 作用,其过程是在细胞内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发生该作用的场所是 。
(2)图中C过程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进行该作用的场所是 , 写出该过程的表达式: 。
(3)图中B过程中水分由根吸收,经茎中的导管运输至地上部分,再由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此生理过程称为
作用。
13.如图是某种树叶的外形,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 ①、②、③、④ 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分别是:① ②
(3)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图中数字②所指物质是 。
(4)以上三种生理活动,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有 种,夜晚进行的有 种。
14.下面图一是叶片结构,图二是叶片光合作用示意图,其中1~5表示结构,A~D表示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或物质的名称:[5] ; [A] ;
(2)图一中[4]是 ,它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和 的“门户”,它的开闭是受 的控制,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表皮(填“上”或“下”)。
(3)图二若表示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则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C]氧气外,还有[ ] ;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4)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15.甲图是绿色植物叶片的横切面示意图,乙图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
(1)叶片呈绿色,主要是因为构成图甲中所示结构[⑧] 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其中含叶绿体最多[ ② ] ,所以叶片 (填“正面”或“背面”)的颜色较深。
(2)乙图中,植物进行的三项生理功能的气体都是从甲图中[⑥] 处进出叶内,[ ⑦ ] 控制它的开放。叶片所制造的有机物通过[⑤]叶脉中的 自上而下运输到根、花、果实等器官中。
(3)乙图中,分析气体变化可知,A生理过程表示 作用;B生理过程表示 作用;C生理过程表示 作用,其基本过程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
(4)D过程表示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沿着茎的木质部中的 向上运输。
(5)植物体内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填乙图中序号A,B,C)。(6)植物的根系保证了E过程的进行,它表示植物的根吸收水分。植物的根只有在根毛细胞内液浓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