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7.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学案
课题 7.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章 7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
【教学重点】 概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氧循环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说出生物圈的概念以及绿色植物与水循环的关系。
【导学方法】 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1.植物体内水的散失,主要以 的形式,通过叶的 进行的。2.植物通过 作用散失水分,可以促使水的吸收与运输,协助溶解在水中的 在体内运输。3.“你从雪山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东海奔去,涛声回荡有天外”这首歌曲描述了生物圈中的 ,绿色植物通过 影响它的进行。4.绿色植物通过 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是 。5.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 ,产生 ;人类的生产、生活等也要消耗 ,产生 。而植物的 作用,吸收 ,放出 ,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处于 。6.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 ,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的需要,其余的 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 ,不断地消耗大气中的 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 和 的 平衡。7.生物圈是地球上的 和 的总称。8.生物圈包括 的底部、 的大部和 的表面。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你对于绿色植物有什么样的印象?你认为绿色植物和人类应该是怎么样的关系?绿色植物对于我们的这个星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合作探究】 1.生物活动小组为了探究玉米的光合作用,设计了甲图所示3个装置,其中玉米幼苗、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相同,请回答问题。(1)实验前应对玉米幼苗进行________处理,以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取甲图各装置中的叶片放人乙图所示装置中进行水浴加热,[________]烧杯中的液体会变绿,因为叶片中的________溶解在酒精里。 (3)脱色并清洗后,滴人________,看到甲图[________]号装置中取出的叶片变蓝。 (4)这三个装置可以形成________组对照实验。为了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装置。 (5)将①、②两套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发现培养液都________(填“减少”或“增加”)了,植物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__作用。 2.下面甲图表示大棚西瓜叶片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情况,乙图为西瓜叶肉细胞结构图,丙图表示西瓜大棚内一天24小时所测到的二氧化碳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运输水分所需要的动力来自叶片进行________所产生的拉力,然后通过叶片的________排出植物体 (2)园林工作者在移栽名贵树种时,常通过打“点滴”来给植物补充水和无机盐,打“点滴”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________。(填“导管”或“筛管”) (3)挤压西瓜果肉能得到甘甜的果汁,主要是因为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内含有糖分。 (4)植物所需的能量是通过图甲中[________]________获得的。 (5)图丙曲线所示的________时间段与甲图中C过程情况相对应。 (6)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可说明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其中18~24时说明________,西瓜重量增加的过程发生在乙图[________]________中,反应式是________。 (7)要增加大棚西瓜的产量,生产中经常要进行“通风”,其目的是________。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 1.国际环保组织,为了人类的健康一直致力于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生活理念”。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C.多开采森林木材,改善我们的生活D.爱护植被,人人有责2.一株玉米生长旺盛时,一天要从土壤中吸收几千克的水,其中大部分水的去向是( ) A.合成其他物质 B.储存在植物体内C.作为组成植物体的成分 D.通过蒸腾作用散失3.关于蒸腾作用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B.提高大气温度,调节气候C.散失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D.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4.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市加大了环境绿化、美化力度,部分街道、公园新移栽了一些树木,下面有关移栽的说法,错误的( ) A.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最好在光照强的条件下移栽B.移栽时带一个较大的土坨,可以较好地保护幼根和根毛C.去掉部分枝叶后移栽,可避免树木因蒸腾作用过度失水D.若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营养液,针头应插入其输导组织5.水分散失主要通过植物的哪个器官完成?某生物小组以天竺葵为材料,对此问题进行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处理方法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甲保留所有叶4038503640乙去掉所有叶641038每天水分散失量(单位:毫升)A.甲组每天的水分散失量有差异B.甲、乙两组间水分散失量有差异C.第3天的数据过大,应该舍弃不记录D.实验结果支持“叶是水分散失的主要器官”的结论6.移栽或扦插植物时,人们常常去掉部分枝叶,这样做是为了( ) A.操作方便 B.减少蒸腾作用C.降低光合作用 D.降低呼吸作用7.移栽的树木常常去掉很多枝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 A.吸收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8.南瓜植株生长旺盛时,每天要从根吸收大量的水,其中大部分水的去向时( ) A.组成植物体 B.留在植物体内C.蒸腾作用散失 D.用于呼吸作用9.“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吞云,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具有的作用是( ) A.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 B.过滤尘土和净化空气C.降低噪音和调节气候 D.涵养水源和调节气候10.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 ) A.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C.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D.对草原实施轮封、轮牧并控制载蓄量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水蒸气 气孔
2、蒸腾作用 无机盐
3、水循环 蒸腾作用
4、蒸腾作用 光能
5、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氧气 相对平衡
6、氧气 氧气 呼吸作用 氧气 氧气 二氧化碳 相对平衡
7、生物 它们生活环境
8、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合作探究:
1.【答案】(1)暗(2)B;叶绿素(3)碘液;①(4)2;①;②(5)减少;蒸腾
2.【答案】(1)蒸腾作用;气孔(2)导管(3)2;液泡(4)A;呼吸作用(5)6-18(6)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或呼吸作用速率强于光合作用速率);4;叶绿体;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7)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或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
课堂练习:
1、C 2、D 3、B 4、A 5、C 6、B 7、B 8、C 9、C 10、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