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球和地图解答题突破训练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点的地理坐标 。
(2)A、B、C、D四地中,地处东半球的是 。
(3)A、B、C、D四地中,地处低纬度的是 。
(4)B地位于C地的 方向。
2.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它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常用工具,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2)用手拨动地球仪,它绕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这根穿过地心的假想轴就是 ,将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点。(A、B、C、D点)
(3)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绕地球一圈的圆圈叫做纬线圈。最长的纬线是 ,图中A、B、C三点所在纬线长度最短的是 ,与30°N长度相等的纬线是 。
(4)图中用来表示图中30°,60°等经线的符号是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3.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太阳光照情况看,图中的北京此时处在 (白昼/黑夜),北极圈以北出现 现象。
(2)在北极看地球自转方向是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 。
(3)A和北京两地最早进入黑夜的是 。
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数九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天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过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图1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图2是九九消寒图。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 弧线位置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数九第一天,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此时郴州的昼夜长短状况的是 。
(2)读图2,根据图中晕染的梅花瓣数可知我国已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此时的节气可能是 ,太阳直射点向 (纬线)移动。节气不同,习俗不同,请你列举一例节气习俗 。
(3)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不定项选择)
A冬至日正午人的影子最长 B 清明时节雨纷纷 C 秋分日各地昼夜等长 D昼夜更替周而复始
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张村位于李村 方。
(2)张三从图中的c点坐上公交车到a点下车回张村,那么这趟公交车的行驶方向是:先自 向 ,再自 向 行驶。
(3)若图中a点到b点的直线距离是3厘米,则它们之间的实地距离是 米。
6.【窥线估高观美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玉龙雪山位于云南丽江境内,是北半球最近赤道终年积雪的山脉,其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宛若一条巨龙腾越飞舞,故称为“玉龙”。读玉龙雪山及周边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1)读图可知,虎跳峡镇位于玉龙雪山的 方向。
(2)读图可知,玉龙雪山与甲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3)下列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虎跳峡镇的地形以丘陵为主 B.登山俯瞰山脚有成片的橡胶树
C.玉龙雪山因海拔高而终年积雪 D.金沙江河段的流速缓慢
7.读我国北纬30°附近某茶村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村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约 米。
(2)图中E是 (地形部位),它位于图中D地的 方向。
(3)该村的C茶园比D茶园长势好,是因为C茶园位于 (阳坡/阴坡),光照充足些。
(4)影响图中公路布局的自然因素是 (填地形或纬度)因素。
参考答案
1.(1)(40°W,60°N)
(2)BD
(3)CD
(4)东北
2.(1)自西向东
(2) 地轴 C
(3) 赤道 A 30°S
(4) E 20°W和160°E
3.(1) 白昼 极昼
(2) 逆时针 一天
(3)A
4.(1)昼短夜长
(2) 大寒 赤道 冬至日吃饺子、立春时祭春神、清明节扫墓等。
(3)AC
5. 西方或西南方 北 南 东北 西南 3000
5.(1)西北
(2)3096
(3)C
7.(1)1000
(2) 山峰/山顶 西北
(3)阳坡
(4)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