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检测题(八)
(本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评分:_________
一、基础。(37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kuà xià cì wèi línɡ lì cuò zōnɡ dànɡ yànɡ
( ) ( ) ( )( ) ( )
2. 给下列带点字注音。(5分)
参差( )( ) 蓑笠( ) 膝髁( ) 祭祀( )
3.读下面的词语并填空。(7分)
盼望 讲究 解散 瞬间 昏沉
(1)上面的词语中,与“期望”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与“聚集”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
(2)屋里都是红木的家具,布置得挺 。
(3)我睡得头脑 ,不知道有人已经进来了。
(4)“ ”形容时间很短,像这样的词语另外还有 、
。
4.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2分)
A.赵红多次代表学校参加长跑比赛,饱经风霜,很有经验。
B.奥斯卡颁奖嘉宾竟然张冠李戴地将最佳影片奖颁给了未获奖的人。
C.不论任何事都毫不怀疑地囫囵吞枣,肯定会吃苦头。
D.听了张老师的讲解,我们恍然大悟。
5.按要求完成句子。(2+4 =6分)
(1)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缩句)
缩写到6个字:
(2)下面一段话,共有4处错误,请在原句上改正。
一轮明亮的园月挂在空中,元宵佳节马上终于来到了,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马路边,张小冬和刘文斌由他的爸爸带着,拉着兔子灯跑来跑去,表情多么舒畅啊!
6.日积月累(2分)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的, , 。
7.语文实践(5分)
“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句话运用了描写,写出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苦大众的极大同情。请你也试着补充句子,写出考试成绩不好时的后悔和自责。
他没有回答妈妈,只把 ,
, 。
二、阅读(33分)
(一)课内阅读(13分)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8.关注描写动作的词语。其中“ ”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闰土勇敢机智的形象,“ ”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猹灵活狡猾的特点。如果用一个成语去形容他们之间的较量,这个成语可以是 。(5分)
9.《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鲁迅原名 ,(浙江绍兴)人。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 。(1+2=3分)
10.照片凝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从你的照片中选一张,仿照选文写一写。(5分)
(二)课外阅读(12分)
鲁迅和萧红
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
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的流浪生活打击得已经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间有些怀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
鲁迅先生的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
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11.选择带点字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打“√”。(2分)
举目无亲 (①抬起 ②全 ③推选 ④举动)
一见如故 (①原来的 ②原因 ③朋友 ④故意)
1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心里的冰块”是指
“冰块开始融化了。”是因为
13.你认为文章歌赞的是( )(2分)
① 鲁迅对青年人的帮助 ② 萧红才华出众 ③ 鲁迅与萧红的友谊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4分)
(三)(8分)
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15.解释字义。(3分)
(1)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 鸣:
(2)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 之:
16.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上文的大意: (2分)
17.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
三、习作(30分)
18.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遇到过让你从内心佩服的人,这个人就是你的榜样。请你以“榜样”为题,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他(她)为什么会成为你的榜样,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