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宁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08 14:46:06

文档简介

答案
1.B 2.A 3.C 4.D 5.B 6.C 7.D 8.A 9.D 10.C
11.A 12.A 13.B 14.C 15.C 16.B 17.B 18.D 19.B 20.B
21.B 22.A 23.C 24.A 25.D 26.C 27.D 28.A 29.A 30.D
31.(1)(23°26′N,90°W) (2)B、D、H、G D、B、H、G
(3)6 21 24 46°52′(4)90°E向东到180°
32.(1)如图所示:
昼长夜短 昼渐长,夜渐短。
(2)10∶56(10时56分) 大约从17°N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3.(1)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2)背斜谷。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岩石易受风化侵蚀形成低地。
(3)地壳运动使岩石圈产生缝隙(或发生断层),岩浆沿着缝隙(或断层)发生侵入活动,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覆盖花岗岩的其它岩石被外力侵蚀、搬运,花岗岩出露地表;岩块表层受风化、风蚀作用剥落,棱角逐渐消失形成球状地貌。34.(1)沉积作用、构造运动
(2)石灰岩高原抬升过程中出现平行裂隙,受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裂隙加宽加深,形成墙状山。
(3)多为乡村聚落,规模小,相对分散(稀疏),聚居的人口少。济宁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北京市某中学教师10月29日在一条南北向街道面向南方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小题。
1.照片拍摄的时间是( )
A.6:00 B.10:00 C.14:00 D.18:00
2.该时间之后2个小时内,树影将( )
A.变短,顺时针移动 B.变短,逆时针移动
C.变长,顺时针移动 D.变长,逆时针移动
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测定玄武岩的硬度远高于各类沉积岩层。据此完成3--5题。
3.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④②③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④②③①
4.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
A.背斜顶部受侵蚀,向斜顶部受沉积 B.背斜顶部受沉积,向斜顶部受侵蚀
C.背斜、向斜顶部均受沉积 D.背斜、向斜顶部均受侵蚀
5.未来一段时期气候暖湿,地壳持续抬升,则图示区域最可能演变为( )
A.底部平展的槽谷 B.顶平身陡的方山
C.宽广低浅的湖泊 D.沟壑纵横的台地
北京时间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着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约8分钟后,舱箭分离,问天实验舱进入预定轨道。据此完成下题。
6.远在美国圣弗朗西斯科(西八区)的小明,通过网络观看此次发射的直播全过程,当舱箭分离,实验舱进入预定轨道时,小明所在地的当地时间约是( )
A.7月23日22时22分 B.7月24日8时30分
C.7月23日22时30分 D.7月24日22时30分
7.此时,和北京处于同一天的区域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
A.7/12 B.2/3 C.1/2 D.3/4
“一线天”是我国名山奇峰中常有的石景,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下图中的“一线天”一年中有两次(2月21日和A日)清晨日出时,阳光能穿过夹缝照到“一线天”的尽头。
8.该“一线天”的走向为(  )
A.东南—西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南北走向
9.A日可能为(  )
A.4月21日 B.6月22日
C.8月23日 D.10月21日
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下题。
10.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  )
A.12点  B.15点
C.18点  D.21点
11.该日悉尼和广州( )
A.日出同为东南方向
B.正午树影朝向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白沙国家公园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山间盆地中,全年降水极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白沙国家公园地貌为石膏沙漠,石膏颗粒细而轻,呈雪白色,极易溶于水。自然界中的石膏分布广泛,多形成于内陆湖泊或封闭海湾。白沙国家公园内有多种类型的沙丘,地貌景观丰富,为美国知名的旅游景区。下图示意白沙国家公园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相比于浇筑沥青水泥,白沙国家公园内的道路是直接用压路机在沙子上压制而成的,其主要原因是( )
A.沙丘移动,经常掩埋道路 B.地处偏远,道路建设成本高
C.气候恶劣,施工条件较差 D.游客较少,对道路需求小
13.白沙国家公园内石膏沙漠的形成过程为( )
A.地壳抬升一水相沉积一岩体风化 B.水相沉积一地壳抬升一岩体风化
C.水相沉积一岩体风化一地壳抬升 D.岩体风化一水相沉积一地壳抬升
14.其他地区少见白沙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
A.物质来源较少 B.地处偏远,难以发现
C.白沙保存条件苛刻 D.地质条件较稳定
为了研究太阳视运动特点,三位中学生在北半球夏至日这一天的甲、乙、丙三地分别观测了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并绘制了太阳高度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 )
A.乙、甲、丙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甲、乙
16.乙、丙两地的时间大约相差( )
A.1个多小时 B.2个多小时 C.3个多小时 D.4个多小时
河流蛇曲大多发育在地表相对平坦、物质软硬适度的区域,其形状似希腊字母Ω。在永和的晋陕大峡谷中,却存在特殊的嵌入式蛇曲景观(下图)——蛇曲嵌入地下岩石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一般蛇曲进一步发展,会使该段河流( )
A.曲度不断减小
B.最终可能自然裁弯取直
C.流速逐渐增大
D.含沙量会先增大再减小
18.推断晋陕大峡谷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是( )
A.地壳断裂下陷,河流流经低矮处且不断下蚀和侧蚀
B.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形成峡谷并继续侧蚀形成曲流
C.河流侧蚀形成曲流,地壳下陷形成谷地并继续下蚀
D.河流侧蚀形成曲流,地壳抬升保留弯曲并继续下蚀
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表l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
日期 ① ② ③ ④
日出时刻 7:32 6:31 4:45 7:22
日落时刻 17:08 18:15 19:39 16:49
19.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遮阳板放下,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小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 B.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C.北半球为冬季 D.太阳直射20°S
2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一般情况下,气侯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在风力搬运作用下,我国北方某海岸在末次冰期中的相对寒冷期沉积了砂质沉积物,相对温暖期沉积了黄土状沉积物。下图为沉积剖面及其所在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推断剖面A→B→C层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大致经历了( )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24.砂质沉积物的来源主要是末次冰期的( )
A.海岸沙 B.河流沙 C.洪积物 D.冰碛物
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
A.欧亚板块张裂
B.美洲板块抬升
C.太平洋板块张裂
D.太平洋板块俯冲
26.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
①海岭 ②裂谷 ③山脉 ④岛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27.图中四处地层由老到新的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
28.与我国西南地区同类岩层发育的岩溶地貌相比,甲地的地表岩溶地貌发育程度较低,其原因在于甲地( )
A.水热条件较差 B.岩石的可溶性低 C.地表植被茂密 D.地质构造较复杂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29.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0.图中断层( )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
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 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二、非选择题(共4个答题,共40分)
31.甲、乙两图为“同一时刻的太阳光照图”,图甲中的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图乙中的EFG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 _____。
(2)图中B、D、G、H四点,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__________ __,正午太阳高度由高到低依次是___________ _。
(3)A点日出为________时,D点日落为________时,B点昼长为________小时,E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
(4)与北京位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2020年5月27日上午11时,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正式登顶珠穆朗玛峰(28°N,87°E)。潍坊某学校(36°36'N,119°E)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围绕该地理事件深入研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兴趣小组经过查询得知,5月27日学校所在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70°24',小明同学在老师指导下绘制了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如下图)。
(1)在图中弧线上用箭头标注地球的公转方向。在公转轨道上用“●”标注登顶珠峰当日的地球位置,并描述该日之后一周内潍坊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特点。(4分)
(2)计算登顶珠峰时刻该学校的地方时,并描述当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3分)
33.读我国东南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说出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及判断依据。(2分)
(2)说出图中甲城镇所处的构造地貌类型,并分析成因。(4分)
(3)在附近山上发现了花岗岩的球状风化地貌(乙图)。简述乙图中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8分)
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石灰岩形成的高原被沟壑切割,呈现出方山群、墙状山、孤立方山的地貌组合,其中墙状山高度在百米以上,宽仅十余米,延伸可达数千米。下图一为墙状山演化示意图。
(1)描述石灰岩高原形成过程中受到的主要内、外力作用。(2分)
(2)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石灰岩高原演化为墙状山的过程。(6分)
(3)简述墙状山广布地区聚落的特点。(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