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四季之美 精读引领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2四季之美 精读引领课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8 21:5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四季之美 精读引领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四季之美》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第七单元以“自然之趣”为主题,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课文中的叠词,感受叠词的妙用。
2. 借助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选取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致,表现景物的动态美。(小练笔)
教学流程
活动一:欣赏美1、出示临沂市四季的美景图。
2、导入课题。“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轮换,呈现出不同的美。让我们跟随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一起去感受她笔下的四季之美吧。
3、上课。【设计意图】利用课件播放临沂市一年四季的风光图,一是通过展示本土的美景,让学生更有亲切感,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二是让学生深深的陶醉在自然美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内趋力,将学生自然的引入本课的主题——四季之美。活动
二、感知美
1.汇报、交流预学单内容。
2.感知整篇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原认知,在本节课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以往学习经验,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景物,形成画面感。但这个画面是静止的,为后续学习体会动态美和静态美做好铺垫。3.品读秋之韵(1)作者围绕秋天的黄昏,写了哪些景物?(2)品读“乌鸦”、“大雁”部分。(3)寻找动态描写,初步体会动态美。(4)抓住时间上的变化。4.利用小组共学单,小组内交流:春天、夏天、冬天,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又有哪些动态的描写?继续体会动态美。【设计意图】在学生们充分自学、小组合组研讨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们结合文字、想象画面、感受到语言文字背后所带来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达到“认读—理解—感悟—朗读—背诵”的目标;努力引导学生揣摩写作方法,积累优美词句,从中习得语言表达的规律。如词语的准确运用,比喻、夸张修辞方法的感悟以及对比衬托手法的使用,从中获得写景类文章的语言表达规律,为自己今后的习作打好基础。】活动三、创造美
1、请你仿照课文,选择一处你喜欢的美景写一写。【设计意图】“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艺术语言是最能反映作家的创作个性的,所谓“言为心声”,因此积累、理解、运用散文的优美语段与写作方法,能够使读者受到美的熏陶,达到“与我心有戚戚焉”的审美境界。同时,它也对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充实文学素养,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活动四、寻找美课后阅读主题丛书《四季之美》里“自由阅读”一组文章,并且完成延学单。【设计意图】本环节拓展语文主题丛书中所配套的文章,拓展提升,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去再次迁移运用,进而激发学生继续寻找美、善于发现美、用文字纪录美的兴趣。
板书设计
22四季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