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1课 新闻两则 走近文体
注音:
鄂( ) 绥靖( ) 管辖( )
豫( ) 阻遏( ) 泄气( )
溃退( ) 歼灭( )
锐不可当( ) 上当( )
要塞( ) 瓶塞( )
阻塞( ) 堵塞( )è suí xiá
yù è xiè
kuì jiān
dānɡ dànɡ
sài sāi
sè sāi通读课文 理思路请同学们听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找出新闻的六要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通读课文 理思路通读课文 理思路课文结构第1、2两句其余部分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标题标题导语主体通读课文 理思路议论句(分析原因)承上启下句通读课文 理思路通读课文 理思路1、为什么先叙述中路军?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2、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此种情况……都很泄气”。
属“背景”部分。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3、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局部研读 品语言中原我军解放南阳1、根据新闻的结构,划分本文的结构。
2、思考本文主体可划分几个层次?
3、归纳出本文的新闻“六要素”?合作学习 试运用中原我军1948年11月4日下午南阳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自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第一层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第二层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城南逃的变化。第四层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归纳两则新闻的异同! 拓展思考 比异同语言风格:第一篇大气磅礴;
第二篇儒雅含蓄。文体;作者;大背景;目的;主旨。不同具体写法:第一篇巧用对比;
第二篇妙用暗示。构思特点:第一篇总括千里战线,
分步叙写,多而不杂;
第二篇勾连历史与现在,
纵横挥写,引而有度。相同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 泽 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课外延伸?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1949年4月)作业布置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知识,写一则新闻,报道发生在你自己身边的新鲜事,300字左右。(注意:要符合新闻的结构和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