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文明
野蛮
文明,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否定野蛮的过程
VS
中国的文明标准
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
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出现阶级;
出现王权和国家。
1、如何寻找文明的起源
2、早期文明起源的特点
√
一、从考古遗址看早期文明
考古
一、从考古遗址看早期文明的起源
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
(二)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蛋壳陶”
姜寨聚落遗址中隐含了哪些信息。
房屋——定居生活
壕沟——氏族公社
公共窑场、牲畜栏、墓葬——公有制、尚未贫富分化
红山文化的玉玦形龙
良渚文化玉琮
杭州亚运会奖牌设计图
良渚社会等级示意图
时代 代表性遗址 特征
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170万年 元谋人
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北京人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万年前
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
距今约 5000 年
一、从考古遗址看早期文明
仰韶文化(彩绘陶器、粟)
大汶口口文化(即将迈入阶级社会)
河姆渡文化(水稻、养蚕缫丝)
龙山文化(蛋壳陶)、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玉器、祭坛神庙)、陶寺(国家初始形态)
打制石器、狩猎、采集、群居
磨制石器
农业、畜牧业、制陶、纺织业(社会分工)
私有制、阶级分化
2、早期文明起源的特点
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二、从多重证据看早期国家
(一)部落到国家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韩非子·五蠹》
传说
考古
三皇五帝——陶寺遗址
部落——初具国家形态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
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制度: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统治情况: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二)夏朝
(三)商和西周
甲骨文: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演变。
1、商朝
信史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时间:约公元前 1600 年
制度: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统治:内外服制度
1、商朝
时间:公元前1046年
都城:镐京
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2、周朝
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内底铸铭文12 行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二:周天子封建诸侯有一套隆重的“策命礼”,以显示天子(王)与诸侯邦国的关系。在太庙进行的策命礼仪,首先由周天子(即周王)向诸侯授予册封文书,然后由主管国土和人民的大臣向诸侯“授土”、“授民”,意味着把一方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了诸侯,周天子通过诸侯对那些地区实行间接的统治。周天子有权对诸侯邦国进行巡狩、赏罚;诸侯国有义务向周天子述职,并向周天子缴纳贡赋;当诸侯邦国受到外来侵略或发生内讧时,周天子要给予保护或调解。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分封的对象:姬姓贵族(鲁、晋、卫)
先代贵族(宋)
异姓功臣(齐)
分封的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公社后期的父系家长制发展、演变而来的。初期的作用是为了规范氏族或宗族内部的权益分配关系。后来发展、演变成以区分嫡庶之间权位分配为核心的宗统关系,形成宗法制度。这种制度的最主要特点是嫡为大宗,庶为小宗。小宗之嫡在本支中为大宗,庶仍为小宗。在阶级社会中,国家形成,君权产生,宗法理论成为指导政治的思想原则,形成了以宗统为模式和灵魂的宗统与君统相结合的政治制度,这就是后来的封建制度,今天学术界称之为分封制度。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同构
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井田制(土地国有,集体劳作,不得随意买卖)
材料二: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 滕文公下》
历史纵横
商周时期的奴隶买卖
据《周礼·地官·质人》记载,商周奴隶制国家设有专门掌管奴隶和牲畜买卖的官吏,可见当时奴隶买卖的普遍。曶鼎铭文记载了有关奴隶买卖的价格,五名奴隶的身价相当于一匹马加一束丝。
时间:公元前1046年
都城:镐京
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经济:奴隶制经济、井田制、
2、周朝
问题探究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尚书·酒诰》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尚书·梓材》
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观念?有什么历史意义?
西周治者从重观神观念向重人观念转变,渐认识到民的重要性,这一转变对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产生有重大影响。 孔子、孟子的“仁”与“仁”政,以及历代以民为本的呼声,在治国理政上发挥出积极作用。中国历史上国家治理比较好的时期,也是民本思想受到重视的时期。
小结:结合夏商周时早期国家的表现,概括早期国家的特点。
政治
经济
文化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同构
③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奴隶制经济、井田制,土地国有集体耕作、青铜铸造发达。
早期民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