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探寻新航路(课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学课件(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课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优质教学课件(部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08 20:1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新课导入
14至17世纪,是“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个时期开启了全球化的起点。
文艺复兴
探寻新航路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学习目标
1.掌握探寻新航路的原因和条件,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2.列表对航海家从时间、国别、路线、主要成就等做归纳比较,培养时空观念。
3.初步理解探寻新航路对世界影响和学习航海家的不怕吃苦,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5-16世纪)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原因:
张骞通使西域起,就开辟了丝绸之路,成为东西往来的大动脉,为什么15世纪的西欧各国还要去探寻去东方的新航路呢?
探寻“新”的路线,那就意味着以前就有东西方交通道路……
材料二:15世纪末期的欧洲,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城镇迅速增加,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西欧形成一股追求黄金白银热潮。 ——王斯德《世界通史》
根本(经济)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场需求的扩大。
社会原因:《马可·波罗行纪》刺激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关注。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原因:
材料二: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三:当时,亚洲的商品要先汇聚到地中海地区,再转运欧洲各地……商品到达欧洲后,价格已经上涨了8-10倍。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灭掉拜占庭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要求商人缴纳高额关税,使得从东方运向欧洲的商品价格更加昂贵。 —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原因:
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
欧洲
亚洲
材料四:来自东方的丝绸、香料、瓷器、宝石和黄金等在欧洲市场极受欢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其他原因:东方的商品在欧洲市场深受欢迎。
假如你是当时欧洲的一位航海家,要探寻新航路需要具备了哪些条件才能进行远洋航行呢?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条件:
技术、资金、人才、动力……
……15世纪初,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一书被翻译成拉丁文,地圆学说逐渐流行开来。航海家们凭借常年的航海经验,也注意到当扬帆出海的船只慢慢隐没在地平线时,最后消失的总是桅杆,而船只归航时,又总是桅杆最先映入人们的眼帘。这说明水面在近处看是平的,但从大的范围看,应该是圆的。
相关史事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条件:
托勒密《地理学指南》
中的世界地图
(1)地圆学说的流行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条件:
(2)指南针等航海技术传到欧洲;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13世纪,欧洲水手已经掌握了罗盘技术。
15世纪时的罗盘
中国罗盘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条件:
(3)造船技术的发展提高
单桅单舱




多舱帆

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载重量增加到600~800吨,可以装载更多的水手、食物和商品。船的规模变得更大,速度更快,操纵更加灵便。
15—16世纪葡萄牙宽身帆船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条件:
(4)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和航海家富有冒险精神。
最早进行新航路探索的是濒临大西洋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无力加入欧洲大陆的争夺,特别希望获得海外财富,所以热衷于支持探寻新的商道。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鼓励人实现自我价值,涌现出一大批富有冒险精神的航海家。路

的过程
航海家 国别 支持国 时间 成就 意义(作用)
迪亚士 葡萄牙
二、探寻新航路的过程
1.迪亚士:
葡萄牙
迪亚士到达非洲西南端事出偶然。按照原计划,船队沿非洲西海岸一直向南航行,因遭到风暴袭击,船只漂向大海深处,结果绕过非洲大陆,进入了印度洋。在返航途中,他们“发现”了非洲西南端的一个尖角。由于这个尖角是在风暴的作用下无意“发现”的,迪亚士感慨地称它为“风暴角”。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改称其为“好望角”。
相关史事
1487年
发现好望角
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航海家 国别 支持国 时间 成就 意义(作用)
达伽马 葡萄牙
二、探寻新航路的过程
2.达伽马:
葡萄牙
1497年
到达印度
带回大量胡椒、肉桂等香料,大量黄金,获得高出航行成本几十倍的利润
二、探寻新航路的过程
3.哥伦布:
航海家 国别 支持国 时间 成就 意义(作用)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1492年
发现古巴和海地;以为是印度,把当地人称“印第安人”
发现“美洲”新大陆
“美洲”大陆名字的由来
哥伦布至死不知自己“发现”了“新大陆”,确认这块土地为新大陆的另有其人……他们所在的地区不是亚洲的印度,而是一块独立于“旧世界”之外的新世界。亚美利哥的这一“发现”逐渐得到部分学者的认同,并引起欧洲很多国家的重视。1507年,德国学者马丁·瓦尔德塞米勒绘制的世界地图第一次将这块新大陆以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称其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
知识拓展
二、探寻新航路的过程
4.麦哲伦:
航海家 国别 支持国 时间 成就 意义(作用)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1519年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穿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麦哲伦是葡萄牙人,他向葡萄牙国王提出航海计划,未被采纳,转而效力西班牙。1519年,他从西班牙出发时,共有5艘船和265名船员。船队穿越大西洋,于1520年11月底进入欧洲人所说的“大南海”。接下来三个月的航行,风平浪静,麦哲伦叫它“太平洋”。1521年4月,麦哲伦在菲律宾群岛被土著人杀死。剩下的船员经印度洋,绕非洲,于1522年返回西班牙,从而完成了人类环绕地球航行的创举,此时船队只剩下1艘船和18名船员。
相关史事
航海家 国 别 资助 国家 航 行 时 间 航线 主 要 成 就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总结
葡萄牙
葡萄牙
葡萄牙
1487
葡萄牙→沿非洲西海岸南下→非洲好望角
意大利
西班牙
1492
西班牙→横渡大西洋→古巴和海地
1497
葡萄牙→好望角→印度洋→印度的西南海岸
西班牙
1519~1522
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回到欧洲
实现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发现好望角
发现新大陆—美洲
到达东方—印度
葡萄牙
葡萄牙
二、探寻新航路的过程
5.过程小结:
二、探寻新航路的过程
5.过程小结:
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达伽马,到达印度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D
根据地图信息,指出航海家和其成就。
材料一:十月十日,众船员已不堪忍受,怨声连连,抱怨旅途太长。远征军司令(哥伦布)竭力鼓励众人,以这次航行会给他们带来的许多好处燃起他们的希望。他又进一步说,他们再埋怨也无济于事,他们是为到印度地区而来的,因此就必须前进。
——《哥伦布航海日记》孙家堃[译]
二、探寻新航路的过程
6.精神品质:
材料二:“水手们因患败血症而虚弱了,只有一点淡水可喝,少量劣质腐烂的饼干可吃。他们渴望能抓着些老鼠,啃牛皮和吞食锯末以暂时平息饥饿的阵阵剧痛。” 这只船队回到西班牙时,5条船只剩下1条,265名水手只有18人生还,连麦哲伦本人也死在异乡。 ——麦哲伦航海
根据下列材料,指出这些航海家具有哪些优良的精神品质?
精神品质:勇于开拓、创新进取、不怕牺牲、克服困难、积极乐观等
三、探寻新航路的影响
二、探寻新航路的影响
1.影响:
材料一:“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昨日黄花,欧洲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等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殖民者利用掠夺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促使殖民国家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 《人类六千年》
(1)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二:
(2)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材料三:有的学者认为:“自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起来之时起,全球化过程已经开始了。”
材料四:公元1500年才是世界史真正的开端,从那时起人类各个大陆才真正的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二、探寻新航路的影响
1.影响:
(3)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世界由分散开始走向整体)
材料五: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4)开启了殖民掠夺的序幕,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项目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的开辟
目的 1.宣扬国威  2.获得珍宝特产和寻找建文帝 3.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等 1.掠夺财富;
2.扩张领土,占有市场
3.传播基督教等
性质 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朝贡贸易 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掠夺
背景 君主专制强化;小农经济占主导;海禁和闭关锁国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人文精神影响
影响 消极 国力不堪重负,远洋航海业衰落 给亚、非、拉美带来了灾难。
积极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流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世界走向整体
(1)郑和下西洋目的在于宣扬国威,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这种行为损耗重大,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2)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但殖民掠夺给亚非拉带来了巨大灾难。
二、探寻新航路的影响
2.尝试评价东西方远洋航行。
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年代
“人”被发现,指的是文艺复兴
“世界”被发现,指的是探寻新航路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思想文化基础
经济基础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殖民者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这一“心病”直接推动了西欧( )
A. 文艺复兴的兴起 B. 新航路的开辟
C. 工业革命的爆发 D. 科学革命的开展
课堂练习
2.一知名旅行社宣称:“500年前,欧洲的探险家们凭着过人的毅力和白人的梦想,带着还算足够规模的船队征服了大西洋,触摸另一个‘野蛮’部落。其实你不用崇拜他们,今天你也可以参加‘重走新航路’实现你的航海家梦想。”材料中征服大西洋的航海家及其航行结果是( )
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达·伽马——到达印度 D.麦哲伦——证实地圆学说
课堂练习
3.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入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件事之所以“伟大”和“重要”在于( )
①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 ②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科学真理
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④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创造了经济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课堂练习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15世纪,随着欧洲的海外扩张使各地区的民族相互发生直接交往,世界历史的地区性阶段宣告结束。”这句话意在强调新航路的开辟(  )
A.使欧洲开始与其他地区联系
B.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扩张
课堂练习
5.1405年“他”身负“示中国富强”的皇命出使西洋,开创了西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海上交通线。百年后“他”奉国王寻找黄金的使命,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欧洲人。文中的两个“他”分别指的是谁?( )
A.郑和 麦哲伦
B.郑和 哥伦布
C.郑和 迪亚士
D.哥伦布 麦哲伦
课堂练习
6.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逐步确立起来。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
A. 欧洲地理学的发展
B. 马克 波罗对东方的描述激起人们向往
C. 传统东方商路受阻
D. 新生的资产阶级渴求开辟新市场
同学们再见!
下一课早期殖民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