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学案1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二、难点、重点分析
1.课文记述了哪几个片段?这几个片段的写作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分析:全文记叙了七个片段:①老师假装发怒;②老师教我们跳舞;③老师让我们观察蜜蜂;④老师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老师写字;⑥老师排除我们的小纠纷;⑦我梦中寻找老师。这七个片段,是按照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感情步步加深的顺序安排的。
2.课文中有哪几处传神的细节描写?具体说说这些描写是如何传神的。
分 析:课文中传神的细节描写有:①老师佯怒时;②老师写字时;③梦里寻师时。以①为例,四句话写四个细节:“我……一迎”,写出了儿童特有的狡猾;教鞭“轻 轻”敲在石板“边上”,刻画出老师的温柔慈爱;“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两句,写出了师生之间感情的融洽,这也是“我”敢于“一迎”的原因。这些细节,惟妙 惟肖地展现了“假怒”的全过程。
1、导、学、练
一、照拼音写出汉字。
1.kè( )瓜子 2.打kē()睡 3.kē( )破了头
4.字条juǎn()着埋在香炉里 5.发juàn( )子
6.入场quàn( ) 7.fén( )起香来
二、《我的老师》一共写了有关蔡芸芝老师的七件事件,请按课文调整这七件事的顺序。
a.帮助“我”排解纠纷。 b.她教学生观察蜜蜂。
c.梦中怀念蔡老师。 d.学生模仿蔡老师写字
e.她教学生读诗。 f.她教学生跳舞。
g.她舍不得打学生而假装发怒。
正确的顺序是:
三、作者常常在叙事之后要加一段抒情性的心理活动,从而点清事情的意义和对作者的影响,又增强了感人的效果。为下面的事情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心理活动。
1.有一次她用教鞭轻轻地打我。
心理: .
2.她让我们观察蜜蜂,品尝蜂蜜,并教我们读诗。
心理: .
3.她帮助我排解纠纷,并写信劝慰我。
心理: .
四、根据文意,从括号中挑选一个恰当的词,把其余的划掉。
1.按照四个现代化的要求,管理体制必须(改良、改进、改变、改革),行政机构必须(简易、精简、简化、简略),办事程序必须(简单、简略、简化、简要)。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效率、效果、功效),全国各族人民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标准、守则、原则),并且负有(保护、维持、维护、保持)宪法(尊贵、尊重、庄严、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务、职责、职位、责任)。
3.同学们如此信任我,我就不好再(推辞、推诿、推卸、推脱)了。
4.我(对、把、被、拿)第一课读了好几遍。
5.上课铃响了,同学们(持续、继续、连续、陆续)走进教室,语文老师(持续、继续、连续、陆续)讲解语法知识,(持续、继续、连续、陆续)很多次强调辨析同义词的重要性,并且告诉我们语法课还要(持续、继续、连续、陆续)一段时间。
6.对学习应该具有(严肃、严格、严谨、严密)的科学态度。
7.杨白劳从地上爬起来,苦苦地(要求、请求、哀求、恳求)道:“老爷,再宽限两天吧,我实在没有钱啊!”
十五、修改下面病句。
1.学校正在轰轰烈烈“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活动。
2.青少年要积极投入学雷锋做好事。
3.鲜艳的团旗在空中飘摆。
4.我们应该提高学习的态度。
5.运动场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色旗帜。
6.年过半百的一位老工人大步流星地走过来。
7.敌人虽然十分机智,诡计多端,但终究逃不出公安战士布下的天罗地网。
8.宿舍楼全熄灯了,漆黑一片,只有三0五室还亮着灯。
十六、北京太可爱了!开国之初,生机蓬勃。虽然百废待兴,但已经是万紫千红的局面。各种景象,新鲜而又庄严,使他(),心驰神往。
括号里应填:a.应接不暇 b.触景生情
c.目不暇给 d.眼花缭乱 答( )
十七、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的确良衬衫。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这衬衫,()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
括号里应填:a.体现着 b.包含着
c.蕴藏着 d.凝聚着 答( )
十八、在这( )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
括号里应填:a.优美 b.幽静
c.幽美 d.宁静 答( )
二十三、阅下文回答问题。
①这时隔壁传出了一阵紧张忙碌的声音。②我赶紧回屋,穿上雨衣雨鞋,帮助张大娘推起拖车,向医院跑去。③听到声音,我去一看,哟,不好了,张大爷胃痛病 又犯了,张大娘正吃力地将张大爷扶上拖车。④星期天早晨,我正要去钓鱼,突然雷声阵阵,乌云笼罩,一会儿,下起了大雨。
我曾几 次陪奶奶去看过病,这段路我很熟悉,但今天却变成另外一副模样。你看:大雨已经淋湿了柏油马路,小树在大风下吹得东倒西歪,路傍梧桐树的枝叶,在风雨中摇 晃,河水哗哗地流个不停,有时还掀起白色的浪花。雨点打在河面上,泛起一阵白雾。鸭子在水里叫个不停。它们抖抖身上的羽毛,一会儿札进水里,一会儿游来游 去,一会儿又上岸蹒跚着跪着。仿佛给他们带来了快乐。
雨,越下越大,四周笼上了灰蒙蒙的雨罩。我赶紧加快步伐,使劲推车向医院。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模样:(mó mú)
b.蹒跚(pán shān mán shān mǎn shān)
2.第2自然段中有两个别字挑出来改正。
3.文中这三句话有语病,请联系上下文修改。
a.小树在风下吹得东倒西歪。
改为:
b.仿佛给它们带来了快乐。
改为:
c.我赶快加快步伐,使劲推车向医院。
改为:
4.第一自然段的四个句子的顺序不合理,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5.根据本文内容及题目你估计作者要反映的中心是什么?选材上有什么毛病?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我的老师
一、1.嗑2.瞌3.磕4.卷5.卷6.券7.焚
二、1.sì2.shì3.tuì4.tùn5.zhì6.bǔ
三、1.歌、朗2.冰、狡3.海、吐4.长、缓5.快、树、懒6.打、望、乱7.蜜、山、火、利8.仿、沙、抚、隔
四、g f b e d a c
五、1.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呵。2.我认识了蜂王,并且第一次吃了蜂蜜。
3.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六、禾鸟气月衣耳土;央武分高果门疆
七、1.shàn sù dān xiǔ xiù2.luò là3.quán4.juǎn quàn5.yān yàn yè6.shēn cēn cān7.qiáng jiàng qiǎng8.lǜ shuài9.shǔ shù shuò
八、(略)
九、1.配⑤2.配④3.配③4.配②5.配①
十、1.配②2.配①3.配④4.配③5.配⑥6.配⑤7.配⑧8.配⑦9.配⑩10.配⑨11.配(12)12.配(11)13.配(14)14.配(13)15.配(16)16.配(15)
十一、1.改革 精简 简化2.效力 准则 维护 尊严 责任3.推辞4.把5.陆续 继续 连续 持续6.严谨7.哀求
十二、1.连词2.介词3.连词 介词 连词4.量词 介词 动词
十三、(略)十四、(略)
十五、1.“轰轰烈烈”后加“地开展”。2.“好事”后加“的活动(中去)”。3.“飘摆”改成“飘扬”。4.“提高”改成“端正”。5.“彩色”去 掉。6.“一位”放到句首。7.“十分机智”去掉。8.“只有三0五室还亮着灯”改为“但是三0五办公室还亮着灯”。9.把“西红柿”去掉。10.“基本 上”和“完全”保留一个。11.“广泛地”放到“交换”之前。12.“就”改为“也”。13.“才”改为“就”。14.“不但”放在“外婆家”后面。 15.“不光”放在“她”的后面。16.“班主任老师”放在“不仅”的后面。
十六、c 十七、d十八、c十九、d二十、c二十一、a
二十二、1甲:敌人的士兵被打败了;乙:士兵打败了敌人。2甲:军队爱护人民;乙:人民爱护军队。3甲:他死了;乙:他不在这个地方了。4甲:中国队 败,美国队赢;乙:中国队赢,美国队败。5甲:岁数或个子大的中学生;乙:在中学里的确实上过大学的人。6甲:城市里的小学教师;乙:城市里的中学教师和 小学教师。
二十三、1.amúbpán shān2.傍(旁) 札(扎)3.a“在风下”改为“被风”。b“给”前加“大雨”一词。c“医院”后加“走去”。4.④①③②5.热心助人;写景太多,而送人经过写得太少,中心不突出。
二十四、1.c2.liū xiǎn qìn niàn juàn wěng wǎn3.c4.d5.第一得到休息、宁静,解决问题;第二获得勇气。6.d7.a
二十五、见例文。
《我的老师》学案2
学习目标:
学习本文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围绕中心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人的写作方法
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树立尊师爱生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传神、细腻的描写方法和质朴的语言
设计思路
这篇教材感情真挚,语言朴素,应加强朗读指导,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充分利用教材,启发学生多思,使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教过我们的老师有很多。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终身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解题。(用课件打出)?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长篇小说《东方》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点拨
(一)、整体感知
?????? 学生看电视散文《我的老师》及魏巍的介绍
???????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字词,查字典注音,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
(二)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明确:本文记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课外教我们跳舞;③带我们观察蜜蜂;④教我们读诗;⑤我们对老师的依恋;⑥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3.口头复迟“睡梦中找老师”的故事。要求:说清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讨论:?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
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归纳: 明确: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老师令“我”难忘,是因为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酷爱学生;正是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我们)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5.提问:同学们刚才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分词语,仅凭这些词语,能否体现作者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为什么呢??
学生充分讨论、争辩后教师归纳 :明确:这些词语确实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离开一定的语言环境,离开具体的描述语句,就无从体现作者对老师的热爱、怀念之情。?
6.那么,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是什么?你能否列举数例,加以说明??
启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适时点拨。明确: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全文从头至尾、字里行间都充溢着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例如,作者所记述的第一件事,老师对我的“假悦真爱”。“仅仅”一词是表示范围的,说明这是偶然性的、唯一的一次;“好像”道出了蔡老师形似真、实是假的情态;“一迎”这一动作生动地表明了师生之间的亲近、亲热关系: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因而并不害怕老师;“轻轻地敲”、“边上”表明蔡老师并非存心打我,打的动作似重实轻,而且是“敲在石板边上”,慈母般的情怀可见一斑;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轻轻虚打的动作逗得大伙会意的笑了,老师也发出了会意的、温柔的笑声。再譬如第六件事,“不知道”、“值不值得”提它,解决同学间的纠纷,对蔡老师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幼小的心灵而言,所占的分量太大了。老师热爱学生,正确处理好学生间纠纷,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使学生终身难忘。这种事情还不值得一提吗??
7.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的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如可以,请试一试。如不可以,能否谈谈理由??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明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叙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可见,这种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8.你觉得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的好老师。
课后消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仿写训练
课上同学们已经回忆了留给你印象深刻的老师的某个举动、某件事情,那你能将你说的事情写下来吗?试试吧。
第二课时
一、预习
粗读课文,思考蔡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我”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地分析蔡老师的性格特征以及一些语句的深刻含义。
三、正课
1.提问:课文第一部分写蔡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总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她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
2.提问:“温柔”是从什么方面写?“美丽”是从什么方面写的?
讨论并归纳:“温柔”是从老师的性格上写;“美丽”是从老师的外貌上写的。
3.提问: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1)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她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些说明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
(2)她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这些说明蔡老师热情、慈爱的性格。
(3)蔡老师排除“我”和“小反对派”的小纠纷,说朋蔡老师公正、伟大的性格。
4.提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讨论并归纳:
(?1)“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写出“我”的调皮、机灵。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2)“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表现“我”的天真活泼。
(3)接近文学、爱好文学、模仿老师写字的姿势,说明“我”聪明、好学、尊敬师长。
(4)梦里导师,更表现“我”尊敬爱戴老师。
5.提问: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并归纳:
(1)“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抒发作者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2)“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对老师的高度评价,抒发了作者感激老师赞美老师的感情。
(4)“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热爱之情。
(5)“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抒发了作者思念老师的感情。
6.提问:“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
讨论并归纳:一般的情况下,一篇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7.提问:“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从孩子的眼光评价老师给“我”的支持和帮助,热情赞美自己的老师,它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如果删去,使人感到空泛,不亲切,过于夸张。
四、小结
蔡老师是一个温柔、热情、慈爱、公正、伟大、热爱孩子的老师。
“我”是一个机灵纯正、天真活泼、尊师好学的学生。记叙文中的抒情,有助于直接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全文小结
本文通过几件具体的事情,表现了小学时的蔡芸芝老师对“我”和同学们的挚爱,抒发了对温柔美丽、慈爱伟大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六、板书设计
回忆——老师温柔美丽(难忘)
依恋
①蔡老师假装发怒(课内)
②老师教我们跳舞(课外
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假日)
④老师教我们读诗(平时)
⑤我们看老师写字(平时)
略
老师排除小纠纷(校内)
我梦里寻师(校外)
详
老师爱学生
学生爱老师
思念——我和老师分别了(可惜)
教学后记
《我的老师》教案1
学习目标:
学习本文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围绕中心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人的写作方法
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树立尊师爱生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传神、细腻的描写方法和质朴的语言
设计思路
这篇教材感情真挚,语言朴素,应加强朗读指导,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充分利用教材,启发学生多思,使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教过我们的老师有很多。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终身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解题。(用课件打出)?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长篇小说《东方》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点拨
(一)、整体感知
?????? 学生看电视散文《我的老师》及魏巍的介绍
???????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字词,查字典注音,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
(二)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明确:本文记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课外教我们跳舞;③带我们观察蜜蜂;④教我们读诗;⑤我们对老师的依恋;⑥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3.口头复迟“睡梦中找老师”的故事。要求:说清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讨论:?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
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归纳: 明确: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老师令“我”难忘,是因为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酷爱学生;正是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我们)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5.提问:同学们刚才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分词语,仅凭这些词语,能否体现作者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为什么呢??
学生充分讨论、争辩后教师归纳 :明确:这些词语确实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离开一定的语言环境,离开具体的描述语句,就无从体现作者对老师的热爱、怀念之情。?
6.那么,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是什么?你能否列举数例,加以说明??
启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适时点拨。明确: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全文从头至尾、字里行间都充溢着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例如,作者所记述的第一件事,老师对我的“假悦真爱”。“仅仅”一词是表示范围的,说明这是偶然性的、唯一的一次;“好像”道出了蔡老师形似真、实是假的情态;“一迎”这一动作生动地表明了师生之间的亲近、亲热关系: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因而并不害怕老师;“轻轻地敲”、“边上”表明蔡老师并非存心打我,打的动作似重实轻,而且是“敲在石板边上”,慈母般的情怀可见一斑;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轻轻虚打的动作逗得大伙会意的笑了,老师也发出了会意的、温柔的笑声。再譬如第六件事,“不知道”、“值不值得”提它,解决同学间的纠纷,对蔡老师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幼小的心灵而言,所占的分量太大了。老师热爱学生,正确处理好学生间纠纷,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使学生终身难忘。这种事情还不值得一提吗??
7.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的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如可以,请试一试。如不可以,能否谈谈理由??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明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叙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可见,这种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8.你觉得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的好老师。
课后消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仿写训练
课上同学们已经回忆了留给你印象深刻的老师的某个举动、某件事情,那你能将你说的事情写下来吗?试试吧。
第二课时
一、预习
粗读课文,思考蔡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我”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地分析蔡老师的性格特征以及一些语句的深刻含义。
三、正课
1.提问:课文第一部分写蔡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总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她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
2.提问:“温柔”是从什么方面写?“美丽”是从什么方面写的?
讨论并归纳:“温柔”是从老师的性格上写;“美丽”是从老师的外貌上写的。
3.提问: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1)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她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些说明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
(2)她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这些说明蔡老师热情、慈爱的性格。
(3)蔡老师排除“我”和“小反对派”的小纠纷,说朋蔡老师公正、伟大的性格。
4.提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讨论并归纳:
(?1)“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写出“我”的调皮、机灵。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2)“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表现“我”的天真活泼。
(3)接近文学、爱好文学、模仿老师写字的姿势,说明“我”聪明、好学、尊敬师长。
(4)梦里导师,更表现“我”尊敬爱戴老师。
5.提问: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并归纳:
(1)“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抒发作者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2)“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对老师的高度评价,抒发了作者感激老师赞美老师的感情。
(4)“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热爱之情。
(5)“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抒发了作者思念老师的感情。
6.提问:“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
讨论并归纳:一般的情况下,一篇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7.提问:“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从孩子的眼光评价老师给“我”的支持和帮助,热情赞美自己的老师,它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如果删去,使人感到空泛,不亲切,过于夸张。
四、小结
蔡老师是一个温柔、热情、慈爱、公正、伟大、热爱孩子的老师。
“我”是一个机灵纯正、天真活泼、尊师好学的学生。记叙文中的抒情,有助于直接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全文小结
本文通过几件具体的事情,表现了小学时的蔡芸芝老师对“我”和同学们的挚爱,抒发了对温柔美丽、慈爱伟大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六、板书设计
回忆——老师温柔美丽(难忘)
依恋
①蔡老师假装发怒(课内)
②老师教我们跳舞(课外
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假日)
④老师教我们读诗(平时)
⑤我们看老师写字(平时)
略
老师排除小纠纷(校内)
我梦里寻师(校外)
详
老师爱学生
学生爱老师
思念——我和老师分别了(可惜)
《我的老师》教案2
教学目标:
1、领会记叙的要素。?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用几件事去表现人物的写法。
3、词义的辨析与词语所蕴含的情意的品味。
4、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要点:
1、领会记叙的要素?
2、理解本文用哪几件事表现蔡芸芝先生,各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或作者怎样的感情。??
3、词义辨析
教学课时:2
教学难点:准确的概括五件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记事线索,记叙顺序,材料安排
一、导入课文,简介作者?
用“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引入?。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及长篇小说《东方》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后收入散文集《春天漫笔》。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
二正字音:补充:
1.查工具书,辨析下列各组字的音、形、义。
即?(jì?①就、立刻;②就是;③当时、当地;④靠近;⑤<古>假如)
既?(jí①已经;②既然;③尽、完;④跟“且”、“又”、“也”等词连用,表并列)
孤?(?gū?①单独;②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③古帝王的自称)
弧?(hú①古代指木弓;②圆周的任何一段)
卷?(juàn①大多当名词用:画卷、试卷、案卷等;juǎn?大多当动词用:卷行李、卷入浪潮)
券?(quàn①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②su?n拱券,指门宙、桥梁等建筑物上筑成弧形的部分)
蜜?(mì?①蜂蜜;②甜美)
密?(mì?①距离近、空隙小;②细致、精致;③关系近、感情深,④不公平、不能泄露的)
褪色?tuì??磕头??kē???卜问?bǔ???纠纷jiū????心清如水——纯洁无杂念。?????
三、回忆与总结?
关于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四、快速阅读全文,听录音并思考:
(一)(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本文记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二)蔡芸芝先生是怎么样一个人?文中用了哪些事来表现蔡芸芝先生?分别用简短的话概括并找出每件事的要素?讨论填写下表:?
事件??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表现的内容??
1老师假装发怒?
(老师、我?/?有一次?/?教室?/她的教鞭···?/大伙笑了?/表现温柔、慈爱?)
2老师教我们跳舞?
(老师、我们?/课外?/?表现善于丰富课外生活,和对我的喜爱?)
3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假日里?/她女友家?/认识了蜂王···?/表现善于丰富课外知识,是朋友)?
4老师教我们读诗?
(还记得,还能背?。表现老师善于教学,培养我的文学兴趣。)?
5我们看老师写字,依恋老师?
(写字的时候?/都急于模仿?/表现老师受学生喜欢?)
6老师排除小纠纷?
(老师、我、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我读初小时/学校/我的父亲当兵,不知死活,我和母亲很牵挂他/我的“反对派们”嘲笑我/老师援助了我,排除了纠纷?/表现老师的公正慈爱,对我的理解、同情与鼓励)?
7梦里寻师?
(我、母亲、老师?/一个夏季的夜晚?/我家当屋?/老师放假离开了我们,我思念老师?/夜里我起身找老师?/母亲把我拉住了,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表现我对老师的依恋、热爱?)
注:?
A、引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
B、让学生明确记叙要素的交代与否要视中心的需要。
四、总结讨论?:蔡老师教什么学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证明??蔡老师是怎样一个人?我对她的感情是怎样的?本文线索??
——蔡老师是教语文(当时称国文)?的。文中有几处可以说明:①“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②“让我们观察蜜蜂”;③“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④“我用石板一迎”(注:“石板”,是旧时私塾和50年代小学生练习毛笔字、听写生字词用的学习用品。有的地方称之为“粉板”。
——蔡老师: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的好老师。
——我的感情:喜爱、难忘、依恋、思念?
——线索:我回忆、喜爱、依恋、思念蔡老师。
五具体分析
1、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总起全文,引入全文,“最”字突出作者深切的思念之情。?
2、第二段说“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温柔是针对什么说的,美丽又是针对什么而言的?
?——写出老师的心灵美和外貌美。
?3、第三段那些词语体现了老师是假装打我?
——仅仅,好像,落,轻轻,敲,笑?。“仅仅”一词是表示范围的,说明这是偶然性的、唯一的一次;“好像”道出了蔡老师形似真、实是假的情态;“一迎”这一动作写出“我”的本能与调皮,生动地表明了师生之间的亲近、亲热关系;: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因而并不害怕老师;“轻轻地敲”、“边上”表明蔡老师并非存心打我,打的动作似重实轻,而且是“敲在石板边上”,慈母般的情怀可见一斑;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轻轻虚打的动作逗得大伙会意的笑了,老师也发出了会意的、温柔的笑声,两个“笑”字表明了十分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
4、“狡猾”的意思是什么?它的感彩是怎样的?用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
——贬义褒用,写出了我机灵与调皮。
5、她教我们读诗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接近文学”与“爱好文学”两个词语位置是否可以互换,为什么?
——影响深远,从我到现在仍能背诗可见。接近是爱好的前提,只有接近了,了解了,才能喜爱。?
6、在看老师写字这一件事中,“不由得围了上”、“默默地看”、“连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等语句表现了我们对老师的怎样的感情?
——深切的喜爱、崇拜之情。?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体会记叙的详略?
??????????2、词义的辨析与词语所蕴含的情意的品味?
教学过程:
一、复述第六、七件事.要求:说清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讨论第六、七件事
1、第十段开头说,“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到底是值还是不值?根据是什么?为什么前头说是“小事”,后面又讲“占据”过我的心灵??
——值得。在老师而言是平常小事,但在我心中却影响深刻。我对老师的感情也加深了。?“占据”是强行占有的意思,对一件小事“却占据过我的心灵”该怎样理解?分析:所谓“小事”,指的是孩子们之间常常有的一些纠纷,在老师或别的孩子们看来不过是小事,可是从作者当时所处的境地来看,却是一件不同寻常的遭遇:父亲背井离乡,生死不明;母亲抑郁忧伤,时刻牵挂;那些不大懂事的同学还时常对“我”幸灾乐祸,使“我”更感到孤独悲伤,辛酸痛苦。在这最困难的时候,蔡老师常常理解“我”的心情,重视同学之间的纠纷,细致地处理了问题,批评了那些小“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劝”,劝说;“慰”,安慰。又劝说又安慰,蔡老师如此同情、关怀和爱护一个处于困境的学生,使“我”那弱小的心灵充满对她的感激和爱,所以把这看作为“占据心灵”的事。“占据”是军用术语,用在一般场合就特别形象有力。
三、朗读写最后一件事的文段?
1、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旁”表现了我对老师的什么感情?还有哪处描写同样表现出这种感情?
——深切的依恋之情。我觉得暑假漫长的反常心理。?
2、“迷迷糊糊”的往外走改成“模模糊糊”,可不可以,为什么?
——迷迷糊糊是指说话口齿含糊不清,“模模糊糊”是指视线朦,看不清楚。不能调。?
3、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呼应开头,表达深切惋惜、依恋、怀念之情。?
四、总结讨论?
1、文章一共写了七件事,哪些事写得详细,为什么详写?
——其材料安排由略到详(前五件事略,后两件事详),记叙节奏由快到慢,情感也越来越浓、越来越深,后2件事是我感情的深化。
2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的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
——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可见,这种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2、这些事是从哪些方面去选择的?
——围绕“老师爱孩子,孩子更爱老师”这一中心,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期,从学校到家庭,从各个方面选取典型具体的材料来表现人物,突出“最难忘”。全文紧扣“我”而选材,蔡老师固然是“我们”的老师,课文中的每一个事例也都写到她对“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对她的热爱,但每件事都只是从“我们”起笔,简单带过,而又都落笔在“我”身上,详细地写蔡老师对“我”的教育和“我”对老师的热爱与怀念,其落脚点正如题目所写,是“我的老师”的“我”。?
3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
——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老师令“我”难忘,是因为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酷爱学生;正是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我们)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4、讨论课后练习三、四?
五、难点、重点分析
1.课文中有哪几处传神的细节描写?具体说说这些描写是如何传神的。
——①老师佯怒时;②老师写字时;③梦里寻师时。以①为例,四句话写四个细节:“我……一迎”,写出了儿童特有的狡猾;教鞭“轻轻”敲在石板“边上”,刻画出老师的温柔慈爱;“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两句,写出了师生之间感情的融洽,这也是“我”敢于“一迎”的原因。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假怒”的全过程。
2.课文中有哪几处真切动人的心理描写?试讨论分析。
——课文中真切动人的心理描写有:①老师佯怒后;②“我”被小“反对派们”咒骂父亲死了后;③放假前看老师收拾行李时;④回忆梦里寻师时。以①为例,“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狡猾”的语境义是调皮、机灵,它真切地表现出;个天真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和爱戴。?
3.蔡老师哪些爱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蔡老师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学生们读诗,给学生,尤其给作者以有益的影响?。作者后来走上文学道路,而且一开始就从事诗歌创作,不能不说是由于儿时受到蔡老师有益的文学熏陶。蔡老师教育学生就好像是春天的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上面所讲的几件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无一不是以自己的行为给学生以有益的影响。有的是教育学生对他人的尊重,有的是启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有的是激起学生对文艺的兴趣。写到这儿,作者禁不住这样表述自己的感情:“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这儿用了反诘语气来强调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与崇敬。
4、《我的老师》为什么能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刘踞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情者文之经。”这种“情”就是真情实感。真情实感绝不是靠火爆的词句、多情的绮语,它必须深植于事实的土壤中。作者魏巍谈到《我的老师》的写作感受时说:“在动笔之前,我确实回到我的童年,或者说沉入到我的童年,对那时的儿童世界作了一番邀游。这样,童年时遇到的几个老师,便浮现在我的眼前,尤其是的那位蔡老师,又重新激动着我的感情。可以说,那篇文章是真情实感。”作者以“她爱我们”,“我是多么思念我的蔡老师啊”为感情线索,穿起一颗颗孩子记忆中的珍宝:蔡老师“温柔”的性格;“美丽”的心灵;课内课外对学生的爱护和培育;对“我”生活的关怀和影响,以及作者对老师的深深思念。这些虽然都是儿童生活的琐事,但因为处处透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那些事情无不染上浓重的抒调,使我们触及蔡老师跳动的脉博,窥及她慈母般的心地。仅有的一次,“从来不打骂我们”的蔡老师举起了教鞭,但就在教鞭将要落下的时候,?轻轻敲在“我”举起的石板边上,从儿童敏感的觉察中,“我知道她并没有存心打的意思”。这欲行又止的一瞬,透视出蔡老师的热忱与厚爱,她是假装生气。“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令人气恼的事情反而引起双方会意的笑,师生的感情又是何等的融洽。以心发现心,以爱换取爱,蔡老师赢得了孩子们的爱戴。“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不愿意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一个副词“默默地”,两个动词“站”、“看”,静态的描写胜过千汇言万语,缕缕情思尽在不言之中。至于在漫长的暑假里,由于思念老师之切,睡梦中迷迷糊糊地往屋外走,去找蔡老师,直到母亲“喊”、“拉”、“劝”才又熟睡,可见对蔡老师的情感之深。正是这真情实感,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7.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1)合理的选材。
本文以人物为中心,以深情为线索组织事例,寓情于事,以事传情。开篇第一句揭示全文之旨,点明了作者的情——“使我最难忘”,叙写的人——蔡芸芝先生。紧接着围绕“老师爱孩子,孩子更爱老师”这一中心,从课内到课外,从平时到假期,从学校到家庭,从各个方面选取典型具体的材料来表现人物,突出“最难忘”。其材料安排由略到详(前五件事略,后两件事详),记叙节奏由快到慢,情感也越来越浓、越来越深。其次,全文紧扣“我”而选材,蔡老师固然是“我们”的老师,课文中的每一个事例也都写到她对“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对她的热爱,但每件事都只是从“我们”起笔,简单带过,而又都落笔在“我”身上,详细地写蔡老师对“我”的教育和“我”对老师的热爱与怀念,其落脚点正如题目所写,是“我的老师”的“我”。此外,由于是儿时的回忆,作者以儿童的口吻记叙全文,用了类似”现在回想起来”等十三处回忆性语言提示回忆童年,仿佛又“对那时的儿童世界作了一番邀游”。从那时孩子的眼睛写老师,紧紧抓住了儿童特点进行选材。在儿童时代,那些零碎的、具体的、直观的材料往往会让儿童终身难忘。本文就选取了这样的符合儿童记忆特点的材料构成全文。如“扮女跳舞”、“排解纠纷”等等。
(2)质朴的语言。
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和成段的抒情议论,只将浓郁的感情熔铸在娓娓动人的叙述之中,将老师的美德寓于素淡平实的描写之中,惟其无华,更见情意的真挚;惟其质朴,更显出亲切感人。另外,作者还以儿童的目光观察事物,以儿童的心理评判事物,用儿童的语言叙述事物,虽显稚嫩,但真实可信。比如“排解纠纷”一事,蔡老师在“我”心灵痛苦时写了一封信安慰“我”,当作者写到这里的时候,有一段抒情性的议论,“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入网。”这里用“慈爱”、“公平”是可以的,用“伟大”则显得大词小用,而这却是具有儿童特点的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真挚的感情,这比用成年人的心理去评价过去老师的写法更加亲切,更能顺畅地表达作者的感情,产生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因为儿童还不能准确地评价人和事物,如果不这样说,反倒有“成人腔”之嫌了。
(3)传神、细腻的描写。
作者运用传神的细节描写,将最动人的一瞬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物形象丰满,情感细腻深刻。如假期惜别时的场面,“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一句中“默默”两字写出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这是孩子送别的动人场面,这是孩子表达依恋的方式,没有话语只是默默观察,只希望能在老师身边多呆一会儿,只希望能多看老师一眼,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动作,静态的描写,浓浓的情意胜过干言万语。还有“梦中寻师”的动作,更表明了学生依恋老师的程度,只有梦境才能满足“我”的心愿。这心理、这感情、这思念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正像作者说的:“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五、作业布置?
1、列提纲,思考是否还可以从其它方面补充一些事件,如何安排详写与略写,重拟一个题纲,为修改本单元作文做好准备。
2课外练笔:写你最……的一位老师。
板书设计:
?????????????????????????????????????????????我的老师
???????????????????????????????????????????????魏巍
线索:我回忆、喜爱、依恋、思念蔡老师。
顺序:
按师生间?????1?从不打骂我们(温柔慈爱)????????老?????????学??????????回忆——难忘)
感情逐步?????2教我们跳舞(丰富课外生活)???????师?????????生?????????喜欢——笑
加深顺序?????3让我们观察蜜蜂(丰富课外知识)???爱?????????爱?????????爱戴——公平伟大
?????????????4教我们读诗(善于教学)???????????学?????????老?????????依恋——默默地、站、围
?????????????5我们看老师写字(依恋老师)???????生?????????师?????????思念——寻师、可惜
?????????????6排除小纠纷(公平慈爱)
?????????????7梦里寻师(依恋挚爱)
写作特点
(1)详略得当、疏密相间的结构。
(2)自然朴素的语言,深沉丰富的感情。
(3)神态及心理的逼真描写。
(4)围绕中心,精心选材。
《我的老师》课时训练
A 基础储备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6分)
fén( )香 kē( )头 时chén( )
tuì( )色 教( )鞭 占( )据
2、 给形似字注音并组词(12分)
孤( )________ 蜂( )________
狐( )________ 峰( )________
弧( )________ 锋( )________
恣( )________ 鸥( )________
资( )________ 殴( )________
姿( )________ 欧( )________
3、 解释文中的下列词语:(12分)
狡猾( ) 模仿( )
察觉( ) 莫大( )
劝慰( ) 纠纷( )
4、 积累:(10分)
①《我的老师》的作者是_______,是_______(时代)作家。建国后,其有著名的代表作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和长篇小说《_______》。
②孩子们是多么_______(擅长、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③这时候蔡老师_______(援助、帮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 _______(安慰、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④我还记得,放假前我_______(默默、悄悄)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的东西。
⑤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_______(回忆、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⑥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_______(思念、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
5、 请说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6分)
①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 ( )
②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 )
③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 )
6、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表达方式:(4分)
①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②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B 综合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联系课文,解释语境中加点的词语:(8分)
①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 )
②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 ( )
③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
④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现在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我的心灵。
( )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5分)( )
A、弧形 安然无恙 高瞻远瞩
B、疮疤 猝然长逝 眼花缭乱
C、脍炙人口 恻隐之心 略胜一筹
D、戛然而止 风糜一时 虚张声势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5分)( )
A、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
B、春节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大型舞蹈《千手观音》,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阅读语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②“你要去干什么?”
③“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④“不是放暑假了么?”
⑤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⑥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
4、解释文中的词语:(4分)
依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纯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引文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是:(5分)( )
A、肖像描写 行动描写
B、对话描写 心理描写
C、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
D、对话描写 肖像描写
6、“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一句中“更”能否换成“很”,为什么?(3分)
7、“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一句表现了当时的“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3分)
8、我们一般都喜欢暑假,甚至渴望暑假能再延长一些时光,然而文中的“我”却嫌暑假
太“漫长”,这是什么缘故呢?(3分)
9、引文第③段“我”回答母亲的话中有一个省略号,请试着写出下文:_______________;“我模模糊糊地回答”的,请你明白地说 说当时的“我”的潜意识是怎样的?(6分)
10、引文第⑤段“我才醒了”、“我才睡熟了”句中两个“才”有什么表达作用?
11、引文第⑥段用了“可惜”、“分别”俩词,抒发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4分)
12、请你写出有关“老师”话题的名句(或诗句)两个:(4分)
C 新颖考题集萃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5分)
A、学校开展的“当一日校工”体验活动,包括分报递信、清除杂草……等内容。
B、今天下午,同学们都要去看《天下无贼》的电影,你去呢?还是不去呢?
C、“我们只要心灵相通,就会精诚合作。”宋楚瑜说,“让我们为共同的未来奋斗。”
D、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5分)
A、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瘦西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B、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C、为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
D、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提醒,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3、润扬大桥开通了。作为某校的一名小记者,如果你将就这件事分别采访扬州市市长、旅游局局长,你想问一个什么问题?怎样发问?请将你的问话写出来。(6分)
①采访扬州市市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采访旅游局局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某学生给文物局专家一封信的部分内容,部分有毛病,请在下面横线上修改。
我们的扬州城已经有近2500年左右的历史①, 但它的发展和变化,从来没有像今天发展变化这样快②。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能否保存古城的独特风韵和气质,对于我们这个古老的城市是一个挑战③。我强烈敦促专家们对扬州城深巷中的古宅进行全面的普查④,要让古宅和古建筑都得到有效保护⑤,这也是保护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阅读下列语段并回答问题:
①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地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昴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展开,像一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②晴朗的日子,走在街上,你不会留意阳光,普照的阳光,有时像是在对大众演讲的平庸演说家,让人昏昏欲睡,到处是燥热的嘈杂。
③阳光动听的声音,响在暗夜之后的日出,严寒之后的春天,以及黑夜到来前的黄昏,这些时刻,阳光会以动情的语言向你诉说重逢的喜悦、友情的温暖和哪怕是因十分短暂的离别而产生的愁绪。
④倘若是雨后的斜阳,彩虹将尽情展示阳光语言的才华与美丽。赤、橙、黄、绿、青、蓝、紫,从远处的山根,腾空而起,瞬间飞起一道虹桥,使你的整个身心从地面立刻飞上天空,现实的郁闷,会被一种浪漫的想象所消解。阳光的语言,此刻充满智慧,让你理解天雨花,石点头,让你平凡生活的狭窄,变成一片无边无限的开阔;让你枯寂日子的单调,变得丰富多彩。
⑤可这一切,只是一种语言,你不可以将那金黄的叶子当成黄金;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动的金箔也非真实;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桥,那是阳光的话语展示给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瞬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可是,这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实实的图画,在你的血管里推涌起波澜壮阔的浪潮,在你耳边轰响着长留不息的呼喊,使你不能不相信阳光的力量和它真实的存在。
⑥和阳光对话,感受光明、温暖、向上、力量。即使不用铜号和鼙(pí)鼓,即使是喁喁(yóng)私语,那声音里也没有卑琐和阴暗,没有湿淋淋的,怯弱者的哀伤。
⑦你得像一个辛勤的淘金者,从闪动在白杨翻转的叶子上的光点里,把握阳光的语言节奏;你得像一个朴实的农夫,把手指插进松软的泥土里,感知阳光温暖的语言力度。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就会有一副红润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清朗的心境。
⑧阳光,是一种语言,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
5、请从第①段画线的句子中找出3个运用拟人手法的词语,说明它们的作用。(6分)
⑴词语:_______ _______ _______ ⑵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①~④段看,作者赞美了阳光“语言”的哪些特点?(4分)
7、第⑤段中,作者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一切都不是空虚的”。为什么?(4分)
8、文末说阳光是“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从第⑦段看,怎样才能“听懂”呢?(4分)
9、作者说:阳光是一种语言,它和树叶攀谈,和鲜花对语,动情地向人们倾诉,给世界带来温暖和力量。还有人说:阳光是跳动的旋律,将七色幻化为七个美丽的音符,在大地上谱写着动人的乐章。你想把阳光比喻成什么呢?请写几句话表达你对阳光的感受。(6分)
A、基础储备卷
1、焚 磕 辰 褪 jiào zhàn 2、gū孤独hú狐狸hú弧度fēng蜜蜂fēng山峰fēng锋利zì恣意妄为zī资本zī姿势ōu海鸥ōu殴打ōu欧洲3、调皮、机灵。 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发觉,看出来。 没有比这更大的。 劝解安慰。 争执的事情。4、①魏巍 当代 《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②善于③援助 劝慰④默默⑤记忆⑥牵挂5、①比喻②反问③夸张 6、①记叙②抒情
B、综合提升卷
1、①对老师的尊敬的称呼。②蔡老师性格柔顺,很爱学生,留给“我”美好的印象。③热爱、依恋老师。④老师对“我”的理解、同情和鼓励铭刻在心。2、D 3、B 4、留恋,舍不得离开。 纯洁,真诚。5、C 6、不能。“更”比“很”的程度深,准确地表达出“我”热爱、依恋老师之情。7、此时无声胜有声——恋恋不舍。8、希望能早日见到自己喜欢的爱戴的老师,表明“我”很爱蔡老师。9、去问问题,商量事情啊。不是还在上学吗?我们跟蔡老师还在一起啊。10、表明当时的“我”沉浸在思念老师迫切希望回到老师的回忆中。11、惋惜、依恋之情。12、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新颖考题集萃卷
1、A 2、B 3、略 4、①改为“我们的扬州城已经有2500年左右的历史” ②改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快” ③改为“对于我们这个古老的城市是一个疑问”④改“强烈敦促”为“建议” ⑤改为“这也是保护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的迫切需要”。5、⑴词语:微笑、对语、忧郁 ⑵作用:生动传神地写出花朵感受到温暖、光明的阳光后的兴奋之态。6、明亮、透彻、燥热、动听、美丽的特点。7、阳光只是一种语言。阳光在你的心中曾经留下过切切实实的画面过。8、必须拥有辛勤、朴实的品质,成为阳光的朋友。9、略
课件18张PPT。我
的
老
师魏
巍我的老师1.学习选择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2.理解文章表现的思想感情。作者理解感悟练习返回词语 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1920年6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不久到达延安。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即既孤弧卷券蜜密jí即使jì既然hú弧形gū孤独juàn卷帙quàn证券mì甜蜜mì秘密下一页掌握下列词语:黑痣教鞭狡猾察觉扮成海鸥姿势占据军阀牵挂褪色焚香磕头卜问吉凶劝慰心清如水纠纷依恋漫长模模糊糊迷迷糊糊珍宝纯真这几件事情有什么内在联系?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除此之外文章还写了哪几件事?讨论与理解:根据课文分别为下列图画取一个小标题。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我的老师老师假装发怒下一页我的老师老师教我们跳舞下一页我的老师老师教我们观察蜜蜂下一页我的老师老师教我们读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边只有云头我的老师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边只有云头排除小纠纷看老师写字我梦里寻师假装发怒教跳舞教观察蜜蜂教读诗我的老师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边只有云头排除小纠纷看老师写字我梦里寻师假装发怒教跳舞教观察蜜蜂教读诗略写详写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中心)(写作) 文章记叙了作者儿童时代生活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表现了蔡老师对学生的热爱,抒发了作者对温柔敦厚的蔡老师的挚爱。我的老师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感情线索:我的老师你喜欢蔡老师吗?为什么?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词语、句子用得最好?为什么?用 你 的 心 感 悟用 你 的 心 感 悟举一两件令你感动的事例,介绍你的一位老师。用 你 的 心 感 悟用 你 的 心 感 悟1、文章写了哪七件小事?3、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期望你的老师像蔡芸芝先生吗?2、这七件小事在表情达意和写作材料的安排上有什么内在联系?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文章的感情线索是什么?下一页6、理解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作用:⑴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⑵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⑶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人旬多么的依恋!顺利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祝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