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宝典】14-15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下 教案+课件+学案+每课一练:4.16 松树金龟子(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宝典】14-15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下 教案+课件+学案+每课一练:4.16 松树金龟子(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1-23 07:40:55

文档简介

《松树金龟子》教案一
一、预习检查
⒈ 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
锹【qiāo】 颚【è】 抹【mǒ】 炫【xuàn】 媚【mèi】 螽【zhōng】
斑【bān】 末【mò】 衷【zhōng】 咫【zhǐ】 卵【luǎn】
⒉ 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仪表堂堂:形容容貌庄严大方。 光泽:物体表面上反射出来的亮光。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职责:职务和责任。
合拢:合到一起,闭合。 求偶:追求异性,寻求配偶。
跟踪:紧紧跟在后面(追赶、监视)。 一抹余辉:傍晚的阳光。
献媚:为了讨好别人而做出的某种姿态或举动。 盘旋:环绕着飞或走。
抑郁:心有愤恨,不能诉说而烦闷。 解脱:摆脱苦恼,得到自在。
一唱一和: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引诱:诱导,多指引人做坏事。
贪得无厌:指贪心大,老不满足。 天赋:天资。
瞌睡:由于困倦而进入睡眠或半睡眠状态;想睡觉。
流苏:本指用五彩羽毛或丝线制成的穗状的下垂装饰物,这里指金龟子的触须。
⒊ 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
:穷毕生之力,混迹于严森山野,数十年如一日,放大镜和笔记本不离手,观察研究昆虫,著成200万字的《昆虫世界》。书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世界中各种各样小生命的食性、喜好、生存技巧、天敌、蜕变、繁殖……尤其对昆虫的描述,既充满童心,又富有诗意和幽默感。他的笔调朴实、清新、并不时语露机锋,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曾获得“昆虫诗人”的美誉,雨果也称赞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
二、课文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写的《松树金龟子》一文。全世界的金龟子大约有三万多种,我国有一千三百多种(欣赏图片)。俗称“瞎撞子”,幼虫称为“蛴螬”,也有“地蚕”、“土蚕”、“枋桃虫”等。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习性?今天我们就通过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金龟子。
三、教学步骤
⒈ 提问:法布尔告诉我们哪些他对松树金龟子的发现?
  明确:松树金龟子的生态习性,特别是它的婚恋和发音原理。
⒉ 提问:法布尔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发现?你能否从课文中找到一些依据?
  明确:★法布尔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发现,是他走出实验室的结果,是他走进田野,深入昆虫生活,进行长期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的结果。
     ★文中有“我抓住机会跟踪它们,观察它们”“要想观察清楚它们”等语句,文中还写用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声的方法研究金龟子发音原理,等等,都是佐证。
⒊ 提问:纵观全文,理清本文的思路?
  明确:(见板书)
⒋ 提问:课文是如何证明松树金龟子的发音原理的,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者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证明松树金龟子的发音原理,这样证明更加形象、生动,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⒌ 提问:文中列举“落花生”和“野豌豆”似乎与本文主题不相吻合,能否删去?
  明确:不能删去。课文列举“落花生”和“野豌豆”是因为这两类植物对后代的照料都是漠不关心,这里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松树金龟子对后代的照料也是如此,比较形象,通俗易懂。
⒍ 提问:文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试举例说明。
  明确:他介绍的情况和结论都来自观察,对观察的结果,作者以科学的态度进行介绍。可以确定的,用肯定的语言,如说雄金龟子的折扇是“发育成熟可以求偶的标志”;对推测所得到的,用不确定的语言,如“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我无法作证”;对没弄清的,也明白地告诉人们,如“昆虫究竟为什么要叫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
⒎ 提问:通过分析课文,你觉得本文的语言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准确,生动。
     ★课文在许多地方把松树金龟子当做人来写,使之具有人的爱憎感情和思想行为,读来感到十分亲切。
     ★“点缀者一些白色斑点”“至少也跟雄虫一样需要有高度灵敏的感觉器官”“慢慢地老死”加点的这些词语起着修饰作用、限制作用,如果把它们去掉,就会影响说明的准确性。
     (完成课后第二大题)
⒏ 小结:这篇文章科学、详尽地说明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
性,包括婚恋、发音、繁衍等,使读者对松树金龟子这种常见的昆虫获得科学的知识,并激发自己热爱昆虫的感情。
四、作业布置
  假如你是农村技术员,一果园中出现大量金龟子,严重危害果树,请你制定防治方案及实施细节。
《松树金龟子》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松树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2、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说明。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说明。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设计方案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说明文《松树金龟子》。同学们,你们认识金龟子吗?(教师拿出一只金龟子)这就是金龟子,当然它不是松树金龟子,它是我们这个地方的金龟子。全世界的金龟子大约有三万多种,我国有一千三百多咱。俗称“瞎撞子”,幼虫称为“蛴螬”,也有“地蚕”、“土蚕”、“枋桃虫”等。在我们小的时候,这还是一种美味呢!(教师谈一谈小时与此有关的事情)。它是什么样子的,你仔细观察过它吗?它有什么习性,你了解吗?我想大大概没有。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观察这种动物的,是怎样描写这种动物的。
设计方案二:关于金龟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我们备课组曾做过一番探究,有说是“金牛”的,有说是别的什么的等,最后通过查资料搞清楚了就是俗语说的”瞎撞子“。也可以用对这种动物的探究作为导语?,目的能够激发学生探求的精神和意识。
二、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读准下列生字
锹?????炫耀???????无动于衷??????打扰?????鞘翅
2、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无动于衷???????抑郁?????????仪表堂堂
3、在这篇课文里,法布尔把自己对松树金龟子的一些发现告诉了大家。你认为法布尔有哪些主要发现?它为什么会有这些发现?
4、说明文是一种知识性较强的文体,其目的是让人“知”,因此这种文体在语言上最主要的特点是准确。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吗?另外,读了本文后,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还有什么特点?(生动)??请你结合全文并找了出一些句子,来简要分析一下。
三、探究交流
说明:自主学习分两步走,1——3题为一步,因为这三个题主要是整体感知性的题目,另外也包括了一定的探究的内容,像第3题的最后一问;第4题作为一步。
1、2????(略)可让学生把一些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问一问。
3、法布尔的主要发现是:松树多龟子的习性,特别是它的婚恋与发音原理。在说明这些发现的时候,应该具体一点来说。他之所以有这些发现,是他走出实验室的结果,是他走进田野,深入昆虫的生活,进行长期、仔细观察的结果。应该让学生找出一些表现出作者认真、仔细观察的语句来体会、感悟。例:“我抓住机会跟踪它们,观察它们”等。
4、这个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该作示范,让学生学会一种分析的途径和方法。
(1)语言的准确性。
示范举例:“大多数金龟子嘴里啃着松针,后瓜钩着树枝”,其中的“啃”、“钩”用得就很准确,如果换成了“吃”、“抓”就会大为逊色。再例“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中的“一些”起修饰限制作用,如果删去就会影响说明的准确性。
(2)语言的生动性。
示范举例:“松树金龟子长得仪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棕色外,外面闪着金属的光泽……”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金龟子的外形。
说明:对于通过作者对金龟子的关爱之感情来显示出的语言的生动性,是一个难点,学习不易把握,教师应简要的讲一下。为了体会感受语言的生动性,应让学生读一读。
(三)梳理
让学生谈一谈学习了此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从基础知识与情感等多方面进行总结)。
(四)探究性作业?: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赞法布尔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得利用课余时间,观察一种生物,然后写一篇观察笔记。
说明:此题应该给学生较为充足的时间,并随时抽查一些学生的观察情况,以避免让此作业?成为一种形式。
补充说明:
关于作者法布尔的经历应该是很感人的,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对于什么时间介绍,教师应灵活处理,如可放在自主学习的第3个题的后面。
附:板书设计?
??????????????????????????????发现?????????????????????????????语言?
??????????
???????????松?????????????? ??外形???????????????
???????? ??树?????????????? ??生活习性?????????????? ???????准确
??????? ??金?????????????????婚恋?????????????????????????????生动
??????? ??龟?????????????????发音
???????? ??子????????????? ???死亡
??????????????????????????????繁殖
《松树金龟子》课时训练
A 基础储备卷
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1.本文作者     是   昆虫学家,作家,他以毕生精力写出了 一书,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6分)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8分)
上颚(  ) 瞌睡(  )  献媚(  ) 抑郁(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8分)
⑴可惜的是,雌虫一动不动,似乎对它的献媚无动于衷。
无动于衷:
⑵雌虫还没有从失去自由所造成的抑郁中解脱出来。
抑郁:
4.松树金龟子是益虫还是害虫?作者对它的态度又是怎样的?(6分)
5.从下面这些描写中能看出松树金龟子的什么特征:(8分)
⑴它身披黑色或棕色外套,外套闪着金属的光泽,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显得既朴素又高雅。( )
⑵它在夏至露面,跟着批出世的知了同时。当白天变得最长,阳光使庄稼披上金黄色时,金龟子准时奔向树林。(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9分)
⑴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
⑵也有的昆虫为了自娱、示偶、庆祝欢乐、庆祝明媚的阳光而歌唱。这些昆虫中大部分在遇到危险时就默不做声。
⑶而松树金龟子的危害,照我看来,成为了灾。
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正确的顺序是 。(5分)
⑴由于没有了狼的控制,鹿大量繁殖,越来越多,首先遭殃的便是草,它们很快被吃光了,草没有了,鹿也难逃厄运。
⑵在草原上,鹿吃草而被狼吃。
⑶然而事实不会这样。
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食物链的任何一环都不能被破坏。
⑸所以,狼吃鹿虽然表面上对鹿不利,但实际上对于鹿的种族延续是起决定作用的。
⑹如果把狼这一环去掉,照理说对草不会有什么影响,而鹿应该生活得更好。
B 综合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片断练习: 请写一种小动物的外貌的片断。(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分)
松树金龟子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雄虫是不是靠唱歌来召唤、引诱异性呢?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不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没有听到它们在树上一唱一和,也没有听到它们在铁丝网里对唱。我无法作证。
金龟子发音的部位在腹部末端。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产生了声音。在腹节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发声器官。就是拿放大镜仔细看也看不到用来发音的细条纹,两个面都是光溜溜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你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果掌握一定的节奏,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2.第一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猜想?作者对这个猜想没有作出结论,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态度?(4分)
3.作者是如何探索松树金龟子的发声原理的?(4分)
4.第三段中前三句,内容上是递进的。可是第二句里说的“一模一样”和第三句里说的“没有区别”是同一个意思,并没有体现递进关系。对这一点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5.作者为什么能把金龟子发声的原理说得通俗易懂?(4分)
6.通过课文的介绍,你了解了金龟子哪些特性?(4分)
C 新颖考题集萃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一)莺
莺居住在花园里,树丛中,或是种植蚕豆青豆等的莱田里,一般在蔬莱架子上栖息;它们在这里玩耍、搭窝,不停地出入,直到收获季节。这时,它们迁徙的日期临近,该离开这块乐土,离开爱的家园了。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莺是轻浮爱情的象征,如同斑鸠是忠贞爱情的象征一样。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它们实际上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成长后也不分离。
莺生性胆小,在与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然而危险一旦过去,一切便抛至脑后,用不了一会儿,它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这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
在莺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妙美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声。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1.“乐土”即文中说的        ,具体指哪些地方?(2分)
2.莺“”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和前文的哪些词句照应?和后文的哪些词句呼应?(3分)
3.从哪里可以看出莺“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3分)
4.第2段中“在与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一句有什么作用?(3分)
5.第2段中写莺唱歌的有关内容与前面说的“莺生性胆小”有联系吗?为什么?(4分)
6.分别写出每段话的大意。(3分)



7.“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这句话是     句,请把它改成陈述句。(4分)
(二)蚂 蚁
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期·托马期曾经这样描述蚂蚁:“蚂蚁太像人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做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用化学喷剂惊扰和迷惑敌人并捕捉奴隶;织巢蚁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他太夸张了吗?没有!其实蚂蚁的本事远不止于此。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它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皮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
别看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就那么几个小小的神经元在一起,根本谈不上有头脑和思想,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量,居然能够    、    、    ,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之浩大令人惊叹:有时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300层的摩天大厦。蚂蚁王国的这类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
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现在地球上约有200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仅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居然还“酗酒”:它们将蝶的幼虫拖入蚁穴中,然后舔食其分必的甜汁,一个个醉态毕露如醉鬼一般。
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但蚂蚁不怕,甚至可以灭火!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蚁穴顶上,开始它们似乎有点惊慌,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只见无数只蚂蚁前赴后断扑向火焰,用分泌出的蚁酸来灭火,经过66秒,一些蚂蚁牺牲了,但终于扑灭了火焰。当再次重复这个实验时,它们只用了40秒就将火扑灭,而且无一伤亡。
蚂蚁,这类有着8000万年历史的“资深”的地球居民,真值得我们学习!
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酗酒(  ) 发酵(  ) 凹槽(  )
9.第二段中空缺处应填写的三个词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思考、谋算、筹划  B、筹划、思考、谋算
C、谋算、思考、筹划  D、思考、筹划、谋算
10.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中的“竟”表示“出乎意料”。
B、“现在地球上约有200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真菌的本领”中的“约”表示“大概”、“估计”。
C、“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中的“几乎”表示“所有的”。
D、“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中的“就”表示“扑火所用的时间较短”。
11.文章开头引用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期的话,目的是什么?(4分)
12.第二段画线句子主要使用的是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13.本文是一篇(   )(A、科学小品文 B、一般性说明文);全文在结构上采用了(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的方式。(3分)
14.第二段文字中,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这种形象化的语言在说明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15.本文的结尾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它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A 基础储备卷
1.布封 法国 《昆虫记》 2.上颚(è)瞌睡(kē)献媚(mèi)抑郁(yì) 3.⑴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 ⑵抑郁:心有所恨,不能诉说而烦闷。 4.害虫 但作者认为它对农作物、树木的影响较小,号召人们“别去打扰它吧!”。 5.⑴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它的外貌特征 ; ⑵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它的生活习性等特征。 6.答案从略 7.⑵⑹⑶⑴⑸⑷。
B 综合提升卷
1.答案从略 2.雄虫是不是靠唱歌来召唤、引诱异性 ;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 实事求是 3.类比的方法 4.虽然看起来无递进关系,但是后面的意思是在一个假设“如果掌握一定的节奏”的前提下产生的,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递进。5.因为作者通过类比的方法发现金龟子发音系统和人们用橡皮在玻璃上擦发出的声音类似。6.外形特征及金龟子的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殖等方面的特性。
C 新颖考题集萃卷
1.花园里,树丛中,或是种植蚕豆青豆等的莱田里,一般在蔬莱架子上栖息。2.和前文的“玩耍、搭窝”照应,和后文的”欢乐愉快,又唱又跳“呼应 3.从“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成长后也不分离”这几句话可以。 4.说明莺生性胆小 5.没有联系,只说明了莺这种鸟天性喜欢唱歌。6.答案从略 7.这反问句 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都会为之动情。8. 酗酒(xǜ) 发酵(jiào) 凹槽(āo) 9.A  10.C  11.目的是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什么。 12.类比,其作用是说明蚁丘工程之浩大令人惊叹。13.A B 14.比喻 拟人 拉近了读者与被介绍物之间的距离,也增加了人们的阅读兴趣。 15.议论 告诉我们要从蚂蚁的生活中学习一些生活的经验。
课件22张PPT。松树——金龟子一、学习目标二、作者介绍三、交流资料五、探究学习四、合作学习六、写作特色及课外学习目录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松树金龟子的特点。 2、学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3、关注自然,细心观察,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自然生物。学习目标作者介绍 (1823~~1915) :法国昆虫学家,作家。他穷毕生之力,混迹于森林山野之间,数十年如一日,用放大镜和笔记本观察研究昆虫,著成200万字的《昆虫记》。他的笔调朴实、清新、并不时语露机锋,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曾获得“昆虫诗人”的美誉,雨果也称赞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法国文学界曾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为称号,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法布尔 松树金龟子的生态习性,特别是它的婚恋和发音原理。 法布尔告诉我们哪些他对松树金龟子的发现?小组交流 阅读课文,理解大意。合作学习 讨论并归纳出全文的说明结构。流苏的作用——高度敏感的感觉器官
折扇的作用——求偶的标志二、三、结构
特征作者发出呼吁:“别去打扰它”。全文结构 法布尔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发现?你能否从课文中找到一些依据? 法布尔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发现,是他走出实验室的结果,是他走进田野,深入昆虫生活,进行长期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的结果。
文中有“我抓住机会跟踪它们,观察它们”“要想观察清楚它们”等语句,文中还写用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声的方法研究金龟子发音原理,等等,都是佐证。探究学习写作特色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虽然属于说明文,却又不同于一般的说明文。仔细阅读,试找出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分小组讨论后交流) 这是本文的最大特点。人们曾称法布尔是“昆虫观察家”,这片课文可以看作是一篇科学观察报告,作者在观察,同时也带领读者在观察,在细致的观察。他介绍的情况和结论都来自观察。对观察的结果,作者以科学的态度进行介绍。可以确定的,用肯定的语言,对推测得到的,用不确定的语言.对没弄清的,也明白的告诉人们,如对昆虫为什么叫的问题,作者明确的说:“还没有搞清楚。”
一、从观察入手,进行科学的说明 这是本文的最大特点。人们曾称法布尔是“昆虫观察家”,这片课文可以看作是一篇科学观察报告,作者在观察,同时也带领读者在观察,在细致的观察。他介绍的情况和结论都来自观察。对观察的结果,作者以科学的态度进行介绍。可以确定的,用肯定的语言,对推测得到的,用不确定的语言.对没弄清的,也明白的告诉人们,如对昆虫为什么叫的问题,作者明确的说:“还没有搞清楚。”
一、从观察入手,进行科学的说明 语言的准确性与说明事物的准确性融为一体。为了科学的说明松树金龟子的生态,捉者准确的选用了动词。如“大多数金龟子嘴里啃着松针,后爪钩着树枝,露出很满足的样子。有的甚至咬着松针在那里打瞌睡。直到黄昏再次降临,它们才重新在空中飞舞。”加点的词用得多么准确。再如“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至少也跟雄虫一样需要有高度灵敏的感觉器官”,“慢慢地老死”等,加点的这些词语起着修饰,限制作用,如果把它们删去,就会影响说明的准确性。 三、语言的准确性与说明事物的准确性融为一体小结一、从观察入手,进行科学的说明。
——法布尔是 “昆虫观察家 ”二、生动形象的语言。
——《昆虫记》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三、语言的准确性与说明事物的准确性融为一体。 ——准确选用动词,注意修饰限制词语 作者在文章最后劝我们“别去打扰它吧!”假如你是农村技术员,一果园中出现大量金龟子,严重危害果树,遇此情况你会怎么做?
课外研究性学习作业吸引金龟子 林清玄 吃哈密瓜的时候,我对孩子提起童年时代如何抓金龟子的事。
我们把吃剩的果皮拿到树林或稻田,或甚至放在庭院的角落,到黄昏的时刻,就会有许多不知从何处赶来,闪着绿光、黄光和蓝光的金龟子,它们密密麻麻紧紧吸在果皮上,我们常常一口气就抓到几十只金龟子。
然后,我们在金龟子的身上画了记号,带到更远的地方去放飞,看着闪着光芒的金龟子在空中逸去。
第二天,往往会发现一些昨日做了记号的金龟子飞回来,停在果皮上。“我童年的时候就很疑惑,金龟子是如何在遥远广大的田园辨味,穿过树林而飞回的呢?”我对孩子说。
孩子眼睛一亮,说:“爸爸,我们为什么不在阳台上放一些果皮,来吸引金龟子呢?”“这怎么可能,这里是城市,我们的阳台又在十五楼,金龟子住在林间,怎么可能飞来呢?”我说。 “试试看嘛!试试看嘛!”孩子央求着。
好!我们就把正在吃的哈密瓜连皮留下来,放在十五楼阳台的花盆树下。课外阅读 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发现有四只金龟子正忘情地吮吸着哈密瓜的果皮,两只是黄金色,两只是绿金色。
孩子和我都惊讶极了,这些金龟子是如何从山林飞过广大的城市,找到阳台的这一只哈密瓜呢?它们是具备了什么样的能量呢?
我想到,在一些微小的众生之中,其实也隐藏着更广大、更深刻、更细腻的心,只是我们看不见罢了。
我们把那四只金龟子作了记号,带到别处去放飞,但是金龟子再也没有飞回来。我们好几次把果皮放在阳台,总有各式各样的金龟子从四面八方飞来,可是那画了彩色笔记号的金龟子再也未曾回来过。
孩子非常失望。
我安慰孩子说:“城市到底不是树林,城市不是金龟子的家呀!” 说的时候,我感觉这句话是对自己说的,而那作了记号的金龟子,是从故乡的记忆中飞来,又带着我的乡愁,飞向不知名的所在! 课外阅读相关图片欣赏纺织娘流
苏天
牛蟋


蝉螽
斯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