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23 16:2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期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皇帝制 D.世袭制和行省制
3.周公把商贵族微子启分封到宋,同时又在宋周围分封同姓诸侯。周公这样做的目的是
A.与商贵族共掌天下 B.拉拢并控制商贵族
C.巩固中央集权体制 D.确立自己的专制权威
4.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5.《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6.“邓氏自中与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后汉书·邓禹传》)此种状况的出现与当时什么选官制度有关
A.九品正中制 B.世官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7.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8.“撇开道德方面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
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9.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怎样做
A.交唐太宗裁定 B.交门下省审议 C.交兵部出兵 D.交内阁处理
10.《明史》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
A.参与机务,批答章疏 B.参与决策,传达公文
C.参与政务,充当顾问 D.参与政事,主管文教
11.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可以看出
A.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 B.明太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
C.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政策 D.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
12.从秦朝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近2000多年。你认为下列中的一项制度最能体现“皇权下的民主”的是
A.秦朝三公九卿制 B.西汉中朝制度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军机处
13.学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有明显错误的是
A.《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B.《论西汉察举制的实行及其影响》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14.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A.倾销鸦片 B.传播宗教 C.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
15.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在北京居住3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义和团在北京和外国军队交战的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7.日本发动甲午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B.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18.小张看课外书时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重要后果是
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 B.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
19.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A.三元里抗英中 B.黄海海战中
C.威海卫战役中 D.反割台斗争中
20.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清政府准其办工厂的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21.为了将中国东北变为殖民地,日本发动了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九一八事变 C.鸦片战争 D.卢沟桥事变
22.甲午中日战争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有
①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一步加深 ②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③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④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C.国民政府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D.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24.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其最重要意义在于 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性
25.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如果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跨了,你想一想会有多少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可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主要说明
A.美国应该支持中国抗战
B.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抱有同情心
C.美国对中国抗战持观望态度
D.中国抗战有力支援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26.(2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请完成:
(1)上述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以及推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说明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地位的主要是哪些人?(6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人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8分)
(3)材料二、三分别说明了什么?(8分)
27.(2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不断。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尽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 ——郑观应 《盛世危言》
材料三 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1843年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通商口岸的开放呈现什么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8分)
(2)《马关条约》相对前两次战争所获侵略权益所体现的侵略方式有什么新特点?有什么严重危害?(8分)
(3)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8分)
2014-2015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期10月月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5 BCBBD 6-10 CCBBC 11-15 DCDDD 16-20 DBCBC 21-25 BCABD
26.(1)分封制 巩固西周国家政权(4分)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6分)
服从周王命令;(2分)派兵随同周王作战;(2分)定期朝贡以及提供军赋、力役(4分)
材料三说明当时周王权利大,诸侯尚能服从周王。(4分)材料四说明周王权利衰退,分封制遭到破坏。(4分)
27.(1)由主要分布在东南沿侮,扩展到沿海各省并延伸向内地。(4分)说明了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
(2)新特点:更注重资本输出或者以资本输出为主。(4分)危害: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
(3)消极:使我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侵犯;成为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积极: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其他表述言之有理,酌情给分,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