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程标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思考:从西周时期到隋唐,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选官标准是什么?
一、选官制度演变
商周时期
战国—秦朝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1905年
血缘关系
军功
品行
从重家世、才能到主要重视家世
考试成绩
选官
制度
依据
标准
(4)标准
1、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1)含义
一、选官制度
从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到只看门第
(2)确立
曹魏创立
(3)方式
评定授官
(5)实质
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材料二:九品中正制度……在其初创之时,犹能“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出有用人才,但后来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控,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
①进步性:对于解决东汉末期察举制滥选的弊端有很大的作用;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权力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局限性:后期沦为维护士族门阀特权的工具(实质),威胁中央集权。
材料一: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任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行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5)评价: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①士族阶层的没落和庶族地主阶层的壮大,九品中正制的衰落; ②统治者重视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③ 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割据力量。
2、科举制
(1)原因
(2)确立
①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3)含义
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4)方式和标准
考试 考试成绩(才能)
1
隋文帝
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3
唐太宗
4
武则天
5
唐玄宗
2
隋炀帝
宋代:糊名誊录
明清:八股取士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 多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才被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5)发展历程
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地位
(6)影响
材料一: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①科举制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②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的基础;③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④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了社会文化水平。
积极
材料二: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三:(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⑤被西方国家借鉴,发展为现代文官制度。
消极
①考试科目及内容以儒学经义为范畴,使儒学成为执政者愚化臣民的工具;
②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发展成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③忽视实用性学问,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世袭制
(夏商周)
科举制
(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
军功爵制
(战国)
察举制
(西汉)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血缘
军功
孝廉
才能家世→家世
考试成绩
演变趋势
选官制度(时期)
选官标准
选拔标准: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渐趋严密、科学
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
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选官范围:从贵族扩大到平民
皇帝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同意后交予审议提交上奏审议政令起草政令执行政令通过审议封驳二、三省六部制(中央官制)1、构成和职权中书: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审议、封驳)尚书:负责执行国家的主要政令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分工处理各项具体事务决策2、运作流程中书(决策)→ 门下(审议、封驳)→尚书(执行)→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事务)形成过程(1)雏形: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体制。(2)确立完善:隋唐时期①隋文帝时,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②隋唐时期,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3、特点①相权三分(集体宰相制);②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牵制;③加强皇权;④节制君权。4、演变(1)唐太宗时用低品级的官员担任宰相,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2)唐初设政事堂(政事堂是宰相议事的地方)于门下省。唐中宗即位后,移政事堂于中书省,由此,确立了中书省的中心地位。唐玄宗,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设立政事堂,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趋势。5、评价(1)三省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2)三省长官相互配合,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3)三省长官共议国事,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4)三省六部制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时期政权组织权力分配秦朝丞相:把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集决策、司法、行政于一身);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汉朝西汉(汉武帝)(汉武帝时设中朝,开始提升尚书令的作用;光武帝继续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中朝决策,外朝执行三公荣誉,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东汉魏晋南北朝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隋唐中书起草诏令、门下封驳审议、尚书执行、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事务中国古代从秦到唐中央官制的演进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三省体制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
租调制
租:粮食
调:帛或布
唐初
租庸调制
庸:纳绢或布代役
唐中后期
两税法
三. 赋税制度
【任务二】快读阅读课本内容,找出对应的赋税制度(2分钟)
时期 赋税制度 基础
魏晋
南北朝 租调制
唐前期 租庸调制 唐中后期 两税法
均田制的实施
(北魏)均田令适应了当时北方人口减耗、荒地和无主地大量存在的现实。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
——《资治通鉴》卷226
均田制的兴废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材料: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迭,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乃盗起兵兴,财用益绌,而租庸调税法,乃陷于败坏。—《新唐书》
(三)唐中后期:两税法
①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严重;
②政府直接控制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系,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1)背景
(2)目的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
(3)实施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划分户等)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
②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内容
积极作用:
①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中央财政实力得到加强,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④两税法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
局限性
(1)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税外加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两税法下土地合法买卖,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
(5)评价
材料: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白居易集》卷2《重赋》(教材P41问题探究)
比较租庸调制与两税法,概括两税法的创新之处: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征税标准
征税项目
征税对象
征税次数
放松了人身控制
简化了税收名目
扩大了收税对象
人丁
人丁和财产
田租、户调、
力役、杂税等
户税、田税
授田农民
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
一次
夏、秋两季
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缓和社会矛盾。
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本课小结
隋唐
制度
选官制度
中央行政制度
赋税制度
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重视出身到重视才华
三省制————三省六部制
职能分权到程序分权
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人丁到土地
开拓创新
后世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