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的艺术分类
线条作为这样一种原始的艺术语言,它本身就包含着多重审美因素。在艺术表现的历史演进中,线条已经具备了强弱、精细、穿插、节奏变化等形式美感,并且也具有了高度的概括力和深刻的表现力。对线条的审美认识不仅在于绘画训练中体味出它的形式美感,而且还需要依靠多方面的修养,以及在研究艺术技巧的规律中利用线条创造出形式鲜明、强烈有力、爽劲简练的画风。线条永远是塑造形体、表现体积空间,以及传达情感的最主要的明确有力的手段。这种最直接的造型语言,既能表现物象的实体结构,又能完成图形自身的表现和情感的表达。因此它本身就是一种抽象语言要素,是画家从客观对象中剥离出的虚拟的视觉造型语言,在这种抽象语言的背后却又隐藏着诸多的审美功用,宗白华先生认为:它不存于物、不存于心,都能以它的匀整、流动、回环、曲折来表达万物的体积、形态与生命;更能凭借它的节奏、速度、刚柔、明暗,犹如弦上的音、舞中在态,写出心情的灵境而探入物体的诗魂。
线条具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如粗细、长短、曲直、虚实、断续、光洁与粗糙等等,它们可以使人的心理产生快慢、刚柔、滞滑、利钝、顿挫、节奏等不同感觉。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中则把线条分为直线、圆弧线蛇形状。从现代艺术的表现功能来看大致可分为与荷氏相近的三类,即直线、曲线和折线。这三类不同形态的线条具有各自的表现力和各自的审美特性。一般来说,直线具有风动、挺拔、正直等特性,给人以一种力的感觉;曲线则具有优美、柔和、活泼、流畅等特性,给人以一种运动感。荷加斯认为波状线和蛇形线应该归属于曲线的范畴,并且他认为:波状线比任何线条都更能创造美,在花和其他装饰性的形体上,都可以看到这这种线条,因此认为它们是最美的线条,而蛇行线却能赋予美以最大的魅力,在优美的形体上,直线最少。至于折线,由于它一般表现为事物运动过程中的转折、升降、倾斜、进退,因而往往给人以一种方向感。
朱光潜先生在论述西方建筑风格演变时这样说道:“希腊式建筑多用直线,罗马式建筑多用弧线,哥特式建筑多用相交或尖角的斜线。”而不论是希腊的神庙,罗马的斗兽场,还是哥特式教堂都在欧洲的建筑艺术史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浓墨重彩,由此可见,对于不同的形体塑造,很难界定线条孰丑、孰美,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和特定的艺术框架内才能就具体线条的艺术功用作评析。
《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
2、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
(2)体会手绘线条表达的乐趣 。
(3)培养和发展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难点:能够迅速把握物象的特征,大胆果断有个性的表达再现生活中见过的形象。
教学设计:
1、情景导入。
(1)看flash线条先生。
(2)出问题:我们看到的这些线条有什么变化?组成什么图像?导出本课课题。
2、探索创新。
(1)师生共同感受: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手绘线条表达的乐趣 。
(2)组织学生玩我画大家猜的接力游戏。
3、巩固练习。
(1)让学生动手动脑画图,如画一张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图,展示房间布局等。
(2)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创作,教师进行指导。
4、作品展示。
(1)让学生上讲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2)师生互评,选出优秀作品。
5、教师小结。
理解手绘线条的意义和特点,它是文字之外的“第三语言”。
6、课外拓展。
(1)失眠了,你能用手绘线条图像表现出来吗?
(2)理解日常生活中手绘图像的绘制过程。
《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教案
教材分析:
美术学科要给学生奠定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继续 学习和发展之基础的美术能力,“手绘线条图像”是最常见的绘画表达方式,是美术中的“白话文”,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切入点,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力。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重视基础,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将会使更多的学生热爱美术,走近美术。同时,它还使学生在充满情意性的学生中,增强自信、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本课是新教材精神和理念改革的一种体现,有别于以往素描等过于专业的美术基础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表演,认识什么是手绘线条图像,了解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用途和特性,初步尝试利用手绘线条进行交流,传达信息。
2、情感与价值目标:使每位学生都可以敢于表达,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美术与其他学科、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认识学习本课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用美术知识为生活服务的愿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
难点:能迅速、大胆有个性地对物象特征的把握和表达。
课前准备:
课件,范作,常见产品安装说明图,茶杯等实物。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电影《李双双》中,李双双在门上画图,说明钥匙、孩子寄存处的事例为例,引起学生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手绘线条图像的方法解决,从而导出新课。
2、设问思考。
(1)教师提出问题:哪些地方接触过手绘线条图像?让学生回答。
(2)教师展示图片,分析手绘线条的特点。
3、欣赏作品。
(1)引导学生观赏教材中和课件中的图例,初步认识手绘线条图像的普遍存在.
(2)出示《贺兰山岩画》、“儿童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加深对手绘线条的理解。
4、热身练习。
(1)让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和程度,自选内容,感受手绘线条图像的乐趣。
(2)教师进行观察指导。
5、评价。
(1)展示观赏优秀学生作品,先由学生评价,再由教师总结?
(2)指出不足的地方,并即时示范,或与范作对比。
6、课外拓展。
课外用手绘线条图像的形式对身边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