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考应用题:比(专项训练)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1.欢欢将洗衣液按1:300配制了1505ml,其中浓缩液和水各是多少毫升?
2.修一条公路,现在已修的长度和未修长度的比是3∶5,如果再修160米,就正好修了路的一半,现在未修的路是多少米?
3.“六一”联欢会上,五年级与四年级共买气球200个。联欢会后,两个班剩下的气球个数相等。已知五年级用去的个数与原有个数的比是5∶7,四年级用去的个数与原有个数的比是11∶13。五、四年级各用去气球多少个?
4.某食堂第一周用去面粉总袋数的,第二周用去的面粉袋数与面粉总袋数的比是3∶10,现在还剩50袋面粉,食堂一共有多少袋面粉?
5.用一根144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已知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5∶4,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6.果园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共720棵,其中桃树占,梨树与苹果树棵数的比是,梨树有多少棵?
7.食堂有面粉450千克,面粉和大米的重量比是5:3,大米和面粉各有多少千克?
8.一杯盐水,盐和水的质量比是1:5,其中水有100克,那么这杯盐水质量有多少克?
9.用一根168厘米长的铁丝焊成一个长、宽、高的比是3∶2∶1的长方形模型。这个模型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10.一种什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照2︰5︰3混合成的.要配制这样的什锦糖500克,需要奶糖、水果糖和酥糖各多少克?
11.琪琪和佳佳从家到学校路程相同,已知琪琪和佳佳的速度比为5∶6,琪琪从家到学校用了30分钟,那么佳佳从家到学校需要多少分钟?
12.刘明和小强原有书的数量之比为5:4,刘明又买来24本,小强丢了6本,现在两人的书之比为2:1,那么刘明原来有书多少本?
13.一条水渠三天修完,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第二天和第三天修的长度比是5∶3,已知第二天比第三天多修了150米,这条水渠全长多少米?
14.小明和小红所集邮票张数的比是5:6,小明给小红10张邮票后,小明和小红邮票张数的比是4:5.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15.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举办文艺演出,准备了40个节目,其中歌唱类节目占总数的,剩下的是舞蹈类节目和朗诵类节目,舞蹈类节目和朗诵类节目的数量比是5∶2。舞蹈类节目和朗诵类节目各有多少个?
16.某繁华街道上,停着小轿车、小客车、公共汽车共200辆,这三种车的辆数比是2:3:5,每种车各有多少辆?
17.三个分数的和是,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的比为2:2:4,则最大的分数为多少?
18.张小乐办一张版面是20平方分米的数学小报,其中“数学故事”的版面占,剩下的按1∶2的版面比办“数学乐园”和“生活趣题”。三个版块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
参考答案:
1.浓缩液5毫升,水1505毫升.
【详解】试题分析:先求出浓缩液和水各占洗衣液的几分之几,再按比例分配解答即可.
解:1+300=301,
浓缩液;1505×=5(毫升),
水:1505×=1500(毫升);
答;需要浓缩液5毫升,水1505毫升.
点评:此题是较典型的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解答方法是用总量乘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2.800米
【分析】由题可知,已修的长度占公路全长的,已知再修160米,正好是全长的,那么160米占全长的,再根据除法求出总路程,进而求出未修的路的长度即可。
【详解】
(米)
(米)
答:现在未修的路是800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及比与分数的关系。
3.50个;110个
【分析】观察两个比,用去个数与原有个数都相差2份,说明两个比的每份数是一样的,用总数量÷原有个数的份数,求出一份数,用一份数分别×两个年级用去的对应份数即可。
【详解】200÷(13+7)
=200÷20
=10(个)
10×5=50(个)
10×11=110(个)
答:五、四年级各用去气球50个,110个。
【点睛】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先求出一份数。
4.250袋
【分析】将面粉总袋数看作单位“1”,根据第二周用去的面粉袋数与面粉总袋数的比是3∶10,可以确定第二周用去面粉总袋数的,还剩面粉总袋数的(1--),还剩下的袋数÷对应分率=总袋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50÷(1--)
=50÷
=50×5
=250(袋)
答:食堂一共有250袋面粉。
【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除法和比的意义。
5.1280平方厘米
【分析】由题易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44厘米,据此先利用除法求出一组长宽的和。再根据长宽的比,将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求出来。最后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即可。
【详解】144÷2=72(厘米)
72××72×
=72××72×
=40×32
=1280(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80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的应用,能够根据长和宽的比,将长宽各占长宽和的几分之几表示出来是解题的关键。
6.300棵
【分析】把果园里三种果树的总棵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棵数乘就是梨树与苹果树的总棵数,其中梨树棵数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梨树、苹果树的总棵数乘就是梨树的棵数。
【详解】720×(1-)×
=720××
=450×
=300(棵)
答:梨树有300棵。
【点睛】此题主要是考查按比例分配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分率。关键是把比转化成分数。
7.大米有270千克,面粉有450千克.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面粉450千克和面粉和大米的重量比是5:3,求出一份数的千克数,再进一步求出大米的千克数.
解:一份数的千克数:450÷5=90(千克),
大米的千克数:90×3=270(千克).
答:大米有270千克,面粉有450千克.
点评:关键是先求出每一份的千克数,再求出3份的千克数.
8.120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盐与水的质量比是1:10,可求出盐水质量的总份数,则水占盐水的,由此利用除法列式求出盐水的质量.
解:100=120(克),
答:这杯盐水质量有120克.
点评:关键是把比转化为分数,再得出水占盐水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式解答.
9.21厘米、14厘米、7厘米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12条棱分为互相平行的3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首先求出长、宽、高的和;再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分别求出长、宽、高即可。
【详解】3+2+1=6
168÷4=42(厘米)
42×=21(厘米)
42×=14(厘米)
42﹣21﹣14=7(厘米)
答∶这个模型的长、宽、高各是21厘米、14厘米、7厘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10.100克 250克 150克
【分析】分别求出每种糖占什锦糖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来解答.
【详解】500×=100(克)
500×=250(克)
500×=150(克)
答:需要奶糖100克,水果糖250克,酥糖150克.
11.25分钟
【分析】因为琪琪和佳佳从家到学校路程相同,所以琪琪和佳佳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琪琪和佳佳的速度比为5∶6,琪琪和佳佳的时间比为6∶5,佳佳从家到学校是琪琪从家到学校时间的,用乘法计算即可。
【详解】30×=25(分钟)
答:佳佳从家到学校需要25分钟。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应用,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2.60
【详解】试题分析:由“刘明又买来24本,小强丢了6本”可知此时小强比刘明与原来相比少了(24+6×2)本,由前后两人有书的数量之比,可知小强比刘明与原来相比少了(×2﹣1),因此刘明原来有书:(24+6×2)÷(×2﹣1),解决问题.
解:(24+6×2)÷(×2﹣1)
=(24+12)÷(﹣1)
=36÷0.6
=60(本).
答:刘明原有书60本.
点评:找出对应分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900米
【分析】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和第三天共修全长的(1﹣),由“第二天和第三天修的长度比是5∶3”可知:第二天修的占第二、三天修的和的,第三天修的占第二、三天修的和的,然后按比例分配分别求出第二天、第三天各修全长的几分之几,即150米的对应分率,问题得解。
【详解】1﹣= ,
×= ,
×= ,
150÷(﹣),
=150÷ ,
=900(米);
答:这条水渠全长900米。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把这条水渠全长看作单位“1”,先按比例分配分别求出第二天、第三天各修全长的几分之几,再求出已知数量的对应分率,即可解决问题。
14.990张
【详解】10÷ (-)=990
答:小明和小红一共有990张邮票.
15.舞蹈类节目:20个;朗诵类节目:8个
【分析】由题意可知:准备了40个节目,其中歌唱类节目占总数的,则其他节目占总节目的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求出舞蹈类节目和朗诵类节目的数量,然后根据按比分配可分别求出舞蹈类节目和朗诵类节目的数量。
【详解】
=40×
=28(个)
舞蹈类节目:(个)
朗诵类节目:(个)
答:舞蹈类节目有20个,朗诵类节目有8个。
【点睛】本题考查按比分配,明确舞蹈类节目和朗诵类节目的总份数是解题的关键。
16.小轿车有40辆,小客车有60辆,公共汽车有100辆.
【详解】200÷(2+3+5)= 20(辆) 轿车:20×2=40(辆) 小客车:20×3=60(辆) 公共汽车:20×5=100(辆)
17.1
【分析】由题意可知: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的比为2:2:4,所以有两个分数相等,另一个分数是他们的2倍,所以最大的分数占三数和3的一半,从而可以求出最大的分数。
【详解】3÷2
=×
=
=1
答:则最大的分数为1。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最大的分数占三数和3的一半,从而问题得解。
18.“数学故事”:5平方分米;“数学乐园”:5平方分米;“生活趣题”:10平方分米
【分析】(1)先找单位“1”。根据“数学故事”的版面占,可知数学小报的总面积是单位“1”;数学小报的总面积是20平方分米,即单位“1”已知;单位“1”已知用乘法解答,即数学小报的总面积×=“数学故事”的面积。
(2)用数学小报的总面积减去“数学故事”的面积,求出“数学乐园”和“生活趣题”的面积和。
(3)再把“数学乐园”和“生活趣题”的面积和按1∶2分配。即先把比的各项之和看作平均分的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再进一步求出2份是多少。
【详解】“数学故事”的面积:20×=5(平方分米)
“数学乐园”和“生活趣题”的面积和:20-5=15(平方分米)
1+2=3
“数学乐园”的面积:15÷3=5(平方分米)
“生活趣题”的面积:5×2=10(平方分米)
答:“数学故事”的面积是5平方分米,“数学乐园”的面积是5平方分米,“生活趣题”的面积是10平方分米。
【点睛】在按比分配的问题中,根据两个量的比,既可以用平均分法解答,也可以用分率对应法解答。但一定要注意所分配的量与平均分的份数要对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