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如何欣赏绘画作品(课件 教学设计 媒体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如何欣赏绘画作品(课件 教学设计 媒体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5-01-23 16:56:53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绘画
中国绘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原始绘画技巧虽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对动物、植物等动静形态亦能抓主要特征,用以表达先民的信仰、愿望以及对于生活的美化装饰。
先秦绘画己在一些古籍中有了记载,如周代宫、明堂、庙祠中的历史人物、战国漆器、青铜器纹饰,楚国出土帛画等,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秦汉王朝是中国早期历史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大国,疆域辽阔,国势强盛,丝绸之路促进中外艺术交流,绘画艺术空前发展与繁荣。尤其是汉代盛行厚葬之风,其墓室壁画及画像砖画像石以及随葬帛画,生动塑造了现实、历史、神话人物形象,具有动态性、情节性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其画风往往气魄宏大,笔势流动,既有粗犷豪放,又有细密瑰丽,内容丰富繁杂,形式多姿多彩。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仍,民生疾苦,但是绘画技术仍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苦难给佛教提供了传播的土壤,佛教美术勃然兴起。如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都保存了大量的该时期壁画,艺术造诣极高。由于上层社会对绘画的爱好和参与,除了工匠,还涌现出一批有文化教养的上流社会知名画家,如顾恺之等。这一时期玄学流行,文人崇尚飘逸通脱,画史画论等著作开始出现,山水画、花鸟画开始萌芽,这个时期的绘画注重精神状态的刻画及气质的表现,以文学为题材的绘画日趋流行。
隋唐时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比较繁荣,对外交流活跃,给绘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机运,在人物画方面虽然佛教壁画中西域画风仍在流行,但吴道子、周昉等人具有鲜明中原画风的作品占了绝对优势,民族风格日益成熟,李思训、王维等人的山水画、花鸟画己工整富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五代两宋之后,中国绘画艺术进一步成熟完备,出现了一个鼎盛时期,朝廷设置画院,扩充机构编制,延揽人才,并授以职衔,宫廷绘画盛极一时,文人学士亦把绘画视作雅事并提出了鲜明的审美标准,故画家辈出,佳作纷呈,而且在理论上和创作上亦形成了一套独的体系,其内容、形式、技法都出现了丰富精彩、多头发展的繁荣局面。
中国绘画发展至元、明、清,文人画取得了突出的发展。在题材上,山水画、花鸟画占据了绝对的地位。文人画强调抒发主观情绪,“不求形似”,不趋附大众审美要求,借绘画以示高雅,表现闲情逸趣,倡导“师造化”、“法心源”,强调人品画品的统一,并且注重将笔墨情趣与诗、书、印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绘画样式,涌现了众多的杰出画家、画派,以及难以数计的优秀作品。
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它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建构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大胆而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这种出色的技巧与手段,不仅使中国传统绘画独具艺术魄力,而且日益为世界现代艺术所借鉴吸收。
课件14张PPT。中国绘画欣赏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总称。通常指以水为调和剂,以墨为主要颜料的一类,又称“水墨画”。
特点:1、宣纸可分为生、熟两种。
2、使用毛笔作画。
3、卷轴的装裱形式:立轴、手卷
4、基本语言:线、墨
5、诗、书、画、印合一体
中国画的类别1、山水画

2、花鸟画

3、人物画《游春图》《踏歌图》《渔庄秋霁》《山水清音》《洛神赋》《奔马图》中国画创新的类型1、以古开今型。以齐白石等为代表。
2、中西融合型。徐悲鸿为代表。
3、师法自然型。李可染为代表。中国画的独特性1、重视空白的运用
2、重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
3、中国画与书法间渊源
4、中国画与诗相通
5、中国画的印章课件3张PPT。 1919—2010,江苏宜兴人,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
吴冠中说,我的画是将西画的优点表现在中国画之中。我画的点和线,每一笔都包括了体面的结构关系。画中的点和线,不管是大点小点、长线短线,在运用上是严格的,都不是随便乱摆上去的,有时一点不能多也不能少,点子多了对画面无补,我都想办法将他遮掉。对线的长短也是如此,都不是随便画上去的,要恰到好处。 吴冠中代表作欣赏请小朋友们留意画中的线条课件7张PPT。抽象派绘画抽象派指二十世纪想脱离模仿自然的绘画风格而言的,包含多种流派,并非某一个派别的名称。它的形成是经过长期持续演进而来的。1930年代和二次大战以后,由抽象观念衍生的各种形式,成为二十世纪最流行、最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代表人物——康定斯基。抽象派绘画的特征1、主体不再是实际的物,而是某种感情符号,或是某种运动、某个行动的踪迹。
2、构图不再是符合几何原理而更偏向于音乐似的排列。
3、不再屈从于外部事物,而是更直接的反应了人特有的活动,人对万物的影响及对世界未来创造性的参与。
4、打破了音乐和绘画的障碍,表现的是纯粹的艺术情感。《如何欣赏绘画作品》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欣赏绘画作品。
2、学生在欣赏作品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在欣赏作品中了解作品的产生背景,了解绘画者的创作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
难点:解释与评价的正确表达。
教学设计:
1、引入。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品分析片段,让学生感受一下如何来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从而由此进入到课本中来。
2、讲授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看书中的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文字叙述部分,可以点名学生读一下,加深学生对这部文字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书中绘画作品《筛谷的妇女》,看看书中对此作品是如何景象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
(3)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书中内容。
3、描述。
(1)教师提问:仔细观察,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
(2)学生进行回答。(画家细致的描绘了一个普通的劳动场面,画中有三个人:左边、右边、中间。)
4、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对这幅作品进行分析:作品中的失误是什么样的?
(2)教师给出提示:从造型、构图、光线、色彩、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析。
5、解释。
(1)艺术家为什么要这样画?
(2)通过这样的形式想表达什么观念?
6、评价。
(1)这是一幅好作品吗?为什么?
(2)教师和学生再分析书中几幅作品,采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进行作品欣赏。
7、课后拓展。
课后收集资料,找一幅绘画作品进行欣赏评价,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欣赏短文。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教案
教材分析:
古今中外,风格各异,为数众多的绘画作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但如何欣赏和评价一幅绘画作品呢?本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按照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步骤来进行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绘画作品。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的人物神态和艺术表现形式。
2、使学生在思想上获得教益的同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欣赏、分析作品内容。
难点:指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教师以中国绘画作品为例,欣赏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就是人物画,揭示本课课题。
2、欣赏作品。
(1)教师让学生欣赏油画作品《贫农的儿子》。
(2)教师向学生介绍作品的内容。
(3)学生通过课件看图片,对人物的动态和表情发表自己的看法。(举手发言)
3、深入分析。
(1)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幅作品美在哪里吗?
(2)教师从人物神情、动态、色彩等方面进行评价。
4、作品分析。
(1)让学生欣赏中国画《悄悄话》,对作品内容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如:通过一老一少对比产生美、人物形态美等。)
5、学生练习。
(1)教师展示课件中的一幅绘画作品,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欣赏评价。
(2)请学生上讲台阐述自己的评析观点。
(3)教师进行点评。
6、拓展。
(1)深入了解绘画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2)课后空余时间参加画展,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
课件17张PPT。《拾穗者》——米勒·法国如何欣赏绘画作品绘画艺术欣赏绘画是一种平面造型艺术(二度平面)
绘画是运用线条、色彩、明暗、笔触等造型语言,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艺术。绘画的产生:可追溯到两、三万年前的石器时代。例如,中国彩陶上原始人舞蹈图案。随生产发展,绘画语言不断丰富起来。
绘画的表现形式:具象绘画——再现性艺术
抽象绘画——表现性艺术
综合性绘画艺术绘画的要素线条
色彩
构图绘画的分类油画
中国画
壁画
水彩、水粉画
版画
素描
新画种:电脑绘画、全息影像绘画绘画的审美特征绘画是二维空间艺术
绘画是瞬间的艺术
绘画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的艺术
《杜梅萨之筏》欧洲绘画古代(古希腊、罗马)
中世纪(公元前5-14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15-18世纪)
近现代(19-20世纪)
———古典画一般指15-19世纪中叶的油画意大利油画是文艺复兴发展的先声,早期以波提切利为代表。《春》西方绘画艺术欣赏《维纳斯的诞生》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最后的晚餐》《圣母像》——拉斐尔印象派画家:莫奈《日出·印象》《打伞的女人》《吃土豆的人》《星夜》超现实主义《记忆的永恒》
——萨尔瓦多·达利课件15张PPT。如何欣赏绘画作品 美术作品是视觉艺术,它要求人们用眼睛去观赏。 潘鹤《艰难岁月》 靳尚谊《彭丽媛》 当我们看一幅画时,首先总是会被画面上的情景、形象、色彩这些冲击我们视觉的东西所吸引。对于画中那些我们所说的“看不懂”的东西,事实上你也许有点意会却难以述说。这种现象说明美术欣赏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不具备一定的欣赏知识和方法,仅仅凭个人的直觉来观赏绘画作品,是难以上升到“欣赏”的境界。因此,在欣赏美术作品前,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美术欣赏的方式方法,具备一定的艺术理论基础知识。 怎样欣赏绘画作品1、要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来对待美术创作。
2、要了解作品的时代特征、作品产生的原因、时代背景。
3、要加强广泛的艺术修养、达到艺术的触类旁通
4、要深化对美术作品的思考和认识。 怎样欣赏绘画作品 下面我们将通过具体美术作品来讲述欣赏美术作品一般需要思考的内容,也可以说是欣赏方法吧。概括起来对于美术作品一般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理解美术作品的立意和主题;
2、感受美术作品的情景和意境;
3、分析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4、体会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5、思考对美术作品的自我联想和感受。 1、理解美术作品的立意和主题;
下面是著名中国画《江山如此多娇》 傅抱石、关山月合作
《江山如此多娇》作者简介:
傅抱石(公元1904一1965年),现代杰出的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西新余人。早年就酷爱绘画、书法、篆刻。历任江苏国画院院长、江苏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江山如此多娇》作者:傅抱石
关山月(1912—2000) 关山月为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广东省阳江县人。曾为广州美院教授、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江山如此多娇》作者:关山月 关山月作品 二、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

美的首要特征,是具有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的魅力。从这一特征出发,美的形象总是耐看的,总是令人过目不忘的,总是令人心花怒放的。美是和谐的,美从对立的统一中求得和谐。因此,我们在观赏美术作品时,应该尽情地去享受它为我们创造的优美情趣和意境。
画家成功地运用了水印木刻的技巧,塑形颇具刀味,而套色却浓淡有致。背景留白,宛似国画,人物、道具、款印不等边三角形的布局,都体现出他的中国画学养和他探索民族风神的用心。 吴凡 《蒲公英》 三、分析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被称为“新中国美术史册第一篇章”的著名油画《开国大典》 董希文(布面油画,230×400.5厘米,)以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博大的中国气派,创造了中国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油画新风貌,堪称“当代美术史具有代表性的杰作”。
黄永玉作品:上《故乡人》、左《牧羊图》黄胄《庆丰收》
拓展:
1、列举中外美术史上你印象最深刻的几个艺术家以及作品,并
谈谈你自己的认识。(中国和西方的都不少于三位)
2、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论述中西绘画的异同。
3、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你对美术鉴赏有何新的认识?用自己的
语言谈谈如何进行美术鉴赏,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