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单 元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 题 分数乘整数
年级册数 六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XXX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是否有课件 有
教学设计 研读后修改
【教材简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节课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教学目标】1. 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器材准备】学生准备:按预习要求预习课本。教师准备:PPT【教学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出示问题生成单】(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2)计算:++= ++=二、探究新知1.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课件出示例1,引导学生理解的意义。(2)组织学生画图帮助理解题意。(3)组织学生结合图示列出算式,并比较两种不同做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4)引导学生尝试计算×3的结果,观察计算过程,明确×3的计算方法。(5)师生总结计算方法。2.学习例2(1)课件出示例2,学生观察情景图,获取题中信息。(2)思考:本题中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怎样根据数量关系列式?(3)交流:12×和12×的意义及计算方法。3.小结。三、课堂小结,布置课时作业。1.独立完成教材第2页的第1、2题。(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巩固计算方法。)2.完成教材第6页第3题。【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单 元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 题 分数乘分数
年级册数 六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XXX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是否有课件 有
教学设计 研读后修改
【教材简析】以往的教材在分数乘整数之后教学一个数乘分数,包含两种情况:整数乘法书和分数乘整数,因为现在不再区分乘数与被乘数,且学生已经学过乘法交换律,所以整数乘分数就可以归入分数乘整数的教学之中。 【教学目标】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推导算理,总结法则【教学器材准备】学生准备:按预习要求预习课本。教师准备:PPT【教学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先说说它们的意义再计算结果。20× ×21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3,组织学生获取图中信息。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求种土豆的面积就是求什么?你能列出算式吗?3.讨论:为什么等于?二、学习例4 1.出示例4:组织学生交流获取的信息。2.组织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3.学生先尝试独立计算,然后再自学分数乘法的约分过程,再小组交流讨论,比较两种不同的算法哪个更简便。4.巩固自学成果。5.师生共同总结计算分数乘法时的注意事项。三、课堂小结,布置课时作业。1.完成教材第4页、5页“做一做”。2.完成练习一4、5、6、7 题。【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单 元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 题 小数乘分数
年级册数 六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XXX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是否有课件 有
教学设计 研读后修改
【教材简析】小数乘分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计算之后的内容,它主要为分数除法的学习做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分数的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计算、去发现和寻找规律。【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3.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和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教学器材准备】学生准备:按预习要求预习课本。教师准备:PPT【教学课时】第3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计算下面各题。= = =二、探究新知活动一:理解小数乘分数的意义1.出示例5: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分米,松鼠乐乐的身体长2.4分米。(1)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活动二:探讨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教师相机板书活动三: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2)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1.分数乘整数时,怎样约分的,小数乘分数也能这样约分吗?2.汇报交流时,教师相机板书:3.观察比较,回顾思考。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教材第8页“做一做”、10页2、3题。2.学校长方形花坛的长是否6.4米,宽是长的3/4,这个花坛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板书设计】小数乘分数小数化成分数:==(分米)分数化成小数:=2.1×0.75=1.575(分米)小数和分母约分:(分米)
课后反思:
单 元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 题 分数乘法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年级册数 六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XXX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是否有课件 有
教学设计 研读后修改
【教材简析】这部分教学是学生学习了分数加减和乘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与整数运算对比,利用迁移学习方法进行教学。课程同时安排了整数运算定律在分数中的应用,从而会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教学目标】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教学器材准备】学生准备:按预习要求预习课本。教师准备:PPT【教学课时】第4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出示复习题,引导学生说出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8×20+152 651-65÷13 18+569-238 68×(72÷6)探究新知1.分数乘加、乘减运算的运算顺序(1)猜想:分数乘加、乘减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分数乘加、乘减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2)出示例6情境图,组织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计算。(3)指名板演,集体订正。(4)讨论:在分数乘加、乘减运算的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2.探究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是否适用。(1)课件出示教材9页中部的三组算式,引导学生先分组计算每组中的两个算式的结果,再进行比较。(2)鼓励学生观察每组中的两个算式的特点,并对照计算结果,分别说出符合整数乘法的哪个定律。(3)师生共同总结发现。3.应用乘法运算定律简算。(1)课件出示例7,引导学生说出数据及运算符号的特点。(2)引导学生进行试做,并组织学生汇报计算过程。(3)总结收获结果。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下面各题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2.完成教材第9页第1题。【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单 元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 题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年级册数 六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XXX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是否有课件 有
教学设计 研读后修改
【教材简析】例6是在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是多少。【教学器材准备】学生准备:按预习要求预习课本。教师准备:PPT【教学课时】第5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1)8×的意义是什么?(2)东东有20元零用钱,他用零用钱的给奶奶买了一件生日礼物,东东买这件生日礼物花了多少钱?2、今天,我们来研究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看看可以有哪些想法和思路。 二、探究新知出示例8:1.读题分析。(1)课件出示教材12页例8,指导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2)讨论:本题的关键句是什么?一半()、表示什么?2.画图分析。(1)指导学生画图。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启发学生根据图示,进一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交流是如何转化单位“1”的。3.组织学生列式解决问题。4.设疑:比较不同的做法,你发现了什么?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完成教材14页“做一做”,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画图分析题意,解答此题。2.完成教材16页第2题,让学生先说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再独立解答。3.完成教材18页第3题。4.教师可讲解例题,巩固学生课堂所学。【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单 元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 题 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年级册数 六年级上册 备课时间
主备教师 XXX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是否有课件 有
教学设计 研读后修改
【教材简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悉分数乘法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其他相关数量关系的已有认识,解答一些稍复杂的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解答。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教学器材准备】学生准备:按预习要求预习课本。教师准备:PPT、画有线段图的小黑板【教学课时】第6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张亮家预计一月份的生活费是1200元,实际节约了,节约了多少元?实际一月份的生活费是多少元?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学习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14页例9,指导学生根据“阅读与理解”来理解题意。2.指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1)小组内交流画法。(2)指导学生在分析线段图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汇报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3)讨论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回顾与反思。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检测解题的正确性。4.师生共同总结此类题的解题思路并板书。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巩固练习:教材15页“做一做”。列式后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2.教材15页5题。引导学生抓住题中的关键句进行分析,找到谁与谁比,谁表示单位“1”的量,然后解答。【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