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08 21:2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永吉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0、△S<0的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
B.对于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H<0),反应温度越低越好
C.合成氨生产中,为提高氢气的转化率,可增加氮气的量
D.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工业生产中合成氨的产率
2.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W)=3v(Z) B.2v(X)=v(Y) C.2v(X)=3v(Z) D.3v(W)=2v(X)
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B.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催化剂能降低分子活化时所需能量,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大大增加
4.恒温时,在容积不变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SO2+O22SO3 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D.与的浓度相等
5.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g)+2B(g)3C(g)+D(s)ΔH<0,如图中曲线b代表一定条件下A物质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增大A的浓度 ②缩小容器的容积 ③增大B的浓度
④升高温度 ⑤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A.②⑤ B.②④ C.① D.②③
6.某温度时,一定压强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 cZ(g)+dW(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压强增大至原来的2倍,当再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状态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正移 B.Z的体积分数变小
C.(a+b)>(c+d) D.X的转化率变大
7.将0.2的溶液和0.05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2Fe3++2I-2Fe2++I2的是( )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滴入溶液 溶液变红色
② 滴入溶液 有黄色沉淀生成
③ 滴入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④ 滴入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色
A.①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8.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建立平衡,只改变温度(T)或压强(p),水蒸气百分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所示的反应是( )
A.CH4(g)+3CO2(g)4CO(g)+2H2O(g)
B.CH2=CH2(g)+H2O(g)CH3CH2OH(g)
C.CO2(g)+3H2(g)CH3OH(g)+H2O(g)
D.N2(g)+4H2O(g)N2H4(g)+2H2O2(g)
9.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有( )
①实验室常用排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收集Cl2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③对于2HI(g) 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④合成氨反应,为提高原料的转化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
⑤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反应mA(g)+nB(g)pC(g)+qD(g),改变温度或者压强,纵坐标为生成物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下列对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
A.m+n>p+q,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m+nC.m+n>p+q,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m+n11.在 300mL 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 CO 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温度℃ 25 80 230
平衡常数 5×104 2 1.9×10-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生成 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0℃达到平衡时,增大压强(体积变小),平衡正向移动,K 值增大
C.80℃达到平衡时,测得 n(CO)=0.3mol,则 Ni(CO)4 的平衡浓度为 2mol/L
D.容器中 Ni(s)的质量可以作为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标志
12.已知:NO和O2转化为NO2的反应机理如下:
①2NO(g)N2O2(g)(快) △H1<0 平衡常数K1
②N2O2(g)+O2(g) 2NO2(g)(慢) △H2<0 平衡常数K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NO(g)+O2(g) 2NO2(g)的△H= △H1+△H2
B.反应②的速率大小决定2NO(g)+O2(g) 2NO2(g)的反应速率
C.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可用图a表示
D.2NO(g)+O2(g) 2NO2(g)的平衡常数K=K1×K2
二、非选择题(每空3分,其中13题最后一空4分共计52分)
13.是一种常见试剂,在实验室、工业生产上有广泛用途。
不稳定、易分解,等对其分解起催化作用,为比较和对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种实验装置。

(1)若利用图甲装置,可通过观察 现象,从而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2)有同学提出将改为 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
(3)若利用乙实验可进行定量分析,实验时均以生成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
(4)如图为某小组研究的酸、碱对分解的影响。该小组提出可以用固体与溶液反应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支持这一方案的理由是 。
(5)催化剂在反应中,改变了 (填字母序号)
A.反应速率  B.反应限度  C.反应焓变 
D.反应路径  E.反应活化能  F.活化分子百分数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14.在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请回答:
(1)该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下列措施可以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的是 。
a.选择适当的催化剂    b.增大压强 c.及时分离H2O(g) d.升高温度
(3)某温度下,c(CO2)=2 mol/L,c(H2)=3 mol/L,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CO2转化率为60%,则平衡常数K= 。
(4)与(3)相同的温度下,某时刻测得c(CO2)=0.5 mol/L,c(H2)=1.5 mol/L,c(CO)=0.5 mol/L、c(H2O)=0.5 mol/L,则此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填“是”或“否”)。此时,v(正) (填“>”“<”或“=”)v(逆)。
(5)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t2、t4时刻只改变一个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序号) 。

a.在t1~t2时,可依据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在t2时,采取的措施可以是升高温度
c.在t4时,采取的措施可以是增加CO2的浓度
d.在t5时,容器内CO的体积分数是整个过程中的最大值
15.工业上常用如下反应来消除污染:8NH3(g)+6NO2(g)7N2(g)+12H2O(g)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不考虑和的相互转化):
(1)600℃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选用不同的催化剂A、B、C进行反应,产生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在催化剂A的作用下0至4min内的 ,三种条件下的活化能、、中最大的是 。
其他条件相同,以一定流速分别向含催化剂A和B的反应管中通入一定比例的和,测得的去除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使用催化剂B,360℃下的的去除率为80%,此时反应是否已达到平衡状态? (填“是”或“否”)。
若在360℃、催化剂B的条件下,该反应速率,(、分别是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试卷第1页,共3页
2023-2024年高二第一学期9月份月考化学答题卡
班级: 姓名:
选择题(4*12=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非选择题(3*16=48 、4*1=4共计52分)
13、(1)
(2) 、 。
(3)
(4) 、 。
(5) 。
14、(1) 。
(2) 。
(3) 。
(4) 、 。
(5) 。
(1) , 。
2023-2024年高二第一学期9月份月考化学答题卡
选择题(每空4分)
1-6CBDCAB 7-12ACBDBC
非选择题(每空3分 13题5问4分)
(1)产生气泡的快慢 (2)0.05 避免阴离子不同对结果的影响
(3)生成40ml气体所用的时间
BaO2+H2SO4=BaSO4+H2O2 酸性条件下H2O2分解速率慢
ADEF
(1)吸热 (2)cd (3)1 (4)否 (5)bd
(1)0.2 Ea(C) (2)是 (3)k正/k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