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上学期高二生物9月月考
1-5
BDDCB
6-10 DBDDC
11-16 CABDBC
17.(1)自由扩散12
(2)重吸收皮肤
(3)A、B
(4)A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B、D
18.(1)内环境、液体环境、直接环境均可(2)C0。
(3)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V
19.(1)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使瞳孔扩张
使心跳加快
使支气管收缩使心跳减慢
(2)C
(3)不同传出
20.(1)树突胞体轴突
(2)髓鞘神经胶质细胞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等
(4)轴突(5)躯体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
21.(1)肌肉或腺体等
(2)刺激→感受器(后肢皮肤A)→传入神经(B)→神经中枢→传出神经(D)
→效应器(后肢肌肉)→产生反应(肌肉收缩)
(3)传入传出
(4)接受B传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向下传导绝密 启用前
华大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生物 9 月月考
(时间:2023.9.26 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75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1-12 每小题 2 分,13-16 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小肠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 )
A.肠液 B.组织液 C.血浆 D.胰液2.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A.麦芽糖 B.呼吸酶 C.血红蛋白 D.血浆蛋白3.关于人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血浆不是淋巴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膀胱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C.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 CO2、消化酶、激素等
D.组织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4.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B.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D.蛋白质的合成
下列关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质微粒的大小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C.血浆渗透压大小是 700kPa
D.人的血浆渗透压小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癌症晚期的病人往往会出现全身浮肿现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机体摄入水量过多
代谢缓慢而导致营养过剩
组织液中的水大量渗入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膨胀
血浆中蛋白质减少,渗透压降低,由血浆渗入组织液中的水增加
“醉氧”(也称低原反应)是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再次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醉氧”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 B.与血红蛋白、血浆蛋白一样,氧气也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无机盐
D.“醉氧”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渗透压降低,②增多
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
→组织细胞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体液的 1/3 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
肌肉注射和输液是药物注入人体的不同给药途径。肌肉注射是将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内,而输液通过静脉滴注入人体。肌肉注射和输液时药液最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浆、淋巴液 B.血液、组织液 C.组织液、血液 D.组织液、血浆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
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相对稳定状态
D.一般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 37 ℃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有很多,下列不是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的是 ( ) A.支持、保护神经细胞 B.营养和修复神经细胞
C.产生神经纤维 D.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下面是运动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属于神经纤维B.①可接收信息传导到胞体
C.图中除了神经元还有多个神经胶质细胞D.②处的信息可以传向肌肉或腺体
《史记·项羽本纪第七》记载“籍(项羽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在项羽扛鼎时,其体内自主神经调节的结果包括 ( )
A.瞳孔收缩 B.胃肠蠕动减慢
C.支气管收缩 D.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增强
现给甲乙两组正常小鼠分别静脉注射 20 mL 生理盐水和 5%的葡萄糖溶液, 则两组小鼠在短时间内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忽略实验操作本身对动物产生的影 响 ( )
A. 甲组小鼠的尿量增加 B. 乙组小鼠的体温升高
C. 乙组小鼠的血浆 pH 减小 D.甲组小鼠组织液中 Na+增多
(
成分
N
a
+
K
+
C
a
2
+
Mg
2
+
C
l
-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②
147
4.0
1.25
1.0
114.0
7.5
1.1
③
10
140
2.5
10.35
25
-
47
)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血浆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单位:mmol·L-1),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③为细胞内液,因为它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①中的蛋白质减少将导致②减少
由于多因素的调控,几天后再次测量,此人的各项数据与此表不一定相同D.②与③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研究人员对某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血糖、体温、酸碱度等指标进行了测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项生理指标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训练开始后,运动员散热量会有所增加C.三项生理指标的调控都与下丘脑直接相关
D.血浆 pH 的稳定与 HCO - 、H CO 等物质有关
3 2 3
二、填空题:5 小题(共 60 分)
17.(每空 2 分,共 12 分)根据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其中 A、B、C、D 为体液:
(1)甘油由消化道进入 A,即过程 b 是以 方式进行的。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气转运到组织细胞内被利用的场所共穿过了 层磷脂分子。
(2)过程 c 表示 作用。A 中的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示外,还有通过 (器官)排出。
(3)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有 (填字母)。
(4)A、B、D 成分的主要区别是 。
18. (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2 分,共 14 分)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A、B 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
图中甲、乙、丙三种液体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 。
③为 ,其作用是调节Ⅲ的活动,使乙的 pH 稳定在一定范围内。(3)O2 由体外进入组织细胞需要 (系统)协助完成。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3 分)。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
(3 分)。
(4)若图中的 (填“Ⅰ”“Ⅱ”“Ⅲ”或“Ⅳ”)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尿毒症。
19.(每空 1 分,共 9 分)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自主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例
(1)图中 A 是 ,B 是 ;A 兴奋则① ,
⑤ ;B 兴奋则④ ,⑥ 。(2)人在剧烈运动时,此时会发生 。
A.①瞳孔缩小 B.胆汁分泌增加
C.③支气管扩张 D.唾液淀粉酶分泌增加
(3)A 和 B 在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部位 (填“不同”或“相同”),都是 (填“传出”“传入”或“混合”)神经纤维。
20.(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1 分,共 12 分)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一条神经细胞的信息传导: ③ → ② →
④ 。
⑤ 是由 组成的,对神经细胞的作用是
(2 分)。
一般把神经细胞发出的长突起即 称为神经纤维。
运动神经分为 (2 分)和 (2 分)。
21.(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2 分,共 13 分)科学家在研究反射弧功能时进行了下列实验。将蛙的后肢肌肉 E 及神经 B、D 剥离出。当用电刺激后肢皮肤 A 时, 后肢肌肉 E 发生收缩反应。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 等组成的。
若对后肢皮肤 A 施加一强刺激, 后肢肌肉 E 会发生收缩反应, 该反应是反射,写出反射的过程
(4 分) (3)如果将B 剪断,刺激近A 处端,E 无收缩反应,刺激近C 处端,E 有收缩反应,说明 B 的功能是 (填“传入”或“传出”)神经冲动;
如果将D 剪断,刺激近C 处端,E 无收缩反应,刺激近E 处端,E 有收缩反应,说明D 的功能是 (填“传入”或“传出”)神经冲动。
(4)如果 B、D 完整,C 处被破坏,再刺激后肢皮肤 A 时,后肢肌肉 E 无收缩反应, 说明 C 的作用是 (3 分)